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那建奴的騎兵跑了。”一個向導跑過來說道。
張元彪走到隊伍前頭,果然見到總是徘徊在隊伍一裏外的建奴騎兵走遠了,連個留下來放風的騎兵都沒有,這樣看起來被監視行軍似乎結束了,可是沒人告訴張元彪這些人幹什麽去了,失去迎接大部隊迴來圍剿,還是因為其他的軍情被臨時調走?
崇禎二年的第一次圍城打的是很混亂的,這種混亂大多時候是存在於明軍一方,京畿地區雖然有數十萬人的常備軍,卻因為文貴武賤的體製加上承平日久,武備的廢弛,將軍們大多都龜縮在各自的駐地在不敢出去,等著被建奴一個一個單獨擊破或者圍城打援。
勤王軍也是依靠著官道上的糧倉撐著卻無法向前,就造成了後金軍橫掃京畿的態勢,卻也無法遮蓋後金軍兵力不足的真實情況,所以後金軍是有目標的拔除重要據點維護安全,積極尋求與明軍的決戰,其餘的時間則是按照編製在一大片區域依靠官道分散掠奪,一有軍務就火速集合,卻一而再地擊敗任何成建製出城的明軍。
“這附近可還有村寨?”張元彪問道。
“稟大人,沿著這條小路再走兩個時辰,就會到張家村。”向導說道:“那邊就很偏了,隻有通向官道的小路,坑坑窪窪不適合騾車和小推車。”
“哦。”張元彪摸著蓄起的胡子說道:“這麽說現在去張家村還不穩妥,那咱們要去天津衛,你有什麽推薦的路?”
“大人,為了躲開建奴我們沒必要非要去天津衛,其實去固安縣也成,前方有個三岔路口,往南去可以先到固安縣。這固安縣也是順天府的地界,因為挨著盧溝河,那邊可以乘船去天津衛,不過這去固安的路就是官道了,走小路要繞很遠,我也沒有走過。”向導說道。
“不走官道呢?”張元彪說:“走官道很危險,巴斤給那些逃難的百姓打聽,那固安縣也是有韃子,從你畫的這個圖上看,咱們走的地方咋和良鄉挨這麽近?聽說那邊剛打完仗,保不準韃子會有主力的隊伍,遇見就麻煩了。”
“遠著呢大人。”向導說道:“那輿圖哪裏是我這種人能看的,這也是想著畫的,良鄉我也沒去過,隻是聽說在京城的西南,固安縣以前就是出去過幾次,那時候沒有韃子,都是走的官道很省事,一路上勤問著點就沒有到不了的地方,小路卻是沒有走過。”
“你小子知道那麽多的小路,咱們走著都遇見兩次韃子了。”張元彪說道:“小路都如此艱辛,走官道豈不是難上加難,你以前來這邊沒有聽說過小路去固安縣?”
