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思路要打開
三國:我,袁家嫡子,專好救人 作者:劍心崢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71章 思路要打開
而到了這個時候,他才愈發清晰透徹的理解了袁數屢次或明示或暗示索要的誠意到底應該怎麽表現。
果不其然,一盆冷水澆到頭上,還真能起到醍醐灌頂的效果,“透心涼,心飛揚”,先賢誠不我欺!
既然衣帶詔的真相並不重要,那也就代表著……那份名單的真假可能也沒有那麽重要。重要的是……曹司空想要拿這份名單做些什麽,又想借著這份名單除掉什麽人!
如果早上兩年,要問曹司空在朝中最想要除掉的大臣是誰,司馬懿絕對毫不遲疑的會把矛頭指向當時的太尉楊彪。
沒辦法,誰讓那會兒懾於袁紹的威勢,為了避免這位好麵子的老大哥心血來潮南下來找麻煩,明明全程都是自己一家出力的曹操頗有些不情不願的再一次將最大的功勞讓給了昔日老大哥,大將軍的名號就這樣落到了袁本初頭上,也算是暫時消弭了中原的又一次兵災。
但曹操的貢獻同樣不容抹殺,再加上天子當時對這位大漢忠臣的印象也是相當不錯,於是乎一番拉扯之後,曹操最終成功搖身一變,成了大漢司空。
按道理來說,雖然大將軍獨掌軍方大權,而三公之間由於權力分割製衡的緣故,在地位上要矮一頭,但考慮到袁紹這個大將軍並沒有入朝秉政的想法,因此同樣握有兵權的曹操自然而然的成了許都朝廷實質上的第一人。
奈何那個時候的汝南袁氏還是一張當世獨一無二的金字招牌,尤其是當袁紹接受了大將軍的任命之後,希望他能效仿之前的幾位大將軍入朝秉政的唿聲在有心人的推動之下愈發高漲,雖然最後袁紹自己放棄了這個機會,但曹操確確實實是結結實實被惡心了一把。
於是乎,為了與袁紹相抗衡,也為了能獨攬朝綱,曹操很快就打開腦洞,發現了一條全新的思路。
既然沒有辦法提升司空的地位,那隻要把三公的其他兩個位置給空出來,這三公的職權不就自然而然的輪到我這個司空來“暫時性”的一肩挑了嗎?
於是乎,當時在朝堂上與曹操分庭抗禮的太尉楊彪,就這樣成為了曹操的眼中釘肉中刺。
當然,如果隻是因為太尉的位置,隻要楊彪願意退一步,曹操倒也沒有非要拿他怎麽樣的意思,奈何楊彪楊文先並沒有吸取王允和袁隗的經驗教訓,依然習慣性的作為士族的意見領袖在朝堂上發表自己的意見,甚至數度與曹操針鋒相對。
背靠弘農楊氏,正妻又是汝南袁氏嫡女,和袁術、袁紹都有交情,官居太尉,還是前朝老臣,聲望頗高,再加上平時喜歡在朝堂上指指點點,最讓曹操不能容忍的是動輒就鼓吹袁紹入朝秉政或者讓袁術入朝輔政,這林林總總加在一起,若非實在是找不到明確的罪證,曹操又不打算學董卓和西涼軍那一套以暴亂橫推天下,隻怕楊彪死個十次八次都不嫌多。
但大概是楊彪自己也覺察到了和曹操之間的氣氛日漸緊張,再加上袁紹方麵對入朝秉政這件事情又一直沒有迴應,熱情逐漸冷卻的楊彪也開始轉換策略明哲保身。
於是乎當袁術悍然造反稱帝的消息傳來,曹操剛打算借著這個機會清算楊彪,那邊早一步得到消息的楊彪已經果斷遞交了辭呈,希望朝廷能批準他以太尉的身份致仕,從此不問朝堂之事,緊接著又授意嫡子楊修答應了司空府的征辟,投身曹操麾下。
這套組合拳一打,政治上的目的既然已經實現,沒能抓到實質性把柄的曹操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也隻能老老實實的吃下這個啞巴虧,默許了楊彪功成身退的事實。
如今這個節骨眼上,如果奔著將水攪渾的目的,將楊彪拉下水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畢竟,眼下大漢重臣裏麵,經曆過桓靈二帝時代的又不止一個楊彪,論家世、論資曆,我這邊司馬建公雖然都要略遜你楊文先一頭,但差的也並不多。你楊彪參與過《東觀漢記》的編寫,功勞簿上有輝煌的一筆,我司馬防曾經舉薦曹操,乃是當今司空的舉主,這份恩情同樣不容抹殺。
東漢朝堂,要是不講人情世故,哪裏有這些世家把持朝綱數百年的機會?
