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的戰事雖然已經結束了,但終究還是影響到了大同地區的局勢。
娜木鍾收到消息後,也著實被嚇了一跳。
得知明軍竟然派了一支兵馬去偷襲河套,迴迴也趁機進犯五原,立即就抽掉了一萬鐵騎,準備從陽和口出長城迴草原去救援。
而華軍的這一舉動,自然瞞不過近在咫尺的明軍。
此刻明軍的帥帳內,洪承疇和一眾總兵官們都在紛紛猜測,華軍為何突然抽掉了一萬騎兵離開永加堡。
“督師,會不會是王總兵臨時變卦,帶著大軍又出城夾擊了?這才導致華軍派出了一萬鐵騎前去攔截?”
“哼,那姓王的膽小如鼠,貪生怕死,竟然都已經明著抗命不尊,拒絕出兵夾擊,又豈會在變卦?依我看,這一萬鐵騎八成是去紫荊關,增援京師的。”
密雲總兵唐通話音剛落,吳三桂就不屑的冷哼了一聲,明顯看不起王樸這個平虜伯,大明的第一總兵官,言語中極盡嘲諷和貶低,顯然也已經知道了王樸的戰功是如何來的。
見吳三桂說的這般直接,洪承疇的臉色也已經沉了下來,一想到那王樸竟公然抗命,眼中的殺意就一閃而逝。
不過他也讚成吳三桂的說法,不太相信那王樸會臨時變卦,帶兵出城夾擊。
然而無論這一萬華軍鐵騎去了哪裏,也都達到了當初讓王樸出城夾擊,分散華軍兵力的目的,加上前幾日已經傳來了運往宣府的軍糧都被劫了,所以洪承疇也沒再猶豫。
掃視了一眼八位總兵起身說道:“諸位,賊軍總共不過四五萬蒙古鐵騎,朔州留了一萬,去偷襲京師又分去了一萬,如今又調走了一萬,此刻那永加堡外,賊軍的騎兵總數已不足兩萬,而且其中大半步卒也都是去年剛從大同招募的新兵,此時我軍不出擊,還更待何時?”
“此戰關乎我大明的社稷存亡,也關乎諸位的前途身家,本督蒙陛下信任,賜予尚方寶劍,有先斬後奏之權。
本督有言在先,戰事一起,若誰敢不尊軍令,保存實力,不肯用命,定斬不饒。
此戰若勝,本督與高公公也必定親自奏明陛下,為諸位一一請功!”
“不錯,咱家也在這裏向大夥兒保證,有咱家在,誰的功勞都不會被埋沒,到時咱家一定會向陛下如實稟報的。”
高起潛這時也站了起來,裝模作樣的表了個態。
然而,相比起洪承疇這個手持尚方寶劍的總督,八位總兵顯然更怕高起潛這個太監。
畢竟洪承疇也隻是嘴上說說,不可能真的先斬後奏,而高起潛這個太監,一旦在陛下麵前搬弄是非,他們恐怕連分辨的餘地都沒有。
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區別,眾人或許敢得罪洪承疇這個君子,但絕對不敢得罪高起潛這個心理扭曲的陰險小人。
於是紛紛應諾,表示一定奮勇殺敵,以報效朝廷和陛下的聖恩。
相比起建奴,八位總兵對華軍確實沒有什麽心理壓力,尤其是現在蒙古騎兵已經走了大半的情況下,所以想的也都是怎麽趁機建功立業。
若非洪承疇自己太過保守,就是去年一來就與華軍決戰,眾人也不會有半點懼意。
畢竟人的名,樹的影,建奴不可戰勝,那是因為十幾年來靠著一場場勝利打出來的。
而對於華軍,除了楊國柱和虎大威,其餘六位總兵都隻是道聽途說,根本就沒接觸過,真正和華軍交過手的,也就虎大威一人。
所以八位總兵中,也就虎大威心中有些沒底,知道此次出擊恐怕很難取勝,但這種話他是不會說出來的。
同樣當出擊的命令,傳達至全軍後,十餘萬明軍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完全不似當初一聽說要進攻建奴時的那種無精打采樣。
這便是名氣的好處,名氣大的軍隊,還未開戰,就能讓對手從心底裏感到恐懼,未戰士氣就先跌了三成。
