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更新時間:2013-02-21
遼東,帶方。
二百餘名晉軍鬥具整齊的出現在城外,晉國大將積弩將軍孟觀一身便裝在馬上仰望這遼東邊界的城池,心中感慨萬分。
曾幾何時,這是大魏國掃平高句麗的見證,曾幾何時是國家東北方的堅固要塞。然而漢軍突如其來的襲擊導致了帶方城的淪陷,方才有了今日的因緣際會。如今這城變作了王戎的領土,想起王戎的同時也看到了王戎。
“孟將軍來得好快,本王恭候多時了。”王戎從城中緩步而出,臉上帶有一絲笑容。
孟觀翻身下馬道:“貴國使者想必已傳達燕王意思,國法所在不容私相授受,還望大王諒解。在下此番奉命前來一觀貴國國情,也好解決燃眉之急。”
王戎眼光一掃孟觀所帶來之甲士皆是勇猛之士,心中微微一動道:“燕王如此關愛,本王深受感動,那便辛苦孟將軍了,請!”
步入帶方城中,映入眼簾的是漢民與異族老少共同雜居,人人眼中都有不安的神色。漢人畏懼異族人之欺辱,這些異族人何嚐不懼怕漢人?
漢人遷走了近半數的人口,空出的土地民居足夠異族百姓的安頓,這倒是讓王戎省了大把的氣力。民族的融合交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成,但在異族統治之下,隻要統治者掌握尺度,和平相處並不困難。
本地的漢民乃是發展農業的核心力量,王戎麾下的漢人經過數年征討早已折損無數,絕大多數都是異族之人。這些人尚有模仿學習的過程,一時半刻無法掌握耕種之法,這也是王戎立國之後亟需解決的問題。
看在眼中,放在心裏,孟觀通過王戎雜居各族百姓的安排,便看出了這王戎確實有不小的野心與政略。
有說有笑來到了王府之內,說是王府其實不過是帶方郡守的府衙而已。這遼東之地飽經戰亂,也沒有什麽有規模的建築可以供給一國之君居住。這府衙已然算是不錯的所在,卻是少了幾分威儀。
跟隨孟觀而來的甲士,除了十餘人外,餘者都被安排到其他地點安置。雖然晉國皇帝的聖旨國書還沒有到,但孟觀的造訪卻是代表著雙方略有僵硬的關係開始緩和。
王戎如何不明白這一點?自然是盛情款待了。
酒宴之間曾有一麵之緣的異族使者古察那也在其中作陪,看其端坐位置孟觀微微一笑道:“想不到使者大人竟是大王股肱之臣,倒是讓孟某走眼了。”
古察那見孟觀舉杯,忙端起酒盅道:“將軍客氣了,古察那有辱使命,怎敢做我家大王之臂膀。”
聽出話中有話,孟觀蘸了口酒道:“貴國與我大晉既已達成共識,便是兄弟之國。眼下貴國有難,我大晉不會坐視不管。使者大人積極奔走,怎說是有辱使命呢?”
那古察那在燕王司馬機麵前幾乎是被驅逐出府,迴到帶方自然如實述說。王戎雖然勢力無法與晉國相提並論,但兩國初交便遭如此態度自然不爽。雖說王戎害的晉國損兵折將,可這口糧問題乃是攸關十幾萬人的大事,如何兒戲得了?
當日王戎有足夠的資本坐山觀虎,今日的晉國卻是沒有餘地隔岸觀火。孟觀此番前來無疑便是釋出善意,但以王戎之個性,是斷斷不願吃虧的。因此古察那在席間一番挑釁,也是想看看晉人對待異族之態度,究竟有多大的容忍限度。
孟觀之才華冠蓋遼東晉土,如何不知道對方的打算?連打帶消的一番話倒是讓古察那不好繼續說下去。
“古察那還不賠禮?繼續下去倒顯得本王小氣了!”王戎適時張口,氣氛頓時有了改善。
酒過三巡,孟觀見王戎仍沒有發招,於是拱手道:“在下此番前來身帶公務,更兼貴國糧餉之重,不敢有所耽擱,還請陛下使人引領我等體察郡內情況,也好早已解決短糧之患。”
王戎見狀微微點頭道:“孟將軍如此有心,本王甚是欣慰。古察那,你便帶孟將軍前往一觀吧!”
