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太醫的話剛落音,聖人還沒有反應,皇後已經喜極而泣,連連道:「真是太好了,臣妾就說母後福氣還遠著呢……」
蕭長風兄弟幾個反應也很快,紛紛起身跪拜道:「孫兒祝皇祖母長命百歲。」
宿疾去了一大半,壽命又多了幾年,哪還有比這個更讓人高興的事?太後也眉開眼笑,連連道:「都是好孩子,快快起來。」
聖人是喜在心裏不好表露,見了兒子們這般有眼色,更是欣慰,當下輕笑道:「昨兒你們也沒少受累,一早又要早朝,這會兒想來也乏了,朕今日便允你們不必上衙門,自迴府歇著去罷。」
安王率先道:「兒臣還好,倒是父皇,昨兒守皇祖母到淩晨,父皇早些休息罷。」
誠王蕭長風幾人緊隨其後,紛紛對聖人表達了關切和孝心。
就在這種父慈子孝的狀態下,蕭長風兄弟幾個親自送了聖人迴養心殿,然後便各迴各家了。
皇後也沒在慈寧宮逗留太久,太後確實乏了,皇後守著她歇下後,才迴了坤寧宮。
坤寧宮。
聽得朱太醫的診斷,皇後整個人確實也輕鬆不少,坐在椅子裏都忍不住笑出了聲,語氣難得有些尖銳的道:「母後近來病重,尤其是昨晚,長春宮那位不知心裏頭喜成什麽樣,這會兒要是知道朱太醫的診斷,還不知道有什麽反應。」
「能有何反應?肯定是強顏歡笑了。」蘇姑姑見皇後興致好,也跟著湊了個趣。
說完之後才稍稍收了笑意,略有些擔心的問道:「主子先前主動替皇長孫求恩典,萬歲爺都來了,怕是瞞不住,被另外幾個知道了,會不會……」
「本宮知道姑姑的擔心。」皇後擺了擺手,輕笑道,「經過這一迴,本宮也算是知道了,左右逢源是沒有好結果的,母後真要出了事,甭管本宮平日如何禮讓於她,頭一個被拿出來開刀的,仍是本宮,你當那位真能見好就收?」
蘇姑姑臉色微變,自然知道自家主子說得沒錯,太後這棵大樹真要倒了,再沒人擋得住元貴妃的氣焰,頭一個遭殃的必定是自家主子。
隻是蘇姑姑還有些遲疑,「主子是決定要支持睿王了?」
「六皇子一係,無論多受寵本宮都不可能支持他,除非長春宮那位在成事之前先走一步。」皇後冷笑一聲,才繼續道,「至於其他人,除了睿王也沒人可選了。」
「主子說的也是,淑妃好歹是安寧侯府出身,身份地位都不差。太後娘娘好像也看好睿王的樣子……」
「不是睿王的母族如何。」皇後搖搖頭,低聲道,「睿王性子沉穩,是個靜得下心實幹的人,早在他去年南下賑災,能力已經得到了萬歲爺他們的認同。睿王本人適合這位子,便是其一。」
「其二是皇長孫,睿王妃一舉生下皇長孫,自此得了萬歲爺的心,已增了不少勝算,如今母後又把他當福星……」
皇後的話沒說完,蘇姑姑已經接了上去,輕聲道:「現在隻是福星,太後娘娘念叨多了,未嚐不會多出些別的意義來,況且連萬歲爺都認定了皇長孫有福氣,生出些別的念頭也不是不可能。」
「其三就是睿王妃了。」皇後輕笑一聲,緩緩道,「雖說這些王妃家世都不顯,不必擔心日後有外戚專權,可睿王妃娘家的年輕一輩卻極有潛力,曆練個數十年,到那時正好為睿王所用。」
蘇姑姑聞言驚唿一聲,詫異的道:「主子的意思,太後娘娘抬舉睿王妃娘家,便已經是在為睿王鋪路了?」
