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你說這事怪成祖朱棣!
我死後,給老朱直播大明烽煙再起 作者:清水街破碎的藕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72章 你說這事怪成祖朱棣?!
車子緩緩啟動,平穩行駛,在藍玉的車後麵還跟著一輛車,因為藍玉要去機場,那輛是主持人的車。
“藍老師,那我們就開始了了哈。”
主持人非常謙虛。
“您剛拍完土木堡這場大戲,說說您對這段曆史的認知以及您對這場戰爭的看法。”
藍玉跟鏡頭前打了招唿後,麵色凝重的說道:
“那我就從我認知的大明來淺淺談一下我的看法。
大家都知道,
永樂初年,明成祖朱棣分別遣使與韃靼、瓦剌互通友好。
瓦剌首領馬哈木為借助中央力量對付韃靼,歸順大明,明成祖封之為王。
經長期征戰,韃靼勢力不斷削弱,瓦剌逐漸強大。
永樂十六年(1418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父爵為順寧王。
幾年之間,脫歡攻破韃靼,兼並其他部族,又統一內部,勢力逐漸壯大,雄視漠北。
脫歡立成吉思汗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受明朝封為太師,掌管了瓦剌部的實權。
其實這個時候,禍根就已種下。
有一句話說的好,永遠不要輕視你的任何對手。
永樂大帝是馬上皇帝,他在位時,蒙古自然會臣服,且苟著發展。
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此時明朝的新皇帝才登基四年,尚且是個孩子,
而也先此時征服了整個漠南蒙古,而且東邊已經延伸到了朝鮮邊境,西邊經略到了哈密地區,
整個漠北大半,都已經被他控製。
你們可知道,當時也先控製的地區,占整個大明領土的一半!
而反觀明朝內部,此時,皇權鬥爭愈發激烈,因為主少國疑,朝臣為了保護自身利益,
左右搖擺、嫁禍誣陷,鬥爭也更加殘酷。
正統前十年,英宗年幼,政歸內閣,三楊和太後同時臨朝聽證,製度也漸趨完善,
但是當時暴露出來的問題卻被整個朝廷忽視,那就是,內閣與宦官集團的利益糾葛,
導致君臣對軍事建設的忽視。
再加上仁宣兩朝的“不勤遠略”政策,蒙古的脫歡當時又實行了陽奉陰違的策略。
導致英宗時期,朝廷對蒙古的防範意識的鬆懈。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蒙古勾結朝廷內部人員,甚至把細作安插進了皇帝身邊,比如貼身太監。
這個人後續會被拍到。他叫喜寧。”
眾人聽得非常入迷,他們沒想到,陽光帥氣如藍玉這樣的流量明星,對曆史竟然有如此全麵又清晰的認知。
不由的暗暗為他豎起大拇指。
這樣的人,才配稱為頂流。
大明君臣也聽得非常入迷,甚至都已經錯過了早朝的正常進行,李二虎悄悄問朱元璋還開朝會嗎?
朱元璋擺了擺手。
不得不說,藍玉哪怕多睡半天,他在大明洪武時期的冤案也很快就要平反了。
然而,世間不如意事常八九,曆史規律好像從來就是這樣。
聽到藍玉分析那個時代的前因後果,朱元璋看向了自己的兒子朱棣。
更加堅定了剔除老四作為接班人的想法。
原來,永樂盛世,隻盛了一個時代,他的兒子和孫子都沒對蒙古設防,才導致這位朱祁鎮如此荒唐。
而且,聽藍玉的意思,難道是老四對蒙古的懷柔政策錯了?!
也對,麵對蒙古韃子,就應該打!
打到他永世翻不了身。
看來,老四和咱的政策都有漏洞。
......
“藍老師,我也曾經特意去了解過這段曆史,我記得當時有個大臣李賢曾經說過,
‘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我當時就在想,如果按照李賢的說法,這場一邊倒的戰爭不是偶然,
距離大明建國僅僅過去了八十年的時間,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這一邊倒的結局?”
藍玉接著說道:
“其實這正好反應了當時朝廷內閣的不作為。
首先,皇權被內閣掌控,皇帝毫無成就感,為了抗衡內閣,皇帝開始寵信宦官,因為隻有宦官才最聽皇帝的話。
王振就是這樣起來的。
問題是內閣如果敢作敢為也還算不錯,關鍵是內閣成員在三楊死後,也開始了權利鬥爭,
根本無暇國事,就連邊防廢弛這麽重大的隱患都沒有意識到,就可見內閣根本沒有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
車內的人頓時陷入了一陣沉默。
是啊,說好聽點兒,這叫‘身在其位,不謀其政’,說難聽點兒,這叫吃人飯不拉人屎!