拱手為禮孟觀帶人跟隨古察那除了府邸,心中暗歎王戎做事神速,不可不防。酒宴不過方進行半個時辰,便以安排好了一切,這等速度倒是讓自己追隨古察那之腳步火速前來的意願撲空。
未必窺探到異族的機密,不過郡內仔細觀察一番自然也有所得。隱藏得了關鍵的線索,王戎麾下幾座城池的民生卻是無法掩蓋的。民生乃是國之根本,漢人釜底抽薪的策略讓王戎順利的搶城成功,卻也背上了一個甩不掉的負擔。
不能自給自足的異族人就算建立了國家,與晉國達成了同盟的協議,可在根兒上還是依靠晉國養活著。受人衣食,自然要聽命於人,否則無衣無食豈非自尋死路?
晉國摸清王戎麾下幾座城池的民生,便知道應當如何控製這桀驁不馴,心懷叵測之人了,這比給予王戎任何好處都重要,更來得順手。身為異族之主的王戎也是知道事實如此,就算隱藏些許實力,可局麵沒有改變之前,隻能掩人鼻息了。這也是為何王戎急於派遣使者示弱求好的關鍵所在,沒有晉國,王戎隻能依靠燒殺搶奪,那等於和晉國開戰!
送走了孟觀,燕王司馬機便著手準備相關的事宜。錢糧要有統一的分撥與調配,更要有所準備才是。
準確的了解到異族的錢糧缺口有多大,才好在數量上做文章,牽著這群異族人鼻子走。這也算是報仇雪恨的一個好機會,誰讓王戎二話不說見死不救呢?依照常理推斷,王戎必然在錢糧數目上做文章。
索取的錢糧一定是大於國內的缺口,這樣可以積攢錢糧做不時之需。而燕王司馬機要做的便是杜絕對方的虛假數字,如此才能讓王戎仰人鼻息,不得不被晉國驅策。
到了這個時候燕王司馬機心中倒是有些懊悔,早知道那王戎不過是外強中幹,何必急於對漢軍發動攻勢?
假如沒有進行前幾天的那一戰,現在王戎要仰仗晉國的錢糧才能生存,自然是打頭陣與漢軍死磕。就算你王戎有一百個不願意,可口糧在晉人手中,又怎敢反抗?
真要是這樣,晉軍就無須折損如此多的兵馬了,還平白被那王戎搶占了帶方等幾座城池……
便在此時,有人來報,前往鄴都的使者帶著聖旨國書趕迴!
……
百濟,新羅之地,猶如荒野之處少有開發。本地的民眾並不算多,占據的土地也是極少,因此漢人四處觀察地勢繪製地圖,同時尋找礦產等物。
幾天之後鄭綽已然了解了遼東的局勢,在分析得當之後,連夜趕了文書派人送往徐州,經過徐州送往許昌以及成都,爭取讓陛下盡快看到遼東的局勢早下決定。
那王戎身兼數萬人馬,在塞外就算不能叱吒風雲,可也足以保守一方。如今毫無戰心的投身晉國一方甘願俯首稱臣,不說遼東局勢如何,那塞外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由此地往塞外派遣耳目,沿途並非順利,一時半刻消息是不能傳迴。但將未知的塞外情況算進來,發兵倭國的日子是越早越好。那征討倭國的兵力,隨後會用在遼東之戰上,從倭國返迴還要休整一番,如此一來,發兵便迫在眉睫!
