第385章 麵對
“大家夥不要著急,”見身邊的人都開始焦躁起來,一個年紀稍長的男子忙出聲安撫道:“信王殿下已經進去了,有他在,想來一些人也不敢太過放肆。再者,白伯爺也在裏麵,便是他也不會讓別人傷害自己的外孫。”
信王周懷信,當今陛下的胞弟,征戰西北十幾年,東陵國定海神針般的存在。
對於這位,百姓們還是很信服的。
至於白伯爺,那就更不用說了。自家孩子、哪有不維護的道理。
畢竟像宜寧候李振風那種冷血又擰不清的家夥,世上也沒多少。
所以說人果然不能太無情和不著調,否則隨時隨地都會被人給拎出來對比、埋汰。比如李振風,如今的他儼然就是東陵國反麵人物的教版。
當然,這樣的反麵人物還包括忠武將軍府的黃氏和馮文時。
自從馮文時的事情爆出來以後,京城中不僅許多人家的子弟被自家長輩無緣無故地訓斥和警告了一番、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媳婦外;便是很多的當家夫人也都被提醒處事要將心比心,即使不能將媳婦當做女兒、也不得隨意作賤等等。
果然,隨著這位話落,大家夥也都逐漸冷靜了下來。
不錯,有信王和白伯爺在,裏麵的人即使有些心思和打算,也得掂量掂量。
隨著這個人的提醒,大家夥還想起了跟著信王一起過來的徐小公爺。
幾個月前,他們可是都聽說了,李家小公子對這位小公爺可是有救命之恩的。想來徐小公爺既然來了,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救命恩人被人欺負吧。
思及此,眾人也都逐漸鎮定了下來。
倒是有些人,就著之前信王等人的話題、開始議論起剛剛進去的那些官員。
自東陵立國之初,高祖皇帝吸取前朝哀帝獨斷專行、閉目塞聽,致使亡國的教訓;廣開言路、吸納人才、集思廣益。
是以,東陵蒸蒸日上的同時,百姓們也有著絕對的言論自由權。
便如瑾成帝,從一個無權無勢的透明皇子成為如今這樣一位穩控朝局的帝王,除了自身能力出眾以外,其頒布的政策得人心、順民意也是關鍵之一。
是以,東陵國的百姓是可以評論朝中動向和議論官員的。
而此時的都尉署門口,雖說這些都隻是些市井老百姓,但京城之內、天子腳下,這些人的認知力和判斷力還真不能小覷。
今日的都尉署裏到底來了哪些人,又都是些什麽家世背景,做過哪些功績事跡,甚至背後代表著哪方勢力,這些人都能娓娓道來的同時、且還頭頭是道。
就在眾人相互交談、且焦急等待中,後方人群忽然攢動起來。
不明所以的眾人,紛紛轉頭看向身後的方向,就見後方的人群仿佛行船後的水紋、極速向兩邊分開。
而分開的人群正中,伴著馬車噠啦噠啦的聲音,一輛淡青色布簾帷幔的馬車進入了眾人的眼簾。
一下子,原本喧鬧的人群頓時都安靜了下來。
這是…又有人來了?
隻是…瞧著這架勢…似乎與之前來的那些人都不一樣啊!
隨著馬車的漸漸駛近,眾人自動讓出一條道的同時,也都不再說話、紛紛看向麵前的馬車,猜測著馬車裏到底坐著什麽人。
終於,馬車在都尉署門口停了下來。
隨即,眾人就見一位綰著發髻的婦人利落地掀開車簾、跳了下來。
看清楚跳下來的是位仆婦時,眾人終於想起剛才的異樣感在哪裏了。
這般顏色帷幔的馬車多是大家族中後宅夫人們出行的車輛。
也就是說…來人是位女眷!眾人肯定到。
果然,隨著那仆婦的轉身,眾人就見車簾再次被掀起,隨即一位容貌清麗的女子在這個仆婦的攙扶下、下了馬車。
這是?
詫異地看著眼前的女子和她身邊的仆婦,眾人都有些狐疑起來。
這二位明顯是奔著都尉署而來。雖說他們東陵思想開放、言論自由,可女子也不是可以隨意進入這種官家衙署的,尤其是今日的都尉署。
“李家姑娘,這是李家大姑娘,李家那位小公子的胞姐。”隨著李元慧的站定,人群中有認出她的人立刻高喊道。
“李家大姐?”