這種行為,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最是可惡!
朱元璋聽了頻頻點頭,他轉過頭問徐達:
“天德,你說這是不是重文輕武的後果?”
徐達再次被點名,趕緊迴答:
“所以古語有雲,創業難,守成更難,麵對長期和平的局麵,繁榮昌盛的表象,
如果不是特別睿智的統領,誰又能時刻提醒自己要防患於未然呢?”
朱元璋讚同的點點頭,是啊,《孟子.告子下》中有言雲:
“如則無法家拂土,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徐達知道,皇帝陛下已經從動輒發怒,看開了一些東西。
知道這種對未來的預見對大明將會產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多好。
“朕越發對藍玉說的那個人人都可以做主人的世界感到好奇了!那到底是怎樣實現的呢?!”
......
主持人:
“好像也先發兵的理由是明朝出爾反爾,已經答應了跟也先通婚,卻又反悔!?曆史上有這種事嗎?”
“當然,這事是真實存在的,但是皇帝和大太監王振當時都不知道這事,這事是由翻譯官答應的。
你想啊,朝廷中的翻譯人員怎麽敢擅自代替朝廷答應這種大事,
封建王朝這種事情是要抄家滅族掉腦袋的。
就是放在現在,引起國際糾紛也是了不得的大事情,小小的翻譯如何有這個膽子,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後麵又是何人指使?
這恰恰說明了當時朝廷的貪腐已經嚴重到了什麽程度。
可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明太祖朱元璋那個人最恨的就是貪腐。還真是諷刺。哈哈哈。”
主持人也忍不住被這位頂流逗笑了。
他來之前,曾經跟導演談過,導演跟他提過一句話:
“小藍這個人啊,對明朝曆史那是相當的有研究。隻是他對明太祖好像有特別大的成見,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父親為他起的這個名字,跟曆史上的藍玉重名的緣故,
不過他是一個非常具有專業素養的演員。”
看來導演對他的評價相當的中肯!
車子緩緩啟動,平穩行駛,在藍玉的車後麵還跟著一輛車,因為藍玉要去機場,那輛是主持人的車。
“藍老師,那我們就開始了了哈。”
主持人非常謙虛。
“您剛拍完土木堡這場大戲,說說您對這段曆史的認知以及您對這場戰爭的看法。”
藍玉跟鏡頭前打了招唿後,麵色凝重的說道:
“那我就從我認知的大明來淺淺談一下我的看法。
大家都知道,
永樂初年,明成祖朱棣分別遣使與韃靼、瓦剌互通友好。
瓦剌首領馬哈木為借助中央力量對付韃靼,歸順大明,明成祖封之為王。
經長期征戰,韃靼勢力不斷削弱,瓦剌逐漸強大。
永樂十六年(1418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父爵為順寧王。
幾年之間,脫歡攻破韃靼,兼並其他部族,又統一內部,勢力逐漸壯大,雄視漠北。
脫歡立成吉思汗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受明朝封為太師,掌管了瓦剌部的實權。
其實這個時候,禍根就已種下。
有一句話說的好,永遠不要輕視你的任何對手。
永樂大帝是馬上皇帝,他在位時,蒙古自然會臣服,且苟著發展。
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此時明朝的新皇帝才登基四年,尚且是個孩子,
而也先此時征服了整個漠南蒙古,而且東邊已經延伸到了朝鮮邊境,西邊經略到了哈密地區,
整個漠北大半,都已經被他控製。
你們可知道,當時也先控製的地區,占整個大明領土的一半!
