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設局
“時間線!就是時間線?我終於悟了,哈哈哈,我知道什麽是時間線了!”素娥終於等到高長恭說完話了,這時她已經差不多忘了之前自己要向高長恭提的那麽多問題,隻是迫不及待的想分享她終於從高長恭的話裏,悟出了之前吳承天一直在跟她說的那個時間線是個什麽意思。
有了實際範例後,這個時間線的概念本來就不難懂,特別是對於知識淵博的仙人而言。
雖然素娥這種舉動在吳承天看來有點無厘頭,但好在他已經有點免疫了,至少不如之前那般無語了,一如他對素娥那絕世容顏的抵抗力一般,看多了也就那麽迴事。
“時間線?什麽是時間線?”高長恭顯然不明白從素娥嘴巴裏蹦出的這個詞是個什麽意思,但聽上去卻隱約有點感覺。
這次吳承天不等素娥發表她的長篇大論,趕緊解釋道:“就是把時間比作一條無限延長的線。你剛才所說的,九天玄女也曾經說過。她把生靈分成五個層次,在第五個層次之前,每個人的時間線都是一條固定的,從過去到現在,再到將來。而當生靈進化到第五個層次後,所能夠看到的時間線就並非隻有一條,在他們眼裏,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都是可以改變的。但據我所知,二郎神應該沒有突破到第五個層次,哪吒就更不可能了,他們又是如何可能有多個身份的?”
素娥見自己的迴答被吳承天搶了,狠狠的剜了吳承天一眼,整個人顯得氣鼓鼓的。倒是高長恭,因為還在消化“時間線”的概念,安靜了好一會,才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吳承天也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糾結,總結性的發言道:“不管如何,可以肯定的是,這楊道士極有可能是四大天王之首——北方多聞天王下凡顯聖,那麽大家就應該做好相應的準備。他擅長的法寶和殺伐手段廣為人知,若是你們還知道一些與他相關的小道消息,也可以拿出來分享一下。”
“另外,不管這北方毗沙門天王第二子獨健與那二郎神楊戩到底是不是同一個人,我們都要防備楊戩隨時可能從任何一個意料不到的情況下殺出來。這楊戩戰鬥力超強,就算他也很有可能受了百年前那場大劫的影響,估計也不是我們能夠隨便應付的。所以大家還是務必不要放鬆警惕,接下來的調查,我們三個人最好一起行動。你們覺得如何?”
高長恭搖了搖頭,表示沒有意見。
素娥一見自己又可以說話了,連忙開口說道:“徒弟,要你說這多聞天王的二兒子會不會和我的情況一樣?我的意思是說,他會不會是二郎神楊戩的轉世?之前也沒聽說過有這號人,就跟現在的我一樣,隻是個小透明,但是背景大得很。關鍵是他還專門介紹自己姓楊,卻從不透露自己的全名。我覺得這裏麵很有問題。”
“確實有這種可能。”難得聽到素娥這麽有建設性地發言,吳承天認真想了想,肯定了她的想法。特別是素娥後麵補充的那一句話,點醒了吳承天。那人自稱姓楊,還是個道士,若是他本身就是衝著九天玄女來的話,這種不打自招的方法,很是有點釣魚的味道。
吳承天細細琢磨素娥這後半句話,越想越覺得這楊道士很有可能是楊戩在釣魚,見兩人再沒有其他特別的信息來源可以補充,吳承天將話題又繞迴到這件事本身上來:“既然我們已經知道這位楊道士的大概底細,而且他這種自稱楊道士的說法很可能就是衝著我們來了,有意在這裏釣魚,那麽附身在墨蘭身上的大鬼該如何抓,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吳承天環顧了兩人一眼,見兩人都在思考,吳承天就率先提出自己的看法,拋磚引玉道:“我先說說我的想法,我給出兩種思路。一種是與文家溝通,說服並尋求他們配合,然後找個機會將楊道士和墨蘭單獨引出來,最後趁其不備強攻拿下。這種方式就是以力破巧,但若這楊道士實力遠超我等想象,那很可能我們三個都要折在這裏麵。”
