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經濟實惠」!


    這個經濟實惠的是意思不是省錢,而是更方便掙錢。


    比如此時床上躺著的病人,是一位美麗的都市麗人,手術完了當天就可以恢復行動和飲食,住院時間很少,而傳統的手術創麵換藥就需要1-2周,長的得一個月,這都是有目共睹的。


    「打井」的患者可以早點出院掙錢工作,這不是「經濟實惠」嗎?


    其實,主要還是符合現在年輕人的需要。


    王謙開始打井!


    不對,是打孔!


    在臍上緣弧形切口10mm左右,插入氣腹針,開始灌注二氧化碳氣體,沒錯,就是打氣!


    闌尾手術前先要造成人工氣腹,這也就是醫療版的腔鏡下手術。


    陳滄忽然腦海裏浮現出一首歌:


    手術室的《卡路裏》!


    每天手術第一句,先給病人打打氣。


    每次多割一毫米,都要說聲對不起!


    腔鏡腔鏡看這裏,闌尾盲腸在哪裏?


    努力,要努力,我要找到闌尾係!


    ……


    ……


    (原創!!)


    哎……陳滄嘆了口氣。


    我感覺自己一定是一個被醫學耽擱的藝術家!


    手術繼續進行,打孔和打氣都需要繼續。


    灌注氣體差不多之後,王謙插入套管,開始拿著腔鏡探尋環視腹腔:右上、左上、左下、盆腔、右下……這取代了開腹探查的大功臣。


    這個時候,陳滄忽然發現,自己的外掛在這個時候也很好使喚!


    腔鏡所到之處,名字都能出現!


    【大網膜】……【降結腸】……【闌尾】……


    而且,這都不是最關鍵的,因為隻要你對於人體解剖十分熟悉,這點還是很容易做到的。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


    你可以不懂女人的內心。


    但是你一定要懂女人的內髒!


    喲,又押韻了。


    ……


    最關鍵的是,陳滄發現,隔著腔鏡自己也能得到這些髒器的具體信息。


    比如【降結腸:綠色,這一段生機勃勃的降結腸。】


    【炎性液體:闌尾炎的炎性化膿分泌物,建議:清理。】


    ……


    【闌尾:紅色,lv11,這是一個長期慢性闌尾炎伴膿性分泌物,建議:切除並清理。】


    所有的腔鏡下的視野全都帶著名字。


    陳滄有些嘖嘖稱奇感慨萬分。


    自己這個外掛太好使了吧?


    這以後腔鏡對我來說基本沒有任何壓力了呀?


    隻要自己慢慢地熟悉了腔鏡下的操作流程,一切就很簡單了吧?


    哎!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給其外掛,讓其升級。


    陳滄覺得自己應該好好學習學習,早日領悟腔鏡精神。


    畢竟,腔鏡手術現在是主流啊。


    萬一人家考試那一天,自己要做腔鏡下手術,不會這不就傻眼了嗎?


    於是,他屏息凝神,仔細觀察。


    腔鏡下不用手術刀,而是用的雙極電刀,使用電刀貼近闌尾全層鉗夾繫膜,切斷繫膜。


    記住,這個電刀不是斯塔緹克電刃,更不是什麽閃電匕首,既不加攻速,也不加暴擊,更沒有移動速度加成和唯一被動。


    第37章:我好難啊!


    打孔完畢之後,王謙對著陳滄說道:「滄兒,給我扶一下鏡。」


    外科真的是體力活。


    這麽弓著身子看著腔鏡傳來的畫麵,手裏還得有操作,真的比較費勁兒。


    而且,最難的還不是這個,而是你得看著畫麵操作手裏的器械。


    有點像玩遊戲的趕腳。


    和遊戲區別最大的是:你沒有失敗的機會。


    遊戲輸了可以重來,人沒了,再也迴不來了。


    所以,這很考究空間感和操作意識。


    腔鏡下手術,或者說是任何鏡下手術,都是一件考驗你空間感的事情。


    這年頭,要當好一名合格的優秀的外科醫生,你得兼具一身本領。


    看著王謙小心翼翼的模樣,陳滄也開始屏息凝神不敢打擾。


    這真的很講究一個空間感的意識,畢竟你不開肚子,很多過程都是靠著屏幕上的畫麵進行操作。


    闌尾明顯化膿水腫,長約5到6厘米,與周圍有較多的粘連,中間可以看見不少的膿性分泌物。


    接下來就是分離粘連帶,靠近闌尾,用彎鉗戳過根本闌尾繫膜,通過這一孔,用鈦夾夾住闌尾繫膜和闌尾血管。


    ……


    手術有條不紊的進行,陳滄就是一名光榮的扶鏡小弟。


    但是,陳滄也發現了一些不同。


    腔鏡雖然好用,也方便,也符合現代人的需要。


    可是在處理細節等等諸多方麵還是不如開腹的。


    開腹口子也不會很大,六七厘米就夠了,但是在細節的把握方麵比較考究醫生的水平。


    說白了,現代化的科技讓更多外科醫生成為了儀器的操作者。


    藉助這些儀器,他們可以很快達到一個比較合格的水平。


    但是,想要真正精益求精,還得靠技術和科技的結合。


    這就像是雕刻一樣。


    現在的樣板雕刻機很快可以雕刻出一幅畫。


    而技藝高深的雕刻家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雕刻出來一幅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醫生開了外掛(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手握寸關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手握寸關尺並收藏當醫生開了外掛(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