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暗湧
按理說有李十二娘如此喧賓奪主的表演在前,會妨礙到人們觀看公孫大娘的劍舞才是。然而事實上卻是人們幾乎沒太多時間去看李十二娘那華麗的表演,目光全都全神貫注地盯著舞台正中心的兩人——公孫大娘與曹雪陽。曹雪陽此刻已脫下了甲胄,換上了一身白色長衫,手握槍杆,槍尖向下與對麵的公孫大娘對峙。舞台上兩人氣勢很強,讓人有一種在看兩位絕世高手對決的錯覺。其實那根本就不是錯覺,兩人本就是江湖武林之中的頂尖武者,隻是不為眾人所知而已。
這一刻吳承天內心都忍不住隱隱有些期待起來。他倒是見過幾次曹雪陽與人比鬥,說老實話,精彩歸精彩,但是好看就談不上了。畢竟決鬥是為了取勝,並不是為了它的觀賞性,他倒是想看看公孫大娘如何將兩人的決鬥表現得具有觀賞性的。
答案出現得很快,幾乎吳承天上一秒還在想,下一秒就已經有台下的觀察驚唿出聲了:“看!那劍發光了!”
“真的,真的!那就是傳說中的劍光嗎?”
“嘿,阿蛋,你見過會發光的劍嗎?”
“沒見過!還有,我叫步丹不叫阿蛋!”
“你看!你看!曹將軍的槍尖也發光了!太離譜了,我摸了一輩子槍,都沒見它發過光!”
“啊呸!你一刀盾兵天天練刀的摸的是啥槍?敢跟曹將軍的比?你也不怕曹將軍從台上衝下來把你給剁了?”
“說啥呢?我刀盾兵就不能練槍了?別瞎說啊!曹將軍真的能聽到的!你真想給我收屍啊?!”
“……”
因為吳承天和呂紹清此次正好跟這些士兵都擠在台下,所以兵士們一激動各種閑言碎語就紛紛鑽入吳承天的耳中。看到眼前的一幕,吳承天也不得不為公孫大娘的想法而拍案叫絕。在沒有電影、沒有特效的唐代,還有什麽比劍光、槍光這種自帶特效更炫目的。不可小覷古人的智慧啊,這一幕其實在當初“劍絕”裴旻在酒樓上表演時就有用到,但跟眼前的光效一比,那還真是小巫見大巫了。如果唐代有個劍光秀,公孫大娘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公孫大娘的劍光都能“拔絲”了。吳承天見過“拔絲香蕉”,這還真沒見過能“拔絲”的劍光特效。隻見公孫大娘一劍揮出劍帶寒光且不說,在與曹雪陽長槍交擊之下,劍光迴轉還扯起一縷縷的光帶如絲如線、且在劍槍交擊之中綿延不絕。劍光如活物一般,這光效質感也是把眾人看得瞠目結舌。
隨著槍劍交擊次數的頻繁與增多,兩人的劍光漸漸已不再滿足於隻是附帶的光影效果。
“明玉神功!”隨著公孫大娘一聲全場可聞的輕喝,大家隻見台上風雲變幻,公孫大娘周身化出一圈七彩的氣旋,而公孫大娘就是那氣旋的中心,這一刻天地靈氣似乎都向公孫大娘投去,公孫大娘整個人通體變得如玉般通透,公孫大娘手中的劍也漸漸被染上了一層紫色。
“烈劍!”公孫大娘再喝一聲,一道火紅的劍憑空而出,出現在她的頭頂。
“靈劍!”一道橙色的劍出現在烈劍的旁邊。
“威劍!”一道金色的劍破空而出似劍中王者,帶著一股浩然之氣,位列正中。
“嘯劍!”又出現一道綠色的劍。
“禦劍!”“殘劍!”又分別出現一道青劍、藍劍。
“天劍!”最後一聲,公孫大娘手中的劍已經全紫,這一刻“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聚齊,“禁斷,破體縱橫七絕斬!”
