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77章拒敵(上)


    蜀漢皇帝劉禪在成都聞魏***舉入寇,不由得龍軀一震。穩坐川中之時觀淮南大戰尚不覺如何,如今曹魏向川中用兵三十餘萬隻覺得壓力倍增。蜀漢的兵員將力調往南方極多,一時間該如何拒敵未有良策。


    朝堂之上眾人議論紛紛,薑維躲到遝中遠避,漢中守將董厥可不是什麽將才。這一點同是義陽老鄉的樊建了解甚深。魏軍聲勢浩大,必須盡快拿出守禦的方案,否則依靠董厥這等軍事能力是絕對守不住漢中的。


    “陛下,可速使衛將軍薑維由遝中趕赴漢中,以衛邊境。”鄧良進言道。


    “不可如此,魏人數路並犯,衛將軍若是移至漢中,遝中豈非危險!”樊建反駁道。


    尚書台如今主事的便是樊建和鄧良二人,其他人都是調入尚書台不久,在兩位大佬麵前很是謹慎。鄧良一意調薑維禦敵,樊建卻是覺得薑維隻能抵禦一處,遝中離了薑維,魏人也是長驅直入的份兒。


    “楊公素來知兵,可有對敵良策?”劉禪不理二人,直接去問楊戲。


    楊戲做過參軍,庲降副都督等武職,又隨諸葛亮薑維等人多次出征,在軍事上也是非常有見解。見陛下詢問,楊戲不敢怠慢道:“薑伯約久居邊境,焉有不知魏人來犯之理?依臣之見,薑伯約必有所安排。”


    群臣聽了楊戲所言,不覺得跟著點頭稱是。薑維雖然連年興兵,屢次北伐讓人覺得厭煩。但蜀漢國中說起戎馬之事,還沒有人比得上薑維。常年屯駐漢中的薑維,自然清楚邊境的敵我態勢。


    “楊公所言頗有道理,可魏人勢大,朕心難安啊。”劉禪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薑維最近一次到漢中是在夏侯霸逝世之時,當月便秘奏一書對漢中的防禦部署進行了大規模的改變。包括禦敵之策也都做了詳細的闡述。若是夏侯霸在,便無須如此勞師動眾。留守漢中的董厥雖為良吏,但非良將。這讓人不得不做備案,以防萬一。


    “臣以為當調集兵力,軍需等為薑伯約後援,可保萬全。”楊戲道。


    群臣正在議論間,卻是遝中來使求見,劉禪連忙宣入。隻見來使年近四旬,身形挺拔氣宇軒昂,乃是蜀漢名將趙雲的長子趙統。


    “臣趙統拜見陛下!”


    “愛卿從遝中來,可有衛將軍的消息?”劉禪連忙問道。


    “衛將軍托臣帶書信一封,請陛下龍目禦覽。”言罷趙統呈上一封書信。


    趙雲是蜀漢有名的將領,曾經在當陽之戰中負責護持年幼的劉禪。對此就算是後世而來的劉禪也頗有感懷,因此對趙雲的後人另眼相看。趙統官拜虎賁中郎本是宿衛的官銜,在虎賁中郎之後又追加了督行領軍的官銜,便成了外將。其弟趙廣為牙門將,在遝中跟隨薑維。


    看罷書信劉禪像是吃了定心丸般完全鎮定下來。於是命胡濟引一軍去守陽安關——即是後世所言的陽平關,堅守拒敵。又命廖化引一軍往陰平橋頭,護住薑維遝中大軍迴援的後路。胡濟廖化兩名老將深知事態緊迫,領旨之後便出宮調集人馬準備出發。


    “啟稟陛下,蜀郡之兵盡發北上,當速從南中以及巴東地區調遣精兵入川相護。”樊建進言道。


    “卿言甚善,傳令使巴東分半數守軍於涪陵,川中若是有難水陸並進不日即可感到。”劉禪吩咐道。


    “南中形勢大好,抽調兵力多有不妥。魏人侵犯國內動蕩,仍需重兵駐守以防內患。”劉禪一邊想著一邊接著說道。


    魏蜀雙方都是緊鑼密鼓的布置攻防,隨著時間的推進大戰漸漸來臨。江東的吳主孫亮也是接到了消息,一麵使人增加荊州的軍隊,一麵暗自調集軍隊物資等伺機而動。


    鍾會的主力軍分為三路齊頭並進,不多時日已然傳過了山穀進入漢中地界。漢中守將董厥早接到了薑維的指示,盡收野穀軍力率領人馬退往漢壽駐防,甚至連漢中的百姓都遷入了川中。


    “蜀人不戰而退,莫非欲據我等於陽平關下?”鍾會接到了前鋒魏興太守劉欽的軍情稟告,猜測道。


    “迴稟將軍,蜀軍在興勢,黃金等地皆駐圍守前後不下七八處,不過並沒有出擊的動向。”劉欽道。


    “當年伐蜀,蜀將王平便是據守興勢,黃金等地拖延時間,等到川中援軍來到。現在蜀人舍了漢中,又留守軍這是何故?”護軍荀愷問道。荀凱是荀彧的曾孫,其父娶了司馬懿的女兒,所以荀愷又是司馬懿的外孫。


    “除此之外,漢,樂二城中的蜀軍也沒有撤走。”劉欽把探得的軍情一一稟報。


    鍾會思索一番道:“蜀人如此架勢,必是引我等入陽平關欲堅守以待。區區誘敵之策而已,欺我大軍攻不破陽平關麽!”