“另外一種就是調虎離山,將那楊道士與那大鬼分開。師父和高判官先去處理大鬼,我一人單獨先會會這楊道士。你們放心,我這個人很惜命的,不會貿然和他動手的。至少我能製造機會,先進入這楊道士的夢裏看看,摸摸底。在夢裏可就不是他說了算了。就算這楊道士就是那楊戩,隻要不到當初他與九天玄女那一戰的八成實力,我都能保自己無恙。”
兩人聽完吳承天的這番話後,思考了一會。這次出乎吳承天的預料,居然不是素有謀略的高長恭先出口,而是素娥搶著說:“我倒是覺得可以將你這兩個辦法綜合一下,我們先不出麵,讓你鎮妖司的那個李泌去給這邊的官府溝通。找個正當的理由,把文家那個文睿叫過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出麵,找個理由將楊道士引出來,與你見麵。你趁機入夢,我們正好去文家將那大鬼給擒了,再迴來與你會合。”
素娥說的頭頭是道,讓吳承天不由得對她刮目相看,想來應該是收迴了九天玄女部分記憶的功勞。
素娥的話,一旁的高長恭也忍不住點頭附和道:“嗯,我認為這個辦法可以,除了細節地方還需要好好揣摩一下外,沒什麽大問題。”
“那行!我也非常認可師父的建議。細節方麵,我們在與李泌好好對一對,每個環節再琢磨琢磨。”最終吳承天拍板就將此次行動的抓鬼計劃給定下來了。
……
“郎君,這次到底是何事,還需要義父親自跑一趟啊?他可是地府的判官,最不喜歡伺候人間這些官人。”墨蘭不知怎的,對楊道士的離去隱約有些不安,不由挽著文睿的胳膊問。
文睿本意是想輕輕的,不著痕跡的推開墨蘭挽住他胳膊的手,但不知想到什麽,動作很自然的又改推為拍。輕輕拍了拍墨蘭的手,文睿安慰道:“楊道士此次見的可是位大貴人,是從京城來的李公子,他可是聽說了我的事情後,專程從長安趕過來的。這位李公子,我們還曾見過,你不記得了嗎?就是嗣岐王的世子李瑾啊!”
“公子”在唐朝可不是誰都可以用的稱唿,一般特指王公宰相或達官顯貴之子。而這位嗣岐王的長子李瑾用“公子”都是謙稱,這根本就是世子啊。
“是嗎?我被那惡鬼嚇丟了魂之後,有些事情就記得不是太清楚了。”墨蘭想了想,似乎沒想起什麽有用的東西,露出一臉疲憊的樣子將頭歪進了文睿的懷裏。在墨蘭看不見的地方,文睿看著下方的墨蘭,眼底閃過莫名的神色。
“好了,好了,累了就多休息。”文睿一如既往的溫柔,“我送你迴房休息吧。”
“好的,郎君。”墨蘭將半個身子都壓在文睿身上,文睿也不覺得有多沉重,半摟半抱的將墨蘭攙迴到了臥房之中。乘墨蘭靠在他懷裏注意不到,文睿進門的時候順手在門框邊一抹,似乎將什麽東西抹到了門框之上,那裏隱約有什麽東西在散發著微弱的光芒,但仔細看卻又什麽東西都看不到。
而在另一邊,文府的下人將楊道士引到了一豪宅大門前,敲了敲門,大門未曾開,倒是一旁的側門開了一道縫,裏麵傳出個聲音道:“哪裏來的客人,可曾有約?”
文府的下人連忙答道:“是文家的楊道長來了,是我們文睿文大郎跟李公子打過招唿的。”
“哦,文家的楊道長啊。公子倒是專門提起過,也算是貴客了。稍等,我開中門。”那聲音接著又道。說完,一位身穿華貴禮服的仆人,手持金色扇子,微笑著行禮相迎。
這時,帶楊道士來的下人躬身在楊道士耳邊介紹著:“這就是那位京城來的李公子在虔州府的府邸,裏麵自有李府家仆帶路,我卻是進不去了。”說到這裏,那家仆湊過去,貼近了楊道士壓低了聲音說,“裏麵可是嗣岐王的世子,本來不該先與你說,我也是正好聽到大郎說了這麽一嘴,倒是便宜你了。你且小心說話,我在這裏候著,會等你出來,再一同迴去。快去吧!”
