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
實錘了!我王莽就是穿越者 作者:二月風似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98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
今日陽光明媚,今日春暖花開,今日春風得意!
王莽享受著孟春三月的陽光照耀,感受著明媚春天的習習之風,心情好到極致!
從清晨之時的趙飛燕無痕水潤,再到上午的劉驁菡萏別院賞賜。
王莽的心情就像是天上的三月日光,要多燦爛就有多燦爛,要多得意就有多得意。
從宣室殿離開之後,王莽便馬不停蹄的離開了未央宮,去了和班殊約定的地方。
按照與王莽的約定,班殊早早的就盛裝出門,到了約定之地懷著激動和期待的心情等待著王莽的出現。
但真讓她等到王莽的身影出現之時,班殊的心情不由又緊張忐忑了起來,好像很是嬌羞。
王莽遠遠的看到站在前方亭中的班殊,臉上露出一絲幸福微笑。
今日的班殊還是那麽的絕美,一如他第一次見到班殊之時的心動。
一身紅色鬥篷,絕世遺塵的站在如山水畫一般美麗的亭台之中,盡顯無盡風華,宛如人間謫仙子。
一陣風拂過涼亭,班殊衣袂飄然,四方芳草曳動,柳條出絲,仿佛是有花香四溢,美煞人間,頓使春風失色。
見此佳人美景,王莽心馳神往,不由加快幾分步伐,想要快些走到班殊麵前。
“吾來矣。”
王莽剛進亭中,驚喜的對著班殊如此說道。
班殊聽到王莽的聲音,她一臉嬌羞的轉身過來,看著王莽熱切的眼神,羞聲迴道:“妾亦剛至。”
王莽看著班殊這樣的神情,心中升起無限愛憐,他知道班殊肯定等了他很久。
王莽帶著歉意向前一步,帶著愛憐將班殊輕輕攬著懷中,溫柔問道:“冷麽?”
班殊聽到王莽的關心,又感受著王莽臂膀的溫柔,心頭一暖,甜甜迴道:“有郎君遮風,妾不冷。”
王莽感動的抱著班殊,慢慢的晃動,班殊的懂事和善解人意真是讓王莽感受到了莫大的幸福。
王莽都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竟然能得班殊如此芳心。
抱著班殊溫暖了片刻之後,王莽低頭說道:“吾已將機杼備好,午後吾與你一同至長樂宮獻於太後。”
班殊輕輕嗯了一聲,“妾都聽郎君安排。”
王莽感慨著抱著班殊,一刻都舍不得分開。
班殊和趙飛燕在王莽心中是完全不同的。
班殊就像是一片皎潔的月光,王莽每每親近她時,都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歡,並且還能使王莽的心得到一片寧靜祥和之感。
所以,王莽對班殊那才是發自於心的真心喜歡。
而對趙飛燕的一切,在王莽看來這都是意外。
王莽對趙飛燕別無特別之感覺,他之所以會對趙飛燕衝動,在王莽後來所思之中,王莽認為他對趙飛燕頂多就是見色起意,並抱著一種占便宜的心理快感。
所以,王莽每每對趙飛燕有不軌行為時,王莽也都是不顧趙飛燕感受,隻貪一時之爽。
而且,每當趙飛燕要和班殊比較之時,王莽都會生氣製止。
由此可見,王莽對班殊,趙飛燕二人的態度真的是天差地別。
和班殊在涼亭之中一訴相思之後,在午後之時,王莽就帶著班殊去了長樂宮中。
有了王莽的開路,班殊進到宮禁之中的確實也方便了許多。
不然的話,就以班殊和班家的地位,以及班婕妤在宮中的能力。班殊想要單獨進宮,幾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想要讓班殊代王莽進獻機杼,還是需要王莽帶著班殊一起到長樂宮才行。
王莽和班殊走在長樂宮的宮道之上,朝著王政君所居的長信宮而去。
班殊略帶緊張的問著王莽,“太後不會怪罪郎君帶外人入宮吧?”
