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神器
重生之在古代翻雲覆雨 作者:偏愛紫色的小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隋唐年間,一石重約六十公斤,換言之,一百二十斤之巨。
畝產竟達三十一石,這意味著一畝之地竟能孕育出……驚人三千斤之糧!
楊廣,這位不諳農事、疏於勞作的帝王,此刻目瞪口呆,震驚之情溢於言表。
未待許牧開口,他已迫不及待地邁步向前,尊卑之別一時拋諸腦後,緊抓著疾步而來的農官肩頭,急切詢問:“此言非虛?畝產果真三十一石?”
盡管年歲已高,楊廣的臂力依舊不容小覷,農官的雙肩被握得生疼,不由自主地望向許牧求援。
“好了,老楊,先放手吧,他是負責土豆項目的農官,不會妄言。正巧,我們也正欲前往查看土豆田的豐收盛況。”
許牧輕輕拉開老楊與宋斌——那位土豆田的農官。自年初土豆項目啟動以來,宋斌便全權負責催種、催收及各項管理,其行事幹練,條理分明,故而許牧對他頗為熟悉。
“主公,今年已收獲兩茬,上次畝產二十七石,此次能躍至三十一石,皆因主公推廣的水轉筒車、曲轅犁及新型肥料之功……”
行進間,年過三十的宋斌神采飛揚,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你放心,承諾你的提成絕不少你一分,這次土豆田的收成,千分之一歸你所有!”
許牧豪爽應道。為激勵農官,他特意製定了分成獎勵製度,產量越高,獎勵越豐。同樣,參與耕作的農民們也能獲得豐厚迴報。
目前,土豆與冬小麥等作物尚處於試種階段,尚未在萬民城中廣泛推廣。萬民城在大業十四年人口方才破萬,而農產品試驗田項目亦是年初方才啟動。
不僅冬小麥與土豆,就連棉花、玉米、辣椒這些後世明朝才引入的作物,他也設立了專項田地,並指派專人管理。
起初,萬民城的居民對這些試驗田能否結出果實持懷疑態度,就連農官們也不抱希望。
冬季種植,幾乎被視為天方夜譚。
多數人參與其中,僅是敷衍了事,宋斌亦不例外。
身為經驗豐富的老農,他曾是鄉裏首屈一指的高產農戶,因此被推舉為土豆田的農官。他深知冬季種植之艱難,嬌嫩的作物難耐嚴寒。
起初,他以敷衍心態接下這份差事,對許牧所提的千分之一提成不以為意。
區區一畝地,即便豐收,也不過一石,千分之一又能幾何?
嗬嗬……
土豆田位於兩座荒山的半山腰,總麵積約二十餘畝。
這點分成,怕是隻夠幾日之食吧?
宋斌曾對老伴言道:“咱們主公雖好,卻不通農事。在大隋,種糧靠天靠地,這半山腰的貧瘠之地,冬天怕是寸草不生。”
然而,這位看似外行的主公,在開墾之後,卻命士兵送來了改良的耕作工具——曲轅犁。
它與古法相近,卻更為簡便。在此之前,多用直轅犁,需三人兩牛合力耕作,耗時費力。
隨著人口增長,許牧將重點轉向農業機械的改良,研究所眾人日夜鑽研,不足十日,曲轅犁得以優化,許牧的創意與建議起到了關鍵作用。
曲轅犁的出現,使得一人一牛即可高效耕作,徹底取代了舊有的耕作方式。
隨後,宋斌發現,犁地之後,主公又送來了數桶惡臭難聞之物——人畜糞便。
早在隋唐以前,智慧的農民已知糞便可增肥土壤,促進作物茁壯成長,但他們並不知曉科學堆肥之法。
對此,許牧令研究所專設課題,終有所突破。雖不及後世化肥之效,卻也顯著提升了肥力。城中更規劃有肥料廠,專司製造高效肥料。
在以農為本的隋唐,農業革新勢在必行。
首次施肥後,許牧才令農官督促農民播種。播畢,又一神器亮相——水轉筒車。
此乃江南農民於唐代發明,許牧借研究所之力,使之提前問世。它逐級攀升,輕巧地將清泉送達半山腰的農田,完美解決了灌溉難題。曆經數月精心培育,終於在歲末十二月,創造了畝產三十一石的驚人壯舉!