如果說司馬防有可能因為對曹操把持朝政欺淩天子不滿卷入董承逆案當中,那你楊彪就不會有類似的情緒嗎?憑什麽片葉不沾身清清白白全身而退?
但是……
拉楊彪下水,固然可以把水攪渾,也可以將那些觀望風向的世家逼得下場去想辦法保全兩人,但在查無實證或者說孤證不立的情況下,就算再怎麽懷疑,恐怕最終也不過是罷官免職。
問題是,楊彪本來就已經致仕了,這罷官免職的處罰,對司馬防來說倒是有些小懲大誡的味道,但落在楊彪身上,和“無罪釋放”四個大字鑲在腦門上有啥區別?
除了平白給曹操添上一個打擊異己的名頭外加得罪了弘農楊氏之外,他們司馬家能落到什麽好處嗎?顯然是一點兒沒有啊!
這種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虧本生意,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司馬懿肯定是不會動用這一步棋。
但除了楊彪,當今許都雖然明麵上不滿曹操的人不少,但去哪找一個分量足夠的家夥來把這張網給撐破呢?
如果將眼下曹操一方的做法比作是下網捕魚的話,司馬懿想要將已經陷入網中的老爹司馬防撈出來,無非就是兩條路,要麽,塞一個分量足夠大的家夥進去,讓其和司馬防聯手直接將網撐爆,這樣這一網自然也就沒辦法把司馬防撈上去幹掉。另外一條路就是想辦法讓曹操對當下的收獲感到滿意,這樣他自然也不會再冒著魚死網破的萬一風險去對司馬防動手。
但第一條路很明顯是行不通的,畢竟隨著董承等人被滅九族,朝堂上支持漢庭一方的勢力幾乎已經被掃蕩一空,而隨著司馬防下獄,許都朝野還有足夠分量能夠將曹操布下的這一張羅網撐爆的人屈指可數。
一個是鄭玄,但是經神的名頭擺在那邊,這位大牛現在已經明確表示他隻關心學術界,不願意參與到政治鬥爭當中,即便如此,曹操也好,天子也罷依然要想方設法對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示好。哪怕日後真的袁紹得勢,最多也就是將老先生禮送迴鄉,壓根兒就不可能去追究他的政治立場。要是他敢把拉人下水的主意打到這位頭上,到時候別說把老爹撈出來了,他能保住司馬氏不被牽連進大案當中就已經是僥幸。
而到了這個時候,他才愈發清晰透徹的理解了袁數屢次或明示或暗示索要的誠意到底應該怎麽表現。
果不其然,一盆冷水澆到頭上,還真能起到醍醐灌頂的效果,“透心涼,心飛揚”,先賢誠不我欺!
既然衣帶詔的真相並不重要,那也就代表著……那份名單的真假可能也沒有那麽重要。重要的是……曹司空想要拿這份名單做些什麽,又想借著這份名單除掉什麽人!
如果早上兩年,要問曹司空在朝中最想要除掉的大臣是誰,司馬懿絕對毫不遲疑的會把矛頭指向當時的太尉楊彪。
沒辦法,誰讓那會兒懾於袁紹的威勢,為了避免這位好麵子的老大哥心血來潮南下來找麻煩,明明全程都是自己一家出力的曹操頗有些不情不願的再一次將最大的功勞讓給了昔日老大哥,大將軍的名號就這樣落到了袁本初頭上,也算是暫時消弭了中原的又一次兵災。
但曹操的貢獻同樣不容抹殺,再加上天子當時對這位大漢忠臣的印象也是相當不錯,於是乎一番拉扯之後,曹操最終成功搖身一變,成了大漢司空。
按道理來說,雖然大將軍獨掌軍方大權,而三公之間由於權力分割製衡的緣故,在地位上要矮一頭,但考慮到袁紹這個大將軍並沒有入朝秉政的想法,因此同樣握有兵權的曹操自然而然的成了許都朝廷實質上的第一人。
奈何那個時候的汝南袁氏還是一張當世獨一無二的金字招牌,尤其是當袁紹接受了大將軍的任命之後,希望他能效仿之前的幾位大將軍入朝秉政的唿聲在有心人的推動之下愈發高漲,雖然最後袁紹自己放棄了這個機會,但曹操確確實實是結結實實被惡心了一把。
於是乎,為了與袁紹相抗衡,也為了能獨攬朝綱,曹操很快就打開腦洞,發現了一條全新的思路。
既然沒有辦法提升司空的地位,那隻要把三公的其他兩個位置給空出來,這三公的職權不就自然而然的輪到我這個司空來“暫時性”的一肩挑了嗎?