這仆人示好的舉動讓楊道士的戒心稍稍放下了一些,此時那李府的下人已經將一方紅色絲綢絨麵巾遞給了楊道士,同時,一直保持在楊道士的右前方,每逢拐角處必言“請”字,就算有時楊道士並不迴他,他依舊保持著恭敬的禮節,為楊道士開門、掀簾子,一路將楊道士引至宅內。
這豪宅占地相當廣闊,楊道士僅是邁入內宅就已經走了三進的院子,這時,一陣悅耳的音樂在空中蕩漾。整個宴堂被許多華麗的繡屏所裝點,不少屏風上鑲嵌著雲母、瑟瑟、瑪瑙等珍貴珠寶,繪有丹青山水,或是花鳥蟲魚。柔和的燈光透過絲帳鋪陳下,光影交錯間,散發出一種夢幻的氛圍。
宴堂中央供有一張巨大的紅木圓桌,桌上鋪著雪白細膩的繡花錦台裳,上麵陳列了琳琅滿目的美食佳肴。青花瓷器、銀質器皿、金磚玉石等珍貴物品擺放其中,讓人目不暇接。
這時,李府的仆人開口道:“公子正與虔州刺史李勉等人在城外圍獵,客人還請稍待,看時間差不多也該迴來了。”說著,那仆人就開始動手炮製茶葉來。
此時離陸羽的《茶經》問世尚有十年之久,但貴族之中已有品茶的風氣,雖遠不如陸羽《茶經》中提出的“煎茶法”那麽繁複,但流程上已經頗為講究,也有備器、選水、取火、侯湯、炙茶、碾茶、羅茶、煎茶、酌茶等環節,隻是無論是茶葉的品種還是烹飲的方法都遠不如《茶經》問世之後,所以茶此時的作用,多以靈草類的藥物屬性為主。
那楊道士等仆人泡好茶,借著端起來品一口茶的工夫,又打量了一圈,內心稍定。家裏每一個細節,從陳設到擺放的位置,從仆人的舉止到每一個物件的價值,無不透露著奢華與講究。這可不是臨時就能湊出來的。
放下心來的楊道士開始慢慢與這仆人攀談起來。從仆人言談中透露出來的信息看,楊道士幾乎差不多篤定此次接待他的,確實就是嗣岐王的長子。理由倒也很簡單,因為這仆人居然知道這虔州刺史的很多隱秘。比如大家都知道這虔州刺史李勉是岐州刺史李擇言之子,卻幾乎無人知道他也是鄭王李元懿的曾孫。一般人可不知道這些王公家的根底。
別人不知道,如果他真是嗣岐王長子的仆人自然應該知道。至於楊道士為什麽能夠肯定這仆人不是胡謅,自然是因為他之前就跟本地的土地打聽過這些。他不敢直接找城隍,倒也不是怕了本地的城隍,隻是因為城隍跟地府溝通更緊密一些,萬一他的事被城隍捅上去了,壞了他的計劃,那就麻煩了。
呆在廟裏那麽久,作為一個香火神,其中不少信徒都是貴族,楊道士自然對於貴族了解不少。他們最喜歡三項活動無非就是圍獵、飲茶、跳舞,而且大部分貴族子弟在詩詞歌賦都有相當不錯的造詣。從廳堂的詩畫來看,這間房子的主人應該就是嗣岐王的長子沒跑。
很快門前就傳來動靜,似乎有不少人往這邊來了。然後就聽見前一刻還異常安靜的府邸,瞬間就熱鬧起來。在楊道士感應下,自然知道這府上的人本就不少,隻是一直沒什麽動靜,至於是埋伏也好,還是其他的原因也好,他都懶得理會,都是凡人而已,能對他造成什麽威脅。如今這些人紛紛都動了起來,楊道士才知道原來是自己誤解了,敢情人家隻是因為主子不在府裏,偷個懶而已。
雖沒看見那位正主,但在楊道士的感應裏,那位嗣岐王的長子卻讓他感到不凡。因為他居然感應不出來這位嗣岐王的長子的道行境界,想必身上不是有什麽厲害遮掩身份的法寶,就是本身也是仙人轉世。這一下,卻是讓楊道士來了興趣。
“時間線!就是時間線?我終於悟了,哈哈哈,我知道什麽是時間線了!”素娥終於等到高長恭說完話了,這時她已經差不多忘了之前自己要向高長恭提的那麽多問題,隻是迫不及待的想分享她終於從高長恭的話裏,悟出了之前吳承天一直在跟她說的那個時間線是個什麽意思。
