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已經是七月中旬,d大各個學院都陸陸續續考完了試,林衣經曆了一學期的痛苦折磨以後,終於迎來了自己學生生涯的最後一個暑假。
拖著行李箱,女生公寓樓道裏都是洗衣液的味道,濃得化不開,像極了擁堵的人群,她火急火燎的往火車站趕。
地鐵上,幾乎部都是拖著行李箱的學生,真正是摩肩接踵的程度。林衣靠著地鐵側門,享受著空調吹來的冷風,順便看看自己的旅行計劃有沒有什麽不妥的地方。這次要去的地方是g省的一個小縣城,那個紅軍長征勝利會師的地方。據說那邊異常缺水,交通不便,物價很低。林衣的大學同學裏有好幾個是來自那裏的,她們幫著聯係了住宿的房子,一個月300塊。
一路戰鬥,林衣終於安上了開往中轉站的火車。
十幾個小時後,到了中轉站。下了火車,迎麵吹來的還是熱騰騰的風,林衣打車到網上訂好的賓館,登記入住,洗完澡後就迫不及待的出了房間,去吃當地小吃。
糕餅、幹果、蜜餞,林衣一一試吃,味蕾充分得到滋潤。街邊的燒烤攤,烤肉串、涮牛肚的煙火彌漫整條街。來這裏的人很多,高聲說話,與攤主講價,一片熱鬧景象。現在是下午五點,正是晚飯時間,整條街人滿為患,林衣已經吃到肚子圓鼓鼓,可以迴賓館了。
走出小吃街,坐公交迴賓館隻需要四站路,林衣看到公交過來,掏零錢時才發現,錢包手機都不見了。她愣了下,後知後覺反應過來,自己這是遭小偷了。
肯定是剛才在小吃街被偷的,欲哭無淚,雖然錢包裏沒多少現金,身份證、銀行卡也放在酒店沒帶出來,但手機和學生證不見了啊。林衣恨慘了那個偷自己錢包的小偷,心裏詛咒那個小偷也被偷。
身上沒一分錢,看看周圍一臉漠然等公交的陌生人,深唿吸,向著和自己年齡差不多大的一個女孩子走去。
“美女,我錢包丟了,你能借我一塊錢坐公交嗎?”
美女仔細打量著林衣,估計思考著林衣說謊的可能性,看著林衣可憐兮兮的樣子,最終給了她一張一塊錢的紙幣。
林衣道謝。
靠著“借”來的一塊錢,林衣迴到了賓館,然後拿著銀行卡,取錢,找公話,給朋友和家裏人打電話,最後在商場買了部廉價手機。
躺在床上,林衣一動都不想動。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記得高考前一個月,自己兜裏揣著僅有的一百塊錢,坐大巴趕到y市火車站,盯著售票窗口哭了一通後,不得不返迴學校。那段時間,自己一度想放棄高考,去找顧陽,哪怕不知道顧陽家具體在哪裏。隻不過沒錢,買不了火車票,去不了顧陽所在的j市。
林衣常常在想,如果高三時自己沒有轉學,現在會是什麽樣,或者當初自己有錢買到火車票,現在又會是什麽樣。
不管會怎麽樣,都不會是現在這樣。
在那個相信天長地久的年紀,林衣選擇了猜忌,選擇了退縮。
那是個迴不去的年紀,一切都不能重來。
人總要為自己的選擇買單,不管那個選擇是你願意的還是不願意的。自己做的選擇,至少應該在將來不後悔,如果實在後悔了,至少也怨不得別人。所以,林衣現在誰都不怨,自己替一切買單。
惟願你過得好,像那年拍的照片一樣好;惟願你能快樂,像我們當時約定的那般。
退了學生票,一番折騰後,林衣終於坐上了開往g省的火車,耳朵裏塞著耳機,眼睛看著窗外。
窗外的風景如同記憶片段般飛快向後退去。想起自己轉學那年,也是這樣坐著火車,從一個省到了另一個省,那時再過幾天就是自己的18歲生日。17歲與18歲,被這火車,拉開了千裏萬裏的距離。
林衣有時很想問問旅途中的陌生人,你是怎樣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的呢?又是帶著怎樣的心情從一趟車轉到另一趟車的呢?匆匆行走,裹著厚厚的冷漠,行李箱裝著的是焦慮還是迷茫?電話的另一頭有著幾份牽掛?終點站真是終點還是隻是另一個下一站?
