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鬼子逼近
亮劍:我給雲龍當領導 作者:待客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山西。
晉城附近山區裏。
五月的山區,樹木早已經茂密如織,層層疊疊的綠葉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濃密的綠色天幕。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為這片靜謐的山林增添了幾分神秘與寧靜。
但是在這靜謐的山林之中,百十個穿著普通百姓衣服的人卻悄無聲息隱藏其中,如同鬼魅般默默潛伏著。
這些“老百姓”,就是第一軍司令岩鬆義雄派來的挺進隊之一,他最看好的益子挺進隊隊員。
時值六月初,雖然密林陰涼,不甚炎熱,但林中蚊蟲飛舞,叮咬不斷,十分惱人。但這些隱蔽林中的鬼子們卻偶爾用手輕輕驅趕,哪怕被叮咬全身也盡可能保持著隊伍的安靜,可見其素質之精銳。
領頭帶著這些鬼子兵潛伏的,自然是一心建功立業的老鬼子益子重雄。
出生於傳統武士家庭的他,從小被灌輸著以殺戮建功立業的變態扭曲價值觀,一心抓住所有機會向上爬,實現階級的跨越。
因此,為了完成斬首八路軍總部這樣出彩的任務,老鬼子精心準備了許久,完全是有備而來。
這個僅有120餘人的挺進隊裏,不僅有他精心挑選並訓練的102名士兵,還有精通中國話的漢奸特務、專業素質很強的情報人員等,從而可以偽裝成普通民眾或者八路軍幹部而不被人察覺。
同時,挺進隊還配備了三八式步槍、毛瑟手槍、歪把子、擲彈筒等武器,並攜帶了電台,可謂是一支短小精悍的部隊。
過去幾個月的特訓中,為了防止部隊身份不經意間暴露,造成任務失敗,他提前要求情報部門幫助挺進隊隊員們做足了功課,包括但不限於給隊員每人印發八路軍首腦的照片、履曆和目前了解到的兵力部署圖,還有八路軍假印信、假路條,並對整個行動采取嚴格的保密措施。
不要懷疑鬼子情報部門怎麽能偽造出這些印信和路條,也不要小瞧鬼子情報部門的能力。
全麵侵華之前,他們對中國進行了數十年的滲透,將國民政府、晉綏軍等勢力滲透的跟篩子似的,其統計和掌握的中國民生、礦產、道路等情況,比國民政府和地方軍閥掌握的還精準。
後世有記載,在東北解放之後,解放軍部隊從東北地區的關東軍地下基地中,翻找到了數百箱子鬼子遺留下來的情報資料,全是鬼子1921年-1937年收集到的華北各地民風民情,甚至過去幾十年各城市物產、物價、年產量等等,都被鬼子詳細的記錄著,堪稱一份民國期間華北民情大全。
也就是八路軍崛起的過於突兀,之前鬼子研判認為必然覆滅,才忽視了這方勢力,造成目前情報部門仍然對八路軍情報嚴重失準。
但就算這樣,鬼子借助八路軍大規模發展招兵的機會,通過各種手段方式,滲透到了八路軍很多環節,並根據掌握情況分析出了八路軍的身份識別方式,偽造了印信、路條等。
也正是憑借著情報係統的這些收獲和幫助,這4個挺進隊才能悄無聲息的向著八路軍內部前進,成為了幾支刺向總部的利刃。
當然,相比另外三支挺進隊,益子重雄還有很多別具一格的準備。
在他的精心策劃下,他的挺進隊一般身穿便衣,麵塗褐色,完全模仿八路軍或者華北老百姓衣著,甚至學著八路軍打起了綁帶,穿起了草鞋,背著了大背包,偽裝成極具特征的軍政人員。
