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她好像弄巧成拙,把知州給惹毛了。從沒有一刻簫矸芝如此驚恐,甚至剛才大丫鬟說錯話,將她先前所做那些事抖出來,經營多年的名聲盡毀時,她的驚恐也不及現在的十分之一。
“不是這樣的,他在說謊,在誤導人。”她指向阿玲身邊的陳誌謙。
可潘成棟豈會相信她,“連恩師都承認了,肯定是你利用了師娘。鐵證如山你還在狡辯,到底是怎樣的人家,才會教出你這樣的姑娘。”
提著衣領將她抓起來,潘成棟兩步來到欄杆邊,剛準備把她扔下去,就聽後麵傳來聲音。
“知州大人且慢。”
被所有人鄙夷的目光看著,沈德強有些騎虎難下。可在他看到簫矸芝求救的目光時,對她的感情還是壓倒一切。
“你……好像是去年考得秀才,監生頭名。”本州科舉由知州負責,潘成棟對拔得頭籌的沈德強略有印象。
“正是學生,”沈德強心下稍鬆,絕對以此入手,“沈姑娘入青林書院多年,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其才學更是與學生不相上下,從這點來說她也不墜李大儒名聲。知州大人向來愛才,此刻何不息怒、放她一馬。”
說完沈德強深鞠一躬,臉上全是誠懇的請求。
“本官依稀記得,去年考秀才時,好像是蔣家商船護送你前去州城?”去年鄉試時,州城碼頭上蔣家華麗的雙層樓船格外引人注目。當時他還納悶,到底是哪個大族子弟能有如此排場。聽聞是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家,他也就特意記了下。
“卻有此事。”沈德強臉色漲紅,此刻他若有明悟,可阿慈的性命他又不能不管。
潘成棟看向下麵的百姓,眾人的竊竊私語清晰傳到他耳中。
“蔣家對你多有優待,簫家姑娘連番陷害蔣家姑娘,出了事你反倒幫著簫家姑娘?”
高台下有人起哄,“官老爺您有所不知,他不僅幫著簫家姑娘,還要蔣家姑娘讓著簫家姑娘。不僅是他,胡沈兩家本是親家,前幾日宋夫人和沈家姑娘還到蔣家門前鬧事,口口聲聲說蔣家不仗義,抹黑蔣家姑娘名聲。”
人多嘴雜,沒幾句便將沈家母女以及簫矸芝扯李大儒大旗陷害阿玲之事說得一清二楚。
“原來如此,不僅有親戚關係、還是對你多有幫助的親戚,就這樣你還偏幫加害的一方?”
“學生知錯,隻是她罪不至死,還望知州大人手下留情。”
“你可知殺人不過頭點地,而這世道姑娘家壞了名節又是何等光景?說是生不如死也不為過!據本官所知,蔣家夫婦年近四旬才得此女,若是唯一的女兒名聲毀了,整個蔣家也就垮了。這樣看來,你倒是與簫家姑娘一般的狼心狗肺!”
原來竟會這般嚴重。高台下百姓原本隻是來看熱鬧,可這會聽完知州大人所言,他們不禁抽了一口冷氣。
“沒想到本官所主持的科考,竟會采錄你這般欺世盜名之輩。倘若日後你高中,這天底下定會多一個是非不分的庸碌官員。所幸鄉試尚未舉行,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待今日事完,迴歸州城衙門後,本官自會上折子請罪,道明情況,奪了你生員資格。”
官場是個大染缸,置身其中之人會不知不覺變了顏色。為官十餘載,潘成棟早已不是當年蟾宮折桂時意氣風的書生,周旋於盤根錯節的各方關係中,很多時候他也會做出妥協。
識時務者為俊傑,十餘年來他在官場左右逢源、步步高升。盡管飛黃騰達,於內心深處,他始終是年幼時那個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憑著一口氣僥幸拜李大儒為師的貧寒學子。
親身經曆過,他深知這世道於貧寒學子來說有多難。富貴人家子弟有無數條路可以位居人上人,可貧寒學子想後來居上,隻有科舉這一條路可以走。
科舉,是他絕不能碰觸的底線。
無論如他怎麽都沒想到,在他眼皮子底下,竟會被這樣一位欺世盜名之輩奪得榜。
“奪了你生員資格!”
震怒之下他幾乎是從胸腔中吼出這幾個字。帶著顫音的憤怒之言響徹碼頭,傳到台上台下每一個人的耳中。
怎麽會這樣!
沈德強先傻了,從記事起他做得最多的事便是讀書。而他也的確有這方麵的天賦:一歲能言、三歲能文、七歲所做詩作便得顧山長讚譽,十四五歲便早早考中秀才。自幼他便知道,自己要好好讀書,將來靠科舉步入仕途。
明明一切都好好的,去歲他順利拔得頭籌、考取生員,隻待半月後鄉試過後,來年開春便可入京,進貢院參加大夏最後的科舉。
為了這一刻,他足足準備了十餘年。臨近鄉試他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兩耳不聞窗外事,每日不到五更便起床苦讀。就這幾日辛苦,他褲腰都肥了兩圈,原本合身的衣袍這會穿在身上更顯空空蕩蕩,他努力程度可見一斑。
可如今知州大人一句話,卻讓他萬般努力悉數化為泡影。
難以接受之下,他身形劇烈晃動,最終扶著欄杆緩緩蹲在地上。想說些什麽,張口卻不出一點聲音。
不僅是他,聽到此言高台下來吃流水席的青城百姓也萬分驚訝。
沈德強是誰,那可是青城方圓百裏內有名的才子。自打他入青林書院後,男學榜的位置就再沒變過。去歲考秀才他拔得頭籌後,更是大大地給青城爭了一迴臉。民間紛紛傳聞,說他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這樣一位才子將來入京趕考肯定是十拿九穩,正因如此,不少人對楊氏多有恭維。見麵便誇沈德強,言談間盡是生了這麽個好兒子,楊氏日後便等著做老封君享福。
不僅恭維楊氏,不少嫁到青城的大姑娘小媳婦迴娘家時,也常提及沈德強:“我們青城有個大才子,那可是我婆家人看著長大的,彼此關係近著那。”
可世間之人向來是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先前沈德強好時,提起他眾人皆是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拐彎抹角也要跟他沾上點關係。如今眼見他被奪去生員資格,科舉無望,眾人口風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仁慈點的這會滿心感慨:“鄉試前不好好在家安心溫書,非得跟著那黑心肝的簫家姑娘攪這趟渾水,把自己也賠進去了吧。”
“可不是,楊氏還一門心思盼著做老封君。平日那派頭拿得,兒子還沒做官呢,尾巴都翹上天,活像自己已經成人上人了。”這是先前恭維過楊氏的一位婦人。
“說起楊氏,她不是前不久還帶姑娘到蔣家門前攪事。蔣家可是皇商,在官老爺麵前肯定說得上話。要沒那一出,兩家是親戚,胡老爺說和說和,指不定這事能算了。現在一家子把人得罪個徹底,連這條路也給堵上了。”
“這能怪楊氏?你沒看沈德強先前護著那狐狸精的做派,楊氏那天大張旗鼓還飾不也是為了他鄉試。依我看官老爺說得沒錯,他就是個是非不分的,那麽多書不知道讀哪兒去了。”
“讀狗肚子裏去了唄。”
不知是誰適時地補上這麽一句,男女老幼幾乎坐滿的流水席中出哄笑聲,一掃方才沉悶氣氛。
流水席後麵,停泊在鑒湖碼頭旁的一艘不起眼的畫舫內,平王高居主位,左側平頭案後跪坐著沈金山,右側則是坐著一位身形頗為健壯的中年男子。男子方臉獅鼻,左側臉頰上一溜不起眼的肉色疤痕,更為他麵貌增添了幾分殺伐之氣。不同於沈金山小心翼翼地跪坐,此刻他隨意地倚在船艙內壁上,二郎腿翹起,如船般大小的皂靴搭在平頭案上,閉目養神不知在想什麽。
先是丫鬟搗亂、再是簫矸芝被拆穿,然後知州潘成棟趕到……
不利的消息紛至遝來,當小廝再次敲響艙門時,平王眉頭已經擰成個疙瘩。
“好事還是壞事?”