這七色劍各顯神通向著曹雪陽射去。烈劍如昊天烈日,帶著一股熾熱的劍氣;威劍似劍中王者,帶著一股浩然皇氣;靈劍光華靈動,疾如閃電;嘯劍聲如天雷,氣勢磅礴;禦劍軌跡靈動,如指臂使;殘劍煞氣衝天,帶著一抹血光;天劍霞光四溢,帶著驚天仙氣。
這台下早已是沸反盈天了,吳承天周圍的兵士手頭上還好沒啥動靜,可嘴巴上已經七嘴八舌的鬧開了,說什麽的都有,這可是正兒八經的仙法,尋常人哪裏見過這種玩意。吳承天其實也是內心裏暗自咋舌:這公孫大娘玩得也太大了,這表演是普通人能看的麽?是不是仙家法術他“圓月訣”一照就清楚明了。更何況這七柄靈劍聲勢驚人,吳承天不由得暗自皺眉,他不認為曹雪陽能夠接下來。但理智判斷,既然是商量好的一場表演,曹雪陽理應不會出事才對。那曹雪陽該如何抵擋這一招呢?
隻見曹雪陽倒是一點不慌,手中長槍一抖後隨即斜上高高舉起指向長空,眾人肉眼可見的一頭光之巨龍慢慢盤旋與曹雪陽的長槍之上。然後,曹雪陽飛身而起,挺槍迎向那七把靈劍。她手中槍的光之巨龍隨著曹雪陽的槍勢也騰空而起,張開大嘴咆哮著一口咬向那七柄靈劍。
台下觀眾一時都屏住了唿吸,如此神話般的打鬥場景何人能見過?七把各俱威能的靈劍一出場就已經震懾了眾人心神,後麵出現的光之巨龍更是惟妙惟肖,讓觀者看得目瞪口呆、匪夷所思。最後所有一切都化作一片光霧消散不見,雖然讓觀者悵然若失,卻同時也符合了觀眾們對於這場劍舞的想法,認為剛才所看到的一切不過是一場戲法,也就是所謂的障眼法。吳承天倒是看出了門道,公孫大娘的那七把靈劍可不是什麽障眼法,那是貨真價實的仙法。倒是曹雪陽的“光龍”是個“障眼法”,而且還不是一般的“障眼法”,吳承天從中看到了李十二娘的虛影,想必李十二娘在擊鼓時就已經暗中布置了什麽。這師徒倆出自“百花穀”,果然是有仙法傳承的地方啊。但曹雪陽的那一槍又是怎麽迴事呢?吳承天沒感覺曹雪陽身上有靈氣波動啊?
公孫大娘和曹雪陽的聯合表演大獲成功,導致這天策府上下整天都處於一種亢奮的狀態,而且也不知是誰走漏了消息,天策府外麵圍滿了公孫大娘的粉絲。這些人不僅知道公孫大娘在天策府,居然還都知道了公孫大娘和曹雪陽新出了一個聯合舞台,非常成功,吵著要看新舞台。最後還是公孫大娘出麵,長袖善舞的她不僅安撫了她的粉絲們,還當眾宣布新舞台會在七天後的大祭儀式上表演。於是,公孫大娘在又收割了一批粉絲的同時,也讓大家更加期待七日後的大祭儀式。
吳承天冷眼旁觀不知誰在暗處推波助瀾,再也沒了勸說曹雪陽退出這個旋渦的心思,隻是就最近的幾個自己很急的問題請教了曹雪陽。第一個自然是關於“龍宮”的:“曹將軍,你聽說過‘海底莽林’嗎?”
曹雪陽認真的想了想,搖了搖頭:“海底?出了海都是漁民和龍王爺說了算,沒聽說過有哪個江湖人士到過這個地方。”
當時公孫大娘師徒還沒走,正好聽見了,李十二娘倒是詫異的迴頭看了吳承天一眼。正是這一眼讓吳承天給捕捉到了,連忙追問李十二娘道:“十二娘難道聽說過這地方?”