而反觀明朝內部,此時,皇權鬥爭愈發激烈,因為主少國疑,朝臣為了保護自身利益,
左右搖擺、嫁禍誣陷,鬥爭也更加殘酷。
正統前十年,英宗年幼,政歸內閣,三楊和太後同時臨朝聽證,製度也漸趨完善,
但是當時暴露出來的問題卻被整個朝廷忽視,那就是,內閣與宦官集團的利益糾葛,
導致君臣對軍事建設的忽視。
再加上仁宣兩朝的“不勤遠略”政策,蒙古的脫歡當時又實行了陽奉陰違的策略。
導致英宗時期,朝廷對蒙古的防範意識的鬆懈。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蒙古勾結朝廷內部人員,甚至把細作安插進了皇帝身邊,比如貼身太監。
這個人後續會被拍到。他叫喜寧。”
眾人聽得非常入迷,他們沒想到,陽光帥氣如藍玉這樣的流量明星,對曆史竟然有如此全麵又清晰的認知。
不由的暗暗為他豎起大拇指。
這樣的人,才配稱為頂流。
大明君臣也聽得非常入迷,甚至都已經錯過了早朝的正常進行,李二虎悄悄問朱元璋還開朝會嗎?
朱元璋擺了擺手。
不得不說,藍玉哪怕多睡半天,他在大明洪武時期的冤案也很快就要平反了。
然而,世間不如意事常八九,曆史規律好像從來就是這樣。
聽到藍玉分析那個時代的前因後果,朱元璋看向了自己的兒子朱棣。
更加堅定了剔除老四作為接班人的想法。
原來,永樂盛世,隻盛了一個時代,他的兒子和孫子都沒對蒙古設防,才導致這位朱祁鎮如此荒唐。
而且,聽藍玉的意思,難道是老四對蒙古的懷柔政策錯了?!
也對,麵對蒙古韃子,就應該打!
打到他永世翻不了身。
看來,老四和咱的政策都有漏洞。
......
“藍老師,我也曾經特意去了解過這段曆史,我記得當時有個大臣李賢曾經說過,
‘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我當時就在想,如果按照李賢的說法,這場一邊倒的戰爭不是偶然,
距離大明建國僅僅過去了八十年的時間,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這一邊倒的結局?”
藍玉接著說道:
“其實這正好反應了當時朝廷內閣的不作為。
首先,皇權被內閣掌控,皇帝毫無成就感,為了抗衡內閣,皇帝開始寵信宦官,因為隻有宦官才最聽皇帝的話。
王振就是這樣起來的。
問題是內閣如果敢作敢為也還算不錯,關鍵是內閣成員在三楊死後,也開始了權利鬥爭,
根本無暇國事,就連邊防廢弛這麽重大的隱患都沒有意識到,就可見內閣根本沒有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
車內的人頓時陷入了一陣沉默。
是啊,說好聽點兒,這叫‘身在其位,不謀其政’,說難聽點兒,這叫吃人飯不拉人屎!
這種行為,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最是可惡!
朱元璋聽了頻頻點頭,他轉過頭問徐達:
“天德,你說這是不是重文輕武的後果?”
徐達再次被點名,趕緊迴答:
“所以古語有雲,創業難,守成更難,麵對長期和平的局麵,繁榮昌盛的表象,
如果不是特別睿智的統領,誰又能時刻提醒自己要防患於未然呢?”
朱元璋讚同的點點頭,是啊,《孟子.告子下》中有言雲:
“如則無法家拂土,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徐達知道,皇帝陛下已經從動輒發怒,看開了一些東西。
知道這種對未來的預見對大明將會產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多好。
“朕越發對藍玉說的那個人人都可以做主人的世界感到好奇了!那到底是怎樣實現的呢?!”
......
主持人:
“好像也先發兵的理由是明朝出爾反爾,已經答應了跟也先通婚,卻又反悔!?曆史上有這種事嗎?”
“當然,這事是真實存在的,但是皇帝和大太監王振當時都不知道這事,這事是由翻譯官答應的。
你想啊,朝廷中的翻譯人員怎麽敢擅自代替朝廷答應這種大事,
封建王朝這種事情是要抄家滅族掉腦袋的。
就是放在現在,引起國際糾紛也是了不得的大事情,小小的翻譯如何有這個膽子,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後麵又是何人指使?
這恰恰說明了當時朝廷的貪腐已經嚴重到了什麽程度。
可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明太祖朱元璋那個人最恨的就是貪腐。還真是諷刺。哈哈哈。”
主持人也忍不住被這位頂流逗笑了。
他來之前,曾經跟導演談過,導演跟他提過一句話:
“小藍這個人啊,對明朝曆史那是相當的有研究。隻是他對明太祖好像有特別大的成見,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父親為他起的這個名字,跟曆史上的藍玉重名的緣故,
不過他是一個非常具有專業素養的演員。”
看來導演對他的評價相當的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