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後金軍的撤離,戒備的軍士開始放鬆,而村寨裏的百姓開始走出來給死在陣前的自家親人收拾迴去掩埋,哭泣的聲音開始在營地內外傳來,雖然都沒有什麽交流,但是悲苦的氣氛還是在所有人臉上傳遞。
“大人,我帶一些弟兄去戰場上看看,那天讓臨清軍帶走傷員時扔了不少銀袋子,我去收拾迴來,也不知有沒有。”李國藩一瘸一拐地走過來要帶人出了小門去查看戰場剩餘物資。
“你在這裏吧。”張元彪說道:“讓陳浩南去,些許銀錢,丟了就丟了,你以後不要事事都親曆親為,讓下邊的人去做也是一樣。”
“那些都是銀錢,村裏老人說黑眼珠見不得白銀子,萬一被人撿了去不上繳,那些弟兄們死戰不就白瞎了,死了的弟兄也會覺得可惜,大人不是說咱們還要拿出銀子在隨官年節祭拜養英靈,找尋死難弟兄的家人接過來奉養,這些都要開銷。”李國藩歎氣說到:“我這就是孤苦地人,這次建奴打殺過來失去了家人也沒了家,咱們火器哨就是我的家,以後戰死或者病死了也要葬入隨官屯,現在多尋迴一兩銀子,將來香火祭拜或許就能多十天半個月,不能不上心呀。”
“國藩,你很好。”張元彪拍著李國藩的肩膀說道:“這次退了建奴,我已經計劃好了,咱麽以後有好日子過,再也不是現在的光景,有了這些銀子當本金,弟兄們都能過好日子了。”
陳浩南和幾個老兄弟在一旁聽得真切,也是指天發誓不會貪墨了弟兄們的安家銀子,接著就帶著幾個老兄弟出發,見到如此李國藩也是停下來再次和身邊的一個什長吩咐了燒水做飯和搭建帳篷的事就不再走開,也坐在了馬紮上和張元彪一起隔著柵欄看外邊雜亂和悲苦的景象,漸漸地也流下了眼淚。
中午時分的午餐格外的豐盛,大鍋裏煮的馬肉和大米,還加入了一大堆百姓外出采集的野菜或者植物的根莖,雖然味道不怎麽好聞,但是一大鍋花花綠綠的東西對於長時間吃不到蔬菜的這一幫受難百姓和軍士來說還是很有食欲的,紛紛探頭探腦地過來查看,在沒有了後金和死神的壓迫後,百姓也漸漸恢複了神智,閑下來的百姓開始圍成團商議著以後的出路,不少人追著李國藩的輜重兵或者遊騎兵問如何投軍,卻因為張元彪的指示,總是對這些百姓保持著敬而遠之的態度,搞得軍民關係並不融洽。
吃完了午飯,張元彪讓人把成堆的百姓都聚集到營寨的後邊開始訓話,黑壓壓的二百餘百姓也都是或蹲或坐擺成了訓話陣型,遊騎兵和武裝輜重兵就散在一堆堆的百姓中間維持秩序,靜靜地聽張元彪訓話。
三百餘人鴉雀無聲地看著張元彪和他的幾個心腹軍官,朱大誌這種情況見多了,穿著盔甲比較自得,而李國藩和王樹正則是很不習慣這種站在人群中間的感覺,非常的扭捏。張元彪看著四周安靜的人群,和趴在柵欄邊上看著這邊的附近村寨百姓,朗聲說道:“這次與建奴的血戰,幸賴上天保佑,弟兄們用命,打退了建奴,斬首六十三顆,救迴來百姓七百餘人,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這次的勝利會被很多人記住,會被傳唱,大家都辛苦了。”
參雜在百姓中的遊騎兵和武裝輜重兵紛紛帶頭歡唿鼓掌,周圍的百姓也被這種氣氛感染跟著拍拍手。
