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五年十月,朱大誌帶著一些頑劣的俘虜與部分繳獲以及大量的金銀赴北京匯報工作,十月下旬經過兵部的認可,口頭嘉獎了臨清軍在萊州戰役中的表現,準許殘破不堪的臨清軍返迴駐地休整。
臨清軍主力在王樹正的帶領下從羅山寨撤迴臨清,再也不管那登州城下的打生打死,正式宣臨清軍從登萊戰役脫身,前線大營由趙大雲接收,他帶著一個不滿員的遊騎兵駐守,日常的工作就是支上一些大鍋熬粥,收拾因為登州大戰而逃難的百姓來吃飯,然後就收編了這些百姓幹活,老弱百姓搬土和泥,壯實點的就去扛木頭,趙大雲押著近五百戰俘在此地修路營建,等著路修的差不多就會把這邊的營寨拆了運到羅山寨支持那邊的營房搭建。
各個小營盤也是如此的安排,為羅山寨的建設出工出力。
此刻的羅山寨已經不是一個小土匪營寨,而是成為了一個功能齊全的大型堡壘,分為山上和山下兩個部分,山下主要就是校場和隱蔽在山坳中的軍營,而不怎麽高的山上的建築多是倉庫與永久性堡壘,臨清軍的傷兵也都在山上修養。通往羅山寨的道路也被拓寬,分為東西兩條路,東邊就是通往登萊大道的部分,西路是
四周的百姓也不以為這是土匪,紛紛前來尋找工作,和那些戰俘們一起辛苦地經營著這個山裏的大營盤。
雖說此地一無是處,而且人跡罕至,就算是當土匪也別想養活好自己,更別提官府對於此地的管理了,在此屯軍其實就是個浪費錢糧的活動,不會得到什麽收益,但是張元彪卻執意在此保留巨大的營寨,還驅使那些戰俘加緊營造,手下的軍官們也不知可否,自家大人文曲星下凡,這麽要求下來,就跟著在此經營吧。
張元彪雖然知道這裏的地理位置較差,也不會有什麽收益,但是他打算依托這個羅山寨控製周遭的地域,畢竟此地距離登萊大道隻有區區三十五裏的路途,最近一直在維護道路,從這個山寨出發,兩日就能抵達萊州城或者登州城,此二地在登萊戰役結束後跟白地差不多,都是明政府的控製真空地區,下一步開展航海活動,從登萊二府收羅人手和補充物資最是方便不過,而且羅山寨這邊的墓地也需要祭奠,這邊環境那麽好,當個烈士陵園不錯,否則下一步搞航海事業,不能把陣亡的人再往隨官屯或者臨清拉,那太麻煩了。
再說到那些夷人雇傭兵,自打被張元彪換迴來以後,張元彪就派出了其中的幾個人去澳門向教會解釋最近登州的事情,其餘的人就與這位明國的將軍再次簽訂了合同,他們會作為水手為臨清軍服務,享受遊騎兵的待遇,每月的薪水也能達到三兩銀子,算是不錯的待遇。
這些水手都是不願意在海上熬生活被教會招募送到登州的,按照孫元化的設想,這些西方來的戰士可以傳授火器戰法,編練新軍,其中雖有懂得鑄炮放炮的技術型夷人,也有一些歐洲戰場上活下來的軍官老兵,但是大多數的夷人都是不識字的水手和破產小商人。
而張元彪得到也多是這樣的人,鑄炮的技師那是一個也沒有,失望之餘也隻能默默接受,派去澳門教會匯報的夷人也帶了張元彪的親筆信,其中就是大談臨清軍幫助傳教的方便與救人的現實,希望能打動那些教會的頭腦給選派一些懂得鑄炮的技師過來,其目的也是為了消滅北方的蠻夷,這在東西方價值觀裏都是合情合理的東西。
在登州這邊的工作處理差不多了,張元彪就帶著這些水手和一個百人隊的遊騎兵離開此地往東而去,他要在東邊找一個適合的地方再營造一個土匪堡壘,不同的是,這次的土匪堡壘是靠近海邊的山上,要有一個還算不錯的港口,最關鍵的要求是需要明朝政府的統治力較差,至少能夠積極地腐蝕地方官吏給與這些“水匪”發展的空間。
從九月底就開始東進,這一百餘人在臨清商會大車的支持下,離開了登萊地界,往東南方向行進。
