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動的事下發到各個百人隊,並沒有說是出征京畿,隻是說要長途調動,前去山東腹地協助剿匪,軍士們天天在軍營裏搞007福報,自然是對於出征的事沒啥看法,反倒是越年輕的新兵越是激動,歡唿著把自己的百戶總旗舉起來拋向天空。
天朝上國,聞戰則喜,大概說的就是這事吧。
人多嘴雜,消息肯定不能保證不泄露,那些有家室的軍官和士兵迴到家裏也是說起了要出遠門的事,一傳十十傳百,短時間內臨清城都知道了大軍將要開出去剿匪的事。
保密,比起別的穿越小說中,動不動就是數萬人不吭聲的瞞天過海計劃,張元彪的世界是不可能存在的,這個時代還信奉兒子告父親要先打一頓的傳統,家庭的觀念那是根深蒂固,良家子當兵的好處和壞處都在這裏,想要保守秘密,不如給他們一個合理的借口。
本來跨境剿匪都是殺頭的大罪,私自調動軍馬不是造反是啥?但是張元彪的臨清軍悍名在外,附近地州府為了在考核上盡量減少負麵影響,往往不通過兵部調令,私下找當地鄉紳湊點錢讓臨清軍其協助剿匪,正是因為這種剿匪的一再勝利,所以大家也都見怪不怪,倒是沒有人覺得有啥不對。
隨著隊伍一支一支地開拔出去,臨清城的軍力也在下降,慢慢熱鬧的軍營變得冷清,而隨後一彪人馬的進入,又讓軍營變得熱絡起來,不過這一夥人天天在軍營呆著不出來,除了裝卸糧食之外一點也見不著人,於是傳聞又在坊間流傳,說是臨清軍收編了一夥土匪,調到這邊訓練。
更邪乎的是一夥人故意造謠說這是陰兵,是張元彪在泰山那邊鼓搗出來的,所以天天都蹲在營房中不會露麵,到了晚上就出去抓小孩,一時間臨清城都震驚了。
本來私下調動軍隊就是可疑的事,再加上一些人家說丟了孩子,此事竟然鬧到了州府衙門那裏,搞得朱大誌頭疼不已,在一個深夜就安排黃嶺把隊伍送到了大義鎮統一歸李國藩指揮,雖然有悖於張元彪的安排,但是民意兇兇,黃嶺隻得照辦。
於是乎晚上這五百人突然離開了軍營,被驚動的百姓因為宵禁的原因都沒有看到這支軍隊,隻是在家中聽到了整齊的腳步聲,全程隻有少量的話語,更是堅定了大家的猜想,隻言這就是“陰兵借道”,張元彪也坐實了法術神奇,可以召喚陰兵的謠言。遠在隨官屯的張元彪知道這個消息也是哭笑不得,好在朱大誌隨信也寫了上官對於此事的看法,反正就是沒人在關心此事,隻是私下要求張元彪剿匪完趕緊迴來。
此事在後期還被廣泛傳播,實在是出乎大家的意料。
這件事的風波還沒有結束,一個更大的事發生了,讓全臨清的老百姓都不再嚼舌根什麽“陰兵借道”,因為韃子又開始掃蕩京畿了。
七月份傳來消息,說上個月韃子破居庸關從西北方威脅京師,隨著邸報和報紙在臨清城的增發,得到這個消息的臨清人都震驚了,韃子時隔六年之後,又打到了京師,這個時候坊間又開始流傳其實臨清軍去勤王了,因為大運河上開始出現南邊的軍隊,而臨清城外也出現了大量的叫花子明軍等著吃飯,這一切讓恐慌在臨清城蔓延,得益於城市衛隊的堅實守備和大運河的暢通,倒是沒有鬧出什麽兵變。
這一切都忙死了坐鎮的朱大誌,作為臨清軍的實際負責人,他的口頭禪就是素質三聯“瞎說,胡扯,沒的事”,每次上官來訪,就指著軍營裏的軍士說:“臨清軍都在這裏,為國家打了幾仗就剩這麽多人,兵部都知道這邊的困苦,所以這次勤王的事直接就沒招乎我們,隻是下了命令讓我們在此地維持好治安切不可被建奴覓得機會。”
