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冰山一角 貳
用罷了中飯,逛了倆鍾頭的相聲院子。
“自大清國定鼎以來呀,萬國來朝,都是年年進貢,歲歲稱臣。在鹹豐年間,高麗國王進到大清國,兩桌銅器。這兩桌銅器進到bj,先要送到禮王府。當時是禮王爺權朝,禮王爺一瞧這兩桌銅器,是天珍貴寶,萬國難選,上等的東西,自己府裏就留了一桌,那一桌進到皇上駕前。那時侯我曾祖父在禮王府裏當差,禮王爺愛惜我曾祖父老成練達,忠實可靠,就在這桌銅器裏頭,揀了兩樣不要緊的東西,賞給我曾祖父。你說怎麽辦?王爺賞了,有心要吧,這是皇上家的東西;有心不要吧,又怕王爺怪罪。趕緊謝過王家千歲,把這兩樣東西拿迴家去,可沒敢擺著。”
“怎麽哪?”
“擺著就活不了哇。皇上家的東西,咱們家敢擺嗎?就把他埋在我們家後的花園了。實指望後輩兒孫就吃這個就吃不了哇,到了光緒十二年,也不怎麽走漏了風聲,被禦史言官知道了,禦史言官在皇上駕前參奏了一本,說我家私藏貢寶,有欺君之罪,皇上龍顏大怒,派官兵到我們家查這東西。合算到了我們家,直接就奔後院,把這東西刨出來了。
“您說這怎麽知道的?
“準是家裏人說出去的。
“那可不是!
“把東西刨出來,把我曾祖父五花大綁,綁到三法司審問。您琢磨琢磨這三法司過堂,活得了嗎?
“哪三法司呀?
“大禮寺正卿、刑部尚書、督察院總憲。九堂會審,打了二年半的官司,要沒有禮王府的人情托到了,早就死在裏頭了。就為這銅器呦!
“什麽銅器呀?
“就是兩根兒茶壺梁兒。
“就這呀!”
“別急啊,還有寶貝呢。”
“還有寶貝?”
“在清朝,清朝末年。光緒年,義和團反清滅洋。在bj東城,有個西總布胡同,打死了德國欽差叫克林德。”
“到是知道這事。”
“怒惱了八國聯軍就打破了bj城。bj一破,皇上就跑了。皇上跑了,西太後也跑了,文武大臣、保駕的、幫閑的、亂七八糟的全跑了。bj沒人管了,這八國聯軍到了bj,你占東,我占西,他占南,他占北,整個給分了。當時我們家住家在前門外,前門大街,屬於德國占領的地界。德國首將叫瓦德西呀,瓦德西帶著兵查街,檢查行人,是
搜捕義和團。我們家也不哪兒那麽些仇人,報告德國兵,愣說我們家私藏義和團。”
“你們家還藏義和團?”
“沒有哇!瓦德西一聽啊,帶著一百多名洋兵,到我們家來了。弓上弦,刀出鞘,槍口上著大刺刀,嗬,那個兇呦。到了我們家的前後院兒,都圍上了。瓦德西帶著兵進了院子,這屋瞧,那屋看,這屋搜,那屋找,找義和團哪有哇?找來找去,找到我們家東跨院兒的北屋了,到這屋一拉門,瓦德西往裏一邁步,可了不得了。”
“怎麽了?”
“就看我們家這木器,就我們家這寶貝呀,在這屋擱著呐。這木器——唰!就這麽一放光,光芒四射,當時——嘔兒!嚇死六個德國人。”
“嚇……當場就嚇死了?”
“瓦德西一瞧,噌!屁滾尿流,抱頭鼠竄,是狼狽而逃。打這兒起可倒好,他是也不查街了,也不搜義和團了。直盯後來各國和約簽字的時候,唯有德國不簽字。當時清朝的全權代表是李鴻章李中堂,一瞧德國不簽字,這可慌了。‘哎呀,瓦德西將軍,為什麽遲遲不簽字呀?是不是還有什麽條件沒有提出來呀?’瓦德西說:‘唉?非是我們不願
和約,隻因在你們bj前門外有一家住戶,他家有一件東西無故放光,嚇死我國士兵,若有此物,德意誌決不和約!’內務大臣慌忙跪倒:‘啟稟中堂,方才瓦德西將軍所講,確有其事。在我們bj前門外,前門大街有一家住戶,姓張,叫張大蛇。’”
“張大蛇是誰呀?”
“是我爺爺。”
“瞧這缺德名字哦。”
“叫張大蛇,他家有一件木器,隻因年深日久,受了日精月華,已成寶物。並非無故放光。瓦德西一聽,怎麽著?寶物?非要二次參觀。”
“還要看看?”
