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彪坐在山坡上揮揮手說:“傳令兵。”


    一個親衛從隊伍後邊走了過來,抱拳而立。


    “記,傳遞給王樹正。”張元彪說:“前方敵軍步軍前來,讓隊伍變陣,準備正麵迎戰。去吧。”


    傳令兵記錄完就抱拳離去,不遠處的旗手接到命令,就開始向山下的王樹正部揮舞令旗。


    這樣傳遞軍令自古就有,在這樣通訊靠吼的年代,揮舞小旗來通訊那是非常的高效,隻是這樣的傳遞命令隻能是簡單易懂的,因為中國的文化太牛逼,想要多多的夾帶文字,那都是有些徒然,反倒是歐美國家使用拉丁文書寫,他們的旗語在後世加入了摩爾斯電碼的原理後,反而更加容易被傳遞。


    張元彪的命令基礎是來自於戚繼光所寫的《紀效新書》,這本是前文提到了。


    戚繼光也是明白人,知道文貴武賤的大明社會缺乏專業的軍官,文人們對於軍隊的建設都是停留在戲文上,所以就竭盡所能地去編寫了這樣的軍事著作,不僅包含了軍隊管理、賣命理論和殺敵技巧組多方麵,全書的內容上至思想教育,下至軍旗的繪製都一應俱全。


    完完全全就是戚大帥對於明軍的廣大指戰員一百萬個不放心,怕這些天天不務正業的軍頭們羞於提問而胡亂帶兵,多少看看這本書,按照這樣的標準去練兵,也算是有個參照。


    隨著命令的下達,遠處紅色的軍陣開始移動,最前邊的軍陣軍官吆喝著命令向前走去,原本的空心方陣開始徐徐展開,麵對著正前方形成了一個兩排軍士組成的紅色人牆,軍士們開始取下刺刀,配合著軍樂和鼓點自行校準隊伍的間隔,然後在鼓聲停止後,都是以輕鬆地姿態對著前方站好,靜靜地等待著匯集而來的其餘方隊。


    各個百人隊都是如此活動,他們按照軍官們的指揮,開始在原野中前進,不管是前方的土地多麽的崎嶇不平,軍士們都是昂著頭邁著整齊的步伐往目的地走去,很快,一個更長的紅色人牆就列好了,身後的輜重兵與輔兵們驅趕著輜重馬車也推進至隊伍後側,組成了鬆散卻又火力兇猛的後軍。


    一些武裝輜重兵還在輜重大車一側開始披甲,這些預備肉搏的輜重兵都是全軍的精銳近戰專家,身披雙層甲胄的他們,拿著大大的盾牌和單手戰斧分散在戰線後方,時刻準備與迫近的敵軍肉搏。


    本來武器散亂的肉搏兵都有自己的趁手武器,強迫症患者張元彪覺得這樣不太好,就考慮再之後,摒棄了明軍製式武器雁翎刀和長兵,所有的肉搏戰士都改為手持單手戰斧,這玩意操作簡答,無論是對付重甲步兵還是對付無甲的輔兵都是格外好使,直上直下地揮下去就好了,而且斧子的保養簡單不易損壞。


    整齊的陣線建立完畢後,張元彪和一眾軍官都是大為滿意,畢竟山坡下的隊伍是自己隊伍操練出來的,能這麽高效完成變陣,如此密集地齊射,定然能夠讓敵軍吃盡苦頭,一百步內能承受多大的傷亡?三成還是四成,恐怕兩次齊射就把敵人給打潰了。


    “怎麽不見散兵派出去?”張元彪一邊看,一邊問身邊的李國藩。


    “大人,您不是做出來了一個大斧。”李國藩比劃著說道:“就是那個能把大火銃架上去用的那個,現在還沒有裝備上,所以散兵還是跟在線列中。”


    這麽一說,張元彪也想起來了。


    散兵一般都是選擇軍隊中的優秀射手來擔任,一般的任務就是擾亂敵人的行軍,幹擾他們的射擊,在拿破侖戰爭時代還是很厲害的,隻是張元彪鼓搗不出來膛線火銃,精確射擊那是沒門,所以就單獨讓倭人工匠們打造口徑更大的火銃,以期獲得更遠的射成和更大的威力,那最少得讓敵軍大吃一驚。


