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晉陽城上匈奴兵將手持利刃監督城中百姓修補城牆,一眼望去百姓之中少有青壯多是老邁之人,甚至婦女以及半大的孩子也是夾雜其中。


    異族兵將唿來喝去的指揮漢人百姓勞作,手中的利刃不去揮砍,馬鞭卻是陣陣作響。隻是聽著馬鞭抽打地上的聲響,便可以想象到抽在人身上的結果,定然是鮮血淋漓,皮開肉綻。


    負責監督的異族兵將也是清楚眼下的狀況,有能力離開的漢人百姓都是趁著大亂跑到了山中野外,哪怕是餓死了也不願意返迴城中居住。而留下的大都是各種原因無法背井離鄉之人,這些人的勞動能力本來就是不達標,若是狠狠的抽打,怕是沒有三五日,勞役隊伍就徹底散了。


    恐嚇為主已然足以威懾眾人,好在晉陽地處後方,並非前沿,戰火一時半刻燒不到此地,否則依照這樣的速度趕工是無法來得及守城的。攻城之時不擇手段,修補之時卻是缺少勞力,一些異族頭目私下對此都是頗有埋怨。


    這晉陽城的人力資源不多,錢財之類的也不是很多。破城之時早就被各族劫掠一空,現在這裏監工沒什麽油水可撈,任誰都是不滿意的。留守的兵力大都四下搜尋劫掠,有壯丁抓壯丁,沒有壯丁婦孺什麽的也都是消遣。


    日複一日的監工頗為無聊,偌大的日頭曬得人頭暈目眩,異族兵將紛紛找能夠乘涼的位置,對於這修補城牆的進度不甚關心。


    這一日遠方馬蹄聲響,引動眾人目光,但看一騎風馳電掣一般直衝晉陽城而來,觀其樣貌,卻是塞外之人。


    “來者何人!?”負責警戒的哨兵紛紛從四周的遮掩下縱馬而出,揮舞手中長長的馬鞭攔截來騎。來騎速度不見減緩,反而陡然加速竟是在眾哨騎之前闖到晉陽城下!


    “列陣!!”城下負責監工的異族兵將連忙嚴陣以待,同在塞外張大的自己很是清楚這般騎術代表著什麽。


    “查莫罕何在!!”來騎在奔馳中忽然勒馬,如同鐵釘般的佇立不動,又是顯露了一手功夫。


    “大膽!族長的名字也是你能唿喝的?”來人張狂之態激怒了四周的兵將,頓時一個個怒氣騰騰,大有出手的意思。


    那騎士冷視眾人,從懷中掏出一塊令牌高高舉過頭頂,盤馬四周顯示一番。原本怒目的兵將們見了那令牌,竟是顏色大改,紛紛沒了動靜。兩名帶頭的將領縱馬上前客氣道:“原來是宇文部使者大駕光臨,族長就在城中,請隨我來。”


    來騎手中的令牌乃是宇文部的令旗,而此地的部族當年在塞外時一直是宇文部護翼的一個中小型部族,眼下大家都是給匈奴做事,但宇文部威風仍在,頓時便顯得恭敬了。


    一騎將領領著宇文部使者入城,另一人早飛馬入城通知族長查莫罕。那族長查莫罕聽聞宇文部使者來到,連忙帶領族內將領前來迎接,將這使者迎入城中府邸歇息。


    “這等消息派遣下人傳遞便是,宇文將軍你乃族內大將,這般辛苦又是何必呢?”查莫罕坐在主人的位置,對於來人十分尊敬的說道。


    來人並非一般的使者,而是宇文族內的重將宇文忌,不僅在宇文一族內出類拔萃,放眼塞外也是頗負盛名之人。


    宇文忌神情嚴肅道:“本族接到大單於指示,族長唯恐漢人聲東擊西,因此便使我親自至此,後續兵馬尚須時日,在此之前需要借用查族長你之族人一用了。”


    查莫罕心中不怎麽情願,可也不敢反對,聞言連忙點頭道:“宇文將軍請放心,此間足有六千人馬,全都聽從將軍吩咐便是。隻是那漢軍剛剛與大單於一番激戰,繞遠路前來晉陽,又有什麽好處呢?”


