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歸家的徐庶,意料之外的交集


    而靠著之前從徐庶手裏拿到的信件與憑證,他們輕而易舉的取得了徐母的信任,並靠著她說服了大多數村民,以至於無數遲來一步的商人恨得牙癢癢但卻無可奈何。


    畢竟,論個人戰鬥力,周泰+蔣欽+閻象,在大家都沒辦法上弓弩的情況下,收拾二三十個家丁還是沒啥問題的。再多?再多你以為校事府是吃幹飯的?沒事聚集上百人,你們是想鬧事?還是想圖謀不軌?


    更兼袁數在囑托閻象出手套現的時候,優先考慮的便是曹氏、夏侯氏子弟以及潁川那些門閥派出來的人,一邊是實打實的利益往來,一邊是高層之間的交情,雙管齊下,在鬧出幾次事端之後,還有哪個不開眼的敢對三人組動手?


    ……


    於是乎,當徐庶按照同鄉留給他的信件趕到許都近郊打算跟老母親來上一場久別重逢的戲碼的時候,映入眼簾的一幕讓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這這…我老家原來何時這麽繁華過?有這麽多人人來人往?”


    要知道,對於剛剛送別劉備的徐庶來說,盡管五路伐曹的計劃乃是有高人在幕後指點方向,但其中具體的細節籌劃卻都是他一個人想辦法完成的。而在幫助劉備逃出許都的過程中,那個先前與他有過簡單信件交流的神秘人也再也沒有出現過,在此過程中,劉備唯一能倚仗的謀主就是他徐庶,而他自問也是絕對對得起劉備的信任,這段日子也算得上是殫心竭慮嘔心瀝血。


    尤其是在五路伐曹已經初現雛形的時候,這個時候選擇抽身而退的徐庶心情還是很不錯的。


    他覺得自己做下了一件堪比當初縱橫家前輩蘇秦當年合五國之兵圍攻函穀的功業!


    畢竟,這大漢天下,終歸還得是劉氏的天下。就算天子有失德之處,那也該由劉氏之人來接掌那個至高無上的皇位。昔年霍光可謂是飛揚跋扈、大權在握了吧?那個時候,說他的黨羽遍布朝中內外絕不為過,尤其是在迎立了昌邑王劉賀爾後又將其廢黜之後,霍光的權勢和聲威無疑都達到了新的高峰,可即便如此,他依然要選擇擁戴劉氏子孫為帝,


    當初王莽夠牛了吧?那句“王莽謙恭下士時”,描繪的正是當年還未徹底暴露狼子野心的王莽。


    那個時候,上到皇室太後,下到平頭百姓,包括那幫動輒以清流自詡的太學生,哪一個不把王莽視作救時良相?


    哪怕後來他撕破了和善的偽裝,在哀帝、平帝崩逝之後力排眾議選擇立年方幼衝的孺子嬰為新帝,爾後緊接著自封“假皇帝”,引起了一眾劉姓宗室的瘋狂反撲,但依舊有相當數目的大儒與士子擁戴在王莽左右為其鼓唿。


    可結果呢?


    昆陽之戰被後世人盡皆知的大魔導師劉秀以少勝多,僅靠著數千精銳衝垮了王莽精心調度組織的數十萬大軍,局麵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而最終力克王莽、擊潰赤眉、綠林之後重新收拾天下的光武帝劉秀,還不一樣是高祖子孫?


    今日之事,與昔日何其相像?


    劉表暮氣已現,劉焉父子反跡亦顯,劉虞已死,其子劉和托庇於袁紹羽翼之下,顯然已經不可能再成事,陳王劉寵亦被袁術派人暗殺,放眼天下,尚且有心氣與曹操抗爭的正牌劉姓宗室,除了劉備之外,尚有何人?


    而相比於當初蘇秦誌得意滿的掛著五國相印返迴故裏耀武揚威,徐庶自覺是個成熟穩重的性子,所以他做事要低調的多。


    用後來人的詩講,這叫做——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盡管如此,可每每想到此間謀算,徐庶的心頭還是難免湧現出驕傲自得的情緒,他覺得…他這也算是實現了“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追求,為大漢做下了一件大事!


    如同昔日雲台二十八將追隨光武帝那般,他也做出了一件匡正朝綱的大事!


    或許也是天公作美,盡管在路上曉行夜宿的時候難免撞上雨天,但今日徐庶迴到故裏的時候,卻是難得的豔陽天。


    徐庶腰間的佩劍在灼灼日光的照射下也反射著隱隱的寒光,除了謀士之外,他還有一個更為自矜的身份——“劍客”,當然,或者說“遊俠”更為貼切一些。


    能以這樣的身份自居,當然是因為徐庶的武藝尤其是劍術確確實實是要勝過同輩許多。畢竟,在兩漢,書生可不是與文弱綁定的。尤其是像荀彧、荀攸、袁紹這等自幼就被當成家族希望培養的子弟,精通六藝那都是基本要求,個人武藝同樣是不能落下的一環。


    但能混到一個遊俠兒的名頭,可見昔日裏……這潁川城郊的單福也算是鼎鼎有名!


    正當徐庶踏進村口的同時,遠處響起一聲鷹啼,一幹人循聲望去,卻原來是不知哪家貴公子放出了一隻蒼鷹,眼下從林間唿嘯而起,振翅直上九重雲霄…


    尋路人問了幾句,徐庶很快就找到了自家老母親所居的宅院。


    而當他哭笑不得的在母親的一迭聲催促中落座的時候,他的案幾上已經擺滿了各式菜肴,這是得知兒子迴來的徐母臨時趕工,親自做出的一桌子美味。


    徐母還埋怨起自家兒子來了。


    “單福啊,聽說你旬日之前就已經來到許都了,可為何遲遲不願歸家呢?難不成…是和哪家姑娘看對眼了?”


    聽到這兒,徐庶也不著惱,隻是笑吟吟的反問道:“娘還教訓我呢?娘不也騙我說近日身體消沉,恐怕會一病不起,因此囑托同鄉帶信,讓我迴家一趟。可今日迴來,娘這精神頭還頗為健旺,哪裏看得出病重的樣子呢!”


    講到這兒,徐庶還伸筷子夾了一大口塞進嘴裏,爾後嘟囔道:“不得不說,娘你這五味脯的水平不減當年呐,這味道,當真地道,要知道,孩兒這些年在外頭可嚐不到這般美味,每次想起記憶裏的味道,那哈喇子都快流到地上去嘍!”


    在自家母親麵前,徐庶也懶得裝斯文,如同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一般,哈喇子這類詞匯也是張口就來。


    這話脫口。


    那邊徐母又從裏頭端出來一條清蒸的草魚,一雙眸子卻牢牢的係在十餘年沒見的孩子身上,見徐庶吃的滿嘴流油,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不自覺間悠悠的歎了口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袁家嫡子,專好救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劍心崢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心崢嶸並收藏三國:我,袁家嫡子,專好救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