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納采之禮(求訂閱)


    二月初二日。


    這是劉向為王莽所推算的納采黃道吉日。


    這一日王莽著新衣帶厚禮,早早的來到了劉向府上。


    劉向也早就在等待著王莽到來。


    今日是劉向為王莽納采提親之吉日,作為王莽的大媒人,劉向也是榮幸之至。


    “一切都拜托劉公。”


    王莽對著劉向大拜。


    納采是古人婚禮六禮之中的第一步,由男方安排正兒八經的媒人登臨女方之門,行納采提親之禮。


    完成了這一步後,便可進行下一步驟——問名。


    劉向看著王莽如此認真一拜,也笑道:“汝盡管安心,吾定不負汝之重望也。”


    王莽喜道:“吾信劉公也。”


    說罷,王莽便將一隻早就備好的大雁,命人抱了過來,然後接住,轉給了劉向。


    可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隻活蹦亂跳的大雁,此雁可是古人行納采之禮時必不可少的禮物。


    《禮記·昏義》日“:納采者,謂采擇之禮,故昏禮下達,納采用雁也。”


    況且現在不過仲春之初而已,南去的大雁還未有幾隻返北。


    所以,這隻大雁也花王莽不少的心思才得到手中。


    劉向接過大雁之後,又將大雁轉給身後的仆從接住。


    對著王莽又誇道:“此雁羽翼如此光潔,且精神抖擻。汝費心不少。”


    王莽道:“吾之心在乎於誠也,此雁既為六禮之首,哪怕散盡萬金,吾也要求此完美健康之雁,作為納采之吉。”


    劉向哈哈一笑,很認可王莽之心。


    劉向笑道:“時辰也不早了,吾先去班府為汝說媒。待到事成之後,可不能少了吾之喜酒。”


    王莽笑著迴道:“劉公必居上席!”


    劉向聽完王莽的話後,笑的更開心了。


    兩人也不耽誤時間,劉向很快就帶著禮物和大雁,就這樣浩浩蕩蕩的去了班府之上。


    與此同時,班府也是上下俱歡。


    自從班殊十三那年於前夫家過聘至今,已有三年矣。


    看著日漸長大的班殊,班況心裏說不著急那肯定是假的。


    但是,班殊克夫之命又沒秘密。


    長安之家雖貴戶無數,然卻未有敢於班家結親者。


    因為班殊第一次過聘之夫家,乃是列侯之家。


    連列侯之後的公子命格都壓不住班殊之貴命,剩下的人自然也就慫了。


    所以,班殊也被拖至如此年紀。


    現在的王莽就像是一個從天而降的勇士,要搭救班殊於水火。


    班家上下豈能不激動澎湃,認真對待?


    於是乎,在到了二月初二這一日時,除了在未央宮中做婕妤的班婕妤未到之外。


    班氏一家老小都已經聚集在此,等候著王莽的媒人劉向到來。


    眼看著吉時臨近,班況的心情更是緊張,他生怕王莽這小子怕死,臨時反悔了。


    所以班況也就不由自主的著急起來,在前堂之中來迴踱步。


    “班稚你去府前望望,看王莽媒人至否?”


    班稚聽著老爹的命令,他無奈歎息一聲,“孩兒這就去看。”


    其實,從一大清早到現在班稚不知道已經被班況安排多少次去看劉向來沒來。


    班稚又一次走到了府門之前,熟練的墊腳遠眺,去看劉向的蹤跡。


    這一次還未等班稚反應,班稚就看到前方巷口處一隊浩浩蕩蕩的隊伍過來。


    看著這滿是喜氣的隊伍,班稚的臉上也頓時露出驚喜之色。


    他就知道總提綱官是不會臨戰退縮的!


    當他看到劉向前來行納采之禮的隊伍之後,就立刻興奮大喊著:“王家媒人來矣!王家媒人來矣!”


    班稚的聲音很大,直接都穿越了整個班府院落到了女眷所在的後宅之中。


    此刻正在閨房之中故作鎮定,看著書簡的班殊也不由心跳幾分,想要推窗遠眺。


    可惜,她在後宅,即便是推窗去看,也依然是什麽都看不到的。


    班況聽到了班稚的聲音之後,更是緊張大喜,立刻吩咐道:“開門迎客。”


    班府之中的家仆們聽到了主人的吩咐之後,立刻就各司其職,按照各自的分工開始做迎客的準備。


    劉向來的很快,就在班況剛剛吩咐完開門迎客沒多久,他就到了班府之前。


    到了班府之前,劉向很正式向班府門前的家仆遞上了名刺,通報了來意。


    家仆立刻也就馬不停蹄的將劉向名刺送進府中。


    接到劉向名刺的班況,立刻吩咐自己的大兒子班伯到府門前迎接劉向。


    同時,自己也到中庭等候,迎接劉向的到來。


    斑伯到了府門之前,對著劉向拜道:“晚輩班伯拜見劉公,劉公裏麵請。”