王莽笑著安慰道:“汝非外人也。汝乃吾之未婚之妻,將來的王家大婦。且太後最親家人,見汝之後,定歡喜不已。”
聽到王莽如此安慰之後,班殊心中的忐忑也平複不少。
雖然班殊也曾見過王政君數麵,但她見王政君時都是末位陪席之坐,從未和王政君有過一次言語交流。
所以,在王莽要帶她單獨見王政君時,班殊的心中忐忑自然也就多了幾分,不再複以往的淡然才女之範。
畢竟,兩者之間的身份懸殊實在太多,而且,班殊就算再有才氣,也不過就是一位十六歲少女,能有多少見識呢?
王莽鼓勵著班殊,兩人一起到了長信宮前。
到了長信宮的大殿之前,王莽和班殊停住腳步,對著宮殿之前傳話的寺人拜道:“有勞內侍代為稟告,射聲校尉兼中常侍王莽攜班殊求見至尊。”
寺人迴拜道:“常侍稍待。”
王莽和班殊在殿在等候了片刻之間,這位傳話的寺人就出來了。
寺人對著王莽客氣道:“常侍,至尊宣您入殿。”
王莽對著寺人又客氣拜道:“多謝內侍。”
而後,王莽就帶著班殊一起進到了長信宮中的大殿之內。
到了殿內之後,王莽和班殊一前一後走在殿道之上,在距離王政君禦座十步的距離,王莽和班殊停住腳步,拜道:“侄兒(班殊)參見太後陛下。”
王政君看到王莽和班殊之後,臉上笑意盎然,慈祥的迴道:“免禮。”
“謝至尊。”
兩人再拜。
王莽看著王政君,親切笑道:“姑母,今日侄兒攜班殊而至,向姑母進獻新式機杼。”
王政君笑道:“此事不急,汝與班殊快快近前與朕聊聊閑天。”
王莽迴道:“喏。”
然後王莽輕輕推了一下還有些緊張的班殊,然後兩人從丹陛一側近前到了王政君身前。
王政君看著王莽,又看著班殊,讚道:“汝眼光甚好,班殊配汝,真乃一雙碧人也。”
王莽笑道:“侄兒能與班殊相合,全賴姑母助力。且班殊鍾靈毓秀,天人之姿。侄兒能得班殊,實為三生有幸。”
王政君笑著看著班殊,班殊羞紅著臉低著頭,顯然她很害羞王莽對她的誇獎,尤其還是當著王政君的麵誇她。
王政君對班殊滿意至極,王政君道:“班家家風甚好,朕也曾誇讚過班婕妤類樊姬之德。班殊為班婕妤之弟,其性情容貌皆上佳也,汝有福矣。”
“弟”這個稱謂在漢時也指妹妹。
班殊聽到王政君如此誇獎之後,她也微微一拜,謙虛道:“至尊言重,妾平常至極,不敢當此誇讚。”
王政君笑道:“汝之怎樣,朕心知之。以後汝與王莽一般,稱唿朕為姑母即可。吾等是為一家之人,不需見外也。”
班殊眼中頓時露出激動之色,她連忙又對著王政君拜道:“謝姑母恩典。”
王政君聽到班殊這聲姑母之後,心情更是舒暢,連連誇道:“好孩子。”
王莽和班殊又陪著王政君在殿中暢聊了許久之後,兩人又一左一右陪著王政君到了宮中花園之中散步遊玩許久。
在到王政君也有點乏累之後,王莽又不失時機的說道:“姑母,此刻閑暇。侄兒命人將新式機杼搬來,讓班殊為姑母演示其能如何?”