“嫁入馮家的那位?”
“她怎麽來了?”
“還能有什麽?肯定是聽說了李小公子的事,不放心趕過來了唄。”
“哎呀,瞧這李家大姐瘦的,一陣風都能吹倒,就這樣、還硬是撐著身子趕過來!還有那李家小公子也是一樣,一迴來就替自家大姐姐出氣。這李家姐弟倆的感情是真好。”
“可不是!最可恨的還要數馮家那一家子。這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媳婦,竟然也舍得死勁地作賤。”
“……”
一時間,人群開始沸騰了,紛紛議論起來,幾乎說的都是關於李元慧和李元寧姐弟情深的事。
至於李元慧今日過來有沒有可能是為了自己的那個夫君馮文時,眾人壓根不考慮。
開玩笑,就馮文時那種連孩子都能下手的父親,李家大姐若是還維護他這個畜生,那就是好歹不分、是非不清了。
而從這幾個月李家大姐一直聲稱要和馮文時和離便可以看出,李家大姐還是很清醒的。
扶著采青的手,李元慧屈膝向著都尉署門口的眾人行了一禮、感謝這些人這些日子對她和寧兒的支持和聲援後,便轉身麵向都尉署大門方向。
“煩請通報一聲,李氏元慧求見各位大人!”片刻後,女子溫婉的聲音在大門口響起。
皇宮內、禦書房門口,李福抬手揮退了前來稟報的小內侍、轉身又輕手輕腳地迴到了案桌旁。
“嗯?”案桌的正中,正在批閱奏折的瑾成帝倒也沒有停筆、隻是微微輕哼一聲,示意李福開口。
多年的相處,李福自然知道瑾成帝的意思,當即躬著身子稟道:“李家四公子是昨夜傍晚迴的京城,今早從其母白氏處得知其長姐的遭遇。接著…就有了李四公子擅闖都尉署的事了。”
“大家夥不要著急,”見身邊的人都開始焦躁起來,一個年紀稍長的男子忙出聲安撫道:“信王殿下已經進去了,有他在,想來一些人也不敢太過放肆。再者,白伯爺也在裏麵,便是他也不會讓別人傷害自己的外孫。”
信王周懷信,當今陛下的胞弟,征戰西北十幾年,東陵國定海神針般的存在。
對於這位,百姓們還是很信服的。
至於白伯爺,那就更不用說了。自家孩子、哪有不維護的道理。
畢竟像宜寧候李振風那種冷血又擰不清的家夥,世上也沒多少。
所以說人果然不能太無情和不著調,否則隨時隨地都會被人給拎出來對比、埋汰。比如李振風,如今的他儼然就是東陵國反麵人物的教版。
當然,這樣的反麵人物還包括忠武將軍府的黃氏和馮文時。
自從馮文時的事情爆出來以後,京城中不僅許多人家的子弟被自家長輩無緣無故地訓斥和警告了一番、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媳婦外;便是很多的當家夫人也都被提醒處事要將心比心,即使不能將媳婦當做女兒、也不得隨意作賤等等。
果然,隨著這位話落,大家夥也都逐漸冷靜了下來。
不錯,有信王和白伯爺在,裏麵的人即使有些心思和打算,也得掂量掂量。
隨著這個人的提醒,大家夥還想起了跟著信王一起過來的徐小公爺。
幾個月前,他們可是都聽說了,李家小公子對這位小公爺可是有救命之恩的。想來徐小公爺既然來了,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救命恩人被人欺負吧。
思及此,眾人也都逐漸鎮定了下來。
倒是有些人,就著之前信王等人的話題、開始議論起剛剛進去的那些官員。
自東陵立國之初,高祖皇帝吸取前朝哀帝獨斷專行、閉目塞聽,致使亡國的教訓;廣開言路、吸納人才、集思廣益。
是以,東陵蒸蒸日上的同時,百姓們也有著絕對的言論自由權。
便如瑾成帝,從一個無權無勢的透明皇子成為如今這樣一位穩控朝局的帝王,除了自身能力出眾以外,其頒布的政策得人心、順民意也是關鍵之一。
是以,東陵國的百姓是可以評論朝中動向和議論官員的。
而此時的都尉署門口,雖說這些都隻是些市井老百姓,但京城之內、天子腳下,這些人的認知力和判斷力還真不能小覷。
今日的都尉署裏到底來了哪些人,又都是些什麽家世背景,做過哪些功績事跡,甚至背後代表著哪方勢力,這些人都能娓娓道來的同時、且還頭頭是道。
就在眾人相互交談、且焦急等待中,後方人群忽然攢動起來。
不明所以的眾人,紛紛轉頭看向身後的方向,就見後方的人群仿佛行船後的水紋、極速向兩邊分開。
而分開的人群正中,伴著馬車噠啦噠啦的聲音,一輛淡青色布簾帷幔的馬車進入了眾人的眼簾。
一下子,原本喧鬧的人群頓時都安靜了下來。
這是…又有人來了?
