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想太後忽然目光已經轉到誠王妃,意味不明的問:「老二家的是說外邊都在議論此事?」
誠王妃愣了一下,不知道太後為何這麽問自己,不過雖然要踩簡珞瑤一腳,她也不敢太過誇大其詞,便道:「迴皇祖母,孫媳婦近來都在府裏帶明瑜,並不太出門,倒沒聽見外邊的傳言。」
她既不說沒有,也沒說有,到底簡氏有沒有丟皇家的臉,端看太後怎麽想了。
太後點了點頭,終於對還跪在地上的簡珞瑤道:「你確實是胡鬧,這種事哪有隨便嚐試的,現在可好,弄得騎虎難下了罷?」
「孫媳婦確實沒法子了,求皇祖母指教。」
「指教?捅了簍子就知道找哀家,早幹甚去了!」太後似怒非怒,擺了擺手道,「行了,起來罷,這事你既然做錯了,哀家若不罰你,便顯得哀家沒規矩了。」
簡珞瑤隻是直起了身子,倒沒真的起身,聽到太後的話,忙點頭道:「求皇祖母責罰孫媳婦。」
太後抿了抿唇,緩緩道:「既然你不懂規矩,那便迴去抄十遍《女誡》《女則》罷,原是要罰你關禁閉的,不過下個月便是老五大婚,老五的府邸就在你隔壁,你這個當嫂子也要幫襯下,看在這份上,就先不關你了,起來罷。」
太後說了兩遍起來,簡珞瑤不敢拿喬,當下掩去心底的詫異,福身道:「孫媳婦謝皇祖母開恩。」
確實是開恩了,滿殿的後妃都震驚了,原先瞧著太後頭一次對睿王妃冷下了臉,還以為這迴會嚴懲呢,沒成想竟然雷聲大雨點小,竟然是這般不痛不癢的懲罰。
眾人失望之餘,又聽得太後不輕不重的道:「既然老三家的已經受了懲罰,此事便翻篇了,往後哀家還聽到誰拿此事說嘴,亦或是傳到外邊去,可饒不了你們!」
眾人麵色一凜,哪還敢說不?當下齊刷刷的應道:「臣妾記下了。」
簡珞瑤這才放下心來,先前被罰跪的時候,她還以為自己真「失寵」,這會兒瞧著太後對眾人的警告,她便能徹底放心,以後甭管怎麽喂孩子,都沒人能說三道四了。
太後說罷,又擺了擺手:「行了,都迴去忙你們的事罷,老三家的和孩子留下。」
淑妃依依不舍的把懷中的蕭重乾交到了簡珞瑤手上,一步三迴頭的出了慈寧宮。
比起淑妃的不舍,大多數人的心情便複雜多了,一是震驚,她們真不清楚,太後對睿王妃的喜愛究竟有多深,這種事關顏麵的事,都能對她輕拿輕放!
二是失望,好不容易抓到了把柄,而簡氏也認罪了,太後竟然這麽不配合。
三是憤怒——有這種情緒的就隻有少部分人了,比如蔣嬪和誠王妃。
誠王妃確實出離憤怒了,她抓到了簡氏的把柄,本以為能讓太後高看一眼,結果半句鼓勵的話都沒得到,太後對簡氏的處罰雷聲大雨點兒小也就罷了,好歹沒有全然的包庇,可太後最後那句警告,名義上叫在場的人都不許再提,可那眼神似有若無的往她身上掃,究竟是什麽含義,她還能不清楚嗎?
分明就是在警告她!
太後的偏心,真真是偏到咯吱窩裏去了!