“這……”
小廝遲疑間平王已經意識到了,拿起桌案上茶盞,他朝外狠狠丟去,“滾!都給我滾!”
茶盞砸偏徑直向右邊落去,閉目養神的吳有良若有所覺,伸手準確接住,與此同時他終於睜開眼。
“王爺這便急了?”
不僅是平王,這下連沈金山都停止折磨他頭頂稀稀拉拉的那幾根毛,麵露急切地看過去。
“眼下情況對我等十分不利。”
沈金山本已計劃好,將庶長女貼身大丫鬟扔出去頂罪,再由她出麵致歉,過後自己再親自露麵表明誠意。整個簫家姿態放低,到時不管那九尾老狐狸相不相信,青城百姓總會相信。
他知道蔣家趁拜師儀式大擺流水席,是想把當日之事鬧得人盡皆知。他阻擋不了蔣家,隻能順水推舟,借蔣家搭起來的台子將簫家洗幹淨。雖然推出大丫鬟去也不可能完全擺脫嫌疑,但總比自家姑娘背著這等名聲要好。
這等移花接木的手段他向來駕輕就熟,等名聲洗得差不多後,過幾****會打著“再行致歉”的名頭登蔣家門,順便將最後一步棋——吳同知給亮出來。
青城三麵環山一麵照水,絲綢運輸皆靠水路,而水路正是由吳同知掌管,但從這點看他掌控青城所有綢緞商的命脈。因阿慈與平王的關係,他搭上了吳同知這條線,自然有叫板蔣先的資本。
而隻要兩家合作起來,他可動手的地方便多了,到時甚至讓蔣先身異處也不是什麽難事。蔣家那等絕戶人家,小輩隻有個丫頭片子,上下全靠蔣先一人支撐。他一死蔣家勢必分崩離析,到時他便可趁機收攏蔣家勢力,而後借機一統青城綢市。胡沈兩家相爭百年,那時也能徹底畫上句話。
這便是沈金山的全盤計劃,在這其中,平王與吳同知皆是他手裏的刀。本來今日之事安排得好好地,可沒想到到頭來卻被一個丫鬟攪和亂了。更沒想到的是,潘知州竟然親自到來。
官大一級壓死人,潘知州,那就是吳同知頭頂的那片天。想到這沈金山如鬥敗的公雞,捋著頭頂那幾根毛愁到不行,直到吳同知開口。
吳同知也有後台,指不定能有什麽主意,想到這他重新恢複信心。
“同知大人可有良策?”
“法子倒是有……”
吳有良頓住。方才他將沈金山眼中算計看得一清二楚,不止沈金山,今日坐在船艙中的三人皆是各有算盤。
平王自不必說,太上皇複辟願景幾乎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沈金山更簡單,他隻為蔣家那點產業。而他,則是為了遠在西北的廣平候。
一手將他從目不識丁的西北軍底層軍漢,提拔為如今江南富庶之地手握實權的同知,王爺知遇之恩他這輩子都不敢忘。如今王爺需要軍餉,就算肝腦塗地他也得弄周全。
目光透過畫舫窗棱看向碼頭上高台,巍峨的高台之上那抹玄衣格外醒目。與朝廷所派欽差的光明正大不同,他必須得躲在暗處,最起碼不能被人抓住把柄。打從一開始,他就沒打算明著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身處西北軍時,半路截胡的事他沒少幹。
現在最關鍵的是,有些牌得打出去。
“吳同知有何高招?”見他久久不語,平王也急了。
收迴目光,吳有良目光從平王身上略過,最終直盯向沈金山:“高招倒算不上,隻要沈老爺依計行事便可。”
“依計行事?可台上如今那副架勢,那麽多人,光是唾沫星子就能淹死我。”
“按沈老爺的說辭,莫非你不道歉,外麵那些百姓就會閉嘴不談簫家不是?反過來想,沈姑娘不過是個孩子,小孩子做錯事沒什麽,隻要大人明理,多數人都會諒解。更何況這樣,等過幾****再登蔣府致歉,也能說得過去。”
最後一句話成功引向三人事先商議好的計謀,平王點頭,“隻要能引得蔣家合作,便是此刻傷點麵子又有什麽。”
“可潘知州那邊?”沈金山遲疑。
“知州雖位列四品,但並不能一手遮天。”吳有良意有所指地看向西北,聲音中滿是篤定。
吳同知身後可是鎮守西北的廣平候,他豈會怕寒門出身的潘知州。聽到此言,沈金山如吃了一顆定心丸。
畫舫內三人商議的片刻,圍著高台,竊竊私語聲圍著碼頭自四麵八方傳來,如暴雨梨花針般直撲沈德強麵門。
完了、什麽都完了……
苦讀多年所求仕途、沈家的名聲,今日悉數葬於他手。
該怪誰?挑起事端的阿慈、還是不依不饒的表妹?或許最該怪的是他自己!
餘光看向旁邊的姑母,她對他多好啊。幼時拿他當親生兒子疼,即便後來有了阿玲表妹,她也隔三差五命蔣府下人給他送些珍貴的補品過去,一年四季衣裳更是從沒落下。去年他前去州城考秀才,聽到後姑母二話不說,命人收拾出蔣家新造的樓船送他前去趕考。對於這些,姑父從來沒表達過任何不滿。
還有阿玲,她雖然嬌氣些,可性子並不刁蠻,反倒是有點嬌憨。跟她在一起時他多輕鬆,讀半天書的疲勞常因她一句天真之言一掃而空。可究竟從什麽時候起,他開始著迷於謎一般的簫矸芝,被她的一點小恩小惠所收買,事事以她為標杆,覺得表妹除去命好投身到蔣家外,其餘哪哪都上不得台麵。
可現實證明他錯得有多離譜:被他處處看不上眼的表妹,卻同時被邵明大師和李大儒看中收入名下;而被他當九天玄女供起來的簫矸芝,卻是如此不堪……
往事一幕幕在腦海中閃過,終於忍不住他雙膝跪地,頭埋在高台地板上,抽搐著涕淚橫流。
他的生員資格……
站在不遠處,阿玲看著趴伏在地板上的沈德強。
尤記得前世,那會他已入贅蔣家,與簫矸芝同流合汙忙於謀奪家產的同時也從未放棄過讀書。經史子集置於案頭,****必要挑燈夜讀一番。當日進京趕考被山匪所截,危機之下他下意識護住入京趕考的路引,以及入貢院所需的認識官印結和考憑。
科舉對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如今生員資格被奪,不啻於挖他心頭嫩肉。
隨著他的抽搐,沒多久前麵地板蔭濕一塊。見他這般悲痛,阿玲隻覺重生以來積壓在心頭的鬱氣散去不少,心下舒暢,她長舒一口氣。
同樣長舒一口氣的還有陳誌謙和簫矸芝。
前者一直站在阿玲身旁,注意著她的反應。他可沒忘記前世那丫頭對她表哥有多癡情,硬生生從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千金小姐,變成了布衣荊釵圍著鍋台轉的村姑,所作所為堪比苦守寒窯的王寶釵。如今見她隻餘感慨,並無太多心疼,連月來泡在醋缸中的心總算少了點酸味。
而後者則更簡單,沈德強生員資格被奪,總能幫她吸引點風頭。本想著還要等半個月後鄉試舉行,沒想到當下就能解除危機,簫矸芝如何不喜。不過這會她依舊被潘知州拎著衣領,麵對麵間她也不敢表露得太過明顯。
潘成棟何等精明,混跡官場多年,若是連未及笄姑娘那點心思都看不明白,他早就被人啃得骨頭渣都不剩。雖然簫矸芝已經藏得很好,臉上的擔憂足以騙過大多數人,但卻騙不過近在咫尺的潘知州。
這等閑事本來他懶得管,可這會功夫他也琢磨過來,蔣家姑娘定是師傅要收的徒弟。他尤記得師傅來信中,字裏行間對新徒弟的滿意。這麽多年師傅也收過不少徒弟,可卻是破天荒頭一次叫他過來見證拜師儀式。既然師傅這般重視,做師兄的也該對小師妹多關照些。
想這些的同時,他完全忘了簫矸芝也是他“小師妹”。
“利用師娘,打擾逝者清淨不說。對片刻前還在不顧一切幫你的沈家公子,此刻你也能幸災樂禍,今日必須得給你漲點教訓。”
擲地有聲地說完,不顧眾人雲裏霧裏的反應,拎起簫矸芝衣領,他做勢欲將人往高台上扔。
他竟然看出來了!還沒等簫矸芝心驚,懸空的感覺傳來,她低頭看向離地九尺的高台。因紮台子時需要固定,圍著高台一圈俱是木樁,木樁削得不是很尖,在地上走碰著並無大礙,可若是從高處落下……
恐懼襲來,簫矸芝再也忍不住,哆嗦著求饒,“大人誤會。”
“都到這時候了你還狡辯。”
見她死性不改,潘成棟隻覺以前她還是不知如何利用師娘,憤怒之下他稍稍用力,將人拋出圍欄外。
高台下一片寂靜,不忍心看到接下來一幕,不少人已經閉上了眼。或許是簫矸芝所作所為實在太過令人不齒,群情激奮下,一時間倒無人為她求情。
見此簫矸芝都要絕望了,腳尖崩起勾在圍欄鏤空雕花上,感覺到抓住自己衣領的大手緩緩鬆開,她有些難以置信。到底是怎麽了,這可是知州大人,光天化日之下怎會做出傷人性命之事?