“非要仔細地看看。李鴻章沒法子,帶這各國公使、各界代表一起到我們家來了,到了我們家進了東跨院兒,可就瞧見那間北屋了。大夥問:‘瓦德西將軍,是這屋裏不是呀?’瓦德西抬頭這麽一瞧,一哇呀……”
“要下蛋!你這兒找窩哪是怎麽著?”
“嚇的!”
“都嚇得這樣了?”
“那是。盯到參觀這木器的時候,您再看瓦德西,畢恭畢敬,跪在地下,倆手托著這木器,‘哎呀!太好了!真是寶物哇!’他是讚不絕口,連聲喝彩,拍案稱奇,他哪兒見過這個呀?”
“那是。”
“愛不釋手,非要帶迴德國,給他們國王看看去。”
“讓他帶走了?”
“哪兒能讓他帶走哇?他不送迴來怎麽辦?我爺爺急得直掉眼淚,這是我們家的命呀。各界代表也紛紛哀告:‘瓦德西將軍,這件木器,乃是我大清國的國粹,有關華夏的曆史。況且又是民間所藏,還是不宜帶走。’瓦德西不幹,非要帶走。”
“那怎麽辦呐?”
“各國公使臣聯合畫押做保,才讓他把這件東西帶到了德國,又在東西歐展覽,遊遍了四十多個國家,咱這東西一到哪兒,那是列隊鼓樂相迎。”
“這河南墜子哪國都有。”
“嗬!記者采訪照相,各國家報紙登在了第一版,轟動了全世界。巴拿馬賽會上得頭等獎章,這才歸還中國,送迴我們家存了這麽些年。就我們家這木器,真稱得上是千金難買,萬金不換的寶貝呦!”
“什麽木器呀?”
“半拉鍋蓋。”
“嗐!”
“別急啊,還有寶貝呢。”
“還有寶貝?”
“多少年了,元朝,至正天子荒淫無道,普天下,刀兵四起民不聊生。大丞相脫脫,定下一計,恩開武舉,要把天下英雄一網打盡,在武科場中出了一位英雄,淮月安寧黑太歲,打虎將軍常遇春,這位爺馬踏貢院牆,戳槍破炮,摔鬥跳台,扯天子半幅龍袍,揪袍捋帶,酒潑太師,杯砸懷王,單膀力托千斤閘,摔死金頭王,撞死銀頭王,槍挑銅頭王,鞭打鐵頭王,二十七座連營一馬踏為了灰燼,在武科場中,這宗寶貝現了身。到後來朱元璋,揭竿起義推倒大元,建立大明。隻皆因“日封十王”“燕王掃北,建文逃難”永樂大帝定都bj,江山世代相傳,傳至明思宗朱由檢,也就是崇禎皇帝。崇禎帝有道無福,在位十八年,旱九年,澇九年,民不聊生,哀鴻遍野,逼反了大西王張獻忠,闖王李自成,起義大軍直抵京華。大太監曹化淳開彰義門獻降,李自成進京,銅棍打死吳兵部,劉宗敏霸占陳圓圓。消息傳來,山海關氣壞了吳三桂:“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我是焉能不報?!”下沈陽請清兵,十四王多爾袞帶清兵入關。江山易柄改國號為大清。甲子年的八月,順治皇爺清國庫,發現了這宗寶貝。當時一見此物觸動心事,削發為僧出家五台,臨走的時候在午門外還寫下這麽四句話:悔恨當初一念差,黃袍換取紫袈裟,朕本西方一那字,因何落入帝王家?從此後整個的皇城內外無人敢提這件寶貝,時光荏苒,歲月穿梭,一直到鹹豐年間,這個寶貝流落到禮王府。那時節是禮王爺權朝,我的曾祖在禮王府當差,禮王爺愛惜我曾祖,老成練達,忠實可靠,就把這寶貝賞給我曾祖。這可要了親命了,有心要把這是國寶,有心不要又怕王爺生氣,趕緊謝過王家千歲,帶著東西迴了家,可就沒敢用,這是皇上的東西呀。鹹豐七年,走漏風聲,禦史言官知道了,在皇上駕前啟奏一本,說我們家私藏國寶,有滅門之罪,當時派官兵到我們家來,合著到了我們家來直接的把東西就翻出來了。把我曾祖帶到了大理寺嚴刑拷打,後來多虧禮王府的人才保出來,就為了這件鐵器!一個耳挖勺。”
“嗐~”
“別急啊,還有呢。”
“還有?”