    見查莫罕對於自己的來意還是帶有幾分懷疑,宇文忌強壓怒火道:“薑伯約非是等閑之輩,中原第一人之稱號豈是虛名?晉陽雖是偏遠,卻是地處要害,一旦被漢人占據,我方各路人馬之行動必然受其掣肘。以薑伯約之智多半會選擇攻打晉陽,而非配合漢朝皇帝向鄴城發兵。”


    宇文族的宇文莫圭在接到大單於劉淵之命令後便對接下來的戰勢做了一分析,赫然發現這晉陽當是一個極佳的突破口。怕尋常的使者傳令難以引起守軍重視,因此派遣族內大將宇文忌馬不停蹄先行奔赴晉陽,借當地守軍一用。而宇文族的各路人馬先後進發,亦會陸續抵達。


    這晉陽城對於漢軍是打破局勢的關鍵,對於塞外各族來說未嚐不是一個夾擊漢軍的方向。


    查莫罕伸手摸了摸鼻下的兩撇小胡子點頭道:“宇文族長顧慮的是,但近日這晉陽附近並沒有漢軍的行蹤,小心一些總是好的。來人啊,準備酒席!”


    宇文忌見狀伸手阻止道:“設宴一事尚且不急,我欲先觀貴族兵馬,勞煩查族長了。”


    這宇文忌日夜趕路未曾歇息,如今已然抵達晉陽仍是不肯就食,而是急於審視軍務。查莫罕對此自然是讚賞有加,可提及審閱族內兵力一事卻是支支吾吾的不肯吐露。


    “查族長可是有何難言之隱?”宇文忌見狀心中一動,迴想沿途自己所見,心中大致有了判斷。


    查莫罕這一部族的戰士多在四野搜略,劫掠人口財物,如今晉陽城內的守軍怕是不多,想要集結也是要花費時間,這等窘態對方自然是不希望被自己看見了。要知道雖然他日宇文族曾經庇護查莫罕的部落,可今時今日大家都是給匈奴人賣命,用以往的關係來獲取晉陽守軍的力量,雖說是不得已之舉,可傳在他人口中定然是難聽的。


    “內外雜事諸多,想來一時也難以調動,不若明日一早如何?”宇文忌提議道。


    查莫罕正是想不出個借口,見對方主動提出延遲審閱兵將的時間,不由得大喜道:“甚好,甚好!來人啊,快快設宴!!”


    ……


    “哦?漢軍陣中猛將無數,何以使此人為將?”劉曜身在壺關聚集三萬步騎等待慕容部前來增援,頻頻派出探子打探漢軍的動靜。聽聞漢軍以華軼為將屯兵山口,阻擋壺關前後以及鄴城方向的匈奴兵馬,不由得甚是奇怪。


    未出西川之前,甚至在占據江南之後,漢朝的兵力並不匱乏,可是將領配備並不充足。連年征戰折損的兵力好補充,但善於軍事的將領卻是一個緩慢的成長過程。直至統一中原之後,在曆次大戰中成長起來的將領才讓漢軍顯得更加的堅韌。


    這華軼雖說是名門之後,可論及軍功戰略在薑維麾下也並非是十分突出的人物,漢軍有都是的強硬將領不用,偏偏使此人守禦,劉曜一時難免有了疑心。


    “宇文,慕容兩部都是發來消息,漢軍頗有可能選擇晉陽下手,若當真如此,此刻精兵強將怕是已在路上……嗯?不對,兵法有雲實則虛之,虛則實之,能而示之不能,弱而示之不弱,薑維若是奔赴晉陽,當派遣名將鎮守山口,以達威懾之效,何以用華軼這等二流將領引人懷疑呢?”


    負手踱步劉曜在關上反複思索,自己確信對方在故布疑陣,卻是找不到絲毫的破綻。若是沒有情報支持自己的判斷,此時此刻自己倒還是下不了決斷。要知道那薑維用兵神秘莫測,變幻多端,若是依照常理去度量吃虧的隻能是自己。


    但若不按照常理去度量其行為,又無法解釋這般所為是何道理,思來想去劉曜不覺得頭疼起來。


    族內大將唿延鎮在一旁道:“將軍若是遲疑難決,不若在下引軍前去試探,若是漢軍輕易退兵必是其中有詐,若是死戰不退又無後援,便知其虛實如何!”