王政君道:“善,汝去操辦。”
王莽迴拜:“喏。”
然後在王莽的命令之下,早就準備好的新式機杼也從宮外搬來了進來。
王政君坐在禦榻之上,看著力士們小心翼翼的搬進殿中的機杼,也不由露出了好奇之色。
王政君看著這台新式機杼好像與平常機杼的變化並不太大,於是好奇道:“此機杼有何能也?”
王莽賣了關子說道:“姑母稍待,待侄兒最後調試一番,讓班殊操作,姑母便可明了此機杼之能。”
王政君微微點頭,就等著王莽和班殊的表現。
王莽起身走到已經被力士擺放好的機杼之前,然後按照流程將這台機杼之上最後幾步的零件拚接上去。
王莽看著一旁等候著的班殊,“汝來試試。”
班殊聽到王莽的話後,輕輕點頭,然後就按照王莽的指揮坐在了這台機杼之前的木椅之上,然後按照步驟依次的將準備好的絲麻之物放置於機杼之內,然後輕輕拉扯轉動機杼之上的紡輪。
就這樣,這台機杼在班殊的如此簡單操作之下轉動了起來,機杼之上幾根豎著的錠子同時轉動,一圈一圈的纏繞著被機杼分離織好的絲麻。
王政君看著如此簡單至極的操作,又看著這台機杼與眾不同的工作效率。王政君也不由站起了身子,帶著震撼的目光,移步走了過來。
王政君看著不停轉動的紡輪和纏繞絲麻線團的錠子,她不可思議的說道:“此便是汝所製之新機杼?”
王莽迴道:“此機杼正是侄兒與班殊共製。侄兒提供想法,班殊提供思路,而後又有將作大匠解萬年提供匠人。在經過數十次試驗之下,方才製出此機杼。”
王莽還是很地道的,雖然將新機杼之功分予了班殊部分,但最起碼還沒忘提一嘴解萬年的作用。
至於王政君能不能記住解萬年的功勞,這事就不能強求了,隻能隨緣。
王政君真切感受到了這台新機杼的威力,她看著班殊如此輕易的操作,最後也忍不住手癢。
王政君道:“朕來試試。”
班殊聽到王政君的話後,立刻起身讓出位置,拜道:“姑母請。”
王政君在班殊的攙扶下坐在了這台新機杼前的木椅之上,然後又在班殊的細心指點下,了然了這台機杼的操作要點。
王政君熟練至極的操作這台機杼,好似已經練習過了千百遍,絲毫都不像是第一次操作。
對於王政君能這般熟練,王莽也心中了然。王政君作為當朝太後,連同元帝時期的皇後生涯,她已經母儀天下幾十年了。
這幾十年裏王政君每年都至灞水繭館親桑,所以對於機杼之操作,雖不如一般的農婦織工那樣熟練,但在在一般操作上,王政君還是很熟悉的。
尤其是這台新式機杼還這般簡單明快,王政君一眼就能看過操作關鍵所在,所以,她在操作之時也就顯得熟練無比,還隱隱有些行雲流水之感。
過了好一會兒後,王政君終於將試驗用的絲麻紡織完了。
王政君意猶未盡,嗬嗬一笑:“真乃神物也!”
