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灌溉的水也都來於此河。


    巫河現在的堤壩築於漳州城外,是齊兆興主持修建的, 於五年前完工。


    當初修築時朝廷便撥了大筆銀子,除此之外, 每年還要定量撥銀子維護。


    這樣大的工程, 可想而知這堤壩本該有多牢靠。


    而今, 它卻塌了。


    換句話說,打從一開始朝廷的銀子就被淮安府給貪進了口袋裏,所以才做出了個豆腐渣工程。


    更別提有日常維護一事了, 不然無緣無故地怎麽會就塌了。


    再者,淮安府上上下下把這事捂得嚴嚴實實,這裏的大小官員怕是沒幾個幹淨的。


    就像旱災一樣,都過去了一月有於,死了那麽多人,朝廷才知道。


    若淮安府不上摺子,那這裏的百姓都死光了,外界或許都不會知曉。


    為此宋引玉不禁很是憤怒,心裏仿若被哽住了一樣, 不上不下極其難受。


    她啞聲問:


    「究竟是怎麽一迴事?還請沈公子一一告知。」


    沈歸早已牽扯其中,泥足深陷自然沒什麽好隱瞞的。


    他有條不紊地開了口說到:


    「巫河堤壩坍塌於一個月前, 隻因巫河地處漳州郊外平日少有人煙。


    當時百姓正苦於災禍,遂, 起初並無人發現。


    直到後來, 淮安四處水竭,有人尋去了巫河找水,誰知, 竟意外瞧見堤壩已毀。」


    算算時間,淮安發生旱災是在兩個月前,也就是說,巫河的堤壩是在過了一月後塌的。


    談及此事時,沈歸眉頭緊鎖臉色很不好看。


    宋引玉不解,問到:


    「為何外界對此事一無所知,沈公子又是從何得知?」


    此事外傳定然會引起軒然大波,可在漳州城這麽久,宋引玉發現城中百姓竟像是也不知情。


    反倒是沈歸一個外來人知之甚詳,更甚者他很可能從頭到尾都參與其中。


    巫河不是個人私產,這件事不該才幾個人知道才對。


    沈歸明白宋引玉的意思,憶起之前那些事,他臉色沉了下來,隨即盯著宋引玉一字一句道:


    「堤壩之事被人發現後不久,淮安府戒嚴,各城百姓不得隨意出入。」


    宋引玉心髒狠狠跳了一下:


    「什麽意思?」


    「姑娘可知發生民亂之事?」


    宋引玉蹙眉點頭,想起了侍墨的話道:


    「我聽聞是因官府害死了一對哥倆,激起了民憤,被災民圍了官府……」


    話到這宋引玉驚覺不對停住了,她唿吸有些許急促,問到,


    「不對,事實不是這樣的,是與不是?」


    沈歸頷首,直言道:


    「確實不對,那隻是個幌子。」


    他接下來的話語氣微變,變得有些沉重:


    「姑娘,圍了官府的災民正是發現巫河堤壩的災民。」


    電光火石間,宋引玉突然意識到什麽。


    她猛地瞪大眼睛,向前傾了傾身子問到:


    「那些人,可還活著?」


    這話,她問得有些艱難。


    淮安府個個都是巨貪,一貪還貪了這麽多年。


    若此次所遇災禍不是幹旱而是洪水,那後果更不堪設想。


    那樣的堤壩連半日都抵擋不了就會決堤,整個淮安府都會被淹沒,屆時死得人會更多。


    貪贓枉法,營私舞弊,罪犯欺君。


    每一條都是死罪,誅連九族都有可能。


    而得知真相的人,齊兆興怎麽可能讓他們活著?


    「他們暫且無性命之憂。」


    怎麽可能?


    宋引玉難以置信:


    「人現在在哪裏?」


    宋引玉追問到。


    「姑娘,巫河之事不能外傳,堤壩塌了得修。


    還有誰能比他們更合適。」


    沈歸嘆了口氣,麵容顯露出了疲憊之意,他雙眼微闔道:


    「當日他們將此事掩下,本是想威脅齊兆興,讓他開放糧倉賑災。


    誰料,還是低估了此人的心狠手辣。」


    所以齊兆興不殺眾人,便是打算利用他們。可一旦堤壩建好,恐怕就是這些人的死期。


    現下宋引玉什麽都明白了,之前所有的疑點想不通都能串起來了。


    為何淮安府不想朝廷的人來,而遲遲不上報災情。


    為何他前腳剛上報民亂,後腳就平得這般快。


    全都明了。


    宋引玉看向冒著熱氣的茶杯呆呆地坐著,沉默不語。


    片刻半響,她突然抬頭看向沈歸問到:


    「這一切你是如何得知的,去京城送萬民書的人是你的手筆?」


    話已至此,也沒什麽好隱瞞的,此事說來也是他倒黴。


    也或許是命裏有次一劫,方才遇上此等禍事。


    沈歸臉上苦意更甚,連笑都找不出來了:


    「在下是個生意人,行事自然是有利可圖才做。


    裕順商號販的茶葉乃是在下產業裏最賺錢的買賣之一,而這些茶葉均是產自蒼山縣。


    淮安府幹旱,蒼山種的茶樹枯死泰半。白花花的銀子沒了,在下怎可坐視不理,就帶人去了蒼山。」


    蒼山縣在淮安府的梧州境內,是出了名的產茶地,大晉泰半的茶都出自此地。


    這點宋引玉知道,京城中賣得最多的就是此地的茶。


    「在下為尋得補救之法,一路順著蒼山的巫河河段尋到了堤壩之處,不料意外發現了真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進古早虐文裏當媽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日葵一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日葵一號並收藏穿進古早虐文裏當媽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