漢將陰繚也是同感,於是率領漢軍一萬五千人分前後兩路揚帆而去。有了征討百濟,新羅的經驗,開拓一個陌生的國度不再變得困難。漢人早已準備好了向導,翻譯等人員,並且對倭國形勢有了初步的了解。
海麵上漢軍的大海船每過三五天便會前抵達一次,運送來大量的補給物資。單單憑借本地的百姓一時還是沒法供給四萬漢軍的消耗與補給。隻是這一次海船前來卻是帶來非同尋常的消息。
晉國衛將軍馬隆派遣晉國水師出海,在北海附近的海麵上尋找漢軍船隻的航道,加以攔截攻擊。編排戰船日夜巡視,防止漢軍再次將手伸向遼東地區。按照晉人的情報,遼東的漢軍已經撤迴了徐州,漢人運送兵卒還可以理解,但隻是補給便不可理喻了。
唯恐暴露了行蹤,漢朝水師此番前來之後,便無法保證連續的補給運輸。開辟新的航道等於加大行船海上的危險,而且還要麵對許多的未知,並非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事情。
晉人從北海發船,手可以伸的很遠,足夠攔截漢人戰船。因此在新羅,百濟的漢軍不得不開始麵臨自給自足的困難。
占據中原之後,劉禪致力於恢複民生,因此各地征募兵將都是有限。在政局動蕩,民間不穩的狀況下過多的征兵必然造成百姓恐慌,更不利於中原大地的經濟複蘇。
因此劉禪意圖占據朝鮮半島,甚至倭國,不惜花大把的精力征服這些小國,用這些小國的人補充兵員,同時看看能否有所收獲。與晉國的爭鬥是長期的,自然不用急於一時。
在中原不付出任何代價的情況下,若是有朝鮮半島和倭國本地的軍隊來攻打晉國後方,這絕對是一支奇兵!
……
有再大的夢想,也需要一步一步的實現。
南方印州的暴、亂發生許久,襄王劉動的處理並非得當,這讓劉禪憂心忡忡。把襄王劉動調迴川中,派遣施政能人前往印州這是劉禪的應對。可是劉動並不認同父皇的做法,這本是自己的領地,為何要換人治理?
太子劉諶的事件是最大的因素,可襄王劉動卻是想留在印州,處理好了事情再行返迴川中。
父子就不想見,此時想法背道而馳,劉禪身為人君,又是人父,如何不怒?
國家正在動蕩之時,許昌的大將軍薑維一時坐鎮,可病體在榻又能支撐多久?眼下漢朝急需劉禪返迴中原平複形勢,偏偏是襄王不願意留守川中,這要如何是好?
逆著性子的襄王劉動執意留在印州,也知道此舉乃是忤逆,必然會惹父皇龍顏不悅。然天性如此,襄王劉動可不想扔下一片爛攤子撒手不管,於是更加擊破的掃平印州之亂。
漢帝劉禪在川中聽到這般結果,不由得暗自苦笑。這帝王家最怕的是子嗣之爭,奪位之亂。同時也怕後繼無人,或是子嗣不濟被他人得了大權做了傀儡。以自己來自後世的見識與機心,今時今日這個時代,又有幾人能夠在自己眼皮底下篡位,奪位?
若是沒人能夠超越自己,自己又隻剩下劉動一個後人,難道還把這唯一的兒子殺了?
破怒為笑,看得一眾文武心驚肉跳,漢家皇帝不僅僅是下手狠辣,更是深不可測,而今遇到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笑,這是什麽情況?
“朕僅此一子,即為諸卿他日之主。南方有亂不可不定,然襄王以身犯險未免不智。朕欲往南方一行,江南有羊祜,吾彥統之,荊州有杜預鎮守,此兩處朕皆不憂。唯有中原與川中尚須人統籌其事,應對變故,何人可擔之?”