為了降低暴露風險,挺進隊部帶數日糧秣和雨衣行囊,一般不走大路,不生火做飯,不宿村莊客棧,而是基本上潛伏在山林裏,或者分散潛伏於大路兩側的麥地、窯洞內,盡可能遮掩自身的痕跡。
如果實在躲避不開,他們就隱藏起自身武器,偽裝成一些幫助運輸物資的群眾,推著小推車向著前方慢慢前進。
如今根據地外圍激戰正酣,很多群眾都自發的幫助部隊運輸物資,人員往來複雜,鬼子挺進隊混在其中,很難識破。
……………………
山林之中,益子重雄突然一抬手,整個隊伍為之一靜,立即變得鴉雀無聲。
突然間,有沙沙的聲音傳來,打扮成八路軍幹部模樣的偵查兵小心翼翼的走了進來,向他匯報著前方的消息。
“中佐,我們已經進入了八路軍控製區域的內部,在我們前方經過的村莊中,有部分八路軍部隊駐防。我們嚐試繞路,但是所有路段都有八路部隊存在,我們很難繞過去。”
“不過,這些八路軍部隊檢查並不嚴密。我們嚐試用印信通過,未受到這些八路軍部隊的懷疑。”
益子重雄滿意的點了點頭。
“吆西,很好,情報部門總算沒讓我們失望。”
“根據情報部門的消息,八路軍總部應該在長治東部郊區附近,但是具體地點未知。但沒關係,隻要我們能夠進入長治周邊,根據八路軍幹部和部隊的行進方向,就可以判斷出他們的總部位置。”
“從現在開始,所有人不得使用日語交流,全部使用中國話,以免引起暴露!”
“是!”後麵的鬼子紛紛應道。
“所有人,再次檢查一遍裝備和穿著,我們準備一下,從前麵村子裏穿過去!”
隨著益子重雄的命令下達,這些鬼子淅淅索索的再次檢查了一下穿著,然後將隨身武器裝備隱藏在他們的小推車裏,隨後他們才沿著道路,偽裝成幫助運輸物資的運輸隊,慢悠悠的向著前方村莊穿行。
正如鬼子特務判斷的那樣,普通的八路軍戰士哪裏能識別出鬼子精心偽造的路引和印信,再加上近期很多運輸隊正在幫助前方部隊運輸給養、炮彈,人員往來複雜,這些鬼子很是順利的通過了前方的部隊駐區。
他們,向著八路軍總部再次逼近了一步。
晉城附近山區裏。
五月的山區,樹木早已經茂密如織,層層疊疊的綠葉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濃密的綠色天幕。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為這片靜謐的山林增添了幾分神秘與寧靜。
但是在這靜謐的山林之中,百十個穿著普通百姓衣服的人卻悄無聲息隱藏其中,如同鬼魅般默默潛伏著。
這些“老百姓”,就是第一軍司令岩鬆義雄派來的挺進隊之一,他最看好的益子挺進隊隊員。
時值六月初,雖然密林陰涼,不甚炎熱,但林中蚊蟲飛舞,叮咬不斷,十分惱人。但這些隱蔽林中的鬼子們卻偶爾用手輕輕驅趕,哪怕被叮咬全身也盡可能保持著隊伍的安靜,可見其素質之精銳。
領頭帶著這些鬼子兵潛伏的,自然是一心建功立業的老鬼子益子重雄。
出生於傳統武士家庭的他,從小被灌輸著以殺戮建功立業的變態扭曲價值觀,一心抓住所有機會向上爬,實現階級的跨越。
因此,為了完成斬首八路軍總部這樣出彩的任務,老鬼子精心準備了許久,完全是有備而來。
這個僅有120餘人的挺進隊裏,不僅有他精心挑選並訓練的102名士兵,還有精通中國話的漢奸特務、專業素質很強的情報人員等,從而可以偽裝成普通民眾或者八路軍幹部而不被人察覺。
同時,挺進隊還配備了三八式步槍、毛瑟手槍、歪把子、擲彈筒等武器,並攜帶了電台,可謂是一支短小精悍的部隊。
過去幾個月的特訓中,為了防止部隊身份不經意間暴露,造成任務失敗,他提前要求情報部門幫助挺進隊隊員們做足了功課,包括但不限於給隊員每人印發八路軍首腦的照片、履曆和目前了解到的兵力部署圖,還有八路軍假印信、假路條,並對整個行動采取嚴格的保密措施。