王莽笑著迴道:“侄兒能與班殊製出此物,皆因姑母庇佑。若無那日姑母親領侄兒感受繭館秦桑之艱,侄兒也不會有此靈感。”
王政君聽著王莽的孝順之言,心中順意無比,對著王莽誇讚道:“汝有心矣。”
王莽再拜,又一次強調了王政君的作用。
然後又誇幾句班殊的作用。
王政君看著王莽,又看著班殊,不僅順延至極,就連心情也是前所未有的舒暢。
王政君命道:“此機杼如此便利,當推之天下,以紓萬民之苦。汝可傳朕之旨意與解萬年,命其複製此機,廣布天下郡國縣鄉。”
王莽拜道:“侄兒遵旨。”
然後王莽又對著王政君說道:“姑母,此機杼還未命名,侄兒鬥膽請姑母禦賜名謂,鹹使天下聞之。”
王政君看著這台新式機杼,沉吟片刻,然後說道:“既然此機杼為汝與班殊共製,不若就稱此機杼為‘同心’。望汝與班殊今生今世皆能同心共行,不離不棄,風雨同舟。”
王莽和班殊立刻拜道:“多謝姑母。”
王政君微笑著慈祥道:“起來吧,不需如此多禮。朕與爾等皆為至親,宮中家中,朕俱為長輩。汝二人今後見朕皆行晚輩之禮即可。”
王莽和班殊又拜王政君恩典。
最後,王政君也真的給出了她實質的獎勵,命人賜予了班殊一塊可以自由出入宮禁的令牌。
同時又賜給班殊一對藍田玉手鐲。
藍田玉在漢代地位極高,乃是皇家專屬之用,相傳秦始皇傳國璽就是用藍田水蒼玉所製。
所以,此玉從秦漢時起就是名貴至極的寶玉,到了後來的唐代藍田玉更是金貴無比。
以至於後人以詩誦之,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由此可見,此玉在古人心目之中的地位,以直追神物!
班殊能得此重賞,這也就意味著她現在已經得到了王家定海神針王政君的認可。
這種認可可比王莽找個媒人下個聘禮送個婚書要厲害的多。
這種認可等於是直接奠定了班殊在王家的地位,以後她就是王莽獨一無二的後宅大婦!
就算王莽想反悔,也不可能反悔的。
可以說這種認可,就像是蓋了章,實了名一樣鄭重之至。
因此,班殊也激動拜道:“多謝姑母厚賜。”
王莽見到王政君對班殊的這般厚賜和認可,頓時也露出一個無比激動的呲牙笑容。
王莽也對著王政君拜道:“多謝姑母厚賜。”
王政君嗬嗬笑道:“以後汝可要好好對待班殊,否則朕必不輕饒於你。”
————————
99章文字又被吞了,後來訂閱的讀者若感覺閱讀文意缺失,可加讀者群自取群文件對比閱讀。
今日陽光明媚,今日春暖花開,今日春風得意!
王莽享受著孟春三月的陽光照耀,感受著明媚春天的習習之風,心情好到極致!
從清晨之時的趙飛燕無痕水潤,再到上午的劉驁菡萏別院賞賜。
王莽的心情就像是天上的三月日光,要多燦爛就有多燦爛,要多得意就有多得意。
從宣室殿離開之後,王莽便馬不停蹄的離開了未央宮,去了和班殊約定的地方。
按照與王莽的約定,班殊早早的就盛裝出門,到了約定之地懷著激動和期待的心情等待著王莽的出現。
但真讓她等到王莽的身影出現之時,班殊的心情不由又緊張忐忑了起來,好像很是嬌羞。
王莽遠遠的看到站在前方亭中的班殊,臉上露出一絲幸福微笑。
今日的班殊還是那麽的絕美,一如他第一次見到班殊之時的心動。
一身紅色鬥篷,絕世遺塵的站在如山水畫一般美麗的亭台之中,盡顯無盡風華,宛如人間謫仙子。
一陣風拂過涼亭,班殊衣袂飄然,四方芳草曳動,柳條出絲,仿佛是有花香四溢,美煞人間,頓使春風失色。
見此佳人美景,王莽心馳神往,不由加快幾分步伐,想要快些走到班殊麵前。
“吾來矣。”
王莽剛進亭中,驚喜的對著班殊如此說道。
班殊聽到王莽的聲音,她一臉嬌羞的轉身過來,看著王莽熱切的眼神,羞聲迴道:“妾亦剛至。”
王莽看著班殊這樣的神情,心中升起無限愛憐,他知道班殊肯定等了他很久。
王莽帶著歉意向前一步,帶著愛憐將班殊輕輕攬著懷中,溫柔問道:“冷麽?”