劉禪打定了注意,決意南行看看自己的愛子成長的如何,麵對群臣沒了絲毫怒意,反倒是開始著手安排後續事宜。
川中之事素來是樊建與司馬勝之為主心骨,可樊建已然高齡經過太子之亂後已顯不堪,老態盡顯,難堪大任。而司馬勝之久持宮中之事,乃是皇室之守護,如今皇室繼承者僅有襄王一人,必是離不開司馬勝之的教導。
聽聞陛下詢問,樊建以目視郤正,司馬勝之也是同樣。見此狀況劉禪如何不明白?當下便使郤正統領川中諸事,樊建,司馬勝之,高玩等人輔之。
郤正領命之後,群臣開始商議下一名人選。大將軍薑維臥病許昌的事情知曉的人不多,但時間這麽久了該知道的也都知道了。前方戰略要地邊陲關隘都有漢之名將精兵鎮守,不足為慮。
但中原的整體形勢以及軍事調度還是需要有人坐鎮的,薑維就算遲暮之年仍是威震天下。
隻要薑維在許昌,晉人便不敢輕舉妄動,但凡是都有萬一,若真是不在了,又有誰能夠震懾晉人呢?
“此距許昌千裏之途,中原形勢刻不容緩,川中之臣多不熟中原之事,陛下可從中原眾將中擇人代之,如此大將軍也可安心養病早日痊愈。”郤正既然成為了川中群臣之首,此時也是當仁不讓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此語一出,群臣皆是認可郤正所言。川中文武調往中原,必然有熟悉中原情況的過程,如此一來倒是效率不高。不如就地取材,拔中原文武暫代薑維之位,方可讓薑維的病體有所緩和,安心養病。
劉禪微微頷首道:“依眾卿所見,何人可暫代伯約之位?”
司馬勝之沉吟道:“諸葛思遠才智過人,聲名卓著,或可代之。”
身為諸葛武侯後人的諸葛瞻在川中便是名聲在外,沉澱磨礪之後征討南海,江東,北上江淮,立下戰功無數。無論是聲望還是戰績都足以接替薑維,暫時成為中原地區漢軍的總指揮。
“諸葛思遠確是上佳人選,不過尚需一人為輔。”劉禪思考片刻道。
郤正等人聞言便知劉禪一定是另有動作。眼下許昌諸事都是由何攀代為掌握,加上諸葛瞻正好可以彌補何攀軍事上的不足。但陛下偏偏還要挑選一人作為諸葛瞻的副手,由此可見何攀恐怕另有事情處理,無法繼續留在許昌了。
眾人紛紛推薦人選,劉禪思量半刻還是決定調撥川中的黃崇前往許昌輔佐諸葛瞻。原因無他,黃崇為人謹慎細致,在一旁不至於有權力之爭,更增輔佐之效。況且黃崇同樣是遍布天下,對於中原形勢並不陌生。
除了黃崇,劉禪還欽點了江統,劉汴等一眾魏國降臣委以重任,可謂是用心良苦。
局勢動蕩,憑借川人之力絕難迴天,此時此刻正是用人之時。江統等人久居中原,又是魏國名臣,正好可以發揮作用。是包藏禍心,有所籌劃還是兢兢業業為大漢江山出力,看得便是這一遭。
聰明都知道漢帝劉禪敢於如此安排重用魏臣,必然是有了萬全準備,這個時候就算是有心搞小動作也是不敢動彈,唯有聽命行事盡心盡力的工作才能得到信任與重用。
朝堂之上看似官階無數,實則是各大世家在政壇的博弈結果。因為此事而被削弱了權勢或是官職,帶來的不僅僅是一人一家之禍端,暗中牽扯之廣令人發指。沒了價值,又怎在名利場上討生活?
身為一國之君,劉禪早已洞悉內中利害,此舉一處正是對症下藥,讓這些人通過這一次的動蕩世局與漢朝榮辱與共,成為真正的漢家臣民!
安排就緒,漢帝劉禪以何越為參謀,文鴦為先鋒,點兵一萬五千人離開成都一路南下,準備深入印州處理南方之亂,更借此機會看看海外諸國打得究竟是何主意!
