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愁風四起天地哀,百鬼夜嘯死神來。


    蜀軍夜襲汝南,魏軍奮力攔截,連續數路人馬皆不得攔阻蜀軍腳步。幸好汝南郡內首將仇軌,張奕恰好引軍趕到,正麵硬撼蜀軍!


    仇軌素有鬼刀之名,一杆長刀猶如厲鬼索命,帶起一片愁雲遮天蔽日,將朱興罩在其中;張奕一杆長矛重達五十斤,偏偏拿在手中輕若無物,舞動起來輕若鴻毛,可每擊之下皆是重如泰山!


    蜀將之中唯有朱興堪是二人對手,眼看蜀軍前進勢頭就此受阻,不由心中焦急,以一敵二,奮身以搏!


    愁雲罩身,鬼刀勾魄,朱興眼中滿是刀影,耳邊盡是刀風唿嘯!對方一杆大刀揮舞得密不透風,讓人唿吸急促,滯悶無比。若非朱興定力極強,此時此刻恐怕早已胡亂廝殺,露出破綻。


    刀影之中寒芒頻閃,乃是張奕重矛突刺,點點寒芒化作漫天寒星,由四麵八方不斷刺殺而來,每一擊皆有雷霆萬鈞之勢,卻又如蜻蜓點水般的一擊即退,不留絲毫反擊的空隙。


    朱興之能名震江南,將門虎子焉是易與之輩?手中大盾遮身護體,隻守不攻,縱馬猛衝四周尋找空隙。對方武藝高超,刀槍聯手更是默契非常,朱興就算全力反攻也是被其壓製,與其如此,倒不如全力抵擋,趁勢衝突。


    若是三人原地廝殺,勝負生死不過片刻可見,然朱興根本沒有還手之意,隻是尋找機會衝出二人的包夾,如此一來形勢倒是有所不同。


    砍殺對手誠然是愜意之事,然對方不斷的縱馬奔逃,自己刀矛落下又被大盾遮攔,一番追砍之下要顧及保持包夾的態勢,難度自然大增。而且戰陣之中蜀將縱然明知不敵也是前仆後繼的殺來,二將縱然勇猛,可卻是兵微將寡,時間已久難免自身陷入危境之中。


    刀如狂風,矛似驟雨,不斷敲打朱興盾牌。一股又一股的沉重力道不斷壓迫朱興半個身軀,饒是朱興力大,又懂得借力化力,如此綿密攻擊之下也是一口氣抑鬱胸中難以舒展,幾成暗傷。


    蜀軍兵力倍於魏軍,朱興纏住仇軌,張奕二將,魏軍的銳氣也是為之一挫,雙方陷入混戰之局麵。


    便在此時,後方蜀軍聽聞前鋒遇阻,紛紛挺軍殺來加入戰團之中,魏軍饒是本郡精銳,也是難擋數倍之敵!


    “膽小如鼠,留你鼠命!”仇軌曆經數次死劫,甚是敏銳,見形勢不利,大刀猛地一收拍馬便撤。


    張奕在一旁見了不禁為之氣結,心想就算要撤也要打好招唿,如此自己走了,這算何事?


    抽矛欲退,忽感泰山壓頂之勢襲來……


    一聲長嘯,眼前挨揍半天的朱興虎目圓睜,手中大盾劈頭蓋臉猛砸過來,一盾快似一盾,毫無章法,又亂的讓人難以招架!


    慣用五十斤大鐵矛,張奕也非是等閑之輩,以硬碰硬拚力氣哪肯認輸?長矛揮舞招架,兼有反擊之態,與朱興戰在一處互不相讓,好一場龍爭虎鬥!


    矛盾撞擊不止,時間卻是不等人的。那仇軌一馬當先,鬼刀開道,竟引自家人馬殺出一條血路。沒了仇軌這一部兵馬,餘下張奕這一部人壓力倍增,更見勢頹。


    一切看在眼中,氣的張奕七竅生煙,心中暗罵自己蠢如笨豬。這仇軌從來是隻顧自己的家夥,自己與其聯手竟然沒有絲毫戒心,這又怨得了誰?隻是眼下形勢危急,蜀軍越來越多,張奕心急如焚,偏偏眼前之人勇猛無比,自己一時難以脫身。


    便在此時,忽見朱興人在馬上竟是“哇”的一聲口嘔鮮血,攻勢不由得緩慢下來,四周圍攻的蜀將見狀連忙上前來救。


    如此機會張奕怎敢放過,當下調轉馬頭揮矛殺出血路,引殘兵退往汝南方向去了……


    片刻之後萬餘蜀軍從後方趕到,陶麟與丁盛,丁衝等將也在其中,但見一名大將麵容修長,一身正氣凜然下馬來看朱興,正是此次蜀軍襲擊汝南的都督修則!