隻是…瞧著這架勢…似乎與之前來的那些人都不一樣啊!
隨著馬車的漸漸駛近,眾人自動讓出一條道的同時,也都不再說話、紛紛看向麵前的馬車,猜測著馬車裏到底坐著什麽人。
終於,馬車在都尉署門口停了下來。
隨即,眾人就見一位綰著發髻的婦人利落地掀開車簾、跳了下來。
看清楚跳下來的是位仆婦時,眾人終於想起剛才的異樣感在哪裏了。
這般顏色帷幔的馬車多是大家族中後宅夫人們出行的車輛。
也就是說…來人是位女眷!眾人肯定到。
果然,隨著那仆婦的轉身,眾人就見車簾再次被掀起,隨即一位容貌清麗的女子在這個仆婦的攙扶下、下了馬車。
這是?
詫異地看著眼前的女子和她身邊的仆婦,眾人都有些狐疑起來。
這二位明顯是奔著都尉署而來。雖說他們東陵思想開放、言論自由,可女子也不是可以隨意進入這種官家衙署的,尤其是今日的都尉署。
“李家姑娘,這是李家大姑娘,李家那位小公子的胞姐。”隨著李元慧的站定,人群中有認出她的人立刻高喊道。
“李家大姐?”
“嫁入馮家的那位?”
“她怎麽來了?”
“還能有什麽?肯定是聽說了李小公子的事,不放心趕過來了唄。”
“哎呀,瞧這李家大姐瘦的,一陣風都能吹倒,就這樣、還硬是撐著身子趕過來!還有那李家小公子也是一樣,一迴來就替自家大姐姐出氣。這李家姐弟倆的感情是真好。”
“可不是!最可恨的還要數馮家那一家子。這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媳婦,竟然也舍得死勁地作賤。”
“……”
一時間,人群開始沸騰了,紛紛議論起來,幾乎說的都是關於李元慧和李元寧姐弟情深的事。
至於李元慧今日過來有沒有可能是為了自己的那個夫君馮文時,眾人壓根不考慮。
開玩笑,就馮文時那種連孩子都能下手的父親,李家大姐若是還維護他這個畜生,那就是好歹不分、是非不清了。
而從這幾個月李家大姐一直聲稱要和馮文時和離便可以看出,李家大姐還是很清醒的。
扶著采青的手,李元慧屈膝向著都尉署門口的眾人行了一禮、感謝這些人這些日子對她和寧兒的支持和聲援後,便轉身麵向都尉署大門方向。
“煩請通報一聲,李氏元慧求見各位大人!”片刻後,女子溫婉的聲音在大門口響起。
皇宮內、禦書房門口,李福抬手揮退了前來稟報的小內侍、轉身又輕手輕腳地迴到了案桌旁。
“嗯?”案桌的正中,正在批閱奏折的瑾成帝倒也沒有停筆、隻是微微輕哼一聲,示意李福開口。
多年的相處,李福自然知道瑾成帝的意思,當即躬著身子稟道:“李家四公子是昨夜傍晚迴的京城,今早從其母白氏處得知其長姐的遭遇。接著…就有了李四公子擅闖都尉署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