任憑她如何想不通,這會也無人為她解惑。當抓住衣領的手終於鬆開時,勾住圍欄的腳尖一點點往下滑,她徹底感受到了絕望。
“知州大人且慢。”
眼見就要掉下去時,高台上下傳來了同樣的聲音。
“恩?”
潘成棟向後看去,聲之人竟是蔣家姑娘。太過驚訝下,他下意識地伸手,抓起了搖搖欲墜的簫矸芝。
“你要救她?可她幾次三番陷害你。”
阿玲看向旁邊的青衣男子,他正一臉鄙視地看著她。察覺到她的目光,他更是毫不掩飾擺出三個口型:呆、笨、傻!
不僅是他,高台上下所有人都不解地看向她。要說碼頭上這麽多人誰最該恨簫家姑娘,非蔣家姑娘莫屬。怎麽到頭來別人都沒做聲,反倒是她先開口。
“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光上天,其實大夏王法也有,無故傷人性命是要進大牢的。阿爹常說知州大人為官清廉,是一心為民的好官。您這麽好的青天大老爺,為了一個簫矸芝把自己賠進去,不值得。”
聽到第一句時,所有人都在想,蔣家姑娘真是善良。沒想到她話鋒一轉,說出這樣一番話,這可真是……
“蔣家姑娘還真是為人直率!”
沒錯,就是直率!循著聲音向後看,在流水席後方緊鄰碼頭之處,眾人看到了個怎麽都想不到的身影。
與平王和吳同知商議好後,出畫舫剛下舷梯,沈金山迎麵便看到驚險萬分的一幕。
九丈高台之上,他最為滿意的庶長女阿慈倒掛在圍欄之外。風從鑒湖上吹來,她倒立的裙擺鼓起風偏向一邊抖動,更顯得她整個人搖搖欲墜。
虎毒不食子,更何況這還是頗得他心的阿慈,肝膽俱裂的同時,沈金山幾乎下意識地喊道:“知州大人且慢。”
脫口而出後他便有些後悔,阿慈雖然重要,可在他心中最重要的始終是簫家生意。方才在畫舫中,因平王暴怒打斷前來傳話之人,他隻知潘知州親臨,對後續之事卻是丁點不知。如今看麵前這幅場景,眾目睽睽之下能讓知州大人如此動怒,阿慈何止是將人惹毛!
生意人講究和氣生財,他雖搭上了吳同知這條線,但不代表要跟他一條道走到黑。潘知州在本州可是一手遮天的官老爺,為了區區庶長女得罪了他,這筆買賣劃算?
心下踟躕,站在流水席後他徘徊不前,恰好聽到旁邊桌上婦人激憤之言。
通過隻言片語了解後續之事後,他隻覺一陣天旋地轉。早年想攀知州關係,他曾詳細了解過其生平。且不說麵上的師徒情誼,當年潘知州及第後初到外地赴任,一應金銀細軟皆是墨夫人為其準備。生恩不及養恩,更何況還帶上教養之恩。在知州大人心裏,墨夫人地位隻比親娘重。
而阿慈竟然辱及先人……
莫說是官威甚重的知州大人,就算是他一介商賈,碰到別人辱他爹娘,也會二話不說擼袖子上前問清楚。
這仇結大了!
當下沈金山隻覺頭大如鬥,甚至生出了“阿慈趕緊摔下去,最好摔重點,這樣知州大人也能消氣”的心思。隻可惜這心思剛升起來,高台之上便傳來了蔣家姑娘清晰的聲音。
嗓音中帶有幾絲尚未褪去的甜糯,倒是頗為符合蔣家姑娘一貫天真的性子。可這也天真的太過頭了吧,阿慈幾次三番陷害你,到現在你還護著她,你是不是傻?
好事被壞,沈金山煩悶地跺跺腳。可前腳剛抬起來,聽到後麵那句“不值得”,維持著金雞獨立的姿勢他愣在原地。
然後他聽到旁邊流水席傳來解氣的聲音:“官當得好好地,要為這麽個黑心肝的丟了烏紗帽,那可虧大了。”
“台子又不是很高,摔下來也不會有什麽大事,知州大人肯定心裏有數。”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簫家那黑心肝的真傷著了,知州大人可不是不值。聽頭一句我還覺得蔣家姑娘也太心善了,沒想到後麵她這麽說。不愧是被邵明大師和李大儒看重之人,可真是……”
聽台下百姓把簫家也帶進來,沈金山臉色一陣青一陣白。果然被吳同知言中,即便他不出麵,這些市井百姓也會朝簫家噴唾沫星子。
想到這,下畫舫時僅存的那點不甘願也消弭於無形。
攥緊拳頭強行繃住臉色,他臉上滿是暴怒和震驚,做足了正常父親看到自家兒女做出混賬事時該有的表情。
“蔣家姑娘真是為人直率!”
“對,就是直率!”前麵說話之人一時詞窮,如今聽到有人準確表達他意思,興奮之下他大聲喊出來,連帶著扭過頭。
“恩怨分明,心裏有怨便說出來,蔣家姑娘果然直……沈老爺?”