更新時間:2013-02-21
遼東,帶方。
二百餘名晉軍鬥具整齊的出現在城外,晉國大將積弩將軍孟觀一身便裝在馬上仰望這遼東邊界的城池,心中感慨萬分。
曾幾何時,這是大魏國掃平高句麗的見證,曾幾何時是國家東北方的堅固要塞。然而漢軍突如其來的襲擊導致了帶方城的淪陷,方才有了今日的因緣際會。如今這城變作了王戎的領土,想起王戎的同時也看到了王戎。
“孟將軍來得好快,本王恭候多時了。”王戎從城中緩步而出,臉上帶有一絲笑容。
孟觀翻身下馬道:“貴國使者想必已傳達燕王意思,國法所在不容私相授受,還望大王諒解。在下此番奉命前來一觀貴國國情,也好解決燃眉之急。”
王戎眼光一掃孟觀所帶來之甲士皆是勇猛之士,心中微微一動道:“燕王如此關愛,本王深受感動,那便辛苦孟將軍了,請!”
步入帶方城中,映入眼簾的是漢民與異族老少共同雜居,人人眼中都有不安的神色。漢人畏懼異族人之欺辱,這些異族人何嚐不懼怕漢人?
漢人遷走了近半數的人口,空出的土地民居足夠異族百姓的安頓,這倒是讓王戎省了大把的氣力。民族的融合交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成,但在異族統治之下,隻要統治者掌握尺度,和平相處並不困難。
本地的漢民乃是發展農業的核心力量,王戎麾下的漢人經過數年征討早已折損無數,絕大多數都是異族之人。這些人尚有模仿學習的過程,一時半刻無法掌握耕種之法,這也是王戎立國之後亟需解決的問題。
看在眼中,放在心裏,孟觀通過王戎雜居各族百姓的安排,便看出了這王戎確實有不小的野心與政略。
有說有笑來到了王府之內,說是王府其實不過是帶方郡守的府衙而已。這遼東之地飽經戰亂,也沒有什麽有規模的建築可以供給一國之君居住。這府衙已然算是不錯的所在,卻是少了幾分威儀。
跟隨孟觀而來的甲士,除了十餘人外,餘者都被安排到其他地點安置。雖然晉國皇帝的聖旨國書還沒有到,但孟觀的造訪卻是代表著雙方略有僵硬的關係開始緩和。
王戎如何不明白這一點?自然是盛情款待了。
酒宴之間曾有一麵之緣的異族使者古察那也在其中作陪,看其端坐位置孟觀微微一笑道:“想不到使者大人竟是大王股肱之臣,倒是讓孟某走眼了。”
古察那見孟觀舉杯,忙端起酒盅道:“將軍客氣了,古察那有辱使命,怎敢做我家大王之臂膀。”
聽出話中有話,孟觀蘸了口酒道:“貴國與我大晉既已達成共識,便是兄弟之國。眼下貴國有難,我大晉不會坐視不管。使者大人積極奔走,怎說是有辱使命呢?”
那古察那在燕王司馬機麵前幾乎是被驅逐出府,迴到帶方自然如實述說。王戎雖然勢力無法與晉國相提並論,但兩國初交便遭如此態度自然不爽。雖說王戎害的晉國損兵折將,可這口糧問題乃是攸關十幾萬人的大事,如何兒戲得了?
當日王戎有足夠的資本坐山觀虎,今日的晉國卻是沒有餘地隔岸觀火。孟觀此番前來無疑便是釋出善意,但以王戎之個性,是斷斷不願吃虧的。因此古察那在席間一番挑釁,也是想看看晉人對待異族之態度,究竟有多大的容忍限度。
孟觀之才華冠蓋遼東晉土,如何不知道對方的打算?連打帶消的一番話倒是讓古察那不好繼續說下去。
“古察那還不賠禮?繼續下去倒顯得本王小氣了!”王戎適時張口,氣氛頓時有了改善。
酒過三巡,孟觀見王戎仍沒有發招,於是拱手道:“在下此番前來身帶公務,更兼貴國糧餉之重,不敢有所耽擱,還請陛下使人引領我等體察郡內情況,也好早已解決短糧之患。”
王戎見狀微微點頭道:“孟將軍如此有心,本王甚是欣慰。古察那,你便帶孟將軍前往一觀吧!”
