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禎七年四月四日。


    張元彪一行人從東部巡視而迴,在兗州鐵廠有徘徊了數日,總算是在鐵廠見到了第一門小口徑的野戰火炮和專門為東明港海軍生產的一門海軍大炮。


    這門火炮采用失蠟法製造,在完成了澆築後還要經過十數天的打磨,保證火炮的內壁光滑。然後的鑽孔打磨也是費勁的事,所以這樣的優質火炮的生產成本是很高的。當然,明朝生產的武器價格報上去的很低,這是因為奴隸匠戶本身拿不到工資,人力成本被忽略了很多,盡管如此,生產出來的垃圾武器也是武器,軍隊想要從武庫拿走裝備花的錢就很多,在此不加贅述。


    因為是鐵鑄的火炮,造價相對低了很多。一門野戰火炮的造價卻也能達到四十餘兩,如果再加上炮車與其餘配件,這一門口徑六十毫米的小炮就能達到五十兩的成本。這可不是小數目,一門炮還要配備十六人的炮組成員以及兩匹挽馬,炮兵威力大,消耗的物資也是奇多。


    而海軍火炮口徑更大,是典型的十二磅炮,實測口徑就是約為七十五毫米,射程能達到一千兩百米,作為未來海軍的製式武器,在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突破,頂多就是把二十四磅炮抬上船,但是那種大炮真不是現在能操作的,現階段生產這兩種火炮就足夠用了。未來的海戰射程都差不多,關鍵的技術是開花彈。


    看著兩門大炮的樣品,再算算花費,張元彪那也是覺得大炮太貴了。


    造的起,也不一定用得起。


    小型野戰炮被仆加勞的鑄炮師稱為六磅炮,按照經驗,這種小炮打出的實心彈能有一千米的射程。張元彪看了看炮彈的重量,決定以後不分磅和斤,全部都要標準化,就按照它指定的毫米進行標識,符合六十毫米炮的炮彈,其直徑一定要能通用,否則各種算換就太麻煩了。


    “這樣的六十毫米小炮與仆加勞的能差多少?”張元彪問道。


    “得益於鐵廠優質的鐵料。”鑄炮師說:“能達到仆加勞同款炮廠的七成以上。”


    “差的原因在哪裏?”張元彪問道。


    “鐵料還是差了點。”鑄炮師說:“仆加勞的炮廠能從南洋得到更優質的鐵料,比這裏產的鐵料更好用。”


    說到這裏,張元彪也知道了那種優質鐵料的製作方法,就是用木炭慢慢燒製出來的,含碳量低一些,韌性更好,這個沒得說,產量也相對應地較低,不像鐵廠這邊,用的是焦炭煉鐵,產量大,成本低,各有優缺,但是打仗這種事,成本的就意味著裝備更多。


    “六十毫米的火炮,優先生產。”張元彪說:“先來上三十門,至於那七十五毫米的海軍炮,暫時先保證一個月至少有三門的產量,總數來上七十門,生產的越快,我還有額外的獎金。但是一定要保證質量。”


    鑄炮師一幫人都是歡喜,這樣的訂單可是大大的好事。


    “傳我命令。”張元彪說完,一個親衛就上來聽著。


    “在鐵廠建立新的炮廠。”張元彪說:“臨清軍獨資不許別人參與,讓黃嶺立刻就操辦,臨清軍負責采購,單獨核算利潤,除了月銀和獎金外,給鑄炮師們二成的分紅自由支配。”


    親衛記下後就出門找負責人細化,張元彪現在是身兼數職事物太多,不能親曆親為,每次有了必須要做的事,都是這樣地下達命令,讓下屬自己去做。至於成績如何,他也沒有辦法考教,隻能完全的信任黃嶺一幹幕僚地操守與能力。


    “傳我命令。”張元彪接著說。


    另一個親衛就從側包裏拿出紙筆開始記錄。


    “在鐵廠附近尋覓一處空地,專門用來測試火炮的性能,由鐵廠負責,讓史家兄弟安排場地,測試的人手從炮廠找人來做,務必在七月前月,拿出來一套射擊的計量標尺與分析報告,好讓全軍熟悉火炮的能力。”


    親衛記下後也是匆匆走出,去找留守的幕僚規劃此事。


    上次登萊之戰的親衛衝陣折損了不少的人手,現在的這些親衛都是張元彪係統中挑選出來的識字機靈的年輕人,帶在身邊當親衛,後期有機會,還是要給安排些事做,現在讓他們多與幕僚們接觸,等著將來也能視野開闊一些。


    接下來的兩天,張元彪就是在兗州鐵廠附近的建築工地巡視,這樣野蠻發展的房地產行業,得益於竹子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的加持,在整個兗州府都成了知名景區,每天都有附近的商人或者行人來此觀看施工的辦法,而施工的建築人員每天也都在改良著施工的手段,這次張元彪再來觀察時,那些形形色色的工具與製度開始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


    史家兄弟鼓搗出來的建築隊伍,在本地也算是很牛逼的隊伍,現在也被大戶人家請去鋪設水泥地麵,這個活不怎麽有壓力,但是水泥的產量不足,也不是誰都能買到。


    “查了他們的帳了嗎?”張元彪問身邊的親衛道。


    “帳做得很粗糙。”親衛低聲說:“看不出來啥,這些時間,建築隊一共給臨清送去了五千多兩的銀子,平均一個月也就是七百兩。要不要讓臨清派人來查查?“


    張元彪也陷入了沉默,這樣的建築隊伍能不賺錢嗎?隻是現在處於發展時期,隻能先忍住了。說:“你去給那兄弟倆說,賬目要做的清晰點,以前的就算了,以後會有臨清的專職帳房先生來。”


    “得令。”親衛說完就走了。


    錢過手就是一層油,沒有辦法做到大家都幹幹淨淨,隻是現在是發展時期,而兗州還要靠著這些人幹活,隻能抓緊時間製定製度培養可靠的人手,慢慢地往這邊摻沙子。


    臨清商會的腐蝕效果無與倫比,兗州這邊的生產與經營都是消耗極大的地方,稍微有點心思就能獲得巨量的財富,僅憑著個人的意誌去抵抗銀彈攻勢,這樣的人不多。即便是有,在這裏與商人們打交道時間長了,也是會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傳令。”張元彪說完,旁邊候著的一個親衛就上前來記錄。


    “鐵廠衛隊要加強訓練,把現有隊伍分為三班,每月派去一班人到臨清整訓,為彌補兗州鐵廠的護衛薄弱,從臨清軍抽調一個遊騎兵百人隊和一個輜重兵百人隊來此駐紮,看守主廠區。為保證鐵廠護廠隊與臨清聯係,在史家兄弟以下設置一個聯絡點,安排聯絡員三人,全權負責人員調動與兗州鐵廠軍紀,人員由臨清黃嶺指派,定期更換,餉銀由臨清發放。就這些,讓他們拿出個方案。”


    親衛下記下後就離開。


    張元彪看著親衛消失的背影,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現在臨清軍建軍之初,人人還有朝氣,若是時間日久或者臨清軍吃了敗仗無法統一號令,這些散播在各地的軍漢們會不會被臨清商會變成各不相屬的軍閥勢力?


    現在還是不缺銀錢,若是缺了銀錢,這些人還能跟著走嗎?一味的給錢放賞不是辦法,還是要在臨清軍本部囤積大量銀錢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紅衫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人的賈老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人的賈老板並收藏明末紅衫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