按照張元彪的記憶,山東大地的良港很多,較為有名的是膠州灣,也就是後世青島的所在地,那裏是一個天然的不凍港,在膠州灣中可以較好的停船休整,不用懼怕風浪,而且青島距離朝鮮半島與日本都適中,卻是最佳的選擇,但是這麽好的地方,自然是明朝廷水師的集合點,過去活動,在訓練時期就有可能被官軍圍剿,更別提什麽發展了。
至於登州,在渤海之內,南有強大的官軍,北有星羅棋布的東江軍水師,也是折騰不起來。再往東的威海在後世也是個好地方,比如清朝的北洋水師就在威海駐紮,港口自然是不錯,但是明朝在此地也設立了威海衛,專門管理此地,頂風作案也是不行。
思來想去就把港口的位置選在了莒州,也就是先今的日照方向上,此處位於山東的東南部,大多是山地,人口也不多,在明朝時根本不是什麽優良的港口,後世較為有名的石臼港那也是改革開放後才修建的港口,投入使用後證明日照也是個不錯的地方,到了公元2000年,日照港口也能完成兩億噸的吞吐量。
此地完全符合張元彪的設想,夠偏夠遠沒人管,於是乎就就帶著自己隊伍前往此地調查,一路上因為有臨清商會馬車馱運,還有分散在各地的臨清商會辦事處,這一百餘人一路上過的還不錯,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抵達了這個海濱的山區。期間也路過了幾個在山區建立的臨清軍“土匪”寨子,在那些寨子裏,這些急於擴軍的“土匪”軍官們哪怕是自掏腰包,也要拚命的劃拉那些精壯的山區村民入夥,所見之處隻要是糧食能供應上去,隊伍膨脹的就很快,即便是缺乏武器也能拿著棍子在山裏練習拚刺戰術。
張元彪勉勵了這些拚命拉人入夥的軍官們,每到一個寨子就發下幾身棉甲作為獎勵,這種可怕的護甲穿上之後就能夠在當地馳騁,對付沒啥武器的土匪簡直就是不講武德。
除了分發盔甲和刀盾弓箭,還號召大家都能拉出隊伍,幹出特色,驅趕本地盤踞在山裏的真正土匪,爭取早日下山去收保護費,還再次明確了收繳保護費取之於當地用之於當地的巨大意義,承諾保護費的三成將作為績效留給山寨自由支配,得到了山寨土匪軍官們的一致熱烈鼓掌支持。
臨清軍主力在王樹正的帶領下從羅山寨撤迴臨清,再也不管那登州城下的打生打死,正式宣臨清軍從登萊戰役脫身,前線大營由趙大雲接收,他帶著一個不滿員的遊騎兵駐守,日常的工作就是支上一些大鍋熬粥,收拾因為登州大戰而逃難的百姓來吃飯,然後就收編了這些百姓幹活,老弱百姓搬土和泥,壯實點的就去扛木頭,趙大雲押著近五百戰俘在此地修路營建,等著路修的差不多就會把這邊的營寨拆了運到羅山寨支持那邊的營房搭建。
各個小營盤也是如此的安排,為羅山寨的建設出工出力。
此刻的羅山寨已經不是一個小土匪營寨,而是成為了一個功能齊全的大型堡壘,分為山上和山下兩個部分,山下主要就是校場和隱蔽在山坳中的軍營,而不怎麽高的山上的建築多是倉庫與永久性堡壘,臨清軍的傷兵也都在山上修養。通往羅山寨的道路也被拓寬,分為東西兩條路,東邊就是通往登萊大道的部分,西路是
四周的百姓也不以為這是土匪,紛紛前來尋找工作,和那些戰俘們一起辛苦地經營著這個山裏的大營盤。
雖說此地一無是處,而且人跡罕至,就算是當土匪也別想養活好自己,更別提官府對於此地的管理了,在此屯軍其實就是個浪費錢糧的活動,不會得到什麽收益,但是張元彪卻執意在此保留巨大的營寨,還驅使那些戰俘加緊營造,手下的軍官們也不知可否,自家大人文曲星下凡,這麽要求下來,就跟著在此經營吧。
張元彪雖然知道這裏的地理位置較差,也不會有什麽收益,但是他打算依托這個羅山寨控製周遭的地域,畢竟此地距離登萊大道隻有區區三十五裏的路途,最近一直在維護道路,從這個山寨出發,兩日就能抵達萊州城或者登州城,此二地在登萊戰役結束後跟白地差不多,都是明政府的控製真空地區,下一步開展航海活動,從登萊二府收羅人手和補充物資最是方便不過,而且羅山寨這邊的墓地也需要祭奠,這邊環境那麽好,當個烈士陵園不錯,否則下一步搞航海事業,不能把陣亡的人再往隨官屯或者臨清拉,那太麻煩了。