拱手為禮孟觀帶人跟隨古察那除了府邸,心中暗歎王戎做事神速,不可不防。酒宴不過方進行半個時辰,便以安排好了一切,這等速度倒是讓自己追隨古察那之腳步火速前來的意願撲空。
未必窺探到異族的機密,不過郡內仔細觀察一番自然也有所得。隱藏得了關鍵的線索,王戎麾下幾座城池的民生卻是無法掩蓋的。民生乃是國之根本,漢人釜底抽薪的策略讓王戎順利的搶城成功,卻也背上了一個甩不掉的負擔。
不能自給自足的異族人就算建立了國家,與晉國達成了同盟的協議,可在根兒上還是依靠晉國養活著。受人衣食,自然要聽命於人,否則無衣無食豈非自尋死路?
晉國摸清王戎麾下幾座城池的民生,便知道應當如何控製這桀驁不馴,心懷叵測之人了,這比給予王戎任何好處都重要,更來得順手。身為異族之主的王戎也是知道事實如此,就算隱藏些許實力,可局麵沒有改變之前,隻能掩人鼻息了。這也是為何王戎急於派遣使者示弱求好的關鍵所在,沒有晉國,王戎隻能依靠燒殺搶奪,那等於和晉國開戰!
送走了孟觀,燕王司馬機便著手準備相關的事宜。錢糧要有統一的分撥與調配,更要有所準備才是。
準確的了解到異族的錢糧缺口有多大,才好在數量上做文章,牽著這群異族人鼻子走。這也算是報仇雪恨的一個好機會,誰讓王戎二話不說見死不救呢?依照常理推斷,王戎必然在錢糧數目上做文章。
索取的錢糧一定是大於國內的缺口,這樣可以積攢錢糧做不時之需。而燕王司馬機要做的便是杜絕對方的虛假數字,如此才能讓王戎仰人鼻息,不得不被晉國驅策。
到了這個時候燕王司馬機心中倒是有些懊悔,早知道那王戎不過是外強中幹,何必急於對漢軍發動攻勢?
假如沒有進行前幾天的那一戰,現在王戎要仰仗晉國的錢糧才能生存,自然是打頭陣與漢軍死磕。就算你王戎有一百個不願意,可口糧在晉人手中,又怎敢反抗?
真要是這樣,晉軍就無須折損如此多的兵馬了,還平白被那王戎搶占了帶方等幾座城池……
便在此時,有人來報,前往鄴都的使者帶著聖旨國書趕迴!
……
百濟,新羅之地,猶如荒野之處少有開發。本地的民眾並不算多,占據的土地也是極少,因此漢人四處觀察地勢繪製地圖,同時尋找礦產等物。
幾天之後鄭綽已然了解了遼東的局勢,在分析得當之後,連夜趕了文書派人送往徐州,經過徐州送往許昌以及成都,爭取讓陛下盡快看到遼東的局勢早下決定。
那王戎身兼數萬人馬,在塞外就算不能叱吒風雲,可也足以保守一方。如今毫無戰心的投身晉國一方甘願俯首稱臣,不說遼東局勢如何,那塞外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由此地往塞外派遣耳目,沿途並非順利,一時半刻消息是不能傳迴。但將未知的塞外情況算進來,發兵倭國的日子是越早越好。那征討倭國的兵力,隨後會用在遼東之戰上,從倭國返迴還要休整一番,如此一來,發兵便迫在眉睫!