最後三個字驚醒了沉浸在對阿玲讚美中的台下眾人,如暗中有千萬條線牽引著般,他們從四麵八方扭頭,目光齊刷刷地定格在流水席後、碼頭旁那位禿頂中年人頭上。
高台上離得較遠,但穿過人群,蔣先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多年對頭。
“金山兄。”
邁步走向欄杆,路過潘知州時他緩下來,拱手作揖做足恭敬姿態。細微處的周到讓潘成棟更為滿意,蔣家姑娘成了她師妹,按常理來說胡老爺比他高一輩。若是尋常人,靠著這層關係,即便不拿腔拿調,言行間也會不自覺露出些輕慢。更有甚者,比如他手中抓著的簫家姑娘,還沒等見禮便已經扯著師傅名號害人、更是試圖跟他攀扯關係。
他不是踩低捧高之人,條件允許他不介意給相熟之人行些方便。可前提是他樂意,那些對他隻有利用之心,狗皮膏藥般黏上來的,別怪他狠狠甩出去。
這樣想著潘成棟點頭迴禮,而後隨意將手中簫矸芝如塊破布般甩出去。在地上滾兩圈後,她恰好落到青衣男子邊上。少年腳微微動下,以幾乎所有人都沒注意到的幅度,將她踢到了跪伏在地痛聲大哭的沈德強身邊。
繼前一腳兩人被串糖葫蘆後,這次相攜而來的宋沈兩人再次湊作堆。
“滾開。”沈德強嫌惡地揮開她,當日他怎會看上這麽個虛偽的人。
“欽文……”
簫矸芝大驚,麵上楚楚可憐,心裏卻恨到了極致。她早已買通方氏奶娘,突破蔣家防守本是十拿九穩。若不是帶上他個拖後腿的,她也不至於耽誤工夫,未能及時現貼身大丫鬟的反常。
枉她還高看他一眼,果然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就是個讀書讀傻了的。
楚楚可憐的簫矸芝讓沈德強下意識地心軟,可下一刻,當他看到圍欄旁站著的潘知州與姑父一家時,理智重新迴籠。正當那點心軟快要化為齏粉時,青衣男子自兩人身邊走過,皂靴狠狠地踩上阿慈青蔥般的食指。
“啊!欽文……”
劇痛之下簫矸芝眼中盈滿淚水,配合著她天生的長相,真是我見猶憐,能讓天下多數七尺男兒生生折腰。
沈德強也不例外,他本就對簫矸芝有些朦朧的心思。好幾年的感情累積起來,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徹底消除。抬頭狠瞪過去,四目相對間,青衣男子揚起惡劣的笑容、眼神如看螻蟻般蔑視。
豈有此理!
他對姑父一家有愧,可卻沒虧欠青衣男子。可他欺人在先不說,還……那般神色。
心潮欺負,醞釀好情緒抬起頭,涕淚交織的臉上漲紅的眼剛想瞪迴去,卻隻看到少年走向圍欄的背影。
這……
“欽文,算了,此刻不宜再鬧出事。”捂住紅腫如蘿卜的十指,簫矸芝露出堅強的笑容,抽抽鼻子柔聲勸著。
阿慈她……縱算有千般不是,可也不能掩蓋過往那些好。在他最失意的時候,隻有她冒天下之大不韙陪在他身邊。因眾人恥笑而幾乎蕩然無存的男兒顏麵重新迴來,屬於讀書人的自尊心也在重新樹立。
“阿慈,多虧還有你。”他滿臉感激。
“也是我拖累了你,欽文,日後我一定會補償你。”簫矸芝內疚道。
“不,是我的錯……”
一時間兩人各自懺悔,於空曠的高台上四目相對,無語凝噎。
踩完人後尚覺得不夠,狠狠碾兩下才走的陳誌謙將後麵動靜聽得一清二楚,唇角揚起愉悅的弧度。
剛才他便察覺出沈德強有悔意。知道那丫頭的好,想浪子迴頭?想得美!
那丫頭是他的!
再說了,上輩子他就把那丫頭害得那麽慘。相隔多年他仍舊清晰記得自己半路不放心,打馬衝迴四合院時的場景。當時赤身果體的沈德強也跟剛才一樣,跪伏在炕上泣不成聲。當時他並未立即處置兩人,而是放過他們,好讓他們沉浸在恐懼和悔恨中,多煎熬些時日。
沒想到沈德強是個耳根子軟的,被簫矸芝軟語哄幾句,沒幾日便神色如常,沒事人般投入院試中。
彼時那丫頭還未出頭七,屍骨未寒。
氣憤之下他終於動了殺心,將兩人綁來,喂藥趁他們交合時從屋頂灌入石灰漿,將兩人做成雕塑,讓他們以最不堪的形態暴露在天下人麵前。
可做完後他便後悔了,他們將那丫頭害得那麽慘,怎能如此輕鬆就死了。雖然身後名聲沒有了,但生前卻享盡人間富貴。這輩子重來一次,他絕不能那麽便宜他們。他要慢慢逗弄,直到讓他們嚐盡時間百味、受盡世間疾苦,再無限的悔恨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經曆苦苦掙紮後,最後極其不光彩地死去。
隻有這樣,才能為前世那個無辜慘死的丫鬟報仇。
此刻為時尚早,就先讓他們彼此相愛,為民除害。
不要再禍害他家丫頭。
如鷹隼般銳利的雙眸中閃過一道冷芒,邁出最後一步走到那丫頭身旁,他以半占有的姿態站到她身邊,阻礙了後麵看過來的視線。
開闊的高台上,兩位老者、蔣家全家三人連帶陳誌謙七人圍著圍欄並排站立,看向自流水席後方慢慢走過來的沈金山。
待他走進,蔣先揚起皮笑肉不笑地笑容,微微拱手,聲如洪鍾:“原來還真是沈兄,隔著半個碼頭,大老遠就看到你那比金山還鋥光瓦亮的腦門。”
即便激憤如潘成棟,這會也忍不出笑出聲。
站在高台前,身後是排山倒海的哄堂大笑,沈金山感覺自己猶如被扒光衣服般亮在人前。
該死的九尾老狐狸,嘴上這般不積德,難怪成了絕戶人家。
心下暗罵,麵上他卻得堆著笑。摸摸自己光滑的腦門,他自嘲道:“胡老哥別說,我這人全身上下,還真就這腦門有點特色。”
現在叫他胡老哥?晚了!
先前他蔣先對沈金山多有鄙視。兩家皆是開綢緞莊的,同在青城有競爭關係也在情理之中,他還不至於為這點事動怒。真正讓他厭惡的卻是簫家行事風格,與蔣家誠信經營、寧願少賺點也要貨真價實不同,簫家向來習慣投機倒把、能多賺一文絕不隻要半文。
且不說如何坑大老遠趕來綢市、“一錘子買賣”的外地散戶,對著本地百姓他也坑:布匹織得又稀又糙,上麵多掛幾層漿就當上好的料子賣。他賣得便宜,不懂行的百姓摸著布料厚實,當然一擁而上。可拿迴家後勞心勞力做成衣裳,沒洗幾次漿脫下來,裏麵的布十分不結實,多幹點活稍微拉扯下就爛。這樣殺熟的事,他幹起來眼皮子都不眨一下。
可這世上就是有人不吃不記打,為那點小便宜去買簫家廉價布。他阻擋不了,可心下對沈金山的鄙視卻是與日俱增。
本來就沒什麽好感,聽完阿玲前世遭遇後,他心中那點鄙視徹徹底底轉化為仇恨。感覺到青衣男子走近,想著那日在書房中兩人定下的計策,他收起心中翻湧的情緒。
生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沈金山不是一直對蔣家虎視眈眈?原先他不在意,守住本分就好。可如今他變了心思,他不僅讓他摸不著,還要讓他把簫家也搭進,眼睜睜看著簫家祖業折在自己手中。
臉色平靜,他看向下麵,“簫家人如此出息,沈兄更是人中龍鳳。您這聲‘胡老哥’,蔣某人可承受不起。”
“胡兄為長,這聲老哥無論如何也當得。我整日忙於生意,對後院不甚上心,以至於讓家中姑娘做出如此混賬之事,胡兄生氣也在情理之中。這幾****一直想著該如何賠罪,好在令嬡有這麽個拜師儀式,當著青城老百姓的麵,今日我必須得表明態度。”
說完當著所有人的麵,沈金山直直地彎下腰。
“胡老哥,今日我在這給您賠個不是。子不教父之過,阿慈做出此等錯事,有很大原因是我沒管教好,是我有錯。”
“阿爹!”