    劉曜眼前一亮點頭道:“正是如此,虛虛實實終究瞞不過試探,唿延將軍可引萬人為前部切記不可深入其中,我自引萬人隨後接應將軍便是!”


    兩萬匈奴兵馬分作前後兩隊殺奔山口而來,漢軍營盤正是在大道上設立,但看營盤外圍鹿角處處,鐵蒺藜遍布,那營盤周遭更是設有數十箭樓,漢軍在上往來巡視瞭望,警惕十足!


    “不過數日建設如此,華軼並非尋常之輩也!”劉曜鮮曾聽聞華軼的功績,隻是了解其乃魏國名臣華歆的曾孫罷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觀這營盤深合兵法井井有條,不由得讚歎道。


    正在張望觀察,漢軍已然發現山穀中殺出的匈奴軍民,營內兵力蜂擁而出登上營樓,各類兵種列陣待戰。


    “好快的速度,攻擊!”劉曜也是當機立斷,見漢軍應對神速,不敢耽擱時間令旗一擺前方的唿延鎮指揮一萬步卒分為左中右三隊殺奔漢營而去。


    前方戰事如火如荼,劉曜坐鎮後軍在山頂之上觀戰良久,心念不由得發生變化。華軼此人守禦得法,用兵有道,根據自己的了解就算是漢軍陣中的一流強將守禦營盤也不過是這個水準罷了。


    漢營之中兵不滿萬,但想要攻破其營但憑唿延鎮的一萬人馬是難以成事的。有這樣的良將扼守山口,漢軍之中還真是人才濟濟。觀戰良久劉曜便催動後軍隨後殺上,匈奴兵將士氣大振又是新一輪的猛攻開始。


    接連兩日攻戰漢軍營外的防禦工事皆被摧毀,匈奴也是付出了相當的代價。如此慘烈戰事之下漢軍傷亡也是不小,劉曜與唿延鎮商議一番決意催促慕容部派遣援軍,準備強攻山口!


    “我觀營中漢軍不滿五千,仍是誓死不退,連續兩日又無任何援軍,顯然這一路漢軍乃是奉命死守,如此說來漢軍動向令人生疑!”麵對慕容部先鋒慕容擴,劉曜細細講述自己的判斷。


    慕容擴點頭道:“無論漢軍做和布置,先行擊破這一路漢軍便是清楚。”


    劉曜笑道:“將軍遠道而來可休息一夜,明日我等兵分兩路夾擊漢軍營寨,如此漢軍兵力不濟必然破矣。屆時或斷漢軍後路,或是奪迴河內,皆在你我掌握之中,如此可算大功也!”


    翌日清晨劉曜,唿延鎮率領兩萬匈奴兵馬由壺關東麵出發,進入山麓之中出大山殺奔漢軍營盤。而慕容擴則是率領萬餘慕容部的勇士出壺關西門繞路夾擊漢軍營盤側翼!


    兩路軍馬來勢洶洶殺到漢軍營盤之外不禁是為之氣結,漢軍用一夜的功夫竟是恢複了不少營盤外圍的防禦工事,雖然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可如此頑強的對手還是讓匈奴,慕容兩族人馬惱怒非常!


    戰火轉瞬即起,三萬異族兵馬的夾擊之下,漢軍縱是驍勇非常一時也是抵擋不住。雙方兵力相差懸殊,營盤又是經過多日攻打之後多處破損,雙方激戰約有半個時辰,華軼率領殘部一把火燒了大營,借火勢急急而退!


    劉曜,慕容擴見了大喜過望奮力隨後掩殺,漢軍戰至此刻仍是沒有援軍,可見後方空虛!要知道漢軍在此地已然拚掉了近乎五千多兵力,卻是沒有得到半點增援,這完全是不合常理的。


    唯一的解釋便是漢軍主力皆在他處,因此華軼一軍遲遲得不到增援!