漢將陰繚也是同感,於是率領漢軍一萬五千人分前後兩路揚帆而去。有了征討百濟,新羅的經驗,開拓一個陌生的國度不再變得困難。漢人早已準備好了向導,翻譯等人員,並且對倭國形勢有了初步的了解。
海麵上漢軍的大海船每過三五天便會前抵達一次,運送來大量的補給物資。單單憑借本地的百姓一時還是沒法供給四萬漢軍的消耗與補給。隻是這一次海船前來卻是帶來非同尋常的消息。
晉國衛將軍馬隆派遣晉國水師出海,在北海附近的海麵上尋找漢軍船隻的航道,加以攔截攻擊。編排戰船日夜巡視,防止漢軍再次將手伸向遼東地區。按照晉人的情報,遼東的漢軍已經撤迴了徐州,漢人運送兵卒還可以理解,但隻是補給便不可理喻了。
唯恐暴露了行蹤,漢朝水師此番前來之後,便無法保證連續的補給運輸。開辟新的航道等於加大行船海上的危險,而且還要麵對許多的未知,並非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事情。
晉人從北海發船,手可以伸的很遠,足夠攔截漢人戰船。因此在新羅,百濟的漢軍不得不開始麵臨自給自足的困難。
占據中原之後,劉禪致力於恢複民生,因此各地征募兵將都是有限。在政局動蕩,民間不穩的狀況下過多的征兵必然造成百姓恐慌,更不利於中原大地的經濟複蘇。
因此劉禪意圖占據朝鮮半島,甚至倭國,不惜花大把的精力征服這些小國,用這些小國的人補充兵員,同時看看能否有所收獲。與晉國的爭鬥是長期的,自然不用急於一時。
在中原不付出任何代價的情況下,若是有朝鮮半島和倭國本地的軍隊來攻打晉國後方,這絕對是一支奇兵!
……
有再大的夢想,也需要一步一步的實現。
南方印州的暴、亂發生許久,襄王劉動的處理並非得當,這讓劉禪憂心忡忡。把襄王劉動調迴川中,派遣施政能人前往印州這是劉禪的應對。可是劉動並不認同父皇的做法,這本是自己的領地,為何要換人治理?
太子劉諶的事件是最大的因素,可襄王劉動卻是想留在印州,處理好了事情再行返迴川中。
父子就不想見,此時想法背道而馳,劉禪身為人君,又是人父,如何不怒?
國家正在動蕩之時,許昌的大將軍薑維一時坐鎮,可病體在榻又能支撐多久?眼下漢朝急需劉禪返迴中原平複形勢,偏偏是襄王不願意留守川中,這要如何是好?
逆著性子的襄王劉動執意留在印州,也知道此舉乃是忤逆,必然會惹父皇龍顏不悅。然天性如此,襄王劉動可不想扔下一片爛攤子撒手不管,於是更加擊破的掃平印州之亂。
漢帝劉禪在川中聽到這般結果,不由得暗自苦笑。這帝王家最怕的是子嗣之爭,奪位之亂。同時也怕後繼無人,或是子嗣不濟被他人得了大權做了傀儡。以自己來自後世的見識與機心,今時今日這個時代,又有幾人能夠在自己眼皮底下篡位,奪位?
若是沒人能夠超越自己,自己又隻剩下劉動一個後人,難道還把這唯一的兒子殺了?
破怒為笑,看得一眾文武心驚肉跳,漢家皇帝不僅僅是下手狠辣,更是深不可測,而今遇到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笑,這是什麽情況?
“朕僅此一子,即為諸卿他日之主。南方有亂不可不定,然襄王以身犯險未免不智。朕欲往南方一行,江南有羊祜,吾彥統之,荊州有杜預鎮守,此兩處朕皆不憂。唯有中原與川中尚須人統籌其事,應對變故,何人可擔之?”