李十二娘為難的看了師傅一眼,公孫大娘一臉無奈對李十二娘說:“說吧說吧。聽吳郎說話你眼珠子都快要瞪出來了,誰還不知你肯定知道些啥。知道什麽就說什麽唄,我們走南闖北,這也不算是什麽大不了的秘密。”
李十二娘倒是單純得緊,聽師傅這麽一說立刻張口就來:“這‘海底莽林’其實就是江湖中傳聞的‘五不歸’之一的‘龍頭灘’。我就知道這麽多,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說完還調皮的吐了吐舌頭。顯然是這李十二娘說的不盡不實,她肯定還知道些什麽隻是不願意說了而已。
吳承天去過“海底莽林”,知道那個地方與“龍宮”的幹係不小,李十二娘不說未必不是好意。所以吳承天向李十二娘點點頭,以示感謝。
“龍頭灘啊?!”曹雪陽卻是將這個話題給接上了,“那可是個兇險的地方,說是那下麵有個海底迷宮,再資深的漁夫也不敢去的。就沒聽說有人從‘龍頭灘’迴來過。事實上這‘五不歸’都是絕地,除了‘龍頭灘’還有涇水生死橋,陷空山無底洞,大雪山雪妖穀,紅塵客棧,進去了就不要再想出來。不過‘龍頭灘’遠在東海,說夢師是如何突然想到問這個的?”
“說來也怪,我上次不是去給李林甫解夢嗎?迴來就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就夢到了這‘海底莽林’。”吳承天故意說一半留一半,倒不是純粹吊人胃口,而是想看看幾人的反應。
出乎吳承天意料的是,居然是三人之中城府最深的公孫大娘率先開口說到:“喲!果然不愧是說夢師,這說有夢就能夢入海底莽林,這還真是件奇事!我們這走南闖北的最喜歡聽這些了,快給我們說說,這海底莽林裏到底有些什麽?也好讓我們開開眼界!”
公孫大娘那表情看上去就像是真好奇一樣,吳承天自然也不好拆穿。不過吳承天也有他的說話技巧,他話中有話半真半假的說:“海底莽林裏有啥我當時倒是沒時間看,畢竟我那時光顧著戲去了!”
“看戲?!”這是李十二娘問的,她是真覺得不可思議,一臉天真的問,“海底莽林裏居然還有戲可看?”
公孫大娘自然能聽出來吳承天話裏有話,她哂笑一聲沒有說話,靜待吳承天的下文,反倒是曹雪陽一直都不曾開口。此時吳承天隱約有個模糊的猜想,他認為公孫大娘師徒二人和曹雪陽之間也並非所有信息都會共享,比如說“海底莽林”,公孫大娘師徒明顯是知道不少,但是曹雪陽卻知之甚少。猜想歸猜想,吳承天的話並沒有停:“就說我夢入東海,恰逢一位‘廬山觀’的弟子前去那裏盜寶。結果一不小心露了餡,被海底那些妖怪,什麽撈子‘龜丞相’、‘龍太子’的給抓住。眼看著這‘廬山觀’的弟子就要被這些妖怪給殺死,哪知這‘廬山觀’居然還有一位劍神般的人物,一把擎天之劍直接捅進了海底,將整片大海一劍兩半。咦,她怎麽走了——”
這次倒不是吳承天住口不說了,而是公孫大娘聽到這裏就突然起身告辭了,走得那是相當的匆忙,甚至曹雪陽連一句象征性挽留的話都來不及說,隻能看見公孫大娘帶著李十二娘急衝衝離去的背影。
吳承天故意表現出一臉錯愕的表情問曹雪陽:“這是怎麽了?我故事講得不好?還是我說錯什麽?”