班殊聽到王莽的關心,又感受著王莽臂膀的溫柔,心頭一暖,甜甜迴道:“有郎君遮風,妾不冷。”
王莽感動的抱著班殊,慢慢的晃動,班殊的懂事和善解人意真是讓王莽感受到了莫大的幸福。
王莽都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竟然能得班殊如此芳心。
抱著班殊溫暖了片刻之後,王莽低頭說道:“吾已將機杼備好,午後吾與你一同至長樂宮獻於太後。”
班殊輕輕嗯了一聲,“妾都聽郎君安排。”
王莽感慨著抱著班殊,一刻都舍不得分開。
班殊和趙飛燕在王莽心中是完全不同的。
班殊就像是一片皎潔的月光,王莽每每親近她時,都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歡,並且還能使王莽的心得到一片寧靜祥和之感。
所以,王莽對班殊那才是發自於心的真心喜歡。
而對趙飛燕的一切,在王莽看來這都是意外。
王莽對趙飛燕別無特別之感覺,他之所以會對趙飛燕衝動,在王莽後來所思之中,王莽認為他對趙飛燕頂多就是見色起意,並抱著一種占便宜的心理快感。
所以,王莽每每對趙飛燕有不軌行為時,王莽也都是不顧趙飛燕感受,隻貪一時之爽。
而且,每當趙飛燕要和班殊比較之時,王莽都會生氣製止。
由此可見,王莽對班殊,趙飛燕二人的態度真的是天差地別。
和班殊在涼亭之中一訴相思之後,在午後之時,王莽就帶著班殊去了長樂宮中。
有了王莽的開路,班殊進到宮禁之中的確實也方便了許多。
不然的話,就以班殊和班家的地位,以及班婕妤在宮中的能力。班殊想要單獨進宮,幾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想要讓班殊代王莽進獻機杼,還是需要王莽帶著班殊一起到長樂宮才行。
王莽和班殊走在長樂宮的宮道之上,朝著王政君所居的長信宮而去。
班殊略帶緊張的問著王莽,“太後不會怪罪郎君帶外人入宮吧?”
王莽笑著安慰道:“汝非外人也。汝乃吾之未婚之妻,將來的王家大婦。且太後最親家人,見汝之後,定歡喜不已。”
聽到王莽如此安慰之後,班殊心中的忐忑也平複不少。
雖然班殊也曾見過王政君數麵,但她見王政君時都是末位陪席之坐,從未和王政君有過一次言語交流。
所以,在王莽要帶她單獨見王政君時,班殊的心中忐忑自然也就多了幾分,不再複以往的淡然才女之範。
畢竟,兩者之間的身份懸殊實在太多,而且,班殊就算再有才氣,也不過就是一位十六歲少女,能有多少見識呢?
王莽鼓勵著班殊,兩人一起到了長信宮前。
到了長信宮的大殿之前,王莽和班殊停住腳步,對著宮殿之前傳話的寺人拜道:“有勞內侍代為稟告,射聲校尉兼中常侍王莽攜班殊求見至尊。”
寺人迴拜道:“常侍稍待。”
王莽和班殊在殿在等候了片刻之間,這位傳話的寺人就出來了。
寺人對著王莽客氣道:“常侍,至尊宣您入殿。”
王莽對著寺人又客氣拜道:“多謝內侍。”
而後,王莽就帶著班殊一起進到了長信宮中的大殿之內。