(本章完)
她好像弄巧成拙,把知州給惹毛了。從沒有一刻簫矸芝如此驚恐,甚至剛才大丫鬟說錯話,將她先前所做那些事抖出來,經營多年的名聲盡毀時,她的驚恐也不及現在的十分之一。
“不是這樣的,他在說謊,在誤導人。”她指向阿玲身邊的陳誌謙。
可潘成棟豈會相信她,“連恩師都承認了,肯定是你利用了師娘。鐵證如山你還在狡辯,到底是怎樣的人家,才會教出你這樣的姑娘。”
提著衣領將她抓起來,潘成棟兩步來到欄杆邊,剛準備把她扔下去,就聽後麵傳來聲音。
“知州大人且慢。”
被所有人鄙夷的目光看著,沈德強有些騎虎難下。可在他看到簫矸芝求救的目光時,對她的感情還是壓倒一切。
“你……好像是去年考得秀才,監生頭名。”本州科舉由知州負責,潘成棟對拔得頭籌的沈德強略有印象。
“正是學生,”沈德強心下稍鬆,絕對以此入手,“沈姑娘入青林書院多年,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其才學更是與學生不相上下,從這點來說她也不墜李大儒名聲。知州大人向來愛才,此刻何不息怒、放她一馬。”
說完沈德強深鞠一躬,臉上全是誠懇的請求。
“本官依稀記得,去年考秀才時,好像是蔣家商船護送你前去州城?”去年鄉試時,州城碼頭上蔣家華麗的雙層樓船格外引人注目。當時他還納悶,到底是哪個大族子弟能有如此排場。聽聞是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家,他也就特意記了下。
“卻有此事。”沈德強臉色漲紅,此刻他若有明悟,可阿慈的性命他又不能不管。
潘成棟看向下麵的百姓,眾人的竊竊私語清晰傳到他耳中。
“蔣家對你多有優待,簫家姑娘連番陷害蔣家姑娘,出了事你反倒幫著簫家姑娘?”
高台下有人起哄,“官老爺您有所不知,他不僅幫著簫家姑娘,還要蔣家姑娘讓著簫家姑娘。不僅是他,胡沈兩家本是親家,前幾日宋夫人和沈家姑娘還到蔣家門前鬧事,口口聲聲說蔣家不仗義,抹黑蔣家姑娘名聲。”
人多嘴雜,沒幾句便將沈家母女以及簫矸芝扯李大儒大旗陷害阿玲之事說得一清二楚。
“原來如此,不僅有親戚關係、還是對你多有幫助的親戚,就這樣你還偏幫加害的一方?”
“學生知錯,隻是她罪不至死,還望知州大人手下留情。”
“你可知殺人不過頭點地,而這世道姑娘家壞了名節又是何等光景?說是生不如死也不為過!據本官所知,蔣家夫婦年近四旬才得此女,若是唯一的女兒名聲毀了,整個蔣家也就垮了。這樣看來,你倒是與簫家姑娘一般的狼心狗肺!”
原來竟會這般嚴重。高台下百姓原本隻是來看熱鬧,可這會聽完知州大人所言,他們不禁抽了一口冷氣。
“沒想到本官所主持的科考,竟會采錄你這般欺世盜名之輩。倘若日後你高中,這天底下定會多一個是非不分的庸碌官員。所幸鄉試尚未舉行,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待今日事完,迴歸州城衙門後,本官自會上折子請罪,道明情況,奪了你生員資格。”
官場是個大染缸,置身其中之人會不知不覺變了顏色。為官十餘載,潘成棟早已不是當年蟾宮折桂時意氣風的書生,周旋於盤根錯節的各方關係中,很多時候他也會做出妥協。
識時務者為俊傑,十餘年來他在官場左右逢源、步步高升。盡管飛黃騰達,於內心深處,他始終是年幼時那個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憑著一口氣僥幸拜李大儒為師的貧寒學子。
親身經曆過,他深知這世道於貧寒學子來說有多難。富貴人家子弟有無數條路可以位居人上人,可貧寒學子想後來居上,隻有科舉這一條路可以走。
科舉,是他絕不能碰觸的底線。
無論如他怎麽都沒想到,在他眼皮子底下,竟會被這樣一位欺世盜名之輩奪得榜。
“奪了你生員資格!”
震怒之下他幾乎是從胸腔中吼出這幾個字。帶著顫音的憤怒之言響徹碼頭,傳到台上台下每一個人的耳中。
怎麽會這樣!
沈德強先傻了,從記事起他做得最多的事便是讀書。而他也的確有這方麵的天賦:一歲能言、三歲能文、七歲所做詩作便得顧山長讚譽,十四五歲便早早考中秀才。自幼他便知道,自己要好好讀書,將來靠科舉步入仕途。
明明一切都好好的,去歲他順利拔得頭籌、考取生員,隻待半月後鄉試過後,來年開春便可入京,進貢院參加大夏最後的科舉。
為了這一刻,他足足準備了十餘年。臨近鄉試他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兩耳不聞窗外事,每日不到五更便起床苦讀。就這幾日辛苦,他褲腰都肥了兩圈,原本合身的衣袍這會穿在身上更顯空空蕩蕩,他努力程度可見一斑。
可如今知州大人一句話,卻讓他萬般努力悉數化為泡影。
難以接受之下,他身形劇烈晃動,最終扶著欄杆緩緩蹲在地上。想說些什麽,張口卻不出一點聲音。
不僅是他,聽到此言高台下來吃流水席的青城百姓也萬分驚訝。
沈德強是誰,那可是青城方圓百裏內有名的才子。自打他入青林書院後,男學榜的位置就再沒變過。去歲考秀才他拔得頭籌後,更是大大地給青城爭了一迴臉。民間紛紛傳聞,說他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這樣一位才子將來入京趕考肯定是十拿九穩,正因如此,不少人對楊氏多有恭維。見麵便誇沈德強,言談間盡是生了這麽個好兒子,楊氏日後便等著做老封君享福。
不僅恭維楊氏,不少嫁到青城的大姑娘小媳婦迴娘家時,也常提及沈德強:“我們青城有個大才子,那可是我婆家人看著長大的,彼此關係近著那。”
可世間之人向來是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先前沈德強好時,提起他眾人皆是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拐彎抹角也要跟他沾上點關係。如今眼見他被奪去生員資格,科舉無望,眾人口風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仁慈點的這會滿心感慨:“鄉試前不好好在家安心溫書,非得跟著那黑心肝的簫家姑娘攪這趟渾水,把自己也賠進去了吧。”
“可不是,楊氏還一門心思盼著做老封君。平日那派頭拿得,兒子還沒做官呢,尾巴都翹上天,活像自己已經成人上人了。”這是先前恭維過楊氏的一位婦人。
“說起楊氏,她不是前不久還帶姑娘到蔣家門前攪事。蔣家可是皇商,在官老爺麵前肯定說得上話。要沒那一出,兩家是親戚,胡老爺說和說和,指不定這事能算了。現在一家子把人得罪個徹底,連這條路也給堵上了。”
“這能怪楊氏?你沒看沈德強先前護著那狐狸精的做派,楊氏那天大張旗鼓還飾不也是為了他鄉試。依我看官老爺說得沒錯,他就是個是非不分的,那麽多書不知道讀哪兒去了。”
“讀狗肚子裏去了唄。”
不知是誰適時地補上這麽一句,男女老幼幾乎坐滿的流水席中出哄笑聲,一掃方才沉悶氣氛。
流水席後麵,停泊在鑒湖碼頭旁的一艘不起眼的畫舫內,平王高居主位,左側平頭案後跪坐著沈金山,右側則是坐著一位身形頗為健壯的中年男子。男子方臉獅鼻,左側臉頰上一溜不起眼的肉色疤痕,更為他麵貌增添了幾分殺伐之氣。不同於沈金山小心翼翼地跪坐,此刻他隨意地倚在船艙內壁上,二郎腿翹起,如船般大小的皂靴搭在平頭案上,閉目養神不知在想什麽。
先是丫鬟搗亂、再是簫矸芝被拆穿,然後知州潘成棟趕到……
不利的消息紛至遝來,當小廝再次敲響艙門時,平王眉頭已經擰成個疙瘩。
“好事還是壞事?”