上官們拿著銀子和伏特加,才不管臨清軍幹啥呢,反正冊上的人是不差,兵部的文書也在此,自然是樂得向上下解釋,一來二去也就沒人在關注這些小事,因為他們的目光都被京畿的戰事所吸引了。
原來在當年六月時,處理完遼東後金軍內部事務的皇太極為了征服朝鮮時不被明軍襲擾,決定先下手為強幹明軍一次,一來是為自己的皇帝之位立威,二來是給自己的心腹一些立功的機會,派遣手下武英郡王阿濟格等征明國,克雕鶚堡、長安嶺堡,薄延慶州,先後克定興、安肅、容城、安州、雄縣、東安、文安、寶坻、順義、昌平,一時間烽煙四起,搞得京畿地區人心浮動,官軍居然全無辦法,兵部無奈之下嚴令諸軍就地防禦,尤其是京城,一如六年前緊鎖大門,不敢派人出去迎戰,結果可想而知,那些缺乏防禦能力的小縣城紛紛被打破,城中百姓死傷甚重,至於那些金銀財寶也都成了後金軍的囊中之物,真是讓人可悲可歎。
七月三日,此時的東安縣城中,八旗大兵還在四處擄掠,按照後金軍的傳統,打下一個城市,縱兵搶掠二日那是基本常態,因為此時的八旗軍跟唐朝的折衝府的府兵差不多,出來打仗武器馬匹和糧食都要自己準備,大家出來打仗就是為了發財,既然後金的大汗們不咋喜歡開工資,自然是要在勝利後撈個痛快。
東安縣知縣全家在城破之時放火自焚而死,而明軍守城部隊也在城破後紛紛換上百姓的衣服混入人群中瑟瑟發抖,大戶人家紛紛緊閉大門,家丁們守在門口惶恐不安,個別的傭人眼見大事不好,已經偷了些吃食混了出去,猶如喪家之犬般四處躲藏。但是大大的東安縣城,到處都是驚慌地百姓,所有能藏人的地方都是人影綽綽,又能往哪裏逃?
大戶人家的閨閣裏,女人們圍坐在一起,手邊都放著剪刀和小刀,幾個老媽子焦急的在門口踱步,聽著外邊的喊殺聲和喧鬧聲,不停地問守在門邊的家丁外邊情況如何。但是能得到什麽迴複呢?隻有一句句聽不懂的夷語想起,接著就是前邊砸門的聲音。
幾個家丁擁簇著管事一般的中年人戰戰兢兢走到不斷晃動的大門前,守在門口的家丁也是一臉驚愕,想要堵著搖搖欲墜的大門,卻是看著大門越來越鬆散。
終於大門被打折了支柱,一個門板應聲倒下,湧進來的盔甲軍士一臉興奮地看著這一片花花的大富之家,他們眼中能看到雕梁畫棟和假山花石,唯獨是看不到活人的,
“這裏是···這裏是···天啟四年進士劉夢陽的府邸,各位軍爺。”一個管事顫抖地說:“各位軍爺···軍爺····。”
一個身穿藍色棉甲的八旗軍士脫下了自己的頭盔,腦門子是都是汗水,看也不看就拿刀捅了上去,那管事悶哼一聲,血濺當場。
旁邊的管事大吃一驚,迴頭看看遠在影壁牆側的老爺等人,繼續結巴著說:“軍爺饒命,我家願貢獻白銀萬兩,白銀萬兩啊·····”
一側的八旗兵獰笑著揮動長槍和長刀,把那些家丁一一格殺,一瞬間整個前廳都是屍首和鮮血,看得老爺腿都軟了,跌倒在地上兩眼無神地看著這群盔甲怪物緩步走來,此時他隻有兩個念頭,一是前幾日縣令來要錢協防東安縣他拒絕了,因為他的理由是官府要管此事,自己沒錢,二是自己的兒女還小,尤其是自己的女兒還在閨閣之中。
他在地上掙紮著,身邊的仆從也都跑了,他尿了褲子,在地上掙紮著,對著漸漸走近的八旗兵說:“我願意給出全部的身家,全部的身家,隻要能饒了我們····”
一刀刺入了富商的脖頸,鮮血噴射而出,富商很快就因為失血過多的無力感倒在地上,看著自己的家園和親人被八旗兵蹂躪,漸漸失去了唿吸。
“沙雕。”八旗兵的分的巴什庫抹著自己的長刀,獰笑著說:“你的家產,殺了你,不都是我們的?”