林衣覺得自己懂得的不多,束縛也少,故而可以失去的很少。
黑漆漆的夜晚,鐵軌的撞擊聲,旅客的喧鬧聲,林衣躺在上鋪,閉著眼睛。
初一的時候,林衣讀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裏,她記得哭泣的駱駝。那時林衣以為,三毛始終是要流浪的人,所以不需要被等待、被陪伴,現在意識到,沒有誰可以評價誰,更別說誰懂誰了。
喜歡一個人靜靜想事情,林衣喜歡和心裏的另一個自己對話。
她的心裏有一個獨立的世界,這個世界裏有林衣和顧陽,林衣執拗,有著湛亮的的眼睛,顧陽理性,理性到沒有感性。
那裏的林衣和顧陽始終是彼此獨有的朋友。顧陽,走著一條完不同於林衣的路。林衣想去西藏,去看大片大片的壁畫,寫下大篇大篇的心情,然後給顧陽看。
隻不過現實總是不遂人願。
一路磕磕絆絆,林衣終於找到了小縣城裏朋友為自己租的小房子。
二十平米的地麵,擺放著一張床,一張桌子,基本上就沒什麽多餘空間了。也許是很久沒人住,房間裏覆蓋著一層灰塵,林衣鼻腔裏充斥著一股發黴的氣味。
咬咬牙,放下拉杆箱,林衣擼起袖子就開始收拾房間。
從房東大爺那裏借來清潔用具,林衣花費一個多小時終於讓這間小屋子變得幹淨整潔。有地方住,兜裏除了半個月的生活費,還有擺地攤的幾百塊錢,這樣的狀態讓林衣覺得很滿足。
拖著行李箱,女生公寓樓道裏都是洗衣液的味道,濃得化不開,像極了擁堵的人群,她火急火燎的往火車站趕。
地鐵上,幾乎部都是拖著行李箱的學生,真正是摩肩接踵的程度。林衣靠著地鐵側門,享受著空調吹來的冷風,順便看看自己的旅行計劃有沒有什麽不妥的地方。這次要去的地方是g省的一個小縣城,那個紅軍長征勝利會師的地方。據說那邊異常缺水,交通不便,物價很低。林衣的大學同學裏有好幾個是來自那裏的,她們幫著聯係了住宿的房子,一個月300塊。
一路戰鬥,林衣終於安上了開往中轉站的火車。
十幾個小時後,到了中轉站。下了火車,迎麵吹來的還是熱騰騰的風,林衣打車到網上訂好的賓館,登記入住,洗完澡後就迫不及待的出了房間,去吃當地小吃。
糕餅、幹果、蜜餞,林衣一一試吃,味蕾充分得到滋潤。街邊的燒烤攤,烤肉串、涮牛肚的煙火彌漫整條街。來這裏的人很多,高聲說話,與攤主講價,一片熱鬧景象。現在是下午五點,正是晚飯時間,整條街人滿為患,林衣已經吃到肚子圓鼓鼓,可以迴賓館了。
走出小吃街,坐公交迴賓館隻需要四站路,林衣看到公交過來,掏零錢時才發現,錢包手機都不見了。她愣了下,後知後覺反應過來,自己這是遭小偷了。
肯定是剛才在小吃街被偷的,欲哭無淚,雖然錢包裏沒多少現金,身份證、銀行卡也放在酒店沒帶出來,但手機和學生證不見了啊。林衣恨慘了那個偷自己錢包的小偷,心裏詛咒那個小偷也被偷。
身上沒一分錢,看看周圍一臉漠然等公交的陌生人,深唿吸,向著和自己年齡差不多大的一個女孩子走去。
“美女,我錢包丟了,你能借我一塊錢坐公交嗎?”