“但是我們損失也很大,戰死的不少的弟兄,一些弟兄被打傷也需要救治,所以我軍打算向北移動,離開此地去尋找大部隊會合。”張元彪朗聲說道:“眼下建奴撤走,但是危險還沒有結束,願意和我軍一起前進的,無論男女都是要臨時編成輜重兵負責搬運物資,具體由李國藩大人負責,他將會把百姓男女區分開帶領前進,眼下還是處於交戰之地,哪個不長眼的想要搞些破事出來,不管他是軍士還是百姓,老子就把他碎屍萬段。”
百姓之中又是一片鼓掌和呐喊,一些年輕的女人更是拍得雙手都快紅了。
“不想與大軍一起前進的百姓,李國藩大人也準備了一些口糧,等散了會就去那邊拿了吃食,再給二兩銀子,至於那些衣物和鍋碗瓢盆,能拿走就去拿,然後就自己去尋個出路,能投親就投親,沒地方投親想走的就去南邊,那邊有大明官軍控製,可以先避難,等建奴撤走了,再迴家吧。”
接著就是一陣的竊竊私語,張元彪也是放任他們去交流,看了一會之後就大喝一聲,說道:“我軍明日開拔,去北邊與建奴血戰,願意去的就留下,不願意去的就拿了東西走人,散會。”
百姓們也就紛紛散去,各自去尋找自己的熟人交流是走是留,因為張元彪的核心軍士都知道這是去隨官屯休整,其實也沒有再去尋找建奴主力對戰的意思,聽到與建奴再戰的這些話也特別的表示,反而都麵帶喜色。但是這些百姓卻不想再這麽顛沛流離去打仗,普遍覺得拿了口糧和銀子去南邊也不錯,便紛紛去和李國藩的輜重隊報名迴去。
這一切也都在張元彪的意料之中,他故意這麽說其實也是不想帶著這些百姓一起走,畢竟隨官屯的糧食也有限,多一個人就多一張嘴,讓他們去南邊自謀生路也不是壞事,跟著自己肯定不是好事。
看著散會的百姓和漸漸聚攏的軍士,張元彪拉了拉身邊的朱大誌,兩人走向一邊,開始研究下一步的事情。
“大人,我帶一些弟兄去戰場上看看,那天讓臨清軍帶走傷員時扔了不少銀袋子,我去收拾迴來,也不知有沒有。”李國藩一瘸一拐地走過來要帶人出了小門去查看戰場剩餘物資。
“你在這裏吧。”張元彪說道:“讓陳浩南去,些許銀錢,丟了就丟了,你以後不要事事都親曆親為,讓下邊的人去做也是一樣。”
“那些都是銀錢,村裏老人說黑眼珠見不得白銀子,萬一被人撿了去不上繳,那些弟兄們死戰不就白瞎了,死了的弟兄也會覺得可惜,大人不是說咱們還要拿出銀子在隨官年節祭拜養英靈,找尋死難弟兄的家人接過來奉養,這些都要開銷。”李國藩歎氣說到:“我這就是孤苦地人,這次建奴打殺過來失去了家人也沒了家,咱們火器哨就是我的家,以後戰死或者病死了也要葬入隨官屯,現在多尋迴一兩銀子,將來香火祭拜或許就能多十天半個月,不能不上心呀。”
“國藩,你很好。”張元彪拍著李國藩的肩膀說道:“這次退了建奴,我已經計劃好了,咱麽以後有好日子過,再也不是現在的光景,有了這些銀子當本金,弟兄們都能過好日子了。”
陳浩南和幾個老兄弟在一旁聽得真切,也是指天發誓不會貪墨了弟兄們的安家銀子,接著就帶著幾個老兄弟出發,見到如此李國藩也是停下來再次和身邊的一個什長吩咐了燒水做飯和搭建帳篷的事就不再走開,也坐在了馬紮上和張元彪一起隔著柵欄看外邊雜亂和悲苦的景象,漸漸地也流下了眼淚。