用罷了中飯,逛了倆鍾頭的相聲院子。
“自大清國定鼎以來呀,萬國來朝,都是年年進貢,歲歲稱臣。在鹹豐年間,高麗國王進到大清國,兩桌銅器。這兩桌銅器進到bj,先要送到禮王府。當時是禮王爺權朝,禮王爺一瞧這兩桌銅器,是天珍貴寶,萬國難選,上等的東西,自己府裏就留了一桌,那一桌進到皇上駕前。那時侯我曾祖父在禮王府裏當差,禮王爺愛惜我曾祖父老成練達,忠實可靠,就在這桌銅器裏頭,揀了兩樣不要緊的東西,賞給我曾祖父。你說怎麽辦?王爺賞了,有心要吧,這是皇上家的東西;有心不要吧,又怕王爺怪罪。趕緊謝過王家千歲,把這兩樣東西拿迴家去,可沒敢擺著。”
“怎麽哪?”
“擺著就活不了哇。皇上家的東西,咱們家敢擺嗎?就把他埋在我們家後的花園了。實指望後輩兒孫就吃這個就吃不了哇,到了光緒十二年,也不怎麽走漏了風聲,被禦史言官知道了,禦史言官在皇上駕前參奏了一本,說我家私藏貢寶,有欺君之罪,皇上龍顏大怒,派官兵到我們家查這東西。合算到了我們家,直接就奔後院,把這東西刨出來了。
“您說這怎麽知道的?
“準是家裏人說出去的。
“那可不是!
“把東西刨出來,把我曾祖父五花大綁,綁到三法司審問。您琢磨琢磨這三法司過堂,活得了嗎?
“哪三法司呀?
“大禮寺正卿、刑部尚書、督察院總憲。九堂會審,打了二年半的官司,要沒有禮王府的人情托到了,早就死在裏頭了。就為這銅器呦!
“什麽銅器呀?
“就是兩根兒茶壺梁兒。
“就這呀!”
“別急啊,還有寶貝呢。”
“還有寶貝?”
“在清朝,清朝末年。光緒年,義和團反清滅洋。在bj東城,有個西總布胡同,打死了德國欽差叫克林德。”
“到是知道這事。”
“怒惱了八國聯軍就打破了bj城。bj一破,皇上就跑了。皇上跑了,西太後也跑了,文武大臣、保駕的、幫閑的、亂七八糟的全跑了。bj沒人管了,這八國聯軍到了bj,你占東,我占西,他占南,他占北,整個給分了。當時我們家住家在前門外,前門大街,屬於德國占領的地界。德國首將叫瓦德西呀,瓦德西帶著兵查街,檢查行人,是
搜捕義和團。我們家也不哪兒那麽些仇人,報告德國兵,愣說我們家私藏義和團。”
“你們家還藏義和團?”
“沒有哇!瓦德西一聽啊,帶著一百多名洋兵,到我們家來了。弓上弦,刀出鞘,槍口上著大刺刀,嗬,那個兇呦。到了我們家的前後院兒,都圍上了。瓦德西帶著兵進了院子,這屋瞧,那屋看,這屋搜,那屋找,找義和團哪有哇?找來找去,找到我們家東跨院兒的北屋了,到這屋一拉門,瓦德西往裏一邁步,可了不得了。”
“怎麽了?”
“就看我們家這木器,就我們家這寶貝呀,在這屋擱著呐。這木器——唰!就這麽一放光,光芒四射,當時——嘔兒!嚇死六個德國人。”
“嚇……當場就嚇死了?”
“瓦德西一瞧,噌!屁滾尿流,抱頭鼠竄,是狼狽而逃。打這兒起可倒好,他是也不查街了,也不搜義和團了。直盯後來各國和約簽字的時候,唯有德國不簽字。當時清朝的全權代表是李鴻章李中堂,一瞧德國不簽字,這可慌了。‘哎呀,瓦德西將軍,為什麽遲遲不簽字呀?是不是還有什麽條件沒有提出來呀?’瓦德西說:‘唉?非是我們不願
和約,隻因在你們bj前門外有一家住戶,他家有一件東西無故放光,嚇死我國士兵,若有此物,德意誌決不和約!’內務大臣慌忙跪倒:‘啟稟中堂,方才瓦德西將軍所講,確有其事。在我們bj前門外,前門大街有一家住戶,姓張,叫張大蛇。’”
“張大蛇是誰呀?”
“是我爺爺。”
“瞧這缺德名字哦。”
“叫張大蛇,他家有一件木器,隻因年深日久,受了日精月華,已成寶物。並非無故放光。瓦德西一聽,怎麽著?寶物?非要二次參觀。”
“還要看看?”
