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和劉歆,揚雄走到了一起,三人到了天祿閣中的一處耳房之中,分為主次就坐。


    這時候的王莽雖然依然是一臉的謙恭有禮,但已經開始自然而然的居於首位之上。


    王莽對著居於次座的劉歆和揚雄,說道:“子駿兄,子雲兄,此次大典修撰乃是千古未有之盛世。自文王演周易,周公作尚書以來已一千二百年矣。在這一千二百年間,諸子百家先哲輩出,孔,孟,老,莊等百家先哲為我中國奠定文化之根基。”


    “百家之源頭雖在文王周公,然春秋以降數百年間,孔子編春秋,定詩書,言傳身教始有《論語》;老子出函穀乃著道德五千言;莊周逍遙而說秋水,始知天外有天;孟夫子曰義,然成浩然之氣;荀子勸學乃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


    “吾等生於大漢紀元,上承百家,下啟百代。肩上責任之重,亦是千古之未有也!若吾等真能為千秋萬世後人修編好此典,其功不下立言,其德不輸先哲。縱使時光荏苒千秋萬代之後,吾等之名亦可以光耀古今,為後世師表!”


    “今吾等身負天子厚望,修撰大典,當以全心為公,切不可以一人之私言而改先哲之片語。若吾等不能以身作則,正道學問,豈能率領百賢修出傳世之大典?”


    “吾雖不才,然受天子之命,添為總提綱官,二位為總編纂官。論才吾不如兩位兄長,論德吾已不如。然吾既領此任,就必立綱!望兩位兄長可以謹守吾之綱法,堅持修書以真,不改百家之一言也。”


    到了耳房之後,王莽依然不忘再次囑咐劉歆和揚雄。


    對於揚雄,王莽還是比較放心的,因為在曆史上揚雄之才在文在賦,雖也有仿孔子之言而做之《法言》,但未曾有過改動先哲之語的舉動。


    但是,劉歆就不一樣了。


    劉歆天資聰睿,才氣逼人,在其父劉向的熏陶之下,對先秦文學多有想法,總想以一己之力編訂先秦之文學,以古文之道正漢時之文氣。


    這樣的理想若是放在平時,那肯定是沒得說的,但是,現在王莽所要求的是求真,且不是改動。


    所以,王莽必須再次跟劉歆,揚雄二人強調此次修典的重要性。


    若是以後劉歆還是夙心不改,想要完成古文之學,那也得等到此次大典修撰完畢之後再說。


    可千萬不能讓其在修書期間,把現在的一些想法變現,充斥於大典之內。


    若真如此,這次的修典就是一次失敗的修典,所以,王莽必須要總領提綱,樹下規矩,不能讓劉歆和揚雄憑心而動。


    自劉驁下詔修大典以來,劉歆和揚雄已經聽了無數次王莽的嘮叨。


    兩人現在也深刻的明白了王莽的心思,也懂王莽為何會這般強調求真。


    畢竟,王莽也已經言明過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此次修典為的就是原汁原味的保留百家之學,若是不能做到這一點,那這次的修典還有何意義可言?


    劉歆道:“王公放心,吾等曉得其中利害,必會遵王公之言,以真為本,以全為基,修撰好此次大典。”


    現在的劉歆對王莽也有了尊卑之別,在這種談工作的正式場合裏,劉歆也沒有再托大叫王莽的表字“巨君”。


    由此可見,現在的王莽儼然已經從劉歆,揚雄等三人之中脫穎而出,成為兩人的頂頭上司,而且,兩人也心悅誠服的認可了這樣的身份轉變。


    所以,劉歆這一聲“王公”也就叫的相當順口了。


    揚雄也跟著表態道:“吾二人受王公提攜,然有今日。吾必尊王公綱法,修書求真,為萬世傳百家之學!”


    王莽聽到兩人的迴應之後,臉上露出一抹笑容,然後謙虛道:“兩位兄長切莫如此折煞吾。王公二字是不敢當,還望兩位兄長能以表字喚吾。”


    劉歆和揚雄聽到王莽的謙虛之後,立刻迴道:“王公此言差矣!公既為吾等之上官,吾既學先哲之道理。自當明尊卑,守本份,知上下。怎能亂禮法綱常,不知尊卑上下?”


    王莽歎息一聲,“若是這般,吾豈非要失去兩位兄長友誼乎?”


    劉歆和揚雄也不由尷尬起來,之前三人身份相當,尚能親如兄弟。


    現在二人驟然受王莽之恩,得天子厚重,授比兩千石官職,且又成為兩人上官。


    有如此恩典在前,又有上下隸屬尊卑之實。兩人實在不能再以舊時之誼,行無尊上之行。


    看著兩人的尷尬之色,王莽又說道:“兩位兄長,不如這樣,在公之時,吾為上官,二位兄長尊吾地位。在私之時,吾三人還以兄弟相稱如何?”


    劉歆和揚雄聽到王莽此言,兩人頓時感動莫名,像王莽這般富貴而不持驕之人,實乃千古難見。


    看著王莽真誠的眼神,兩人也不願就此失去王莽這位摯友之情,於是乎,兩人拜道:“公既有此言,吾二人敢不從命!”


    王莽頓時笑道:“當是如此。現公事已畢。兩位兄長不可拘謹,再言其他。吾可不願一到天祿閣中就無朋友知心之言相交。”


    劉歆和揚雄相視一笑,“既如此,吾二人就托大喚汝表字巨君也。”


    王莽笑道:“如此甚好。這才無拘無束也。”


    劉歆,揚雄也跟著笑了起來。


    然後,三人直接便放下了上下尊卑之輩,開始以平輩好友知己相交言歡。


    王莽率先開口道:“兩位兄長可會象棋之戲?”


    顯然,王莽說起此言,是又要開始顯擺了。


    作為象棋的“發明人”,王莽既然已經在軍中推薦,也給大司馬王音說過了。


    那麽現在肯定也不能放過如此得意裝逼的機會,一定要在劉歆和揚雄兩個天才麵前顯擺一下,方才不負自己天才人設也!


    劉歆和揚雄不解王莽之意,但看王莽神情,也能猜出王莽所言之象棋定不是平時象棋之戲。


    揚雄說道:“巨君此言何意?象棋自春秋便已有之,汝既出此言,是否有其他之見?”


    王莽笑道:“然也!吾托兩位兄長之福,借天祿,石渠兵書以觀,在靜極思動之時,突發奇想以高祖項王之戰為創作藍本,又做楚漢象棋。二位兄長若有興致,吾可分享於兩位兄長。”


    揚雄聽到王莽此言之後,頓時露出驚訝之色。設計一種棋的玩法,對於他們這些智商超絕之人而言,不過順手而已。


    但能讓王莽如此開心言出,想必此棋必有獨到之處。


    於是,揚雄又道:“既然是巨君所創之棋,那定然非同一般。不知此棋與平常象棋之戲有何區別?”


    王莽得意道:“此棋是以楚漢之戰為基,非一般象棋之戲,可為軍棋之演。是吾在靈光乍現之際而作,應是一種可傳百代之戲也!”


    聽到王莽這麽一說,揚雄和劉歆兩人更是好奇,俱都問道:“此棋如何而戲?”


    ——————————————————————


    五一事多。。。墨跡了。我之錯也!


    繼續碼字。。。稍安勿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實錘了!我王莽就是穿越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月風似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月風似剪並收藏實錘了!我王莽就是穿越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