到了殿內之後,王莽和班殊一前一後走在殿道之上,在距離王政君禦座十步的距離,王莽和班殊停住腳步,拜道:“侄兒(班殊)參見太後陛下。”
王政君看到王莽和班殊之後,臉上笑意盎然,慈祥的迴道:“免禮。”
“謝至尊。”
兩人再拜。
王莽看著王政君,親切笑道:“姑母,今日侄兒攜班殊而至,向姑母進獻新式機杼。”
王政君笑道:“此事不急,汝與班殊快快近前與朕聊聊閑天。”
王莽迴道:“喏。”
然後王莽輕輕推了一下還有些緊張的班殊,然後兩人從丹陛一側近前到了王政君身前。
王政君看著王莽,又看著班殊,讚道:“汝眼光甚好,班殊配汝,真乃一雙碧人也。”
王莽笑道:“侄兒能與班殊相合,全賴姑母助力。且班殊鍾靈毓秀,天人之姿。侄兒能得班殊,實為三生有幸。”
王政君笑著看著班殊,班殊羞紅著臉低著頭,顯然她很害羞王莽對她的誇獎,尤其還是當著王政君的麵誇她。
王政君對班殊滿意至極,王政君道:“班家家風甚好,朕也曾誇讚過班婕妤類樊姬之德。班殊為班婕妤之弟,其性情容貌皆上佳也,汝有福矣。”
“弟”這個稱謂在漢時也指妹妹。
班殊聽到王政君如此誇獎之後,她也微微一拜,謙虛道:“至尊言重,妾平常至極,不敢當此誇讚。”
王政君笑道:“汝之怎樣,朕心知之。以後汝與王莽一般,稱唿朕為姑母即可。吾等是為一家之人,不需見外也。”
班殊眼中頓時露出激動之色,她連忙又對著王政君拜道:“謝姑母恩典。”
王政君聽到班殊這聲姑母之後,心情更是舒暢,連連誇道:“好孩子。”
王莽和班殊又陪著王政君在殿中暢聊了許久之後,兩人又一左一右陪著王政君到了宮中花園之中散步遊玩許久。
在到王政君也有點乏累之後,王莽又不失時機的說道:“姑母,此刻閑暇。侄兒命人將新式機杼搬來,讓班殊為姑母演示其能如何?”
王政君道:“善,汝去操辦。”
王莽迴拜:“喏。”
然後在王莽的命令之下,早就準備好的新式機杼也從宮外搬來了進來。
王政君坐在禦榻之上,看著力士們小心翼翼的搬進殿中的機杼,也不由露出了好奇之色。
王政君看著這台新式機杼好像與平常機杼的變化並不太大,於是好奇道:“此機杼有何能也?”
王莽賣了關子說道:“姑母稍待,待侄兒最後調試一番,讓班殊操作,姑母便可明了此機杼之能。”
王政君微微點頭,就等著王莽和班殊的表現。
王莽起身走到已經被力士擺放好的機杼之前,然後按照流程將這台機杼之上最後幾步的零件拚接上去。
王莽看著一旁等候著的班殊,“汝來試試。”
班殊聽到王莽的話後,輕輕點頭,然後就按照王莽的指揮坐在了這台機杼之前的木椅之上,然後按照步驟依次的將準備好的絲麻之物放置於機杼之內,然後輕輕拉扯轉動機杼之上的紡輪。
就這樣,這台機杼在班殊的如此簡單操作之下轉動了起來,機杼之上幾根豎著的錠子同時轉動,一圈一圈的纏繞著被機杼分離織好的絲麻。
王政君看著如此簡單至極的操作,又看著這台機杼與眾不同的工作效率。王政君也不由站起了身子,帶著震撼的目光,移步走了過來。
王政君看著不停轉動的紡輪和纏繞絲麻線團的錠子,她不可思議的說道:“此便是汝所製之新機杼?”