    劉向看著班伯,也笑道:“如此便請班大帶路。”


    班伯恭敬的給劉向帶著路,請劉向進入府中。


    到了中庭之後,劉向見到班況。


    班況對著劉向拜道:“劉公大駕光臨,寒舍蓬蓽生輝。”


    劉向也笑著拜道:“班將軍言重,吾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今奉主家之托,攜雁登門,為主家之良人,求班府之貴女。”


    班況大喜道:“劉公裏麵請。”


    劉向抱著大雁,隨著班況一同進到了班府的中堂之內。


    到了中堂之內,劉向又代替主家行雁禮,班況笑到合不攏嘴,從劉向手中接過大雁。


    班況說道:“雁為贄者,順陰陽往來者。貴家以雁為禮,吾欣喜之至也。”


    劉向笑道:“既如此,吾代主家冒昧問將軍,可行納采議婚之禮否?”


    班況迴道:“貴家禮儀鹹備,乃積善之家也。吾女幸配貴家,實乃天賜之緣也,焉有不遵之禮?望劉公代吾轉言,吾女可與貴家結以秦晉之好,以奏琴瑟和鳴。”


    劉向喜道:“既如此,吾代主家謝過將軍。”


    劉向和班況在這一問一答之中,就走完了流程,完成了納采之禮,掙得了班家之迴應。


    接著,劉向便又和班況一起商定問名之禮。


    在兩人的商定之中,問名之禮被定於七日之後。


    七日之後,劉向會再次備雁禮而至,請問名。


    在得到女方允許之後,便可以將雁禮奉上,而後取女方之名及生辰八字而歸。


    得到了這些信息之後,就可以再行六禮之第三禮——納吉。


    納吉這一禮就是走走過場,男方拿著女方的生辰八字進到祖廟之中占卜問吉,待得到吉兆之後,便可備禮通知女方,決定締結婚約。


    可以說在古代這些大戶人家的複雜禮儀之中,婚禮絕對是最複雜的禮儀之一。


    畢竟在古人的觀念之中,婚禮不僅僅隻是一場禮儀,更是一個家族繁衍昌盛的象征。


    所以,古人在對待婚禮之時,每一步都會無比慎重,唯恐出了一點紕漏。


    完全不像後世之人隻看馬內到不到位,馬內到位了當天扯證洞房都沒問題。


    可以說今人之禮遠不如不如古人之禮矣。


    古人之禮在乎心,今人之禮在乎於心意。


    心意到位了,自然一切都可順順隨隨。心意不到位,那就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當然這些問題也不是王莽現在考慮的事情。


    王莽現在的身份是權傾朝野的王家子弟,隻要他願意,那麽這在世人眼中就是有心意的表現。


    所以,不論古今婚姻之事對於富家子弟而言都是願不願意的事情,而不是所謂合不合適的事情。


    合適不合適在普通人家眼裏,隻是人家看不上你的理由,並沒有別的意思。若有,則都是狡辯也。


    在劉向幫王莽完成納采之禮後,王莽對劉向又是千恩萬謝。


    一想到七日之後便要向問名之禮,王莽的心情就莫名激動,自己這輩子終於要結婚了。


    當然這七天的時間,王莽也不可能空等這一件事。


    為王政君造新式織布機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了。


    所以,在王莽激動完了納采之禮的順利進行之後,便就又約了解萬年至自家府上。


    解萬年得到了王莽的邀約之後,也沒有推辭,也沒有猶豫,直接就答應了王莽的邀約。


    而且在來的時候,解萬年還專門帶了兩位製造織布機的匠人。


    這一次,解萬年是真的要幫助王莽製造出王莽所言的那靈光一閃的新式織布機。


    若是當真能夠製造出來的話,解萬年也會因此分到一份功勞,這對解萬年而講肯定也是一件大好事的。


    所以,解萬年根本就不會推辭王莽的邀請,他隻會想王莽啥時候會想起他來。


    到了王莽這裏之後,解萬年見到了身著樸素的王莽。


    此刻的王莽正在一間工具房中聚精會神的看著一位工匠拆解一台漢式織布機。


    王莽看到解萬年後,立刻對著解萬年拜道:“讓大匠見笑了。”


    解萬年迴道:“將軍如此認真,吾不及也。”


    王莽笑道:“吾也不懂,隻是在看匠人操作。現大匠至,自然要比吾專業許多。”