於是乎,當時在朝堂上與曹操分庭抗禮的太尉楊彪,就這樣成為了曹操的眼中釘肉中刺。
當然,如果隻是因為太尉的位置,隻要楊彪願意退一步,曹操倒也沒有非要拿他怎麽樣的意思,奈何楊彪楊文先並沒有吸取王允和袁隗的經驗教訓,依然習慣性的作為士族的意見領袖在朝堂上發表自己的意見,甚至數度與曹操針鋒相對。
背靠弘農楊氏,正妻又是汝南袁氏嫡女,和袁術、袁紹都有交情,官居太尉,還是前朝老臣,聲望頗高,再加上平時喜歡在朝堂上指指點點,最讓曹操不能容忍的是動輒就鼓吹袁紹入朝秉政或者讓袁術入朝輔政,這林林總總加在一起,若非實在是找不到明確的罪證,曹操又不打算學董卓和西涼軍那一套以暴亂橫推天下,隻怕楊彪死個十次八次都不嫌多。
但大概是楊彪自己也覺察到了和曹操之間的氣氛日漸緊張,再加上袁紹方麵對入朝秉政這件事情又一直沒有迴應,熱情逐漸冷卻的楊彪也開始轉換策略明哲保身。
於是乎當袁術悍然造反稱帝的消息傳來,曹操剛打算借著這個機會清算楊彪,那邊早一步得到消息的楊彪已經果斷遞交了辭呈,希望朝廷能批準他以太尉的身份致仕,從此不問朝堂之事,緊接著又授意嫡子楊修答應了司空府的征辟,投身曹操麾下。
這套組合拳一打,政治上的目的既然已經實現,沒能抓到實質性把柄的曹操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也隻能老老實實的吃下這個啞巴虧,默許了楊彪功成身退的事實。
如今這個節骨眼上,如果奔著將水攪渾的目的,將楊彪拉下水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畢竟,眼下大漢重臣裏麵,經曆過桓靈二帝時代的又不止一個楊彪,論家世、論資曆,我這邊司馬建公雖然都要略遜你楊文先一頭,但差的也並不多。你楊彪參與過《東觀漢記》的編寫,功勞簿上有輝煌的一筆,我司馬防曾經舉薦曹操,乃是當今司空的舉主,這份恩情同樣不容抹殺。
東漢朝堂,要是不講人情世故,哪裏有這些世家把持朝綱數百年的機會?
如果說司馬防有可能因為對曹操把持朝政欺淩天子不滿卷入董承逆案當中,那你楊彪就不會有類似的情緒嗎?憑什麽片葉不沾身清清白白全身而退?
但是……
拉楊彪下水,固然可以把水攪渾,也可以將那些觀望風向的世家逼得下場去想辦法保全兩人,但在查無實證或者說孤證不立的情況下,就算再怎麽懷疑,恐怕最終也不過是罷官免職。
問題是,楊彪本來就已經致仕了,這罷官免職的處罰,對司馬防來說倒是有些小懲大誡的味道,但落在楊彪身上,和“無罪釋放”四個大字鑲在腦門上有啥區別?
除了平白給曹操添上一個打擊異己的名頭外加得罪了弘農楊氏之外,他們司馬家能落到什麽好處嗎?顯然是一點兒沒有啊!
這種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虧本生意,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司馬懿肯定是不會動用這一步棋。
但除了楊彪,當今許都雖然明麵上不滿曹操的人不少,但去哪找一個分量足夠的家夥來把這張網給撐破呢?
如果將眼下曹操一方的做法比作是下網捕魚的話,司馬懿想要將已經陷入網中的老爹司馬防撈出來,無非就是兩條路,要麽,塞一個分量足夠大的家夥進去,讓其和司馬防聯手直接將網撐爆,這樣這一網自然也就沒辦法把司馬防撈上去幹掉。另外一條路就是想辦法讓曹操對當下的收獲感到滿意,這樣他自然也不會再冒著魚死網破的萬一風險去對司馬防動手。
但第一條路很明顯是行不通的,畢竟隨著董承等人被滅九族,朝堂上支持漢庭一方的勢力幾乎已經被掃蕩一空,而隨著司馬防下獄,許都朝野還有足夠分量能夠將曹操布下的這一張羅網撐爆的人屈指可數。
一個是鄭玄,但是經神的名頭擺在那邊,這位大牛現在已經明確表示他隻關心學術界,不願意參與到政治鬥爭當中,即便如此,曹操也好,天子也罷依然要想方設法對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示好。哪怕日後真的袁紹得勢,最多也就是將老先生禮送迴鄉,壓根兒就不可能去追究他的政治立場。要是他敢把拉人下水的主意打到這位頭上,到時候別說把老爹撈出來了,他能保住司馬氏不被牽連進大案當中就已經是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