“非要仔細地看看。李鴻章沒法子,帶這各國公使、各界代表一起到我們家來了,到了我們家進了東跨院兒,可就瞧見那間北屋了。大夥問:‘瓦德西將軍,是這屋裏不是呀?’瓦德西抬頭這麽一瞧,一哇呀……”
“要下蛋!你這兒找窩哪是怎麽著?”
“嚇的!”
“都嚇得這樣了?”
“那是。盯到參觀這木器的時候,您再看瓦德西,畢恭畢敬,跪在地下,倆手托著這木器,‘哎呀!太好了!真是寶物哇!’他是讚不絕口,連聲喝彩,拍案稱奇,他哪兒見過這個呀?”
“那是。”
“愛不釋手,非要帶迴德國,給他們國王看看去。”
“讓他帶走了?”
“哪兒能讓他帶走哇?他不送迴來怎麽辦?我爺爺急得直掉眼淚,這是我們家的命呀。各界代表也紛紛哀告:‘瓦德西將軍,這件木器,乃是我大清國的國粹,有關華夏的曆史。況且又是民間所藏,還是不宜帶走。’瓦德西不幹,非要帶走。”
“那怎麽辦呐?”
“各國公使臣聯合畫押做保,才讓他把這件東西帶到了德國,又在東西歐展覽,遊遍了四十多個國家,咱這東西一到哪兒,那是列隊鼓樂相迎。”
“這河南墜子哪國都有。”
“嗬!記者采訪照相,各國家報紙登在了第一版,轟動了全世界。巴拿馬賽會上得頭等獎章,這才歸還中國,送迴我們家存了這麽些年。就我們家這木器,真稱得上是千金難買,萬金不換的寶貝呦!”
“什麽木器呀?”
“半拉鍋蓋。”
“嗐!”
“別急啊,還有寶貝呢。”
“還有寶貝?”
“多少年了,元朝,至正天子荒淫無道,普天下,刀兵四起民不聊生。大丞相脫脫,定下一計,恩開武舉,要把天下英雄一網打盡,在武科場中出了一位英雄,淮月安寧黑太歲,打虎將軍常遇春,這位爺馬踏貢院牆,戳槍破炮,摔鬥跳台,扯天子半幅龍袍,揪袍捋帶,酒潑太師,杯砸懷王,單膀力托千斤閘,摔死金頭王,撞死銀頭王,槍挑銅頭王,鞭打鐵頭王,二十七座連營一馬踏為了灰燼,在武科場中,這宗寶貝現了身。到後來朱元璋,揭竿起義推倒大元,建立大明。隻皆因“日封十王”“燕王掃北,建文逃難”永樂大帝定都bj,江山世代相傳,傳至明思宗朱由檢,也就是崇禎皇帝。崇禎帝有道無福,在位十八年,旱九年,澇九年,民不聊生,哀鴻遍野,逼反了大西王張獻忠,闖王李自成,起義大軍直抵京華。大太監曹化淳開彰義門獻降,李自成進京,銅棍打死吳兵部,劉宗敏霸占陳圓圓。消息傳來,山海關氣壞了吳三桂:“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我是焉能不報?!”下沈陽請清兵,十四王多爾袞帶清兵入關。江山易柄改國號為大清。甲子年的八月,順治皇爺清國庫,發現了這宗寶貝。當時一見此物觸動心事,削發為僧出家五台,臨走的時候在午門外還寫下這麽四句話:悔恨當初一念差,黃袍換取紫袈裟,朕本西方一那字,因何落入帝王家?從此後整個的皇城內外無人敢提這件寶貝,時光荏苒,歲月穿梭,一直到鹹豐年間,這個寶貝流落到禮王府。那時節是禮王爺權朝,我的曾祖在禮王府當差,禮王爺愛惜我曾祖,老成練達,忠實可靠,就把這寶貝賞給我曾祖。這可要了親命了,有心要把這是國寶,有心不要又怕王爺生氣,趕緊謝過王家千歲,帶著東西迴了家,可就沒敢用,這是皇上的東西呀。鹹豐七年,走漏風聲,禦史言官知道了,在皇上駕前啟奏一本,說我們家私藏國寶,有滅門之罪,當時派官兵到我們家來,合著到了我們家來直接的把東西就翻出來了。把我曾祖帶到了大理寺嚴刑拷打,後來多虧禮王府的人才保出來,就為了這件鐵器!一個耳挖勺。”
“嗐~”
“別急啊,還有呢。”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