“稟大人,這在京城附近強人還少,走官道不時還有朝廷大人的隊伍,哪裏敢有人胡亂滋事,走走停停倒也安全。那小路就不同了,這些年雨水少,莊稼長得不好,常有當地的惡少在小路劫道,走小路要交保護費,說是此地道路私有,不給錢不讓走,若是落單的人還會打打殺殺,官府去了人也白搭,人家躲起來也認不出,時間長了就成了販私鹽一類狠角色的路,外鄉人走去保不準就留下了。”向導說道:“所以大多數人寧願走管道遠一些也不敢亂走小路。”
常聽人說“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財”,這真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路就吃人啊。
張元彪說:“咱們有吃的,就沿著小路朝固安縣方向走就完了,別管是小路還是田地,走過去就是了。”
“這京郊之地都是偏遠,離開官道有時候走十幾裏可能都看不到村子,這麽冷的天怕到時候不好找歇腳的地方,在這大的地方走路,很有可能找不到水喝。”向導說:“到那時候真的是遠遠看到村子就要走過去了。”
“朝著固安縣方向走小路,小路沒有就走田地,咱們的火器哨和別的隊伍不一樣,是一支能吃苦的隊伍。”張元彪說道:“隻要有村子就過去,隻要能找到活人就再問路吧,天黑之前抓緊走,一定要找到個村子歇腳,否則丟棄了帳篷就要在野地裏睡覺了,不知道得凍倒多少人。”
向導隻得領命,在一個彎彎曲曲的鄉間土路上向南走去,之所以是知道向南,那是因為有一個大大的太陽在天上,看這火力應該是中午時分分辨方向,好在京城所在乃是華北平原,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如果沒有路可以在麥田裏走,就是走起來費勁還缺水,走走停停的火器哨感覺是在泥濘中行軍一般,速度出奇的慢,尤其是推著小車的輜重兵,在麥田裏經常發生翻倒,至於騾車更慘,每次過田埂都要人手提肩扛地去協助。
走走停停歇息,走了一個時辰就把人累的不行了,而且這麥田的冬季小河溝都是幹涸的,真的沒有水,一般人隻能坐在田埂上歇著等待下一次休息時看看有沒有水源,好歹這是窮人的軍隊能吃苦也知道這樣做是為了避開韃子才沒有士氣崩潰,要是換做京營的部隊,估計早就炸鍋了。
看著手下都是疲憊的樣子,無人向導的張元彪心裏暗暗下定決心,找到一個村子歇息後,往後的路還是走原有的道路吧,以後都不要想這些沒用的事了,對於步兵來說,在這樣的麥田裏行軍真的是很難受,這才是六十幾人多少算靈活高效都被這不算壞的地形給折騰成這樣,若是萬兒八千的軍隊加上數萬民夫,不走官道都得餓死在地裏。
忽然一陣歡唿打斷了張元彪的思緒,他也好奇的站起來看看前方,也沒看出啥不一樣,還是一片黃色的原野。
“大人,水倒是不缺了。”王樹正從隊伍前帶著兩個遊騎兵迴來說道:“可是前邊有個河擋住去路了。”
“蛤?!”張元彪差點暈過去,這都下午差不多四點了。
張元彪走到隊伍前頭,果然見到總是徘徊在隊伍一裏外的建奴騎兵走遠了,連個留下來放風的騎兵都沒有,這樣看起來被監視行軍似乎結束了,可是沒人告訴張元彪這些人幹什麽去了,失去迎接大部隊迴來圍剿,還是因為其他的軍情被臨時調走?
崇禎二年的第一次圍城打的是很混亂的,這種混亂大多時候是存在於明軍一方,京畿地區雖然有數十萬人的常備軍,卻因為文貴武賤的體製加上承平日久,武備的廢弛,將軍們大多都龜縮在各自的駐地在不敢出去,等著被建奴一個一個單獨擊破或者圍城打援。
勤王軍也是依靠著官道上的糧倉撐著卻無法向前,就造成了後金軍橫掃京畿的態勢,卻也無法遮蓋後金軍兵力不足的真實情況,所以後金軍是有目標的拔除重要據點維護安全,積極尋求與明軍的決戰,其餘的時間則是按照編製在一大片區域依靠官道分散掠奪,一有軍務就火速集合,卻一而再地擊敗任何成建製出城的明軍。
“這附近可還有村寨?”張元彪問道。
“稟大人,沿著這條小路再走兩個時辰,就會到張家村。”向導說道:“那邊就很偏了,隻有通向官道的小路,坑坑窪窪不適合騾車和小推車。”
“哦。”張元彪摸著蓄起的胡子說道:“這麽說現在去張家村還不穩妥,那咱們要去天津衛,你有什麽推薦的路?”