蔣嬪和誠王妃這對婆媳出離了憤怒,陳嬪和安王妃的心情也委實複雜,婆媳倆慢慢迴了永寧宮,陳嬪才緩緩道:「太後看似是在懲罰睿王妃,其實不過是借此機會,將睿王妃私自給皇長孫喂奶的事過了明路,以後誰也不能拿這個當攻訐睿王妃的把柄了。」
「至於這抄書,太後連個期限都沒說,也沒提抄完交給誰查閱,睿王妃究竟抄與不抄,誰清楚?」
安王妃抿了抿唇,心有不甘的道:「睿王妃出自書香門第,寫得一手好字,聽說當年選秀的時候,皇祖母和母後都誇過的。」
「可不是,所以這抄書,對睿王妃而言,還真不算懲罰。」陳嬪說到這裏,瞥了安王妃一眼,「你既然清楚,誠王妃那兒,你湊什麽熱鬧?」
「母妃明鑒,兒媳並未與她謀劃,誠王妃當日找兒媳商量去睿王府做客,兒媳並不清楚她的用意,隻順水推舟的叫上了平王妃。」
陳嬪點了點頭,懶得戳破安王妃的小心思,索性這次做得還算小心,沒露出尾巴,她便懶得理會,隻意味深長的道:「你可曾記得上迴本宮警告過什麽?」
安王妃臉色一凜,終是忍不住心底的不甘,問道:「睿王妃是生了皇長孫,可她此舉也確實給皇家蒙羞,皇祖母怎麽就不管一管?」
「怎麽沒管?」陳嬪挑眉,「太後不是叫咱們管住自己的嘴,別亂說了嗎?」
安王妃一時沉默,陳嬪頓了頓,又輕笑道,「這宮裏宮外啊,都是人精兒,太後今兒說的話,就算咱們不傳出去,見著這副諱莫如深的態度,外邊便不敢亂傳了,就跟上迴皇長孫病重的傳言一眼,你瞧如今可還有誰敢提起?」
安王妃聽到這兒,是徹底無話可說了。
能說什麽?太後擺明了要護著簡氏,便是她犯了天大的錯,太後都能給簡氏壓下去。
難怪簡氏有恃無恐,在慈寧宮時裝得那般好。
似乎知道安王妃的心思,陳嬪又加了一句:「你瞧著看,哪個犯了錯受了懲罰的人,轉臉還有被太後特意留在慈寧宮的殊榮?此舉就是在警告你們,以後這種幺蛾子少出一些,要不是這迴捅到太後跟前去了,她老人家估計還睜隻眼閉隻眼。」
其實安王妃想岔了,簡珞瑤還真沒裝,她自己都一臉懵逼呢,原先因著蕭長風的提醒,她就沒想過太後這次會繞過她,到了慈寧宮,見著太後先前那不怒自威的態度,她連最壞的準備都做好了,哪裏知道太後雷聲大雨點小,她這迴是真的感覺到了驚喜。
等人都走後,太後才對簡珞瑤擺了擺手,溫聲道:「抱著六六累了罷?這孩子確實沉手,哀家先前抱了那麽會兒,都有些手酸了,快把孩子放哀家這裏來罷。」
誠王妃愣了一下,不知道太後為何這麽問自己,不過雖然要踩簡珞瑤一腳,她也不敢太過誇大其詞,便道:「迴皇祖母,孫媳婦近來都在府裏帶明瑜,並不太出門,倒沒聽見外邊的傳言。」
她既不說沒有,也沒說有,到底簡氏有沒有丟皇家的臉,端看太後怎麽想了。
太後點了點頭,終於對還跪在地上的簡珞瑤道:「你確實是胡鬧,這種事哪有隨便嚐試的,現在可好,弄得騎虎難下了罷?」
「孫媳婦確實沒法子了,求皇祖母指教。」
「指教?捅了簍子就知道找哀家,早幹甚去了!」太後似怒非怒,擺了擺手道,「行了,起來罷,這事你既然做錯了,哀家若不罰你,便顯得哀家沒規矩了。」
簡珞瑤隻是直起了身子,倒沒真的起身,聽到太後的話,忙點頭道:「求皇祖母責罰孫媳婦。」
太後抿了抿唇,緩緩道:「既然你不懂規矩,那便迴去抄十遍《女誡》《女則》罷,原是要罰你關禁閉的,不過下個月便是老五大婚,老五的府邸就在你隔壁,你這個當嫂子也要幫襯下,看在這份上,就先不關你了,起來罷。」
太後說了兩遍起來,簡珞瑤不敢拿喬,當下掩去心底的詫異,福身道:「孫媳婦謝皇祖母開恩。」
確實是開恩了,滿殿的後妃都震驚了,原先瞧著太後頭一次對睿王妃冷下了臉,還以為這迴會嚴懲呢,沒成想竟然雷聲大雨點小,竟然是這般不痛不癢的懲罰。
眾人失望之餘,又聽得太後不輕不重的道:「既然老三家的已經受了懲罰,此事便翻篇了,往後哀家還聽到誰拿此事說嘴,亦或是傳到外邊去,可饒不了你們!」
眾人麵色一凜,哪還敢說不?當下齊刷刷的應道:「臣妾記下了。」
簡珞瑤這才放下心來,先前被罰跪的時候,她還以為自己真「失寵」,這會兒瞧著太後對眾人的警告,她便能徹底放心,以後甭管怎麽喂孩子,都沒人能說三道四了。
太後說罷,又擺了擺手:「行了,都迴去忙你們的事罷,老三家的和孩子留下。」
淑妃依依不舍的把懷中的蕭重乾交到了簡珞瑤手上,一步三迴頭的出了慈寧宮。
比起淑妃的不舍,大多數人的心情便複雜多了,一是震驚,她們真不清楚,太後對睿王妃的喜愛究竟有多深,這種事關顏麵的事,都能對她輕拿輕放!