有了實際範例後,這個時間線的概念本來就不難懂,特別是對於知識淵博的仙人而言。
雖然素娥這種舉動在吳承天看來有點無厘頭,但好在他已經有點免疫了,至少不如之前那般無語了,一如他對素娥那絕世容顏的抵抗力一般,看多了也就那麽迴事。
“時間線?什麽是時間線?”高長恭顯然不明白從素娥嘴巴裏蹦出的這個詞是個什麽意思,但聽上去卻隱約有點感覺。
這次吳承天不等素娥發表她的長篇大論,趕緊解釋道:“就是把時間比作一條無限延長的線。你剛才所說的,九天玄女也曾經說過。她把生靈分成五個層次,在第五個層次之前,每個人的時間線都是一條固定的,從過去到現在,再到將來。而當生靈進化到第五個層次後,所能夠看到的時間線就並非隻有一條,在他們眼裏,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都是可以改變的。但據我所知,二郎神應該沒有突破到第五個層次,哪吒就更不可能了,他們又是如何可能有多個身份的?”
素娥見自己的迴答被吳承天搶了,狠狠的剜了吳承天一眼,整個人顯得氣鼓鼓的。倒是高長恭,因為還在消化“時間線”的概念,安靜了好一會,才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吳承天也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糾結,總結性的發言道:“不管如何,可以肯定的是,這楊道士極有可能是四大天王之首——北方多聞天王下凡顯聖,那麽大家就應該做好相應的準備。他擅長的法寶和殺伐手段廣為人知,若是你們還知道一些與他相關的小道消息,也可以拿出來分享一下。”
“另外,不管這北方毗沙門天王第二子獨健與那二郎神楊戩到底是不是同一個人,我們都要防備楊戩隨時可能從任何一個意料不到的情況下殺出來。這楊戩戰鬥力超強,就算他也很有可能受了百年前那場大劫的影響,估計也不是我們能夠隨便應付的。所以大家還是務必不要放鬆警惕,接下來的調查,我們三個人最好一起行動。你們覺得如何?”
高長恭搖了搖頭,表示沒有意見。
素娥一見自己又可以說話了,連忙開口說道:“徒弟,要你說這多聞天王的二兒子會不會和我的情況一樣?我的意思是說,他會不會是二郎神楊戩的轉世?之前也沒聽說過有這號人,就跟現在的我一樣,隻是個小透明,但是背景大得很。關鍵是他還專門介紹自己姓楊,卻從不透露自己的全名。我覺得這裏麵很有問題。”
“確實有這種可能。”難得聽到素娥這麽有建設性地發言,吳承天認真想了想,肯定了她的想法。特別是素娥後麵補充的那一句話,點醒了吳承天。那人自稱姓楊,還是個道士,若是他本身就是衝著九天玄女來的話,這種不打自招的方法,很是有點釣魚的味道。
吳承天細細琢磨素娥這後半句話,越想越覺得這楊道士很有可能是楊戩在釣魚,見兩人再沒有其他特別的信息來源可以補充,吳承天將話題又繞迴到這件事本身上來:“既然我們已經知道這位楊道士的大概底細,而且他這種自稱楊道士的說法很可能就是衝著我們來了,有意在這裏釣魚,那麽附身在墨蘭身上的大鬼該如何抓,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吳承天環顧了兩人一眼,見兩人都在思考,吳承天就率先提出自己的看法,拋磚引玉道:“我先說說我的想法,我給出兩種思路。一種是與文家溝通,說服並尋求他們配合,然後找個機會將楊道士和墨蘭單獨引出來,最後趁其不備強攻拿下。這種方式就是以力破巧,但若這楊道士實力遠超我等想象,那很可能我們三個都要折在這裏麵。”