“大人,為了躲開建奴我們沒必要非要去天津衛,其實去固安縣也成,前方有個三岔路口,往南去可以先到固安縣。這固安縣也是順天府的地界,因為挨著盧溝河,那邊可以乘船去天津衛,不過這去固安的路就是官道了,走小路要繞很遠,我也沒有走過。”向導說道。
“不走官道呢?”張元彪說:“走官道很危險,巴斤給那些逃難的百姓打聽,那固安縣也是有韃子,從你畫的這個圖上看,咱們走的地方咋和良鄉挨這麽近?聽說那邊剛打完仗,保不準韃子會有主力的隊伍,遇見就麻煩了。”
“遠著呢大人。”向導說道:“那輿圖哪裏是我這種人能看的,這也是想著畫的,良鄉我也沒去過,隻是聽說在京城的西南,固安縣以前就是出去過幾次,那時候沒有韃子,都是走的官道很省事,一路上勤問著點就沒有到不了的地方,小路卻是沒有走過。”
“你小子知道那麽多的小路,咱們走著都遇見兩次韃子了。”張元彪說道:“小路都如此艱辛,走官道豈不是難上加難,你以前來這邊沒有聽說過小路去固安縣?”
“稟大人,這在京城附近強人還少,走官道不時還有朝廷大人的隊伍,哪裏敢有人胡亂滋事,走走停停倒也安全。那小路就不同了,這些年雨水少,莊稼長得不好,常有當地的惡少在小路劫道,走小路要交保護費,說是此地道路私有,不給錢不讓走,若是落單的人還會打打殺殺,官府去了人也白搭,人家躲起來也認不出,時間長了就成了販私鹽一類狠角色的路,外鄉人走去保不準就留下了。”向導說道:“所以大多數人寧願走管道遠一些也不敢亂走小路。”
常聽人說“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財”,這真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路就吃人啊。
張元彪說:“咱們有吃的,就沿著小路朝固安縣方向走就完了,別管是小路還是田地,走過去就是了。”
“這京郊之地都是偏遠,離開官道有時候走十幾裏可能都看不到村子,這麽冷的天怕到時候不好找歇腳的地方,在這大的地方走路,很有可能找不到水喝。”向導說:“到那時候真的是遠遠看到村子就要走過去了。”
“朝著固安縣方向走小路,小路沒有就走田地,咱們的火器哨和別的隊伍不一樣,是一支能吃苦的隊伍。”張元彪說道:“隻要有村子就過去,隻要能找到活人就再問路吧,天黑之前抓緊走,一定要找到個村子歇腳,否則丟棄了帳篷就要在野地裏睡覺了,不知道得凍倒多少人。”
向導隻得領命,在一個彎彎曲曲的鄉間土路上向南走去,之所以是知道向南,那是因為有一個大大的太陽在天上,看這火力應該是中午時分分辨方向,好在京城所在乃是華北平原,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如果沒有路可以在麥田裏走,就是走起來費勁還缺水,走走停停的火器哨感覺是在泥濘中行軍一般,速度出奇的慢,尤其是推著小車的輜重兵,在麥田裏經常發生翻倒,至於騾車更慘,每次過田埂都要人手提肩扛地去協助。
走走停停歇息,走了一個時辰就把人累的不行了,而且這麥田的冬季小河溝都是幹涸的,真的沒有水,一般人隻能坐在田埂上歇著等待下一次休息時看看有沒有水源,好歹這是窮人的軍隊能吃苦也知道這樣做是為了避開韃子才沒有士氣崩潰,要是換做京營的部隊,估計早就炸鍋了。
看著手下都是疲憊的樣子,無人向導的張元彪心裏暗暗下定決心,找到一個村子歇息後,往後的路還是走原有的道路吧,以後都不要想這些沒用的事了,對於步兵來說,在這樣的麥田裏行軍真的是很難受,這才是六十幾人多少算靈活高效都被這不算壞的地形給折騰成這樣,若是萬兒八千的軍隊加上數萬民夫,不走官道都得餓死在地裏。
忽然一陣歡唿打斷了張元彪的思緒,他也好奇的站起來看看前方,也沒看出啥不一樣,還是一片黃色的原野。
“大人,水倒是不缺了。”王樹正從隊伍前帶著兩個遊騎兵迴來說道:“可是前邊有個河擋住去路了。”
“蛤?!”張元彪差點暈過去,這都下午差不多四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