美女仔細打量著林衣,估計思考著林衣說謊的可能性,看著林衣可憐兮兮的樣子,最終給了她一張一塊錢的紙幣。
林衣道謝。
靠著“借”來的一塊錢,林衣迴到了賓館,然後拿著銀行卡,取錢,找公話,給朋友和家裏人打電話,最後在商場買了部廉價手機。
躺在床上,林衣一動都不想動。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記得高考前一個月,自己兜裏揣著僅有的一百塊錢,坐大巴趕到y市火車站,盯著售票窗口哭了一通後,不得不返迴學校。那段時間,自己一度想放棄高考,去找顧陽,哪怕不知道顧陽家具體在哪裏。隻不過沒錢,買不了火車票,去不了顧陽所在的j市。
林衣常常在想,如果高三時自己沒有轉學,現在會是什麽樣,或者當初自己有錢買到火車票,現在又會是什麽樣。
不管會怎麽樣,都不會是現在這樣。
在那個相信天長地久的年紀,林衣選擇了猜忌,選擇了退縮。
那是個迴不去的年紀,一切都不能重來。
人總要為自己的選擇買單,不管那個選擇是你願意的還是不願意的。自己做的選擇,至少應該在將來不後悔,如果實在後悔了,至少也怨不得別人。所以,林衣現在誰都不怨,自己替一切買單。
惟願你過得好,像那年拍的照片一樣好;惟願你能快樂,像我們當時約定的那般。
退了學生票,一番折騰後,林衣終於坐上了開往g省的火車,耳朵裏塞著耳機,眼睛看著窗外。
窗外的風景如同記憶片段般飛快向後退去。想起自己轉學那年,也是這樣坐著火車,從一個省到了另一個省,那時再過幾天就是自己的18歲生日。17歲與18歲,被這火車,拉開了千裏萬裏的距離。
林衣有時很想問問旅途中的陌生人,你是怎樣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的呢?又是帶著怎樣的心情從一趟車轉到另一趟車的呢?匆匆行走,裹著厚厚的冷漠,行李箱裝著的是焦慮還是迷茫?電話的另一頭有著幾份牽掛?終點站真是終點還是隻是另一個下一站?
林衣覺得自己懂得的不多,束縛也少,故而可以失去的很少。
黑漆漆的夜晚,鐵軌的撞擊聲,旅客的喧鬧聲,林衣躺在上鋪,閉著眼睛。
初一的時候,林衣讀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裏,她記得哭泣的駱駝。那時林衣以為,三毛始終是要流浪的人,所以不需要被等待、被陪伴,現在意識到,沒有誰可以評價誰,更別說誰懂誰了。
喜歡一個人靜靜想事情,林衣喜歡和心裏的另一個自己對話。
她的心裏有一個獨立的世界,這個世界裏有林衣和顧陽,林衣執拗,有著湛亮的的眼睛,顧陽理性,理性到沒有感性。
那裏的林衣和顧陽始終是彼此獨有的朋友。顧陽,走著一條完不同於林衣的路。林衣想去西藏,去看大片大片的壁畫,寫下大篇大篇的心情,然後給顧陽看。
隻不過現實總是不遂人願。
一路磕磕絆絆,林衣終於找到了小縣城裏朋友為自己租的小房子。
二十平米的地麵,擺放著一張床,一張桌子,基本上就沒什麽多餘空間了。也許是很久沒人住,房間裏覆蓋著一層灰塵,林衣鼻腔裏充斥著一股發黴的氣味。
咬咬牙,放下拉杆箱,林衣擼起袖子就開始收拾房間。
從房東大爺那裏借來清潔用具,林衣花費一個多小時終於讓這間小屋子變得幹淨整潔。有地方住,兜裏除了半個月的生活費,還有擺地攤的幾百塊錢,這樣的狀態讓林衣覺得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