天朝上國,聞戰則喜,大概說的就是這事吧。
人多嘴雜,消息肯定不能保證不泄露,那些有家室的軍官和士兵迴到家裏也是說起了要出遠門的事,一傳十十傳百,短時間內臨清城都知道了大軍將要開出去剿匪的事。
保密,比起別的穿越小說中,動不動就是數萬人不吭聲的瞞天過海計劃,張元彪的世界是不可能存在的,這個時代還信奉兒子告父親要先打一頓的傳統,家庭的觀念那是根深蒂固,良家子當兵的好處和壞處都在這裏,想要保守秘密,不如給他們一個合理的借口。
本來跨境剿匪都是殺頭的大罪,私自調動軍馬不是造反是啥?但是張元彪的臨清軍悍名在外,附近地州府為了在考核上盡量減少負麵影響,往往不通過兵部調令,私下找當地鄉紳湊點錢讓臨清軍其協助剿匪,正是因為這種剿匪的一再勝利,所以大家也都見怪不怪,倒是沒有人覺得有啥不對。
隨著隊伍一支一支地開拔出去,臨清城的軍力也在下降,慢慢熱鬧的軍營變得冷清,而隨後一彪人馬的進入,又讓軍營變得熱絡起來,不過這一夥人天天在軍營呆著不出來,除了裝卸糧食之外一點也見不著人,於是傳聞又在坊間流傳,說是臨清軍收編了一夥土匪,調到這邊訓練。
更邪乎的是一夥人故意造謠說這是陰兵,是張元彪在泰山那邊鼓搗出來的,所以天天都蹲在營房中不會露麵,到了晚上就出去抓小孩,一時間臨清城都震驚了。
本來私下調動軍隊就是可疑的事,再加上一些人家說丟了孩子,此事竟然鬧到了州府衙門那裏,搞得朱大誌頭疼不已,在一個深夜就安排黃嶺把隊伍送到了大義鎮統一歸李國藩指揮,雖然有悖於張元彪的安排,但是民意兇兇,黃嶺隻得照辦。
於是乎晚上這五百人突然離開了軍營,被驚動的百姓因為宵禁的原因都沒有看到這支軍隊,隻是在家中聽到了整齊的腳步聲,全程隻有少量的話語,更是堅定了大家的猜想,隻言這就是“陰兵借道”,張元彪也坐實了法術神奇,可以召喚陰兵的謠言。遠在隨官屯的張元彪知道這個消息也是哭笑不得,好在朱大誌隨信也寫了上官對於此事的看法,反正就是沒人在關心此事,隻是私下要求張元彪剿匪完趕緊迴來。
此事在後期還被廣泛傳播,實在是出乎大家的意料。
這件事的風波還沒有結束,一個更大的事發生了,讓全臨清的老百姓都不再嚼舌根什麽“陰兵借道”,因為韃子又開始掃蕩京畿了。
七月份傳來消息,說上個月韃子破居庸關從西北方威脅京師,隨著邸報和報紙在臨清城的增發,得到這個消息的臨清人都震驚了,韃子時隔六年之後,又打到了京師,這個時候坊間又開始流傳其實臨清軍去勤王了,因為大運河上開始出現南邊的軍隊,而臨清城外也出現了大量的叫花子明軍等著吃飯,這一切讓恐慌在臨清城蔓延,得益於城市衛隊的堅實守備和大運河的暢通,倒是沒有鬧出什麽兵變。
這一切都忙死了坐鎮的朱大誌,作為臨清軍的實際負責人,他的口頭禪就是素質三聯“瞎說,胡扯,沒的事”,每次上官來訪,就指著軍營裏的軍士說:“臨清軍都在這裏,為國家打了幾仗就剩這麽多人,兵部都知道這邊的困苦,所以這次勤王的事直接就沒招乎我們,隻是下了命令讓我們在此地維持好治安切不可被建奴覓得機會。”
上官們拿著銀子和伏特加,才不管臨清軍幹啥呢,反正冊上的人是不差,兵部的文書也在此,自然是樂得向上下解釋,一來二去也就沒人在關注這些小事,因為他們的目光都被京畿的戰事所吸引了。