再說到那些夷人雇傭兵,自打被張元彪換迴來以後,張元彪就派出了其中的幾個人去澳門向教會解釋最近登州的事情,其餘的人就與這位明國的將軍再次簽訂了合同,他們會作為水手為臨清軍服務,享受遊騎兵的待遇,每月的薪水也能達到三兩銀子,算是不錯的待遇。
這些水手都是不願意在海上熬生活被教會招募送到登州的,按照孫元化的設想,這些西方來的戰士可以傳授火器戰法,編練新軍,其中雖有懂得鑄炮放炮的技術型夷人,也有一些歐洲戰場上活下來的軍官老兵,但是大多數的夷人都是不識字的水手和破產小商人。
而張元彪得到也多是這樣的人,鑄炮的技師那是一個也沒有,失望之餘也隻能默默接受,派去澳門教會匯報的夷人也帶了張元彪的親筆信,其中就是大談臨清軍幫助傳教的方便與救人的現實,希望能打動那些教會的頭腦給選派一些懂得鑄炮的技師過來,其目的也是為了消滅北方的蠻夷,這在東西方價值觀裏都是合情合理的東西。
在登州這邊的工作處理差不多了,張元彪就帶著這些水手和一個百人隊的遊騎兵離開此地往東而去,他要在東邊找一個適合的地方再營造一個土匪堡壘,不同的是,這次的土匪堡壘是靠近海邊的山上,要有一個還算不錯的港口,最關鍵的要求是需要明朝政府的統治力較差,至少能夠積極地腐蝕地方官吏給與這些“水匪”發展的空間。
從九月底就開始東進,這一百餘人在臨清商會大車的支持下,離開了登萊地界,往東南方向行進。
按照張元彪的記憶,山東大地的良港很多,較為有名的是膠州灣,也就是後世青島的所在地,那裏是一個天然的不凍港,在膠州灣中可以較好的停船休整,不用懼怕風浪,而且青島距離朝鮮半島與日本都適中,卻是最佳的選擇,但是這麽好的地方,自然是明朝廷水師的集合點,過去活動,在訓練時期就有可能被官軍圍剿,更別提什麽發展了。
至於登州,在渤海之內,南有強大的官軍,北有星羅棋布的東江軍水師,也是折騰不起來。再往東的威海在後世也是個好地方,比如清朝的北洋水師就在威海駐紮,港口自然是不錯,但是明朝在此地也設立了威海衛,專門管理此地,頂風作案也是不行。
思來想去就把港口的位置選在了莒州,也就是先今的日照方向上,此處位於山東的東南部,大多是山地,人口也不多,在明朝時根本不是什麽優良的港口,後世較為有名的石臼港那也是改革開放後才修建的港口,投入使用後證明日照也是個不錯的地方,到了公元2000年,日照港口也能完成兩億噸的吞吐量。
此地完全符合張元彪的設想,夠偏夠遠沒人管,於是乎就就帶著自己隊伍前往此地調查,一路上因為有臨清商會馬車馱運,還有分散在各地的臨清商會辦事處,這一百餘人一路上過的還不錯,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抵達了這個海濱的山區。期間也路過了幾個在山區建立的臨清軍“土匪”寨子,在那些寨子裏,這些急於擴軍的“土匪”軍官們哪怕是自掏腰包,也要拚命的劃拉那些精壯的山區村民入夥,所見之處隻要是糧食能供應上去,隊伍膨脹的就很快,即便是缺乏武器也能拿著棍子在山裏練習拚刺戰術。
張元彪勉勵了這些拚命拉人入夥的軍官們,每到一個寨子就發下幾身棉甲作為獎勵,這種可怕的護甲穿上之後就能夠在當地馳騁,對付沒啥武器的土匪簡直就是不講武德。
除了分發盔甲和刀盾弓箭,還號召大家都能拉出隊伍,幹出特色,驅趕本地盤踞在山裏的真正土匪,爭取早日下山去收保護費,還再次明確了收繳保護費取之於當地用之於當地的巨大意義,承諾保護費的三成將作為績效留給山寨自由支配,得到了山寨土匪軍官們的一致熱烈鼓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