    解萬年聽到這話,臉上的笑意湧現,這點自信他是真的有的。


    解萬年吩咐著帶來的兩位匠人,接過王莽府上匠人的工作,開始拆解這台織布機。


    王莽看著這兩位匠人熟練的拆解著這台織布機,歎道:“果然術業有專攻!此兩位匠人,比吾府上之匠人手藝更為精湛。大匠手下果然人才濟濟。”


    解萬年憨厚一笑,“將軍謬讚,吾擔任將作之職,手下最不缺少便是這些能工巧匠。”


    王莽笑著讚歎,誇著解萬年。


    就在兩人這一笑一言之中,這台漢式織布機就在這兩位匠人手中變成了一件件分離開來的零件。


    看著這些零件,王莽也不由對古人的智慧歎為觀止。


    這麽多的木質機構,在古人智慧之中以如此複雜的組合組合在起來,竟然就可以變成一台將絲、麻等微不足道之物轉變成一根根線,而後又可以織成布匹。


    這其中的智慧,是真不亞於火箭上月球的神奇操作。


    畢竟,古人他們可沒有計算機這種超強工具輔助的,他們能夠利用的唯有自己的大腦和雙手而已。


    這從無到有的第一步看似簡單,其實千難萬難。


    很難不讓王莽驚歎他們的智慧。


    王莽看著已經被拆分的織布機,他認真的聽著匠人們講解,熟悉每一個零件的作用。


    然後王莽又結合自己在穿越之前的知識,進行著舉一反三的問答。


    從而一點點的了解著這台織布機的基礎原理。


    在這些原理都被王莽吃透之後,王莽的腦海之中也終於有了一個新的藍圖。


    接著王莽便命人將一旁的桌麵清理幹淨,然後鋪開一張大大的紙張,手持一支木頭所製作的炭筆,開始聚精會神的畫圖。


    解萬年看著王莽的動作,又看著這張大紙,他不由驚奇起來。


    紙張解萬年是見過的,但是像這樣潔白平整,看著又細膩的紙張解萬年還是首次見到。


    畢竟,王莽隻是借助少府推廣了衛生紙,這種真正可以用於書寫的紙張,除了給天祿閣,石渠閣修書提供一批專供紙張,別的地方王莽還未推薦過他所製造的新紙。


    所以,解萬年沒見過這種細膩的大白紙也實屬正常。


    王莽一邊迴憶著,一邊畫著,他努力的將自己腦海之中所知的那台珍妮機複製出來。


    珍妮機可不是一台普普通通的織布機,它是一種技術的革新,也是工業革命興起的萌芽。


    有了珍妮機後,人類才有了更加高效的生產效率。


    然後再隨著對珍妮機的改進和利用,以工業革命為基礎的大時代才轟轟烈烈的拉開帷幕。


    可以說珍妮機的使用,是絲毫不亞於青銅到鐵器的跨時代轉變。


    它對生產力的提升實在是太恐怖了。


    簡直就像是一個智慧bug一樣,有了它一切都好像變的自然而然起來。


    而它卻是那麽的簡單,那麽的高效。


    以至於人類摸索了幾千年才在一次不經意發現了它的存在。


    珍妮機其實比對舊式織布機並沒有多大的技術難度。


    珍妮機就是把舊式織布機橫著的錠子,轉化成了豎著的錠子。


    錠子在豎起之後,就可以騰出更多的空間給其他錠子,這時候織布機的一個紡輪就可以同時帶動多個錠子一起紡紗,而因此產生的效率就是幾倍於一個錠子的效率。


    可以隻要機器做的夠大,動力做夠足,錠子裝的越多,織布機的效率也就越高。


    所以,豎著的錠子它完全突破橫著的錠子的空間限製,使得生產力瞬間得到數倍以上的飆升!


    這種飆升絕對是可以用恐怖來形容的。它會很快的製造出來更多的絲線,更多的布匹,從而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


    但現在它還在一張紙上,至於能不能順利造出,還都是未知之數。


    王莽認真的畫著每一根線條,現在的他已經完全熟悉了舊式織布機的原理,剩下的王莽隻需設法將舊式織布機中的錠子豎起來就可以了。


    而這一步看似簡單,但對王莽這個門外漢而言,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在他畫的時候,經常都會不由自主停下思索,然後塗改。


    解萬年看著王莽的動作,他也是好奇至極,也想看看最後王莽能畫出一台什麽樣的機杼來。


    ——————————————————————————————————


    求月票~~~推薦票也要~~~都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實錘了!我王莽就是穿越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月風似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月風似剪並收藏實錘了!我王莽就是穿越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