中午時分的午餐格外的豐盛,大鍋裏煮的馬肉和大米,還加入了一大堆百姓外出采集的野菜或者植物的根莖,雖然味道不怎麽好聞,但是一大鍋花花綠綠的東西對於長時間吃不到蔬菜的這一幫受難百姓和軍士來說還是很有食欲的,紛紛探頭探腦地過來查看,在沒有了後金和死神的壓迫後,百姓也漸漸恢複了神智,閑下來的百姓開始圍成團商議著以後的出路,不少人追著李國藩的輜重兵或者遊騎兵問如何投軍,卻因為張元彪的指示,總是對這些百姓保持著敬而遠之的態度,搞得軍民關係並不融洽。
吃完了午飯,張元彪讓人把成堆的百姓都聚集到營寨的後邊開始訓話,黑壓壓的二百餘百姓也都是或蹲或坐擺成了訓話陣型,遊騎兵和武裝輜重兵就散在一堆堆的百姓中間維持秩序,靜靜地聽張元彪訓話。
三百餘人鴉雀無聲地看著張元彪和他的幾個心腹軍官,朱大誌這種情況見多了,穿著盔甲比較自得,而李國藩和王樹正則是很不習慣這種站在人群中間的感覺,非常的扭捏。張元彪看著四周安靜的人群,和趴在柵欄邊上看著這邊的附近村寨百姓,朗聲說道:“這次與建奴的血戰,幸賴上天保佑,弟兄們用命,打退了建奴,斬首六十三顆,救迴來百姓七百餘人,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這次的勝利會被很多人記住,會被傳唱,大家都辛苦了。”
參雜在百姓中的遊騎兵和武裝輜重兵紛紛帶頭歡唿鼓掌,周圍的百姓也被這種氣氛感染跟著拍拍手。
“但是我們損失也很大,戰死的不少的弟兄,一些弟兄被打傷也需要救治,所以我軍打算向北移動,離開此地去尋找大部隊會合。”張元彪朗聲說道:“眼下建奴撤走,但是危險還沒有結束,願意和我軍一起前進的,無論男女都是要臨時編成輜重兵負責搬運物資,具體由李國藩大人負責,他將會把百姓男女區分開帶領前進,眼下還是處於交戰之地,哪個不長眼的想要搞些破事出來,不管他是軍士還是百姓,老子就把他碎屍萬段。”
百姓之中又是一片鼓掌和呐喊,一些年輕的女人更是拍得雙手都快紅了。
“不想與大軍一起前進的百姓,李國藩大人也準備了一些口糧,等散了會就去那邊拿了吃食,再給二兩銀子,至於那些衣物和鍋碗瓢盆,能拿走就去拿,然後就自己去尋個出路,能投親就投親,沒地方投親想走的就去南邊,那邊有大明官軍控製,可以先避難,等建奴撤走了,再迴家吧。”
接著就是一陣的竊竊私語,張元彪也是放任他們去交流,看了一會之後就大喝一聲,說道:“我軍明日開拔,去北邊與建奴血戰,願意去的就留下,不願意去的就拿了東西走人,散會。”
百姓們也就紛紛散去,各自去尋找自己的熟人交流是走是留,因為張元彪的核心軍士都知道這是去隨官屯休整,其實也沒有再去尋找建奴主力對戰的意思,聽到與建奴再戰的這些話也特別的表示,反而都麵帶喜色。但是這些百姓卻不想再這麽顛沛流離去打仗,普遍覺得拿了口糧和銀子去南邊也不錯,便紛紛去和李國藩的輜重隊報名迴去。
這一切也都在張元彪的意料之中,他故意這麽說其實也是不想帶著這些百姓一起走,畢竟隨官屯的糧食也有限,多一個人就多一張嘴,讓他們去南邊自謀生路也不是壞事,跟著自己肯定不是好事。
看著散會的百姓和漸漸聚攏的軍士,張元彪拉了拉身邊的朱大誌,兩人走向一邊,開始研究下一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