二是失望,好不容易抓到了把柄,而簡氏也認罪了,太後竟然這麽不配合。
三是憤怒——有這種情緒的就隻有少部分人了,比如蔣嬪和誠王妃。
誠王妃確實出離憤怒了,她抓到了簡氏的把柄,本以為能讓太後高看一眼,結果半句鼓勵的話都沒得到,太後對簡氏的處罰雷聲大雨點兒小也就罷了,好歹沒有全然的包庇,可太後最後那句警告,名義上叫在場的人都不許再提,可那眼神似有若無的往她身上掃,究竟是什麽含義,她還能不清楚嗎?
分明就是在警告她!
太後的偏心,真真是偏到咯吱窩裏去了!
蔣嬪和誠王妃這對婆媳出離了憤怒,陳嬪和安王妃的心情也委實複雜,婆媳倆慢慢迴了永寧宮,陳嬪才緩緩道:「太後看似是在懲罰睿王妃,其實不過是借此機會,將睿王妃私自給皇長孫喂奶的事過了明路,以後誰也不能拿這個當攻訐睿王妃的把柄了。」
「至於這抄書,太後連個期限都沒說,也沒提抄完交給誰查閱,睿王妃究竟抄與不抄,誰清楚?」
安王妃抿了抿唇,心有不甘的道:「睿王妃出自書香門第,寫得一手好字,聽說當年選秀的時候,皇祖母和母後都誇過的。」
「可不是,所以這抄書,對睿王妃而言,還真不算懲罰。」陳嬪說到這裏,瞥了安王妃一眼,「你既然清楚,誠王妃那兒,你湊什麽熱鬧?」
「母妃明鑒,兒媳並未與她謀劃,誠王妃當日找兒媳商量去睿王府做客,兒媳並不清楚她的用意,隻順水推舟的叫上了平王妃。」
陳嬪點了點頭,懶得戳破安王妃的小心思,索性這次做得還算小心,沒露出尾巴,她便懶得理會,隻意味深長的道:「你可曾記得上迴本宮警告過什麽?」
安王妃臉色一凜,終是忍不住心底的不甘,問道:「睿王妃是生了皇長孫,可她此舉也確實給皇家蒙羞,皇祖母怎麽就不管一管?」
「怎麽沒管?」陳嬪挑眉,「太後不是叫咱們管住自己的嘴,別亂說了嗎?」
安王妃一時沉默,陳嬪頓了頓,又輕笑道,「這宮裏宮外啊,都是人精兒,太後今兒說的話,就算咱們不傳出去,見著這副諱莫如深的態度,外邊便不敢亂傳了,就跟上迴皇長孫病重的傳言一眼,你瞧如今可還有誰敢提起?」
安王妃聽到這兒,是徹底無話可說了。
能說什麽?太後擺明了要護著簡氏,便是她犯了天大的錯,太後都能給簡氏壓下去。
難怪簡氏有恃無恐,在慈寧宮時裝得那般好。
似乎知道安王妃的心思,陳嬪又加了一句:「你瞧著看,哪個犯了錯受了懲罰的人,轉臉還有被太後特意留在慈寧宮的殊榮?此舉就是在警告你們,以後這種幺蛾子少出一些,要不是這迴捅到太後跟前去了,她老人家估計還睜隻眼閉隻眼。」
其實安王妃想岔了,簡珞瑤還真沒裝,她自己都一臉懵逼呢,原先因著蕭長風的提醒,她就沒想過太後這次會繞過她,到了慈寧宮,見著太後先前那不怒自威的態度,她連最壞的準備都做好了,哪裏知道太後雷聲大雨點小,她這迴是真的感覺到了驚喜。
等人都走後,太後才對簡珞瑤擺了擺手,溫聲道:「抱著六六累了罷?這孩子確實沉手,哀家先前抱了那麽會兒,都有些手酸了,快把孩子放哀家這裏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