不要懷疑鬼子情報部門怎麽能偽造出這些印信和路條,也不要小瞧鬼子情報部門的能力。
全麵侵華之前,他們對中國進行了數十年的滲透,將國民政府、晉綏軍等勢力滲透的跟篩子似的,其統計和掌握的中國民生、礦產、道路等情況,比國民政府和地方軍閥掌握的還精準。
後世有記載,在東北解放之後,解放軍部隊從東北地區的關東軍地下基地中,翻找到了數百箱子鬼子遺留下來的情報資料,全是鬼子1921年-1937年收集到的華北各地民風民情,甚至過去幾十年各城市物產、物價、年產量等等,都被鬼子詳細的記錄著,堪稱一份民國期間華北民情大全。
也就是八路軍崛起的過於突兀,之前鬼子研判認為必然覆滅,才忽視了這方勢力,造成目前情報部門仍然對八路軍情報嚴重失準。
但就算這樣,鬼子借助八路軍大規模發展招兵的機會,通過各種手段方式,滲透到了八路軍很多環節,並根據掌握情況分析出了八路軍的身份識別方式,偽造了印信、路條等。
也正是憑借著情報係統的這些收獲和幫助,這4個挺進隊才能悄無聲息的向著八路軍內部前進,成為了幾支刺向總部的利刃。
當然,相比另外三支挺進隊,益子重雄還有很多別具一格的準備。
在他的精心策劃下,他的挺進隊一般身穿便衣,麵塗褐色,完全模仿八路軍或者華北老百姓衣著,甚至學著八路軍打起了綁帶,穿起了草鞋,背著了大背包,偽裝成極具特征的軍政人員。
為了降低暴露風險,挺進隊部帶數日糧秣和雨衣行囊,一般不走大路,不生火做飯,不宿村莊客棧,而是基本上潛伏在山林裏,或者分散潛伏於大路兩側的麥地、窯洞內,盡可能遮掩自身的痕跡。
如果實在躲避不開,他們就隱藏起自身武器,偽裝成一些幫助運輸物資的群眾,推著小推車向著前方慢慢前進。
如今根據地外圍激戰正酣,很多群眾都自發的幫助部隊運輸物資,人員往來複雜,鬼子挺進隊混在其中,很難識破。
……………………
山林之中,益子重雄突然一抬手,整個隊伍為之一靜,立即變得鴉雀無聲。
突然間,有沙沙的聲音傳來,打扮成八路軍幹部模樣的偵查兵小心翼翼的走了進來,向他匯報著前方的消息。
“中佐,我們已經進入了八路軍控製區域的內部,在我們前方經過的村莊中,有部分八路軍部隊駐防。我們嚐試繞路,但是所有路段都有八路部隊存在,我們很難繞過去。”
“不過,這些八路軍部隊檢查並不嚴密。我們嚐試用印信通過,未受到這些八路軍部隊的懷疑。”
益子重雄滿意的點了點頭。
“吆西,很好,情報部門總算沒讓我們失望。”
“根據情報部門的消息,八路軍總部應該在長治東部郊區附近,但是具體地點未知。但沒關係,隻要我們能夠進入長治周邊,根據八路軍幹部和部隊的行進方向,就可以判斷出他們的總部位置。”
“從現在開始,所有人不得使用日語交流,全部使用中國話,以免引起暴露!”
“是!”後麵的鬼子紛紛應道。
“所有人,再次檢查一遍裝備和穿著,我們準備一下,從前麵村子裏穿過去!”
隨著益子重雄的命令下達,這些鬼子淅淅索索的再次檢查了一下穿著,然後將隨身武器裝備隱藏在他們的小推車裏,隨後他們才沿著道路,偽裝成幫助運輸物資的運輸隊,慢悠悠的向著前方村莊穿行。
正如鬼子特務判斷的那樣,普通的八路軍戰士哪裏能識別出鬼子精心偽造的路引和印信,再加上近期很多運輸隊正在幫助前方部隊運輸給養、炮彈,人員往來複雜,這些鬼子很是順利的通過了前方的部隊駐區。
他們,向著八路軍總部再次逼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