“主公,您簡直就是活神仙!研究所改良出的這三樣神器,讓糧食產量輕鬆躍升三倍之多!”
宋斌漫步間,心中波瀾起伏。昔日一介農夫的他,因擔任農事長官,如今竟窺見了致富的曙光。他逢人便誇讚主公英明神武,算無遺策,目光如炬……無論何時何地,總不忘提及賢明主公的豐功偉績。
試想,今年兩季豐收,那二十餘畝土豆田,畝產竟高達五十八石,累計收獲糧食破千石!他個人能分得一石有餘,數目雖非巨大,但更重要的是,農事長官一職設有考核製度,不合格者將被免職,而合格者則繼續留任。主公曾言,萬民城建成後,將開墾大量荒地,重點發展土豆種植。屆時,他那千分之一的分成,將是一筆可觀的財富,甚至足以令他一夜暴富!
“真能實現三倍增產?”老楊同誌緊跟在許牧和宋斌身後,側耳傾聽。
身為帝王,他向來不問民間疾苦,此刻心中盤算的仍是征服四方。
“絕對可行,尤其是采用主公推廣的新品種,土豆產量能是小麥的數十倍之多!”宋斌挺胸抬頭,目光掠過楊廣。楊廣分明感到,這位或許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全的農夫,正以一種微妙的眼神審視著他。
若是在往日,他必勃然大怒,命人將其拖出去問斬。然而此刻……
他竟意外地冷靜下來,輕輕點頭,這一舉動讓一旁的來護兒目瞪口呆。
我的陛下,您這是怎麽了?難不成真要追隨這賊首謀反?
來護兒心中一緊,卻聽楊廣繼續問道:“這確是筒車、曲轅犁和新型肥料的功勞?”
話音剛落,宋斌麵色一沉。
“你這不知好歹的東西,主公賜你衣食,推廣高產良種,你竟還敢質疑主公?”言畢,他拂袖轉身,朝楊廣啐了一口:“我恥與你為伍!”
目睹這一幕,來護兒的思維徹底停滯。
天哪……
他細細打量宋斌,確認這不過是個沒文化的普通農夫,心中驚駭更甚。這可是曆史上第一個敢對皇帝甩臉色的農民啊!他隻祈禱陛下不要因此動怒,暴露了他們的身份。
然而,接下來的一幕,讓他的下巴差點掉地。
楊廣竟向宋斌拱手致歉:“是朕失言了,有農事長官為證,此事自是千真萬確,隻是……畝產三十一石,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哼,難以置信?不過是陛下孤陋寡聞罷了!”宋斌冷哼一聲,臉色這才稍顯緩和。
許牧在一旁觀戰,聳了聳肩。他隻想說,宋斌,幹得漂亮!他能感覺到,老楊對萬民城的興趣已悄然萌芽。這,便是個良好的開端。
“今天,一定要讓他心悅誠服!”許牧暗自思量,一行人不知不覺來到了萬民城外的土豆試驗田。望著一輛接一輛滿載土豆的車從半山腰緩緩駛下,許牧心中湧起一股成就感。這正是科技改變世界的證明。
“未來,我們是否該製定類似五年規劃的策略?前兩個五年內,爭取完成工業革命的基礎建設?”
僅憑土豆這一品種,就催生出了水力筒車、曲轅犁和新型肥料這三大神器,極大地提升了糧食產量。研究所裏還有眾多項目在緊鑼密鼓地研發中,說不定在他有生之年,還能見證智能手機的誕生?許牧天馬行空地遐想著。
而楊廣與來護兒,望著滿山遍野辛勤勞作的農民,以及絡繹不絕運下山的土豆車隊,眼前的景象讓他們久久無語。
這一切,竟是真的……
一路上聽宋斌吹噓許牧的英明,與親眼所見的感受截然不同。楊廣甚至親自上前,稱量了一筐土豆,發現竟超過一石之重。
“宋斌所言非虛。”楊廣喃喃自語,複雜的眼神投向來護兒。那眼神中,交織著震撼、失落、羨慕與不甘。
“許先生見識非凡,身懷曠世奇才,何不攜土豆進宮麵聖,以此等功績,封侯拜相亦非難事。”隨後,楊廣凝視著許牧,鄭重發問。
畝產竟達三十一石,這意味著一畝之地竟能孕育出……驚人三千斤之糧!