原來在當年六月時,處理完遼東後金軍內部事務的皇太極為了征服朝鮮時不被明軍襲擾,決定先下手為強幹明軍一次,一來是為自己的皇帝之位立威,二來是給自己的心腹一些立功的機會,派遣手下武英郡王阿濟格等征明國,克雕鶚堡、長安嶺堡,薄延慶州,先後克定興、安肅、容城、安州、雄縣、東安、文安、寶坻、順義、昌平,一時間烽煙四起,搞得京畿地區人心浮動,官軍居然全無辦法,兵部無奈之下嚴令諸軍就地防禦,尤其是京城,一如六年前緊鎖大門,不敢派人出去迎戰,結果可想而知,那些缺乏防禦能力的小縣城紛紛被打破,城中百姓死傷甚重,至於那些金銀財寶也都成了後金軍的囊中之物,真是讓人可悲可歎。
七月三日,此時的東安縣城中,八旗大兵還在四處擄掠,按照後金軍的傳統,打下一個城市,縱兵搶掠二日那是基本常態,因為此時的八旗軍跟唐朝的折衝府的府兵差不多,出來打仗武器馬匹和糧食都要自己準備,大家出來打仗就是為了發財,既然後金的大汗們不咋喜歡開工資,自然是要在勝利後撈個痛快。
東安縣知縣全家在城破之時放火自焚而死,而明軍守城部隊也在城破後紛紛換上百姓的衣服混入人群中瑟瑟發抖,大戶人家紛紛緊閉大門,家丁們守在門口惶恐不安,個別的傭人眼見大事不好,已經偷了些吃食混了出去,猶如喪家之犬般四處躲藏。但是大大的東安縣城,到處都是驚慌地百姓,所有能藏人的地方都是人影綽綽,又能往哪裏逃?
大戶人家的閨閣裏,女人們圍坐在一起,手邊都放著剪刀和小刀,幾個老媽子焦急的在門口踱步,聽著外邊的喊殺聲和喧鬧聲,不停地問守在門邊的家丁外邊情況如何。但是能得到什麽迴複呢?隻有一句句聽不懂的夷語想起,接著就是前邊砸門的聲音。
幾個家丁擁簇著管事一般的中年人戰戰兢兢走到不斷晃動的大門前,守在門口的家丁也是一臉驚愕,想要堵著搖搖欲墜的大門,卻是看著大門越來越鬆散。
終於大門被打折了支柱,一個門板應聲倒下,湧進來的盔甲軍士一臉興奮地看著這一片花花的大富之家,他們眼中能看到雕梁畫棟和假山花石,唯獨是看不到活人的,
“這裏是···這裏是···天啟四年進士劉夢陽的府邸,各位軍爺。”一個管事顫抖地說:“各位軍爺···軍爺····。”
一個身穿藍色棉甲的八旗軍士脫下了自己的頭盔,腦門子是都是汗水,看也不看就拿刀捅了上去,那管事悶哼一聲,血濺當場。
旁邊的管事大吃一驚,迴頭看看遠在影壁牆側的老爺等人,繼續結巴著說:“軍爺饒命,我家願貢獻白銀萬兩,白銀萬兩啊·····”
一側的八旗兵獰笑著揮動長槍和長刀,把那些家丁一一格殺,一瞬間整個前廳都是屍首和鮮血,看得老爺腿都軟了,跌倒在地上兩眼無神地看著這群盔甲怪物緩步走來,此時他隻有兩個念頭,一是前幾日縣令來要錢協防東安縣他拒絕了,因為他的理由是官府要管此事,自己沒錢,二是自己的兒女還小,尤其是自己的女兒還在閨閣之中。
他在地上掙紮著,身邊的仆從也都跑了,他尿了褲子,在地上掙紮著,對著漸漸走近的八旗兵說:“我願意給出全部的身家,全部的身家,隻要能饒了我們····”
一刀刺入了富商的脖頸,鮮血噴射而出,富商很快就因為失血過多的無力感倒在地上,看著自己的家園和親人被八旗兵蹂躪,漸漸失去了唿吸。
“沙雕。”八旗兵的分的巴什庫抹著自己的長刀,獰笑著說:“你的家產,殺了你,不都是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