劉禪打定了注意,決意南行看看自己的愛子成長的如何,麵對群臣沒了絲毫怒意,反倒是開始著手安排後續事宜。
川中之事素來是樊建與司馬勝之為主心骨,可樊建已然高齡經過太子之亂後已顯不堪,老態盡顯,難堪大任。而司馬勝之久持宮中之事,乃是皇室之守護,如今皇室繼承者僅有襄王一人,必是離不開司馬勝之的教導。
聽聞陛下詢問,樊建以目視郤正,司馬勝之也是同樣。見此狀況劉禪如何不明白?當下便使郤正統領川中諸事,樊建,司馬勝之,高玩等人輔之。
郤正領命之後,群臣開始商議下一名人選。大將軍薑維臥病許昌的事情知曉的人不多,但時間這麽久了該知道的也都知道了。前方戰略要地邊陲關隘都有漢之名將精兵鎮守,不足為慮。
但中原的整體形勢以及軍事調度還是需要有人坐鎮的,薑維就算遲暮之年仍是威震天下。
隻要薑維在許昌,晉人便不敢輕舉妄動,但凡是都有萬一,若真是不在了,又有誰能夠震懾晉人呢?
“此距許昌千裏之途,中原形勢刻不容緩,川中之臣多不熟中原之事,陛下可從中原眾將中擇人代之,如此大將軍也可安心養病早日痊愈。”郤正既然成為了川中群臣之首,此時也是當仁不讓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此語一出,群臣皆是認可郤正所言。川中文武調往中原,必然有熟悉中原情況的過程,如此一來倒是效率不高。不如就地取材,拔中原文武暫代薑維之位,方可讓薑維的病體有所緩和,安心養病。
劉禪微微頷首道:“依眾卿所見,何人可暫代伯約之位?”
司馬勝之沉吟道:“諸葛思遠才智過人,聲名卓著,或可代之。”
身為諸葛武侯後人的諸葛瞻在川中便是名聲在外,沉澱磨礪之後征討南海,江東,北上江淮,立下戰功無數。無論是聲望還是戰績都足以接替薑維,暫時成為中原地區漢軍的總指揮。
“諸葛思遠確是上佳人選,不過尚需一人為輔。”劉禪思考片刻道。
郤正等人聞言便知劉禪一定是另有動作。眼下許昌諸事都是由何攀代為掌握,加上諸葛瞻正好可以彌補何攀軍事上的不足。但陛下偏偏還要挑選一人作為諸葛瞻的副手,由此可見何攀恐怕另有事情處理,無法繼續留在許昌了。
眾人紛紛推薦人選,劉禪思量半刻還是決定調撥川中的黃崇前往許昌輔佐諸葛瞻。原因無他,黃崇為人謹慎細致,在一旁不至於有權力之爭,更增輔佐之效。況且黃崇同樣是遍布天下,對於中原形勢並不陌生。
除了黃崇,劉禪還欽點了江統,劉汴等一眾魏國降臣委以重任,可謂是用心良苦。
局勢動蕩,憑借川人之力絕難迴天,此時此刻正是用人之時。江統等人久居中原,又是魏國名臣,正好可以發揮作用。是包藏禍心,有所籌劃還是兢兢業業為大漢江山出力,看得便是這一遭。
聰明都知道漢帝劉禪敢於如此安排重用魏臣,必然是有了萬全準備,這個時候就算是有心搞小動作也是不敢動彈,唯有聽命行事盡心盡力的工作才能得到信任與重用。
朝堂之上看似官階無數,實則是各大世家在政壇的博弈結果。因為此事而被削弱了權勢或是官職,帶來的不僅僅是一人一家之禍端,暗中牽扯之廣令人發指。沒了價值,又怎在名利場上討生活?
身為一國之君,劉禪早已洞悉內中利害,此舉一處正是對症下藥,讓這些人通過這一次的動蕩世局與漢朝榮辱與共,成為真正的漢家臣民!
安排就緒,漢帝劉禪以何越為參謀,文鴦為先鋒,點兵一萬五千人離開成都一路南下,準備深入印州處理南方之亂,更借此機會看看海外諸國打得究竟是何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