    於是張元彪就想起來了俄羅斯的射擊軍製式裝備大戰斧,這種戰斧的斧葉有個豁口,可以讓軍士把巨大的火銃卡在上邊射擊,近戰的時候再拿出來戰斧砍人,也算得上是一舉兩得,當然自打射擊軍用戰斧當支架後,這玩意就真的成了支架極少用於近戰,終於在彼得大帝改革時就退出了舞台,俄軍也像西邊的鄰居們一樣都端上了燧發火銃。


    但是處於冷熱武器交替時代的明末,戰斧加火繩槍還是可以搞一搞的嘛,散兵們在齊射前挑釁和隨意開火,激怒或者恐嚇對方的步兵,也是一個極好的戰術,當然身後的線列步兵要是開火,這些散兵就要趴在地上等著隊伍過來後再歸隊出戰。


    張元彪就打算給散兵裝備口徑更大結構更簡單的火繩槍,戰鬥時架在戰斧上射擊,發出的聲音肯定要區別於身後的臨清軍燧發火銃,這樣射的遠的大火銃自然能起到嚇死對麵敵人的目的。然後就是這些散兵犧牲掉一些靈活性,再披上一層薄薄的棉甲,至少在五十步外,不會懼怕敵人弓箭。


    對付這些散兵沒有好辦法,隻能通過前哨戰的遊騎與斥候在陣前小規模接觸,到那時候大斧和棉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想著這些有的沒的,心情愉悅的張元彪看著山坡下自己的軍士們列成橫陣開始徐步向前,那明晃晃的刺刀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閃閃發光的人牆緩步推進,這壓迫力一點也不比後金軍的騎兵衝陣差。


    “就是差點騎兵。”練兵千戶吳康喃喃道:“若是有騎兵,就能更好的完成進軍,不僅能快速的支援受到敵軍騎兵襲擾的兩翼,還可以在步兵擊潰敵人的主力後進行追殺,從背後砍殺那些逃跑的步兵,很是舒服的。”


    這樣的提醒張元彪也是知道,不過沒辦法,騎兵真的不是誰都能養活的,中原人比不得塞北和遼東的胡人,馬匹對於他們來說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能夠妥善照料,但是對於張元彪的臨清軍來說,伺候馬匹比伺候人都難,更何況是耗費極大的騎兵,自己的白馬義從們三十幾匹白馬就拉扯了將近五十人伺候,飼養、獸醫和教官都是技術性人才,對待那些金貴的馬關懷備至,不誇張地說戰馬吃住比起遊騎兵都不差。


    “沒有騎兵絕對不行,先等著吧。”張元彪點頭道:“現在是缺馬,咱們再等等,找到了機會從北邊買點馬迴來就好了。到時候我會給你的騎兵配上更優秀的馬刀和胸甲。”


    正說話間,山下就傳來了陣陣的火銃鳴放,巨大的煙霧升騰起來,然後又是一排火銃的射擊,真是驚天動地,聲如雷霆。


    如此響了三次,硝煙散去後,就是二千線列步兵挺著刺刀穩步向前,在山坡上看來練得還是不錯,人牆還算是有序前進,隻是不知道真到了戰場上會如何。


    “下令。”張元彪揮揮手,一側的傳令兵抱拳出列。


    “敵軍騎兵奔繞後與兩翼而來。”張元彪說道。


    隨後那傳令兵跑到旗手處,揮舞的軍旗把命令傳下來,不多時山坡下就是響起了一陣陣尖銳的哨子聲,這是緊急防禦的命令,緩緩移動的人牆頓時為之分裂,各個百人隊的遊騎兵與輜重兵紛紛按照自己的位置開始向側後移動組成空心方陣,而隊伍後方的輜重隊又是原地待命,紛紛依托大車開始防禦。


    “還是有些亂。”張元彪說:“若是敵軍的騎兵從左側切入,死傷又是不少,記下來,迴去加強訓練。”


    幾個幕僚寫寫畫畫,李國藩也是扭頭與手下們商議改進的辦法。


    沒有啥好辦法,對付騎兵最好的辦法就是騎兵,若是有一支精銳的胸甲騎兵作為預備隊,直接就可以和突襲而來敵軍騎兵對衝,兩翼的安全係數自然會大大提升。


    “哎。”張元彪喃喃道:“沒有騎兵,就抓緊準備炮兵吧,在兩翼有一些火炮也能極大地遲滯敵軍騎兵的衝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紅衫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人的賈老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人的賈老板並收藏明末紅衫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