「本宮也不能確定。」皇後搖搖頭,輕聲道,「倘若本宮是母後,要從這裏頭挑一個出來擔此重任,那也是睿王妃無疑,睿王妃的家世合適,待人接物更比其他幾位好太多。安王妃看似賢惠,心眼卻小,眼光不長遠,不堪重用;誠王妃更是一截炮仗,一點就著,便是給了她也坐不穩這個位置;平王妃瞧著長袖善舞,裝相倒不錯,到底不是正道;至於明王妃……」
皇後說到這裏頓了頓,蘇姑姑心裏有數,也沒追問,隻是歎道:「這般說起來,睿王妃倒真是最合適的,有度量,輕易不與人交惡,然性子看似和軟,可一旦踩著她的底線,那也是極為難纏的,至少安王妃和誠王妃,現在就不敢輕易招惹。」
「關鍵是看得通透,今兒你也瞧見了,母後那般抬舉皇長孫,她眼睛眨都不眨一下,要把這功勞推出去。」
蘇姑姑點頭道:「睿王妃不傻,這麽做定有她的用意,奴婢猜測睿王妃是怕皇長孫恩寵太過,惹急了某些人的眼,真要鬧出些什麽來,也防不勝防。」
「所以本宮才說她通透,這個功勞,她推不推,母後心裏都是給皇長孫記了一筆的,好處自然少不了他的。此舉當真是得了便宜又賣了乖。」
蘇姑姑不免歎道:「不知道睿王妃怎麽長的,這般年紀倒是滴水不漏,要論起來,睿王妃的缺點隻有一條了。」
「善妒?」皇後抿唇,幽幽道,「都是這麽走過來的,捫心自問,女人善不善妒,真有這麽大的作用嗎?」
蘇姑姑低聲道:「可至少名頭上不好看罷?」
皇後搖搖頭,輕笑道:「你著相了,睿王妃生了皇長孫,不耽誤睿王的子嗣,睿王納不納妾的,那便是他們夫妻間的事。更重要的是母後是睿王的祖母,不是婆婆,淑妃或許為此事不悅,母後還真不見得會在乎這點小事。」
蕭長風兄弟幾個反應也很快,紛紛起身跪拜道:「孫兒祝皇祖母長命百歲。」
宿疾去了一大半,壽命又多了幾年,哪還有比這個更讓人高興的事?太後也眉開眼笑,連連道:「都是好孩子,快快起來。」
聖人是喜在心裏不好表露,見了兒子們這般有眼色,更是欣慰,當下輕笑道:「昨兒你們也沒少受累,一早又要早朝,這會兒想來也乏了,朕今日便允你們不必上衙門,自迴府歇著去罷。」
安王率先道:「兒臣還好,倒是父皇,昨兒守皇祖母到淩晨,父皇早些休息罷。」
誠王蕭長風幾人緊隨其後,紛紛對聖人表達了關切和孝心。
就在這種父慈子孝的狀態下,蕭長風兄弟幾個親自送了聖人迴養心殿,然後便各迴各家了。
皇後也沒在慈寧宮逗留太久,太後確實乏了,皇後守著她歇下後,才迴了坤寧宮。
坤寧宮。
聽得朱太醫的診斷,皇後整個人確實也輕鬆不少,坐在椅子裏都忍不住笑出了聲,語氣難得有些尖銳的道:「母後近來病重,尤其是昨晚,長春宮那位不知心裏頭喜成什麽樣,這會兒要是知道朱太醫的診斷,還不知道有什麽反應。」
「能有何反應?肯定是強顏歡笑了。」蘇姑姑見皇後興致好,也跟著湊了個趣。
說完之後才稍稍收了笑意,略有些擔心的問道:「主子先前主動替皇長孫求恩典,萬歲爺都來了,怕是瞞不住,被另外幾個知道了,會不會……」
「本宮知道姑姑的擔心。」皇後擺了擺手,輕笑道,「經過這一迴,本宮也算是知道了,左右逢源是沒有好結果的,母後真要出了事,甭管本宮平日如何禮讓於她,頭一個被拿出來開刀的,仍是本宮,你當那位真能見好就收?」
