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謂之,八月流火,眼下這連夏蟬都要退避三舍的光景,大概是無人願意在這街道上逗留的吧。


    不過這對父女卻是個意外,也許是前兩日承諾過的給女兒買串糖胡蘆沒有兌現,今日一得空閑,便拉著老父親早早地等在了小攤前。


    小攤老板見男人領著女孩上前,嘴裏的稱唿是一聲“四哥”和一句“小丫”,手上的動作卻是一點沒慢的遞給了小女孩糖葫蘆,想象中女孩投來滿足的眼光的場景並沒有發生,等了好久的那句可愛的道謝也是沒有聽到。


    小攤老板不明覺厲:“小丫平時可是很有禮貌的啊,今日是怎麽了?”被稱唿為四哥的男人也是注意到了女兒今日的反常,剛準備訓斥一番,低頭一看女兒手中的糖葫蘆這才露出了明悟的笑容。


    “化了!糖葫蘆化了……”


    小攤老板看見了小丫手中的糖葫蘆流出了晶瑩的糖色,察覺到小丫頭快哭時挎著小嘴的樣子後,連忙哄著:“太熱了,糖葫蘆都覺得熱了,等哪天天氣涼了小丫再來,叔叔送你一串怎麽樣。”


    小丫喜笑顏開,此時此刻卻也失去了在街上逗留的心情,“現在迴去,還能吃上阿娘做的綠豆湯”,這樣想著,小丫手上催促阿爹迴去的動作又加快了幾分。


    “阿爹,那是什麽地方啊?”尋著小丫手指的方向,男人竟然有一絲驚訝,更是流下了老父親欣慰的淚水。在小丫更小點的時候,四哥曾不止一次地帶小丫來看過,更是把自己當年的青春時光說給小丫聽,可小丫完全提不起興趣,甚至連這個地方都沒有印象。


    “小丫想上學堂?”做好了接受小丫一時興起的準備,四哥忍不住打趣到。


    “這就是學堂啊”,小丫略微思索,終於是記起了阿爹說過很多次的學堂,“阿爹,我們去學堂那裏麵坐坐吧,那裏涼快”。四哥欣然應允,畢竟教育孩子讀書不是一蹴而就的,現在能給孩子留下學堂的初步印象,算是邁出了開頭難的第一步。


    學堂全稱明宣學府,連隆諸生對這座大乾官方建立的學府也是充滿懷念與感激的情愫,故而很多人更願意用更平價親民的“學堂”稱唿學府。


    四哥也曾是學堂的一份子,這次帶著女兒遊厲學堂,隻道是雕柱玉砌仍在,朱顏已改。青石板鋪成的馬路直通巷子深處,兩邊高聳著圍牆仍然有樹影婆娑向外,門前兩座石獅子嘴裏銜著書卷和毛筆栩栩如生,四哥故地重遊無數次也依然覺得學堂大氣輝煌,所謂儒道聖地不過爾爾。


    學堂的中心有一麵湖,別有洞天。聽聞是仙人賜予大乾的寶地,冬暖夏涼,還有絲絲仙氣流動,小丫覺得學堂涼快大概就是因為這麵湖吧。四哥那時在學堂讀書便常被這麵湖吸引,很多次都想冒著大不違一探究竟,到最後沒能實施,這也是四年學習生涯的一大憾事,但當初的遺憾四哥也不準備再帶小丫去彌補。


    聽聞大乾星帝陛下金手一揮,無數的世家子弟投入到了學堂中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學習,連隆城的公子哥們都聚集在明堂學府的湖心居,四哥深知自己和小丫隻是無權無勢的普通人,自然是少與紈絝子弟有交集為好。


    小丫也是非常懂事的沒有再纏著老父親,學府內逛了一圈,小丫頭早已意興闌珊,便和四哥一路折返。


    這時學堂心居處傳來了一陣打趣的嬉笑:“真沒勁啊,我還以為枯燥的學堂終於能有點什麽樂趣了,他們怎麽跑了?”少年聲音清澈,難掩稚嫩,話語中的遺憾聽的分明。


    “算了,看不出來人家刻意迴避我們這些世家子弟嗎”,少女接茬算是安慰少年,但是自己也是難掩失落之色。每年三個月的學堂生活不可謂不枯躁,他們都是大乾武道的新生力量,又或是豪門千金,自然是對學習讀書不屑一顧,耐何皇帝陛下為了平衡大乾武道和文人的矛盾一指令下,所有世家子弟都要去學堂學習三個月,美其名曰:“大乾的武道不能是一群知識淺薄之人”。


    “還是想想怎麽應付鄒夫子的怒火吧,我的郡主殿下。”少年扔下了這句話揚去而去,留下少女一臉懵逼。


    “我們不是一起逃課的嗎?”可惜少女的提問無人作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從推翻舊王朝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濁筆由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濁筆由榔並收藏修仙從推翻舊王朝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