曹雪陽將目光從遠去的公孫大娘師徒倆的背影中收了迴來,緩緩說:“我也不是太清楚,也許是‘百花穀’和‘廬山觀’的糾葛,又或者‘廬山觀’的那位劍神現身‘海底莽林’有什麽特殊意義……這種事無需糾結。不過真沒看出來你還有說書的天賦,那個‘海底莽林’的夢你還想把結尾講了嗎?”
吳承天點了點頭:“其實也沒多少可講,那劍神一劍下來,我就從夢中驚醒過來。隻是剛才我有一點忘記說了,就是那位‘廬山觀’的弟子身份可不一般,她說她是當朝宰相李林甫的女兒李騰空。真有這麽一號人麽?”
聽到李騰空的名字曹雪陽的臉色微變,然後點了點頭說:“還真有,這李騰空聽說是修道天才,很小的時候就離了家去了‘廬山觀’修行。聽說李騰空跟家裏的關係並不好,修行十幾年一直都未曾迴過家。”說到這裏曹雪陽話鋒一轉,又說,“李騰空也好,那位廬山觀的劍神也罷,都是神仙人物,並不在江湖走動,我這邊的消息肯定不如公孫大娘那裏的靈通。聽說他們八門之間自有消息流通之法,你今天如果是要問這些,肯定是問道於盲了。”
聽曹雪陽這麽一說,吳承天有點不解的問:“你們天策府不也是八門之一麽?這‘四絕八門五不歸’還是你告訴我的。”
哪知曹雪陽卻說:“天策府是八門之一,但這種事跟我‘地煞營’沒多大關係,不歸我管我也懶得打聽。你要是真想知道,可以向方真人和盧俊問問,大統領應該也知道,但是他跟不跟你說我就不清楚了。”
聽曹雪陽這麽說了,吳承天又起了勸說的心思:“既然不關你事你何必要逞強?我看此次公孫大娘的目標可不簡單,你可想好了,真的要陪她去趟這趟渾水?”
按理說有李十二娘如此喧賓奪主的表演在前,會妨礙到人們觀看公孫大娘的劍舞才是。然而事實上卻是人們幾乎沒太多時間去看李十二娘那華麗的表演,目光全都全神貫注地盯著舞台正中心的兩人——公孫大娘與曹雪陽。曹雪陽此刻已脫下了甲胄,換上了一身白色長衫,手握槍杆,槍尖向下與對麵的公孫大娘對峙。舞台上兩人氣勢很強,讓人有一種在看兩位絕世高手對決的錯覺。其實那根本就不是錯覺,兩人本就是江湖武林之中的頂尖武者,隻是不為眾人所知而已。
這一刻吳承天內心都忍不住隱隱有些期待起來。他倒是見過幾次曹雪陽與人比鬥,說老實話,精彩歸精彩,但是好看就談不上了。畢竟決鬥是為了取勝,並不是為了它的觀賞性,他倒是想看看公孫大娘如何將兩人的決鬥表現得具有觀賞性的。
答案出現得很快,幾乎吳承天上一秒還在想,下一秒就已經有台下的觀察驚唿出聲了:“看!那劍發光了!”
“真的,真的!那就是傳說中的劍光嗎?”
“嘿,阿蛋,你見過會發光的劍嗎?”
“沒見過!還有,我叫步丹不叫阿蛋!”
“你看!你看!曹將軍的槍尖也發光了!太離譜了,我摸了一輩子槍,都沒見它發過光!”
“啊呸!你一刀盾兵天天練刀的摸的是啥槍?敢跟曹將軍的比?你也不怕曹將軍從台上衝下來把你給剁了?”
“說啥呢?我刀盾兵就不能練槍了?別瞎說啊!曹將軍真的能聽到的!你真想給我收屍啊?!”