王莽迴道:“此機杼正是侄兒與班殊共製。侄兒提供想法,班殊提供思路,而後又有將作大匠解萬年提供匠人。在經過數十次試驗之下,方才製出此機杼。”
王莽還是很地道的,雖然將新機杼之功分予了班殊部分,但最起碼還沒忘提一嘴解萬年的作用。
至於王政君能不能記住解萬年的功勞,這事就不能強求了,隻能隨緣。
王政君真切感受到了這台新機杼的威力,她看著班殊如此輕易的操作,最後也忍不住手癢。
王政君道:“朕來試試。”
班殊聽到王政君的話後,立刻起身讓出位置,拜道:“姑母請。”
王政君在班殊的攙扶下坐在了這台新機杼前的木椅之上,然後又在班殊的細心指點下,了然了這台機杼的操作要點。
王政君熟練至極的操作這台機杼,好似已經練習過了千百遍,絲毫都不像是第一次操作。
對於王政君能這般熟練,王莽也心中了然。王政君作為當朝太後,連同元帝時期的皇後生涯,她已經母儀天下幾十年了。
這幾十年裏王政君每年都至灞水繭館親桑,所以對於機杼之操作,雖不如一般的農婦織工那樣熟練,但在在一般操作上,王政君還是很熟悉的。
尤其是這台新式機杼還這般簡單明快,王政君一眼就能看過操作關鍵所在,所以,她在操作之時也就顯得熟練無比,還隱隱有些行雲流水之感。
過了好一會兒後,王政君終於將試驗用的絲麻紡織完了。
王政君意猶未盡,嗬嗬一笑:“真乃神物也!”
王莽笑著迴道:“侄兒能與班殊製出此物,皆因姑母庇佑。若無那日姑母親領侄兒感受繭館秦桑之艱,侄兒也不會有此靈感。”
王政君聽著王莽的孝順之言,心中順意無比,對著王莽誇讚道:“汝有心矣。”
王莽再拜,又一次強調了王政君的作用。
然後又誇幾句班殊的作用。
王政君看著王莽,又看著班殊,不僅順延至極,就連心情也是前所未有的舒暢。
王政君命道:“此機杼如此便利,當推之天下,以紓萬民之苦。汝可傳朕之旨意與解萬年,命其複製此機,廣布天下郡國縣鄉。”
王莽拜道:“侄兒遵旨。”
然後王莽又對著王政君說道:“姑母,此機杼還未命名,侄兒鬥膽請姑母禦賜名謂,鹹使天下聞之。”
王政君看著這台新式機杼,沉吟片刻,然後說道:“既然此機杼為汝與班殊共製,不若就稱此機杼為‘同心’。望汝與班殊今生今世皆能同心共行,不離不棄,風雨同舟。”
王莽和班殊立刻拜道:“多謝姑母。”
王政君微笑著慈祥道:“起來吧,不需如此多禮。朕與爾等皆為至親,宮中家中,朕俱為長輩。汝二人今後見朕皆行晚輩之禮即可。”
王莽和班殊又拜王政君恩典。
最後,王政君也真的給出了她實質的獎勵,命人賜予了班殊一塊可以自由出入宮禁的令牌。
同時又賜給班殊一對藍田玉手鐲。
藍田玉在漢代地位極高,乃是皇家專屬之用,相傳秦始皇傳國璽就是用藍田水蒼玉所製。
所以,此玉從秦漢時起就是名貴至極的寶玉,到了後來的唐代藍田玉更是金貴無比。
以至於後人以詩誦之,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由此可見,此玉在古人心目之中的地位,以直追神物!
班殊能得此重賞,這也就意味著她現在已經得到了王家定海神針王政君的認可。
這種認可可比王莽找個媒人下個聘禮送個婚書要厲害的多。
這種認可等於是直接奠定了班殊在王家的地位,以後她就是王莽獨一無二的後宅大婦!
就算王莽想反悔,也不可能反悔的。
可以說這種認可,就像是蓋了章,實了名一樣鄭重之至。
因此,班殊也激動拜道:“多謝姑母厚賜。”
王莽見到王政君對班殊的這般厚賜和認可,頓時也露出一個無比激動的呲牙笑容。
王莽也對著王政君拜道:“多謝姑母厚賜。”
王政君嗬嗬笑道:“以後汝可要好好對待班殊,否則朕必不輕饒於你。”
————————
99章文字又被吞了,後來訂閱的讀者若感覺閱讀文意缺失,可加讀者群自取群文件對比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