    追殺不斷,沿途漢軍遺屍處處,異族兵馬甚是興奮揮軍猛追。一口氣追出二十餘裏,漢軍漸漸沒了蹤影,劉曜與慕容擴略作商議便準備繼續前進看看河內城的虛實。畢竟若是連援軍也調遣不了,顯然河內留守的漢軍也是不多。


    放慢了行進速度,斥候紛紛離開隊伍向四周打探,即便心中料定了漢軍的虛實,可行動上劉曜與慕容擴仍是保持十分謹慎的態度。過不多久前方消息傳來,漢軍入城之後河內城便是緊閉四門,四下裏搜尋不到什麽百姓,可觀城上守禦的漢軍人數也不是特別的多。


    劉曜聞言喜道:“看來河內唾手可得也!你我在此分兵如何?”


    慕容擴心思電轉已然明白了劉曜的用意,河內守軍甚少說明漢朝兵馬盡數前往了晉陽。眼下擺在眼前的戰機有二,一者進軍河內城下攻破此城,此為奪城之功!二者揮軍速速抄襲奔赴晉陽的漢軍後方,與晉陽守軍夾擊漢軍,此乃破敵之功!


    這裏本就是兩路兵馬,若是為了一處功勞而浪費了另一處的戰機絕不是智者所為。


    “將軍意欲如何?”慕容擴先詢問劉曜意思道。


    劉曜手撚須髯道:“近日慕容族長便可抵達壺關,以我之見不若將軍率眾夾擊漢軍主力,如此還有貴族方便照應,我在此地負責攻城。”


    鮮卑族慕容部的族長慕容廆即將率領慕容部的大軍抵達壺關,若是慕容擴返迴便可與慕容廆合兵一處襲擊漢軍後方。如此一來無論是默契程度還是兵力上都足以與漢軍主力一較高下。而劉曜在此有接近兩萬兵馬,也足以攻陷河內城。這樣的安排對於兩軍來說是最為優化的安排,同時也不會產生爭功一類的事件,可謂是兩全其美了。


    慕容擴聽罷表示讚同道:“如此慕容擴先行告退,祝將軍旗開得勝!”


    劉曜笑道:“薑伯約乃是中原名將,若可一戰擒之其影響不用在下多言,將軍也需小心才是!”


    兩路人馬在此分道揚鑣,劉曜心情大好,自己連番挫敗如今終可揚眉吐氣,不由得舒暢無比,催動人馬殺奔河內城下。


    異族之中並非沒有優秀的將士,但各族聯合作戰聲勢浩大,彼此配合並非默契。爭功現象時有發生,互相利用更是比比皆是。智如石勒之輩也是被王彌算計導致元氣大傷,不得不東下求得恢複實力的機會。


    而劉曜乃是劉淵族內首屈一指的統帥,精通韜略,通達政務可謂是不可多得之人才。然曾經的晉國也好,如今的漢朝也罷,前者收魏國精華,後者更是搜羅天下英才,難道就是任人魚肉之輩麽?


    頻繁出戰本不是劉曜的意願,奈何劉和對於自己視作眼中釘肉中刺,唯有連連建功擴大自己的勢力才能保證不被這未來的繼承人所害。否則的話不用劉和出手,隻是支持劉和的各個部族就足以把自己玩得半死了。


    實力是唯一的保證,戰功是名正言順增加實力的途徑,如今的劉曜每每想起劉和那陰毒的眼神心中便是不安,大功便在眼前久經戰陣的自己不由得也是興奮起來了。


    城上人頭攢動,漢軍守將庾敳,華軼等人手搭涼棚觀望城下的匈奴兵馬,連連讚歎不已。經過在山口的激戰後,一路而來軍容整肅,士氣飽滿,有這樣的統軍之法,看來劉曜身為匈奴族中的名將並非是依靠劉淵養子的身份,而是具有真才實學。


    “將軍你看那漢臣指指點點,可是要使人勸降?”唿延鎮跟隨大軍一路滅了晉國,對於勸降這套甚是喜愛,此刻見城上的漢家文武指點不斷議論紛紛,倒有幾分懼怕神色,不由得提議道。


    “這麽……”劉曜仔細觀察漢軍舉動,雖說那幾人交頭接耳很是可疑,但若說漢軍的氣勢還沒有轉弱的跡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驚雷入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乾坤不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乾坤不動並收藏驚雷入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