“這……”
小廝遲疑間平王已經意識到了,拿起桌案上茶盞,他朝外狠狠丟去,“滾!都給我滾!”
茶盞砸偏徑直向右邊落去,閉目養神的吳有良若有所覺,伸手準確接住,與此同時他終於睜開眼。
“王爺這便急了?”
不僅是平王,這下連沈金山都停止折磨他頭頂稀稀拉拉的那幾根毛,麵露急切地看過去。
“眼下情況對我等十分不利。”
沈金山本已計劃好,將庶長女貼身大丫鬟扔出去頂罪,再由她出麵致歉,過後自己再親自露麵表明誠意。整個簫家姿態放低,到時不管那九尾老狐狸相不相信,青城百姓總會相信。
他知道蔣家趁拜師儀式大擺流水席,是想把當日之事鬧得人盡皆知。他阻擋不了蔣家,隻能順水推舟,借蔣家搭起來的台子將簫家洗幹淨。雖然推出大丫鬟去也不可能完全擺脫嫌疑,但總比自家姑娘背著這等名聲要好。
這等移花接木的手段他向來駕輕就熟,等名聲洗得差不多後,過幾****會打著“再行致歉”的名頭登蔣家門,順便將最後一步棋——吳同知給亮出來。
青城三麵環山一麵照水,絲綢運輸皆靠水路,而水路正是由吳同知掌管,但從這點看他掌控青城所有綢緞商的命脈。因阿慈與平王的關係,他搭上了吳同知這條線,自然有叫板蔣先的資本。
而隻要兩家合作起來,他可動手的地方便多了,到時甚至讓蔣先身異處也不是什麽難事。蔣家那等絕戶人家,小輩隻有個丫頭片子,上下全靠蔣先一人支撐。他一死蔣家勢必分崩離析,到時他便可趁機收攏蔣家勢力,而後借機一統青城綢市。胡沈兩家相爭百年,那時也能徹底畫上句話。
這便是沈金山的全盤計劃,在這其中,平王與吳同知皆是他手裏的刀。本來今日之事安排得好好地,可沒想到到頭來卻被一個丫鬟攪和亂了。更沒想到的是,潘知州竟然親自到來。
官大一級壓死人,潘知州,那就是吳同知頭頂的那片天。想到這沈金山如鬥敗的公雞,捋著頭頂那幾根毛愁到不行,直到吳同知開口。
吳同知也有後台,指不定能有什麽主意,想到這他重新恢複信心。
“同知大人可有良策?”
“法子倒是有……”
吳有良頓住。方才他將沈金山眼中算計看得一清二楚,不止沈金山,今日坐在船艙中的三人皆是各有算盤。
平王自不必說,太上皇複辟願景幾乎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沈金山更簡單,他隻為蔣家那點產業。而他,則是為了遠在西北的廣平候。
一手將他從目不識丁的西北軍底層軍漢,提拔為如今江南富庶之地手握實權的同知,王爺知遇之恩他這輩子都不敢忘。如今王爺需要軍餉,就算肝腦塗地他也得弄周全。
目光透過畫舫窗棱看向碼頭上高台,巍峨的高台之上那抹玄衣格外醒目。與朝廷所派欽差的光明正大不同,他必須得躲在暗處,最起碼不能被人抓住把柄。打從一開始,他就沒打算明著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身處西北軍時,半路截胡的事他沒少幹。
現在最關鍵的是,有些牌得打出去。
“吳同知有何高招?”見他久久不語,平王也急了。
收迴目光,吳有良目光從平王身上略過,最終直盯向沈金山:“高招倒算不上,隻要沈老爺依計行事便可。”
“依計行事?可台上如今那副架勢,那麽多人,光是唾沫星子就能淹死我。”
“按沈老爺的說辭,莫非你不道歉,外麵那些百姓就會閉嘴不談簫家不是?反過來想,沈姑娘不過是個孩子,小孩子做錯事沒什麽,隻要大人明理,多數人都會諒解。更何況這樣,等過幾****再登蔣府致歉,也能說得過去。”
最後一句話成功引向三人事先商議好的計謀,平王點頭,“隻要能引得蔣家合作,便是此刻傷點麵子又有什麽。”
“可潘知州那邊?”沈金山遲疑。
“知州雖位列四品,但並不能一手遮天。”吳有良意有所指地看向西北,聲音中滿是篤定。
吳同知身後可是鎮守西北的廣平候,他豈會怕寒門出身的潘知州。聽到此言,沈金山如吃了一顆定心丸。
畫舫內三人商議的片刻,圍著高台,竊竊私語聲圍著碼頭自四麵八方傳來,如暴雨梨花針般直撲沈德強麵門。
完了、什麽都完了……
苦讀多年所求仕途、沈家的名聲,今日悉數葬於他手。
該怪誰?挑起事端的阿慈、還是不依不饒的表妹?或許最該怪的是他自己!
餘光看向旁邊的姑母,她對他多好啊。幼時拿他當親生兒子疼,即便後來有了阿玲表妹,她也隔三差五命蔣府下人給他送些珍貴的補品過去,一年四季衣裳更是從沒落下。去年他前去州城考秀才,聽到後姑母二話不說,命人收拾出蔣家新造的樓船送他前去趕考。對於這些,姑父從來沒表達過任何不滿。
還有阿玲,她雖然嬌氣些,可性子並不刁蠻,反倒是有點嬌憨。跟她在一起時他多輕鬆,讀半天書的疲勞常因她一句天真之言一掃而空。可究竟從什麽時候起,他開始著迷於謎一般的簫矸芝,被她的一點小恩小惠所收買,事事以她為標杆,覺得表妹除去命好投身到蔣家外,其餘哪哪都上不得台麵。
可現實證明他錯得有多離譜:被他處處看不上眼的表妹,卻同時被邵明大師和李大儒看中收入名下;而被他當九天玄女供起來的簫矸芝,卻是如此不堪……
往事一幕幕在腦海中閃過,終於忍不住他雙膝跪地,頭埋在高台地板上,抽搐著涕淚橫流。
他的生員資格……
站在不遠處,阿玲看著趴伏在地板上的沈德強。
尤記得前世,那會他已入贅蔣家,與簫矸芝同流合汙忙於謀奪家產的同時也從未放棄過讀書。經史子集置於案頭,****必要挑燈夜讀一番。當日進京趕考被山匪所截,危機之下他下意識護住入京趕考的路引,以及入貢院所需的認識官印結和考憑。
科舉對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如今生員資格被奪,不啻於挖他心頭嫩肉。
隨著他的抽搐,沒多久前麵地板蔭濕一塊。見他這般悲痛,阿玲隻覺重生以來積壓在心頭的鬱氣散去不少,心下舒暢,她長舒一口氣。
同樣長舒一口氣的還有陳誌謙和簫矸芝。
前者一直站在阿玲身旁,注意著她的反應。他可沒忘記前世那丫頭對她表哥有多癡情,硬生生從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千金小姐,變成了布衣荊釵圍著鍋台轉的村姑,所作所為堪比苦守寒窯的王寶釵。如今見她隻餘感慨,並無太多心疼,連月來泡在醋缸中的心總算少了點酸味。
而後者則更簡單,沈德強生員資格被奪,總能幫她吸引點風頭。本想著還要等半個月後鄉試舉行,沒想到當下就能解除危機,簫矸芝如何不喜。不過這會她依舊被潘知州拎著衣領,麵對麵間她也不敢表露得太過明顯。
潘成棟何等精明,混跡官場多年,若是連未及笄姑娘那點心思都看不明白,他早就被人啃得骨頭渣都不剩。雖然簫矸芝已經藏得很好,臉上的擔憂足以騙過大多數人,但卻騙不過近在咫尺的潘知州。
這等閑事本來他懶得管,可這會功夫他也琢磨過來,蔣家姑娘定是師傅要收的徒弟。他尤記得師傅來信中,字裏行間對新徒弟的滿意。這麽多年師傅也收過不少徒弟,可卻是破天荒頭一次叫他過來見證拜師儀式。既然師傅這般重視,做師兄的也該對小師妹多關照些。
想這些的同時,他完全忘了簫矸芝也是他“小師妹”。
“利用師娘,打擾逝者清淨不說。對片刻前還在不顧一切幫你的沈家公子,此刻你也能幸災樂禍,今日必須得給你漲點教訓。”
擲地有聲地說完,不顧眾人雲裏霧裏的反應,拎起簫矸芝衣領,他做勢欲將人往高台上扔。
他竟然看出來了!還沒等簫矸芝心驚,懸空的感覺傳來,她低頭看向離地九尺的高台。因紮台子時需要固定,圍著高台一圈俱是木樁,木樁削得不是很尖,在地上走碰著並無大礙,可若是從高處落下……
恐懼襲來,簫矸芝再也忍不住,哆嗦著求饒,“大人誤會。”
“都到這時候了你還狡辯。”
見她死性不改,潘成棟隻覺以前她還是不知如何利用師娘,憤怒之下他稍稍用力,將人拋出圍欄外。
高台下一片寂靜,不忍心看到接下來一幕,不少人已經閉上了眼。或許是簫矸芝所作所為實在太過令人不齒,群情激奮下,一時間倒無人為她求情。
見此簫矸芝都要絕望了,腳尖崩起勾在圍欄鏤空雕花上,感覺到抓住自己衣領的大手緩緩鬆開,她有些難以置信。到底是怎麽了,這可是知州大人,光天化日之下怎會做出傷人性命之事?