楊廣,這位不諳農事、疏於勞作的帝王,此刻目瞪口呆,震驚之情溢於言表。
未待許牧開口,他已迫不及待地邁步向前,尊卑之別一時拋諸腦後,緊抓著疾步而來的農官肩頭,急切詢問:“此言非虛?畝產果真三十一石?”
盡管年歲已高,楊廣的臂力依舊不容小覷,農官的雙肩被握得生疼,不由自主地望向許牧求援。
“好了,老楊,先放手吧,他是負責土豆項目的農官,不會妄言。正巧,我們也正欲前往查看土豆田的豐收盛況。”
許牧輕輕拉開老楊與宋斌——那位土豆田的農官。自年初土豆項目啟動以來,宋斌便全權負責催種、催收及各項管理,其行事幹練,條理分明,故而許牧對他頗為熟悉。
“主公,今年已收獲兩茬,上次畝產二十七石,此次能躍至三十一石,皆因主公推廣的水轉筒車、曲轅犁及新型肥料之功……”
行進間,年過三十的宋斌神采飛揚,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你放心,承諾你的提成絕不少你一分,這次土豆田的收成,千分之一歸你所有!”
許牧豪爽應道。為激勵農官,他特意製定了分成獎勵製度,產量越高,獎勵越豐。同樣,參與耕作的農民們也能獲得豐厚迴報。
目前,土豆與冬小麥等作物尚處於試種階段,尚未在萬民城中廣泛推廣。萬民城在大業十四年人口方才破萬,而農產品試驗田項目亦是年初方才啟動。
不僅冬小麥與土豆,就連棉花、玉米、辣椒這些後世明朝才引入的作物,他也設立了專項田地,並指派專人管理。
起初,萬民城的居民對這些試驗田能否結出果實持懷疑態度,就連農官們也不抱希望。
冬季種植,幾乎被視為天方夜譚。
多數人參與其中,僅是敷衍了事,宋斌亦不例外。
身為經驗豐富的老農,他曾是鄉裏首屈一指的高產農戶,因此被推舉為土豆田的農官。他深知冬季種植之艱難,嬌嫩的作物難耐嚴寒。
起初,他以敷衍心態接下這份差事,對許牧所提的千分之一提成不以為意。
區區一畝地,即便豐收,也不過一石,千分之一又能幾何?
嗬嗬……
土豆田位於兩座荒山的半山腰,總麵積約二十餘畝。
這點分成,怕是隻夠幾日之食吧?
宋斌曾對老伴言道:“咱們主公雖好,卻不通農事。在大隋,種糧靠天靠地,這半山腰的貧瘠之地,冬天怕是寸草不生。”
然而,這位看似外行的主公,在開墾之後,卻命士兵送來了改良的耕作工具——曲轅犁。
它與古法相近,卻更為簡便。在此之前,多用直轅犁,需三人兩牛合力耕作,耗時費力。
隨著人口增長,許牧將重點轉向農業機械的改良,研究所眾人日夜鑽研,不足十日,曲轅犁得以優化,許牧的創意與建議起到了關鍵作用。
曲轅犁的出現,使得一人一牛即可高效耕作,徹底取代了舊有的耕作方式。
隨後,宋斌發現,犁地之後,主公又送來了數桶惡臭難聞之物——人畜糞便。
早在隋唐以前,智慧的農民已知糞便可增肥土壤,促進作物茁壯成長,但他們並不知曉科學堆肥之法。
對此,許牧令研究所專設課題,終有所突破。雖不及後世化肥之效,卻也顯著提升了肥力。城中更規劃有肥料廠,專司製造高效肥料。
在以農為本的隋唐,農業革新勢在必行。
首次施肥後,許牧才令農官督促農民播種。播畢,又一神器亮相——水轉筒車。
此乃江南農民於唐代發明,許牧借研究所之力,使之提前問世。它逐級攀升,輕巧地將清泉送達半山腰的農田,完美解決了灌溉難題。曆經數月精心培育,終於在歲末十二月,創造了畝產三十一石的驚人壯舉!