兩日後,十五萬明軍便浩浩蕩蕩的出了山穀,向著幾十裏外的永加堡殺去。
當初華軍想要決戰,明軍卻卡在山穀中不應戰,讓華軍不得不停在永加堡。
然而,現在風水輪流轉,明軍想要決戰,華軍卻是選擇龜縮在了大營中不戰。
顯然戰爭無外乎就是攻守之道,講究的就是掌握主動權,哪方急於求戰,那方就失去了主動權,就落了下風。
而林銳分出一萬精銳,不惜冒險翻越太行山,去偷襲京師,切斷明軍的糧道,就是想要化被動為主動。
雖然明麵上分散了兵力,削弱了主力大軍的力量,但實際上卻得到了戰爭的主動權,可以化攻為守,攻守之間的傷亡比例,遠遠不止這一萬人。
此刻娜木鍾便是嚴格執行著林銳的命令,所有的兵馬都龜縮在東南西北四座大營中,糧草物資則是堆放在了中間的永加堡城內。
四座大營的外圍都挖了溝,堆了土牆,布置了拒馬樁和木柵欄以及箭樓。
雖然早就猜到對方可能不會出營迎戰,可見對方真的選擇龜縮在大營中死守,洪承疇也是頗為失望加無奈。
好在永加堡地勢開闊,幾十萬人馬都能鋪展得開,否則這仗還真就沒法打了。
見對方不肯出營決戰,洪承疇也沒有急著進攻,而是先在永加堡的外圍東北南三個方向,紮了三座大營,對華軍形成了包圍之態,這才開始試探進攻,尋找華軍的薄弱點。
而期間,娜木鍾也隻是派出了騎兵騷擾,洪承疇則是讓吳三桂帶著一萬關寧鐵騎警戒,雙方騎兵時不時就會爆發小規模衝突。
即便這樣,明軍也足足花了五日才將臨時的三座大營建立起來,如果沒有吳三桂的一萬關寧鐵騎,恐怕花的時間隻會更久。
華軍的十萬守備軍和十萬步兵,雖然大多都是新兵,但訓練了幾個月後,用來防守是再合適不過了。
一連幾日試探下來,無論是洪承疇,還是各大總兵,心裏都非常震驚華軍新兵的表現以及裝備。
“督師,末將以前曾聽聞,那賊子林銳乃是按照戚少保的兵書,來操練士卒的,所以有這種表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楊國柱見眾人臉色都非常難看,想想後提醒道。
“難道那林銳真的能做到完全按照戚少保的方式來操練所有士卒?”
眾人都是倒吸一口冷氣。
戚少保的練兵之法,誰不知道?
可關鍵是你要能做到,所以眾人才震驚,因為這些年來幾乎沒人能夠複製出戚家軍,具體原因所有人也都知道。
無非就是做不到賞罰分明,舍不得錢糧,去給那些普通的士卒糟蹋。
而從這幾日華軍那些新兵的表現來看,那賊子林銳怕不是真的砸了錢糧下去,華軍中的紀律估計也不是一般的嚴明,別說完全媲美戚家軍,隻要能趕上三成,那就已經非常恐怖了。
洪承疇同樣心都沉到了穀底,已經有些後悔。
早知那林銳不但能征善戰,還擅長練兵,他是決計不會給對方招兵買馬,操練士卒的機會,去年他就會直接進軍決戰。
因為他寧願麵對五萬蒙古鐵騎的衝鋒,也不願麵對二十萬按照戚少保練兵之法操練出來的步兵。
“督師,咱們不能再繼續進攻了,否則隻會讓那些新兵快速的成長起來,到那時…”
眾人都不傻,都明白這種情況,絕對不能給那些新兵成長的機會,最好是在野戰中,趁他們還沒有適應戰場上的殺戮,將其一戰全部擊垮。
娜木鍾收到消息後,也著實被嚇了一跳。
得知明軍竟然派了一支兵馬去偷襲河套,迴迴也趁機進犯五原,立即就抽掉了一萬鐵騎,準備從陽和口出長城迴草原去救援。
而華軍的這一舉動,自然瞞不過近在咫尺的明軍。
此刻明軍的帥帳內,洪承疇和一眾總兵官們都在紛紛猜測,華軍為何突然抽掉了一萬騎兵離開永加堡。
“督師,會不會是王總兵臨時變卦,帶著大軍又出城夾擊了?這才導致華軍派出了一萬鐵騎前去攔截?”