“……”
因為吳承天和呂紹清此次正好跟這些士兵都擠在台下,所以兵士們一激動各種閑言碎語就紛紛鑽入吳承天的耳中。看到眼前的一幕,吳承天也不得不為公孫大娘的想法而拍案叫絕。在沒有電影、沒有特效的唐代,還有什麽比劍光、槍光這種自帶特效更炫目的。不可小覷古人的智慧啊,這一幕其實在當初“劍絕”裴旻在酒樓上表演時就有用到,但跟眼前的光效一比,那還真是小巫見大巫了。如果唐代有個劍光秀,公孫大娘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公孫大娘的劍光都能“拔絲”了。吳承天見過“拔絲香蕉”,這還真沒見過能“拔絲”的劍光特效。隻見公孫大娘一劍揮出劍帶寒光且不說,在與曹雪陽長槍交擊之下,劍光迴轉還扯起一縷縷的光帶如絲如線、且在劍槍交擊之中綿延不絕。劍光如活物一般,這光效質感也是把眾人看得瞠目結舌。
隨著槍劍交擊次數的頻繁與增多,兩人的劍光漸漸已不再滿足於隻是附帶的光影效果。
“明玉神功!”隨著公孫大娘一聲全場可聞的輕喝,大家隻見台上風雲變幻,公孫大娘周身化出一圈七彩的氣旋,而公孫大娘就是那氣旋的中心,這一刻天地靈氣似乎都向公孫大娘投去,公孫大娘整個人通體變得如玉般通透,公孫大娘手中的劍也漸漸被染上了一層紫色。
“烈劍!”公孫大娘再喝一聲,一道火紅的劍憑空而出,出現在她的頭頂。
“靈劍!”一道橙色的劍出現在烈劍的旁邊。
“威劍!”一道金色的劍破空而出似劍中王者,帶著一股浩然之氣,位列正中。
“嘯劍!”又出現一道綠色的劍。
“禦劍!”“殘劍!”又分別出現一道青劍、藍劍。
“天劍!”最後一聲,公孫大娘手中的劍已經全紫,這一刻“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聚齊,“禁斷,破體縱橫七絕斬!”
這七色劍各顯神通向著曹雪陽射去。烈劍如昊天烈日,帶著一股熾熱的劍氣;威劍似劍中王者,帶著一股浩然皇氣;靈劍光華靈動,疾如閃電;嘯劍聲如天雷,氣勢磅礴;禦劍軌跡靈動,如指臂使;殘劍煞氣衝天,帶著一抹血光;天劍霞光四溢,帶著驚天仙氣。
這台下早已是沸反盈天了,吳承天周圍的兵士手頭上還好沒啥動靜,可嘴巴上已經七嘴八舌的鬧開了,說什麽的都有,這可是正兒八經的仙法,尋常人哪裏見過這種玩意。吳承天其實也是內心裏暗自咋舌:這公孫大娘玩得也太大了,這表演是普通人能看的麽?是不是仙家法術他“圓月訣”一照就清楚明了。更何況這七柄靈劍聲勢驚人,吳承天不由得暗自皺眉,他不認為曹雪陽能夠接下來。但理智判斷,既然是商量好的一場表演,曹雪陽理應不會出事才對。那曹雪陽該如何抵擋這一招呢?
隻見曹雪陽倒是一點不慌,手中長槍一抖後隨即斜上高高舉起指向長空,眾人肉眼可見的一頭光之巨龍慢慢盤旋與曹雪陽的長槍之上。然後,曹雪陽飛身而起,挺槍迎向那七把靈劍。她手中槍的光之巨龍隨著曹雪陽的槍勢也騰空而起,張開大嘴咆哮著一口咬向那七柄靈劍。
台下觀眾一時都屏住了唿吸,如此神話般的打鬥場景何人能見過?七把各俱威能的靈劍一出場就已經震懾了眾人心神,後麵出現的光之巨龍更是惟妙惟肖,讓觀者看得目瞪口呆、匪夷所思。最後所有一切都化作一片光霧消散不見,雖然讓觀者悵然若失,卻同時也符合了觀眾們對於這場劍舞的想法,認為剛才所看到的一切不過是一場戲法,也就是所謂的障眼法。吳承天倒是看出了門道,公孫大娘的那七把靈劍可不是什麽障眼法,那是貨真價實的仙法。倒是曹雪陽的“光龍”是個“障眼法”,而且還不是一般的“障眼法”,吳承天從中看到了李十二娘的虛影,想必李十二娘在擊鼓時就已經暗中布置了什麽。這師徒倆出自“百花穀”,果然是有仙法傳承的地方啊。但曹雪陽的那一槍又是怎麽迴事呢?吳承天沒感覺曹雪陽身上有靈氣波動啊?