“主公,您簡直就是活神仙!研究所改良出的這三樣神器,讓糧食產量輕鬆躍升三倍之多!”
宋斌漫步間,心中波瀾起伏。昔日一介農夫的他,因擔任農事長官,如今竟窺見了致富的曙光。他逢人便誇讚主公英明神武,算無遺策,目光如炬……無論何時何地,總不忘提及賢明主公的豐功偉績。
試想,今年兩季豐收,那二十餘畝土豆田,畝產竟高達五十八石,累計收獲糧食破千石!他個人能分得一石有餘,數目雖非巨大,但更重要的是,農事長官一職設有考核製度,不合格者將被免職,而合格者則繼續留任。主公曾言,萬民城建成後,將開墾大量荒地,重點發展土豆種植。屆時,他那千分之一的分成,將是一筆可觀的財富,甚至足以令他一夜暴富!
“真能實現三倍增產?”老楊同誌緊跟在許牧和宋斌身後,側耳傾聽。
身為帝王,他向來不問民間疾苦,此刻心中盤算的仍是征服四方。
“絕對可行,尤其是采用主公推廣的新品種,土豆產量能是小麥的數十倍之多!”宋斌挺胸抬頭,目光掠過楊廣。楊廣分明感到,這位或許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全的農夫,正以一種微妙的眼神審視著他。
若是在往日,他必勃然大怒,命人將其拖出去問斬。然而此刻……
他竟意外地冷靜下來,輕輕點頭,這一舉動讓一旁的來護兒目瞪口呆。
我的陛下,您這是怎麽了?難不成真要追隨這賊首謀反?
來護兒心中一緊,卻聽楊廣繼續問道:“這確是筒車、曲轅犁和新型肥料的功勞?”
話音剛落,宋斌麵色一沉。
“你這不知好歹的東西,主公賜你衣食,推廣高產良種,你竟還敢質疑主公?”言畢,他拂袖轉身,朝楊廣啐了一口:“我恥與你為伍!”
目睹這一幕,來護兒的思維徹底停滯。
天哪……
他細細打量宋斌,確認這不過是個沒文化的普通農夫,心中驚駭更甚。這可是曆史上第一個敢對皇帝甩臉色的農民啊!他隻祈禱陛下不要因此動怒,暴露了他們的身份。
然而,接下來的一幕,讓他的下巴差點掉地。
楊廣竟向宋斌拱手致歉:“是朕失言了,有農事長官為證,此事自是千真萬確,隻是……畝產三十一石,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哼,難以置信?不過是陛下孤陋寡聞罷了!”宋斌冷哼一聲,臉色這才稍顯緩和。
許牧在一旁觀戰,聳了聳肩。他隻想說,宋斌,幹得漂亮!他能感覺到,老楊對萬民城的興趣已悄然萌芽。這,便是個良好的開端。
“今天,一定要讓他心悅誠服!”許牧暗自思量,一行人不知不覺來到了萬民城外的土豆試驗田。望著一輛接一輛滿載土豆的車從半山腰緩緩駛下,許牧心中湧起一股成就感。這正是科技改變世界的證明。
“未來,我們是否該製定類似五年規劃的策略?前兩個五年內,爭取完成工業革命的基礎建設?”
僅憑土豆這一品種,就催生出了水力筒車、曲轅犁和新型肥料這三大神器,極大地提升了糧食產量。研究所裏還有眾多項目在緊鑼密鼓地研發中,說不定在他有生之年,還能見證智能手機的誕生?許牧天馬行空地遐想著。
而楊廣與來護兒,望著滿山遍野辛勤勞作的農民,以及絡繹不絕運下山的土豆車隊,眼前的景象讓他們久久無語。
這一切,竟是真的……
一路上聽宋斌吹噓許牧的英明,與親眼所見的感受截然不同。楊廣甚至親自上前,稱量了一筐土豆,發現竟超過一石之重。
“宋斌所言非虛。”楊廣喃喃自語,複雜的眼神投向來護兒。那眼神中,交織著震撼、失落、羨慕與不甘。
“許先生見識非凡,身懷曠世奇才,何不攜土豆進宮麵聖,以此等功績,封侯拜相亦非難事。”隨後,楊廣凝視著許牧,鄭重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