“哼,那姓王的膽小如鼠,貪生怕死,竟然都已經明著抗命不尊,拒絕出兵夾擊,又豈會在變卦?依我看,這一萬鐵騎八成是去紫荊關,增援京師的。”
密雲總兵唐通話音剛落,吳三桂就不屑的冷哼了一聲,明顯看不起王樸這個平虜伯,大明的第一總兵官,言語中極盡嘲諷和貶低,顯然也已經知道了王樸的戰功是如何來的。
見吳三桂說的這般直接,洪承疇的臉色也已經沉了下來,一想到那王樸竟公然抗命,眼中的殺意就一閃而逝。
不過他也讚成吳三桂的說法,不太相信那王樸會臨時變卦,帶兵出城夾擊。
然而無論這一萬華軍鐵騎去了哪裏,也都達到了當初讓王樸出城夾擊,分散華軍兵力的目的,加上前幾日已經傳來了運往宣府的軍糧都被劫了,所以洪承疇也沒再猶豫。
掃視了一眼八位總兵起身說道:“諸位,賊軍總共不過四五萬蒙古鐵騎,朔州留了一萬,去偷襲京師又分去了一萬,如今又調走了一萬,此刻那永加堡外,賊軍的騎兵總數已不足兩萬,而且其中大半步卒也都是去年剛從大同招募的新兵,此時我軍不出擊,還更待何時?”
“此戰關乎我大明的社稷存亡,也關乎諸位的前途身家,本督蒙陛下信任,賜予尚方寶劍,有先斬後奏之權。
本督有言在先,戰事一起,若誰敢不尊軍令,保存實力,不肯用命,定斬不饒。
此戰若勝,本督與高公公也必定親自奏明陛下,為諸位一一請功!”
“不錯,咱家也在這裏向大夥兒保證,有咱家在,誰的功勞都不會被埋沒,到時咱家一定會向陛下如實稟報的。”
高起潛這時也站了起來,裝模作樣的表了個態。
然而,相比起洪承疇這個手持尚方寶劍的總督,八位總兵顯然更怕高起潛這個太監。
畢竟洪承疇也隻是嘴上說說,不可能真的先斬後奏,而高起潛這個太監,一旦在陛下麵前搬弄是非,他們恐怕連分辨的餘地都沒有。
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區別,眾人或許敢得罪洪承疇這個君子,但絕對不敢得罪高起潛這個心理扭曲的陰險小人。
於是紛紛應諾,表示一定奮勇殺敵,以報效朝廷和陛下的聖恩。
相比起建奴,八位總兵對華軍確實沒有什麽心理壓力,尤其是現在蒙古騎兵已經走了大半的情況下,所以想的也都是怎麽趁機建功立業。
若非洪承疇自己太過保守,就是去年一來就與華軍決戰,眾人也不會有半點懼意。
畢竟人的名,樹的影,建奴不可戰勝,那是因為十幾年來靠著一場場勝利打出來的。
而對於華軍,除了楊國柱和虎大威,其餘六位總兵都隻是道聽途說,根本就沒接觸過,真正和華軍交過手的,也就虎大威一人。
所以八位總兵中,也就虎大威心中有些沒底,知道此次出擊恐怕很難取勝,但這種話他是不會說出來的。
同樣當出擊的命令,傳達至全軍後,十餘萬明軍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完全不似當初一聽說要進攻建奴時的那種無精打采樣。
這便是名氣的好處,名氣大的軍隊,還未開戰,就能讓對手從心底裏感到恐懼,未戰士氣就先跌了三成。
兩日後,十五萬明軍便浩浩蕩蕩的出了山穀,向著幾十裏外的永加堡殺去。