任憑她如何想不通,這會也無人為她解惑。當抓住衣領的手終於鬆開時,勾住圍欄的腳尖一點點往下滑,她徹底感受到了絕望。
“知州大人且慢。”
眼見就要掉下去時,高台上下傳來了同樣的聲音。
“恩?”
潘成棟向後看去,聲之人竟是蔣家姑娘。太過驚訝下,他下意識地伸手,抓起了搖搖欲墜的簫矸芝。
“你要救她?可她幾次三番陷害你。”
阿玲看向旁邊的青衣男子,他正一臉鄙視地看著她。察覺到她的目光,他更是毫不掩飾擺出三個口型:呆、笨、傻!
不僅是他,高台上下所有人都不解地看向她。要說碼頭上這麽多人誰最該恨簫家姑娘,非蔣家姑娘莫屬。怎麽到頭來別人都沒做聲,反倒是她先開口。
“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光上天,其實大夏王法也有,無故傷人性命是要進大牢的。阿爹常說知州大人為官清廉,是一心為民的好官。您這麽好的青天大老爺,為了一個簫矸芝把自己賠進去,不值得。”
聽到第一句時,所有人都在想,蔣家姑娘真是善良。沒想到她話鋒一轉,說出這樣一番話,這可真是……
“蔣家姑娘還真是為人直率!”
沒錯,就是直率!循著聲音向後看,在流水席後方緊鄰碼頭之處,眾人看到了個怎麽都想不到的身影。
與平王和吳同知商議好後,出畫舫剛下舷梯,沈金山迎麵便看到驚險萬分的一幕。
九丈高台之上,他最為滿意的庶長女阿慈倒掛在圍欄之外。風從鑒湖上吹來,她倒立的裙擺鼓起風偏向一邊抖動,更顯得她整個人搖搖欲墜。
虎毒不食子,更何況這還是頗得他心的阿慈,肝膽俱裂的同時,沈金山幾乎下意識地喊道:“知州大人且慢。”
脫口而出後他便有些後悔,阿慈雖然重要,可在他心中最重要的始終是簫家生意。方才在畫舫中,因平王暴怒打斷前來傳話之人,他隻知潘知州親臨,對後續之事卻是丁點不知。如今看麵前這幅場景,眾目睽睽之下能讓知州大人如此動怒,阿慈何止是將人惹毛!
生意人講究和氣生財,他雖搭上了吳同知這條線,但不代表要跟他一條道走到黑。潘知州在本州可是一手遮天的官老爺,為了區區庶長女得罪了他,這筆買賣劃算?
心下踟躕,站在流水席後他徘徊不前,恰好聽到旁邊桌上婦人激憤之言。
通過隻言片語了解後續之事後,他隻覺一陣天旋地轉。早年想攀知州關係,他曾詳細了解過其生平。且不說麵上的師徒情誼,當年潘知州及第後初到外地赴任,一應金銀細軟皆是墨夫人為其準備。生恩不及養恩,更何況還帶上教養之恩。在知州大人心裏,墨夫人地位隻比親娘重。
而阿慈竟然辱及先人……
莫說是官威甚重的知州大人,就算是他一介商賈,碰到別人辱他爹娘,也會二話不說擼袖子上前問清楚。
這仇結大了!
當下沈金山隻覺頭大如鬥,甚至生出了“阿慈趕緊摔下去,最好摔重點,這樣知州大人也能消氣”的心思。隻可惜這心思剛升起來,高台之上便傳來了蔣家姑娘清晰的聲音。
嗓音中帶有幾絲尚未褪去的甜糯,倒是頗為符合蔣家姑娘一貫天真的性子。可這也天真的太過頭了吧,阿慈幾次三番陷害你,到現在你還護著她,你是不是傻?
好事被壞,沈金山煩悶地跺跺腳。可前腳剛抬起來,聽到後麵那句“不值得”,維持著金雞獨立的姿勢他愣在原地。
然後他聽到旁邊流水席傳來解氣的聲音:“官當得好好地,要為這麽個黑心肝的丟了烏紗帽,那可虧大了。”
“台子又不是很高,摔下來也不會有什麽大事,知州大人肯定心裏有數。”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簫家那黑心肝的真傷著了,知州大人可不是不值。聽頭一句我還覺得蔣家姑娘也太心善了,沒想到後麵她這麽說。不愧是被邵明大師和李大儒看重之人,可真是……”
聽台下百姓把簫家也帶進來,沈金山臉色一陣青一陣白。果然被吳同知言中,即便他不出麵,這些市井百姓也會朝簫家噴唾沫星子。
想到這,下畫舫時僅存的那點不甘願也消弭於無形。
攥緊拳頭強行繃住臉色,他臉上滿是暴怒和震驚,做足了正常父親看到自家兒女做出混賬事時該有的表情。
“蔣家姑娘真是為人直率!”
“對,就是直率!”前麵說話之人一時詞窮,如今聽到有人準確表達他意思,興奮之下他大聲喊出來,連帶著扭過頭。
“恩怨分明,心裏有怨便說出來,蔣家姑娘果然直……沈老爺?”