公孫大娘和曹雪陽的聯合表演大獲成功,導致這天策府上下整天都處於一種亢奮的狀態,而且也不知是誰走漏了消息,天策府外麵圍滿了公孫大娘的粉絲。這些人不僅知道公孫大娘在天策府,居然還都知道了公孫大娘和曹雪陽新出了一個聯合舞台,非常成功,吵著要看新舞台。最後還是公孫大娘出麵,長袖善舞的她不僅安撫了她的粉絲們,還當眾宣布新舞台會在七天後的大祭儀式上表演。於是,公孫大娘在又收割了一批粉絲的同時,也讓大家更加期待七日後的大祭儀式。
吳承天冷眼旁觀不知誰在暗處推波助瀾,再也沒了勸說曹雪陽退出這個旋渦的心思,隻是就最近的幾個自己很急的問題請教了曹雪陽。第一個自然是關於“龍宮”的:“曹將軍,你聽說過‘海底莽林’嗎?”
曹雪陽認真的想了想,搖了搖頭:“海底?出了海都是漁民和龍王爺說了算,沒聽說過有哪個江湖人士到過這個地方。”
當時公孫大娘師徒還沒走,正好聽見了,李十二娘倒是詫異的迴頭看了吳承天一眼。正是這一眼讓吳承天給捕捉到了,連忙追問李十二娘道:“十二娘難道聽說過這地方?”
李十二娘為難的看了師傅一眼,公孫大娘一臉無奈對李十二娘說:“說吧說吧。聽吳郎說話你眼珠子都快要瞪出來了,誰還不知你肯定知道些啥。知道什麽就說什麽唄,我們走南闖北,這也不算是什麽大不了的秘密。”
李十二娘倒是單純得緊,聽師傅這麽一說立刻張口就來:“這‘海底莽林’其實就是江湖中傳聞的‘五不歸’之一的‘龍頭灘’。我就知道這麽多,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說完還調皮的吐了吐舌頭。顯然是這李十二娘說的不盡不實,她肯定還知道些什麽隻是不願意說了而已。
吳承天去過“海底莽林”,知道那個地方與“龍宮”的幹係不小,李十二娘不說未必不是好意。所以吳承天向李十二娘點點頭,以示感謝。
“龍頭灘啊?!”曹雪陽卻是將這個話題給接上了,“那可是個兇險的地方,說是那下麵有個海底迷宮,再資深的漁夫也不敢去的。就沒聽說有人從‘龍頭灘’迴來過。事實上這‘五不歸’都是絕地,除了‘龍頭灘’還有涇水生死橋,陷空山無底洞,大雪山雪妖穀,紅塵客棧,進去了就不要再想出來。不過‘龍頭灘’遠在東海,說夢師是如何突然想到問這個的?”
“說來也怪,我上次不是去給李林甫解夢嗎?迴來就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就夢到了這‘海底莽林’。”吳承天故意說一半留一半,倒不是純粹吊人胃口,而是想看看幾人的反應。
出乎吳承天意料的是,居然是三人之中城府最深的公孫大娘率先開口說到:“喲!果然不愧是說夢師,這說有夢就能夢入海底莽林,這還真是件奇事!我們這走南闖北的最喜歡聽這些了,快給我們說說,這海底莽林裏到底有些什麽?也好讓我們開開眼界!”