當初華軍想要決戰,明軍卻卡在山穀中不應戰,讓華軍不得不停在永加堡。
然而,現在風水輪流轉,明軍想要決戰,華軍卻是選擇龜縮在了大營中不戰。
顯然戰爭無外乎就是攻守之道,講究的就是掌握主動權,哪方急於求戰,那方就失去了主動權,就落了下風。
而林銳分出一萬精銳,不惜冒險翻越太行山,去偷襲京師,切斷明軍的糧道,就是想要化被動為主動。
雖然明麵上分散了兵力,削弱了主力大軍的力量,但實際上卻得到了戰爭的主動權,可以化攻為守,攻守之間的傷亡比例,遠遠不止這一萬人。
此刻娜木鍾便是嚴格執行著林銳的命令,所有的兵馬都龜縮在東南西北四座大營中,糧草物資則是堆放在了中間的永加堡城內。
四座大營的外圍都挖了溝,堆了土牆,布置了拒馬樁和木柵欄以及箭樓。
雖然早就猜到對方可能不會出營迎戰,可見對方真的選擇龜縮在大營中死守,洪承疇也是頗為失望加無奈。
好在永加堡地勢開闊,幾十萬人馬都能鋪展得開,否則這仗還真就沒法打了。
見對方不肯出營決戰,洪承疇也沒有急著進攻,而是先在永加堡的外圍東北南三個方向,紮了三座大營,對華軍形成了包圍之態,這才開始試探進攻,尋找華軍的薄弱點。
而期間,娜木鍾也隻是派出了騎兵騷擾,洪承疇則是讓吳三桂帶著一萬關寧鐵騎警戒,雙方騎兵時不時就會爆發小規模衝突。
即便這樣,明軍也足足花了五日才將臨時的三座大營建立起來,如果沒有吳三桂的一萬關寧鐵騎,恐怕花的時間隻會更久。
華軍的十萬守備軍和十萬步兵,雖然大多都是新兵,但訓練了幾個月後,用來防守是再合適不過了。
一連幾日試探下來,無論是洪承疇,還是各大總兵,心裏都非常震驚華軍新兵的表現以及裝備。
“督師,末將以前曾聽聞,那賊子林銳乃是按照戚少保的兵書,來操練士卒的,所以有這種表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楊國柱見眾人臉色都非常難看,想想後提醒道。
“難道那林銳真的能做到完全按照戚少保的方式來操練所有士卒?”
眾人都是倒吸一口冷氣。
戚少保的練兵之法,誰不知道?
可關鍵是你要能做到,所以眾人才震驚,因為這些年來幾乎沒人能夠複製出戚家軍,具體原因所有人也都知道。
無非就是做不到賞罰分明,舍不得錢糧,去給那些普通的士卒糟蹋。
而從這幾日華軍那些新兵的表現來看,那賊子林銳怕不是真的砸了錢糧下去,華軍中的紀律估計也不是一般的嚴明,別說完全媲美戚家軍,隻要能趕上三成,那就已經非常恐怖了。
洪承疇同樣心都沉到了穀底,已經有些後悔。
早知那林銳不但能征善戰,還擅長練兵,他是決計不會給對方招兵買馬,操練士卒的機會,去年他就會直接進軍決戰。
因為他寧願麵對五萬蒙古鐵騎的衝鋒,也不願麵對二十萬按照戚少保練兵之法操練出來的步兵。
“督師,咱們不能再繼續進攻了,否則隻會讓那些新兵快速的成長起來,到那時…”
眾人都不傻,都明白這種情況,絕對不能給那些新兵成長的機會,最好是在野戰中,趁他們還沒有適應戰場上的殺戮,將其一戰全部擊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