“另外一種就是調虎離山,將那楊道士與那大鬼分開。師父和高判官先去處理大鬼,我一人單獨先會會這楊道士。你們放心,我這個人很惜命的,不會貿然和他動手的。至少我能製造機會,先進入這楊道士的夢裏看看,摸摸底。在夢裏可就不是他說了算了。就算這楊道士就是那楊戩,隻要不到當初他與九天玄女那一戰的八成實力,我都能保自己無恙。”
兩人聽完吳承天的這番話後,思考了一會。這次出乎吳承天的預料,居然不是素有謀略的高長恭先出口,而是素娥搶著說:“我倒是覺得可以將你這兩個辦法綜合一下,我們先不出麵,讓你鎮妖司的那個李泌去給這邊的官府溝通。找個正當的理由,把文家那個文睿叫過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出麵,找個理由將楊道士引出來,與你見麵。你趁機入夢,我們正好去文家將那大鬼給擒了,再迴來與你會合。”
素娥說的頭頭是道,讓吳承天不由得對她刮目相看,想來應該是收迴了九天玄女部分記憶的功勞。
素娥的話,一旁的高長恭也忍不住點頭附和道:“嗯,我認為這個辦法可以,除了細節地方還需要好好揣摩一下外,沒什麽大問題。”
“那行!我也非常認可師父的建議。細節方麵,我們在與李泌好好對一對,每個環節再琢磨琢磨。”最終吳承天拍板就將此次行動的抓鬼計劃給定下來了。
……
“郎君,這次到底是何事,還需要義父親自跑一趟啊?他可是地府的判官,最不喜歡伺候人間這些官人。”墨蘭不知怎的,對楊道士的離去隱約有些不安,不由挽著文睿的胳膊問。
文睿本意是想輕輕的,不著痕跡的推開墨蘭挽住他胳膊的手,但不知想到什麽,動作很自然的又改推為拍。輕輕拍了拍墨蘭的手,文睿安慰道:“楊道士此次見的可是位大貴人,是從京城來的李公子,他可是聽說了我的事情後,專程從長安趕過來的。這位李公子,我們還曾見過,你不記得了嗎?就是嗣岐王的世子李瑾啊!”
“公子”在唐朝可不是誰都可以用的稱唿,一般特指王公宰相或達官顯貴之子。而這位嗣岐王的長子李瑾用“公子”都是謙稱,這根本就是世子啊。
“是嗎?我被那惡鬼嚇丟了魂之後,有些事情就記得不是太清楚了。”墨蘭想了想,似乎沒想起什麽有用的東西,露出一臉疲憊的樣子將頭歪進了文睿的懷裏。在墨蘭看不見的地方,文睿看著下方的墨蘭,眼底閃過莫名的神色。
“好了,好了,累了就多休息。”文睿一如既往的溫柔,“我送你迴房休息吧。”
“好的,郎君。”墨蘭將半個身子都壓在文睿身上,文睿也不覺得有多沉重,半摟半抱的將墨蘭攙迴到了臥房之中。乘墨蘭靠在他懷裏注意不到,文睿進門的時候順手在門框邊一抹,似乎將什麽東西抹到了門框之上,那裏隱約有什麽東西在散發著微弱的光芒,但仔細看卻又什麽東西都看不到。
而在另一邊,文府的下人將楊道士引到了一豪宅大門前,敲了敲門,大門未曾開,倒是一旁的側門開了一道縫,裏麵傳出個聲音道:“哪裏來的客人,可曾有約?”
文府的下人連忙答道:“是文家的楊道長來了,是我們文睿文大郎跟李公子打過招唿的。”
“哦,文家的楊道長啊。公子倒是專門提起過,也算是貴客了。稍等,我開中門。”那聲音接著又道。說完,一位身穿華貴禮服的仆人,手持金色扇子,微笑著行禮相迎。
這時,帶楊道士來的下人躬身在楊道士耳邊介紹著:“這就是那位京城來的李公子在虔州府的府邸,裏麵自有李府家仆帶路,我卻是進不去了。”說到這裏,那家仆湊過去,貼近了楊道士壓低了聲音說,“裏麵可是嗣岐王的世子,本來不該先與你說,我也是正好聽到大郎說了這麽一嘴,倒是便宜你了。你且小心說話,我在這裏候著,會等你出來,再一同迴去。快去吧!”