最後三個字驚醒了沉浸在對阿玲讚美中的台下眾人,如暗中有千萬條線牽引著般,他們從四麵八方扭頭,目光齊刷刷地定格在流水席後、碼頭旁那位禿頂中年人頭上。
高台上離得較遠,但穿過人群,蔣先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多年對頭。
“金山兄。”
邁步走向欄杆,路過潘知州時他緩下來,拱手作揖做足恭敬姿態。細微處的周到讓潘成棟更為滿意,蔣家姑娘成了她師妹,按常理來說胡老爺比他高一輩。若是尋常人,靠著這層關係,即便不拿腔拿調,言行間也會不自覺露出些輕慢。更有甚者,比如他手中抓著的簫家姑娘,還沒等見禮便已經扯著師傅名號害人、更是試圖跟他攀扯關係。
他不是踩低捧高之人,條件允許他不介意給相熟之人行些方便。可前提是他樂意,那些對他隻有利用之心,狗皮膏藥般黏上來的,別怪他狠狠甩出去。
這樣想著潘成棟點頭迴禮,而後隨意將手中簫矸芝如塊破布般甩出去。在地上滾兩圈後,她恰好落到青衣男子邊上。少年腳微微動下,以幾乎所有人都沒注意到的幅度,將她踢到了跪伏在地痛聲大哭的沈德強身邊。
繼前一腳兩人被串糖葫蘆後,這次相攜而來的宋沈兩人再次湊作堆。
“滾開。”沈德強嫌惡地揮開她,當日他怎會看上這麽個虛偽的人。
“欽文……”
簫矸芝大驚,麵上楚楚可憐,心裏卻恨到了極致。她早已買通方氏奶娘,突破蔣家防守本是十拿九穩。若不是帶上他個拖後腿的,她也不至於耽誤工夫,未能及時現貼身大丫鬟的反常。
枉她還高看他一眼,果然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就是個讀書讀傻了的。
楚楚可憐的簫矸芝讓沈德強下意識地心軟,可下一刻,當他看到圍欄旁站著的潘知州與姑父一家時,理智重新迴籠。正當那點心軟快要化為齏粉時,青衣男子自兩人身邊走過,皂靴狠狠地踩上阿慈青蔥般的食指。
“啊!欽文……”
劇痛之下簫矸芝眼中盈滿淚水,配合著她天生的長相,真是我見猶憐,能讓天下多數七尺男兒生生折腰。
沈德強也不例外,他本就對簫矸芝有些朦朧的心思。好幾年的感情累積起來,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徹底消除。抬頭狠瞪過去,四目相對間,青衣男子揚起惡劣的笑容、眼神如看螻蟻般蔑視。
豈有此理!
他對姑父一家有愧,可卻沒虧欠青衣男子。可他欺人在先不說,還……那般神色。
心潮欺負,醞釀好情緒抬起頭,涕淚交織的臉上漲紅的眼剛想瞪迴去,卻隻看到少年走向圍欄的背影。
這……
“欽文,算了,此刻不宜再鬧出事。”捂住紅腫如蘿卜的十指,簫矸芝露出堅強的笑容,抽抽鼻子柔聲勸著。
阿慈她……縱算有千般不是,可也不能掩蓋過往那些好。在他最失意的時候,隻有她冒天下之大不韙陪在他身邊。因眾人恥笑而幾乎蕩然無存的男兒顏麵重新迴來,屬於讀書人的自尊心也在重新樹立。
“阿慈,多虧還有你。”他滿臉感激。
“也是我拖累了你,欽文,日後我一定會補償你。”簫矸芝內疚道。
“不,是我的錯……”
一時間兩人各自懺悔,於空曠的高台上四目相對,無語凝噎。
踩完人後尚覺得不夠,狠狠碾兩下才走的陳誌謙將後麵動靜聽得一清二楚,唇角揚起愉悅的弧度。
剛才他便察覺出沈德強有悔意。知道那丫頭的好,想浪子迴頭?想得美!
那丫頭是他的!
再說了,上輩子他就把那丫頭害得那麽慘。相隔多年他仍舊清晰記得自己半路不放心,打馬衝迴四合院時的場景。當時赤身果體的沈德強也跟剛才一樣,跪伏在炕上泣不成聲。當時他並未立即處置兩人,而是放過他們,好讓他們沉浸在恐懼和悔恨中,多煎熬些時日。
沒想到沈德強是個耳根子軟的,被簫矸芝軟語哄幾句,沒幾日便神色如常,沒事人般投入院試中。
彼時那丫頭還未出頭七,屍骨未寒。
氣憤之下他終於動了殺心,將兩人綁來,喂藥趁他們交合時從屋頂灌入石灰漿,將兩人做成雕塑,讓他們以最不堪的形態暴露在天下人麵前。
可做完後他便後悔了,他們將那丫頭害得那麽慘,怎能如此輕鬆就死了。雖然身後名聲沒有了,但生前卻享盡人間富貴。這輩子重來一次,他絕不能那麽便宜他們。他要慢慢逗弄,直到讓他們嚐盡時間百味、受盡世間疾苦,再無限的悔恨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經曆苦苦掙紮後,最後極其不光彩地死去。
隻有這樣,才能為前世那個無辜慘死的丫鬟報仇。
此刻為時尚早,就先讓他們彼此相愛,為民除害。
不要再禍害他家丫頭。
如鷹隼般銳利的雙眸中閃過一道冷芒,邁出最後一步走到那丫頭身旁,他以半占有的姿態站到她身邊,阻礙了後麵看過來的視線。
開闊的高台上,兩位老者、蔣家全家三人連帶陳誌謙七人圍著圍欄並排站立,看向自流水席後方慢慢走過來的沈金山。
待他走進,蔣先揚起皮笑肉不笑地笑容,微微拱手,聲如洪鍾:“原來還真是沈兄,隔著半個碼頭,大老遠就看到你那比金山還鋥光瓦亮的腦門。”
即便激憤如潘成棟,這會也忍不出笑出聲。
站在高台前,身後是排山倒海的哄堂大笑,沈金山感覺自己猶如被扒光衣服般亮在人前。
該死的九尾老狐狸,嘴上這般不積德,難怪成了絕戶人家。
心下暗罵,麵上他卻得堆著笑。摸摸自己光滑的腦門,他自嘲道:“胡老哥別說,我這人全身上下,還真就這腦門有點特色。”
現在叫他胡老哥?晚了!
先前他蔣先對沈金山多有鄙視。兩家皆是開綢緞莊的,同在青城有競爭關係也在情理之中,他還不至於為這點事動怒。真正讓他厭惡的卻是簫家行事風格,與蔣家誠信經營、寧願少賺點也要貨真價實不同,簫家向來習慣投機倒把、能多賺一文絕不隻要半文。
且不說如何坑大老遠趕來綢市、“一錘子買賣”的外地散戶,對著本地百姓他也坑:布匹織得又稀又糙,上麵多掛幾層漿就當上好的料子賣。他賣得便宜,不懂行的百姓摸著布料厚實,當然一擁而上。可拿迴家後勞心勞力做成衣裳,沒洗幾次漿脫下來,裏麵的布十分不結實,多幹點活稍微拉扯下就爛。這樣殺熟的事,他幹起來眼皮子都不眨一下。
可這世上就是有人不吃不記打,為那點小便宜去買簫家廉價布。他阻擋不了,可心下對沈金山的鄙視卻是與日俱增。
本來就沒什麽好感,聽完阿玲前世遭遇後,他心中那點鄙視徹徹底底轉化為仇恨。感覺到青衣男子走近,想著那日在書房中兩人定下的計策,他收起心中翻湧的情緒。
生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沈金山不是一直對蔣家虎視眈眈?原先他不在意,守住本分就好。可如今他變了心思,他不僅讓他摸不著,還要讓他把簫家也搭進,眼睜睜看著簫家祖業折在自己手中。
臉色平靜,他看向下麵,“簫家人如此出息,沈兄更是人中龍鳳。您這聲‘胡老哥’,蔣某人可承受不起。”
“胡兄為長,這聲老哥無論如何也當得。我整日忙於生意,對後院不甚上心,以至於讓家中姑娘做出如此混賬之事,胡兄生氣也在情理之中。這幾****一直想著該如何賠罪,好在令嬡有這麽個拜師儀式,當著青城老百姓的麵,今日我必須得表明態度。”
說完當著所有人的麵,沈金山直直地彎下腰。
“胡老哥,今日我在這給您賠個不是。子不教父之過,阿慈做出此等錯事,有很大原因是我沒管教好,是我有錯。”
“阿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