公孫大娘那表情看上去就像是真好奇一樣,吳承天自然也不好拆穿。不過吳承天也有他的說話技巧,他話中有話半真半假的說:“海底莽林裏有啥我當時倒是沒時間看,畢竟我那時光顧著戲去了!”
“看戲?!”這是李十二娘問的,她是真覺得不可思議,一臉天真的問,“海底莽林裏居然還有戲可看?”
公孫大娘自然能聽出來吳承天話裏有話,她哂笑一聲沒有說話,靜待吳承天的下文,反倒是曹雪陽一直都不曾開口。此時吳承天隱約有個模糊的猜想,他認為公孫大娘師徒二人和曹雪陽之間也並非所有信息都會共享,比如說“海底莽林”,公孫大娘師徒明顯是知道不少,但是曹雪陽卻知之甚少。猜想歸猜想,吳承天的話並沒有停:“就說我夢入東海,恰逢一位‘廬山觀’的弟子前去那裏盜寶。結果一不小心露了餡,被海底那些妖怪,什麽撈子‘龜丞相’、‘龍太子’的給抓住。眼看著這‘廬山觀’的弟子就要被這些妖怪給殺死,哪知這‘廬山觀’居然還有一位劍神般的人物,一把擎天之劍直接捅進了海底,將整片大海一劍兩半。咦,她怎麽走了——”
這次倒不是吳承天住口不說了,而是公孫大娘聽到這裏就突然起身告辭了,走得那是相當的匆忙,甚至曹雪陽連一句象征性挽留的話都來不及說,隻能看見公孫大娘帶著李十二娘急衝衝離去的背影。
吳承天故意表現出一臉錯愕的表情問曹雪陽:“這是怎麽了?我故事講得不好?還是我說錯什麽?”
曹雪陽將目光從遠去的公孫大娘師徒倆的背影中收了迴來,緩緩說:“我也不是太清楚,也許是‘百花穀’和‘廬山觀’的糾葛,又或者‘廬山觀’的那位劍神現身‘海底莽林’有什麽特殊意義……這種事無需糾結。不過真沒看出來你還有說書的天賦,那個‘海底莽林’的夢你還想把結尾講了嗎?”
吳承天點了點頭:“其實也沒多少可講,那劍神一劍下來,我就從夢中驚醒過來。隻是剛才我有一點忘記說了,就是那位‘廬山觀’的弟子身份可不一般,她說她是當朝宰相李林甫的女兒李騰空。真有這麽一號人麽?”
聽到李騰空的名字曹雪陽的臉色微變,然後點了點頭說:“還真有,這李騰空聽說是修道天才,很小的時候就離了家去了‘廬山觀’修行。聽說李騰空跟家裏的關係並不好,修行十幾年一直都未曾迴過家。”說到這裏曹雪陽話鋒一轉,又說,“李騰空也好,那位廬山觀的劍神也罷,都是神仙人物,並不在江湖走動,我這邊的消息肯定不如公孫大娘那裏的靈通。聽說他們八門之間自有消息流通之法,你今天如果是要問這些,肯定是問道於盲了。”
聽曹雪陽這麽一說,吳承天有點不解的問:“你們天策府不也是八門之一麽?這‘四絕八門五不歸’還是你告訴我的。”
哪知曹雪陽卻說:“天策府是八門之一,但這種事跟我‘地煞營’沒多大關係,不歸我管我也懶得打聽。你要是真想知道,可以向方真人和盧俊問問,大統領應該也知道,但是他跟不跟你說我就不清楚了。”
聽曹雪陽這麽說了,吳承天又起了勸說的心思:“既然不關你事你何必要逞強?我看此次公孫大娘的目標可不簡單,你可想好了,真的要陪她去趟這趟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