蘇姑姑臉色微變,自然知道自家主子說得沒錯,太後這棵大樹真要倒了,再沒人擋得住元貴妃的氣焰,頭一個遭殃的必定是自家主子。
隻是蘇姑姑還有些遲疑,「主子是決定要支持睿王了?」
「六皇子一係,無論多受寵本宮都不可能支持他,除非長春宮那位在成事之前先走一步。」皇後冷笑一聲,才繼續道,「至於其他人,除了睿王也沒人可選了。」
「主子說的也是,淑妃好歹是安寧侯府出身,身份地位都不差。太後娘娘好像也看好睿王的樣子……」
「不是睿王的母族如何。」皇後搖搖頭,低聲道,「睿王性子沉穩,是個靜得下心實幹的人,早在他去年南下賑災,能力已經得到了萬歲爺他們的認同。睿王本人適合這位子,便是其一。」
「其二是皇長孫,睿王妃一舉生下皇長孫,自此得了萬歲爺的心,已增了不少勝算,如今母後又把他當福星……」
皇後的話沒說完,蘇姑姑已經接了上去,輕聲道:「現在隻是福星,太後娘娘念叨多了,未嚐不會多出些別的意義來,況且連萬歲爺都認定了皇長孫有福氣,生出些別的念頭也不是不可能。」
「其三就是睿王妃了。」皇後輕笑一聲,緩緩道,「雖說這些王妃家世都不顯,不必擔心日後有外戚專權,可睿王妃娘家的年輕一輩卻極有潛力,曆練個數十年,到那時正好為睿王所用。」
蘇姑姑聞言驚唿一聲,詫異的道:「主子的意思,太後娘娘抬舉睿王妃娘家,便已經是在為睿王鋪路了?」
「本宮也不能確定。」皇後搖搖頭,輕聲道,「倘若本宮是母後,要從這裏頭挑一個出來擔此重任,那也是睿王妃無疑,睿王妃的家世合適,待人接物更比其他幾位好太多。安王妃看似賢惠,心眼卻小,眼光不長遠,不堪重用;誠王妃更是一截炮仗,一點就著,便是給了她也坐不穩這個位置;平王妃瞧著長袖善舞,裝相倒不錯,到底不是正道;至於明王妃……」
皇後說到這裏頓了頓,蘇姑姑心裏有數,也沒追問,隻是歎道:「這般說起來,睿王妃倒真是最合適的,有度量,輕易不與人交惡,然性子看似和軟,可一旦踩著她的底線,那也是極為難纏的,至少安王妃和誠王妃,現在就不敢輕易招惹。」
「關鍵是看得通透,今兒你也瞧見了,母後那般抬舉皇長孫,她眼睛眨都不眨一下,要把這功勞推出去。」
蘇姑姑點頭道:「睿王妃不傻,這麽做定有她的用意,奴婢猜測睿王妃是怕皇長孫恩寵太過,惹急了某些人的眼,真要鬧出些什麽來,也防不勝防。」
「所以本宮才說她通透,這個功勞,她推不推,母後心裏都是給皇長孫記了一筆的,好處自然少不了他的。此舉當真是得了便宜又賣了乖。」
蘇姑姑不免歎道:「不知道睿王妃怎麽長的,這般年紀倒是滴水不漏,要論起來,睿王妃的缺點隻有一條了。」
「善妒?」皇後抿唇,幽幽道,「都是這麽走過來的,捫心自問,女人善不善妒,真有這麽大的作用嗎?」
蘇姑姑低聲道:「可至少名頭上不好看罷?」
皇後搖搖頭,輕笑道:「你著相了,睿王妃生了皇長孫,不耽誤睿王的子嗣,睿王納不納妾的,那便是他們夫妻間的事。更重要的是母後是睿王的祖母,不是婆婆,淑妃或許為此事不悅,母後還真不見得會在乎這點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