    “怎會如此?!”


    見到朱興這般傷勢,修則不由得吃了一驚。自己此番前來,軍中以朱興之戰力稱最,不過是小小遭遇戰,竟讓朱興臉如白紙,嘔血不斷,可見魏人勢力強橫,遠在自己估計之上。


    見脩則來了,朱興躺在地上微微頷首示意道:“我不要緊,將軍不須多慮。隻是有二名魏將一刀一矛甚是棘手,將軍若是遇上千萬小心才是。”


    脩則目光一閃,拍了拍朱興肩膀,示意將其送往後方療傷。旋即轉身對眾將道:“稍有阻礙,無傷大雅,此時進兵仍是占據上風,何人願為開路先鋒!”


    蜀軍攻入汝南境內的事情已然被魏軍發覺,可是魏軍的兵力大都散在外圍,一時難以迴轉,蜀軍此時繼續進兵仍是魏軍難以阻攔的。不過先鋒朱興受傷一時難以作戰,必然要挑選一名勇猛的將領替代方可。


    對於武者而言,對於將者而言,能夠擔任先鋒之任乃是榮幸,當下眾將踴躍上前各自爭先。


    脩則一陣沉吟,目光落在三人身上道:“先鋒之任,交由汝叔侄三人如何?”


    那為首的中年將領雙拳一抱道:“陶抗領命!”


    “二叔,此戰為何不帶我前往!”見自己的叔父陶抗領了先鋒之任,蜀漢大將陶麟不禁急道。


    陶抗乃是東吳名將陶璜之弟,武勇雖然不及乃兄,統兵作戰尤勝一籌。此番帶著陶璜的長子陶淑,次子陶威隨修則進軍,卻是沒有帶陶璜的幼子陶麟。


    見陶麟急迫的樣子,陶抗不由笑道:“兄長在世之時,常說汝可繼家業。汝在軍中征戰多時,卻是把兩個哥哥扔在一旁,而今乃是你父輩兄長立功之時,你如何奪之?”


    陶璜帶著小兒子陶麟征戰沙場,乃是看中了陶麟有為將天分。自從陶璜戰死之後,陶麟便一直獨自帶著父親遺留下來的兵馬隨軍征討。反讓兩名兄長陶淑,陶威隻能跟隨叔父的部曲隨軍作戰。


    陶抗身為長輩,如此一說,陶麟也隻能點頭稱是,不敢搶奪先鋒之位了。


    計議已定,蜀軍不再耽擱,當下由陶抗,陶淑,陶威叔侄三人引兵五千為先鋒,陶麟,丁盛,丁衝等將領左右護衛,脩則自引一萬五千人馬壓陣殺奔汝南城下!


    汝南方麵劉弘早接到了趙驤的戰報,恰逢趙驤與張昌等一幹殘兵最先退入城中,見到劉弘紛紛跪地請罪。


    “張昌!你乃是軍中副將,何以玩忽職守,畏敵不前!”劉弘見到趙驤與張昌二人,便先追究其戰敗之責。


    守衛在邊界的魏軍雖然兵力不多,卻也沒想到如此迅速的便敗退下來。一夜之間蜀軍長驅直入數十裏,首敗之責必然要唯張昌試問!


    張昌聞言打了個哆嗦,心中暗自叫苦,自己不過是看形勢不妙便搶先撤走而已。當時那種情形就算趙驤也是跑掉的,何況自己了?想不到主將大人如此迅速就知道了自己的事情,這該如何是好?


    一旁的趙驤聞言心中暗自歡喜,自己偷偷派人先打了一份小報告果然有用。隻要主將大人認定戰敗的責任乃是張昌,自己的罪責便是輕的了。叫你小子沒頂住蜀軍偷襲營寨,還敗壞了自己精心設置的幾道防禦工事,如今算是報應來了!


    “末將不敢,隻是蜀軍主力殺至,兵將多有不敵,末將已然奮力廝殺……”


    “住口!”劉弘見張昌仍在狡辯,不由勃然大怒道。


    “邊界防線乃是依照我之吩咐建造,何以如此迅速失守,汝還敢推脫!”劉弘接著罵道,卻是一語點破夢中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驚雷入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乾坤不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乾坤不動並收藏驚雷入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