這仆人示好的舉動讓楊道士的戒心稍稍放下了一些,此時那李府的下人已經將一方紅色絲綢絨麵巾遞給了楊道士,同時,一直保持在楊道士的右前方,每逢拐角處必言“請”字,就算有時楊道士並不迴他,他依舊保持著恭敬的禮節,為楊道士開門、掀簾子,一路將楊道士引至宅內。
這豪宅占地相當廣闊,楊道士僅是邁入內宅就已經走了三進的院子,這時,一陣悅耳的音樂在空中蕩漾。整個宴堂被許多華麗的繡屏所裝點,不少屏風上鑲嵌著雲母、瑟瑟、瑪瑙等珍貴珠寶,繪有丹青山水,或是花鳥蟲魚。柔和的燈光透過絲帳鋪陳下,光影交錯間,散發出一種夢幻的氛圍。
宴堂中央供有一張巨大的紅木圓桌,桌上鋪著雪白細膩的繡花錦台裳,上麵陳列了琳琅滿目的美食佳肴。青花瓷器、銀質器皿、金磚玉石等珍貴物品擺放其中,讓人目不暇接。
這時,李府的仆人開口道:“公子正與虔州刺史李勉等人在城外圍獵,客人還請稍待,看時間差不多也該迴來了。”說著,那仆人就開始動手炮製茶葉來。
此時離陸羽的《茶經》問世尚有十年之久,但貴族之中已有品茶的風氣,雖遠不如陸羽《茶經》中提出的“煎茶法”那麽繁複,但流程上已經頗為講究,也有備器、選水、取火、侯湯、炙茶、碾茶、羅茶、煎茶、酌茶等環節,隻是無論是茶葉的品種還是烹飲的方法都遠不如《茶經》問世之後,所以茶此時的作用,多以靈草類的藥物屬性為主。
那楊道士等仆人泡好茶,借著端起來品一口茶的工夫,又打量了一圈,內心稍定。家裏每一個細節,從陳設到擺放的位置,從仆人的舉止到每一個物件的價值,無不透露著奢華與講究。這可不是臨時就能湊出來的。
放下心來的楊道士開始慢慢與這仆人攀談起來。從仆人言談中透露出來的信息看,楊道士幾乎差不多篤定此次接待他的,確實就是嗣岐王的長子。理由倒也很簡單,因為這仆人居然知道這虔州刺史的很多隱秘。比如大家都知道這虔州刺史李勉是岐州刺史李擇言之子,卻幾乎無人知道他也是鄭王李元懿的曾孫。一般人可不知道這些王公家的根底。
別人不知道,如果他真是嗣岐王長子的仆人自然應該知道。至於楊道士為什麽能夠肯定這仆人不是胡謅,自然是因為他之前就跟本地的土地打聽過這些。他不敢直接找城隍,倒也不是怕了本地的城隍,隻是因為城隍跟地府溝通更緊密一些,萬一他的事被城隍捅上去了,壞了他的計劃,那就麻煩了。
呆在廟裏那麽久,作為一個香火神,其中不少信徒都是貴族,楊道士自然對於貴族了解不少。他們最喜歡三項活動無非就是圍獵、飲茶、跳舞,而且大部分貴族子弟在詩詞歌賦都有相當不錯的造詣。從廳堂的詩畫來看,這間房子的主人應該就是嗣岐王的長子沒跑。
很快門前就傳來動靜,似乎有不少人往這邊來了。然後就聽見前一刻還異常安靜的府邸,瞬間就熱鬧起來。在楊道士感應下,自然知道這府上的人本就不少,隻是一直沒什麽動靜,至於是埋伏也好,還是其他的原因也好,他都懶得理會,都是凡人而已,能對他造成什麽威脅。如今這些人紛紛都動了起來,楊道士才知道原來是自己誤解了,敢情人家隻是因為主子不在府裏,偷個懶而已。
雖沒看見那位正主,但在楊道士的感應裏,那位嗣岐王的長子卻讓他感到不凡。因為他居然感應不出來這位嗣岐王的長子的道行境界,想必身上不是有什麽厲害遮掩身份的法寶,就是本身也是仙人轉世。這一下,卻是讓楊道士來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