    “大軍若進,在此固守的蜀軍當如何對待?”荀愷見鍾會有進軍之意,於是問道。


    “便留一軍與你圍攻蜀軍,疏通糧道。我自引大軍繼續前進。”鍾會決然道。


    於是鍾會留下護軍荀愷,前將軍李輔等人以及五萬魏軍。負責圍攻漢城,樂城,黃金,興勢等地的蜀軍。鍾會自己帶著剩下的十二萬魏軍繼續前進,直逼陽平關下。


    漢城守將是綏武將軍蔣斌,其父正是繼承諸葛亮遺命的蔣琬。樂城守將為王含,官拜監軍之職。漢城和樂城是諸葛亮下令修築的,其中樂城的位置在斜穀的穀口。鍾會的三路人馬出穀之後,便匯聚在樂城之下。漢城則在樂城的西方,雖然地勢沒有漢城這般險要,但卻恰好扼守住漢中西側的道路。


    這兩處城池皆是守備之用,麵積雖小但是城牆甚高。每城都有四五千蜀兵在內,糧草充足軍械完備,即便是有數萬人馬也休想輕易破城。


    鍾會的大軍便由城下經過,浩浩蕩蕩的往陽平關方向而去。荀愷和留下來的魏將商議一番,決定親自帶領一軍圍攻樂城,由前將軍李輔帶一軍攻打漢城。餘下的人馬分別攻打興勢,黃金等蜀軍的據點。


    蔣斌以才學知名又通曉武事,見魏軍打得是李輔的旗號便修書一封射到城下。這李輔本是川中名將孟達的部下,孟達降魏後被曹丕重用,李輔也跟著水漲船高。孟達準備重投蜀軍之時,司馬懿便是誘惑這李輔打開城門害了孟達性命。


    因其有此過往,所以蔣斌修書一封痛罵李輔。本是預料這李輔被自己羞辱必然揮軍猛攻,不想李輔早已想開,多次絲毫不動氣反而愈加沉穩。隻看魏軍圍住了城池後便沒了動作,過了兩日李輔營中有數千人趕奔樂城方向而去。


    漢城這邊波瀾不興,樂城的景象則是截然相反。荀愷等到鍾會大軍離開後,便立即指揮魏軍猛攻樂城。魏兵皆是能征慣戰的勇士,蜀兵卻占以逸待勞的優勢。雙方舍命廝殺數日,魏軍損傷達千人之眾。蜀漢監軍王含傲立城頭冷眼看著魏軍,藐視之意一覽無遺。


    就在鍾會的主力人馬直扣陽平關時,另一路以安西將軍鄧艾為首的魏軍也進入了遝中地域。其中鄧艾的三萬主力人馬繞行甘鬆,出現在遝中的南側。魏金城太守楊欣,天水太守楊頎,隴西太守牽弘各引本郡人馬出現在遝中的正麵。這四路人馬合起來將近六七萬人,誓把薑維按在遝中。


    隴西太守牽弘是魏國名將牽昭之子,勇猛無匹。金城,天水,隴西三郡人馬中已牽弘的行軍速度最快。正在行進之間探馬來報,前方出現一支蜀軍攔住了去路。


    牽弘大刀一橫道:“來得正好,且看某家取這首勝之功!”於是揮軍向前,殺奔蜀軍。


    蜀軍那邊早紮住了陣腳,一員驍將躍馬陣前道:“吾乃趙廣是也!對麵來將可通姓名!”


    魏軍也是列好了陣勢,牽弘看看對麵的蜀兵不過三四千人,不以為意道:“吾乃隴西太守牽弘,速叫薑維出來受死!”


    趙廣聽了也是笑道:“賊將死到臨頭尚自誇口,可敢與我一戰?”


    “正合某意!”牽弘聞言催馬掄刀便是衝到陣前,與趙廣戰在一處。


    雙方軍卒看自家主將各逞手段,皆是呐喊助威,魏陣之中更是有軍卒擂鼓助威。場中牽弘聽到自家鼓聲戰意高昂,更是奮勇揮刀。趙廣麵色淡然,一杆長槍守得滴水不漏。


    天水太守王頎此時也是遭遇了蜀軍,在天水人馬前方六七裏處出現一座蜀軍的營盤。經過斥候查探,這蜀軍的營盤從外望去見不到一個蜀兵,似是空營。王頎能征慣戰,曾經跟隨母丘儉一起東征高句麗,也就是朝鮮半島。一直活躍於魏國的邊境,甚至出使國倭國也就是***。是個文武雙全智勇兼備的人物,


    堂堂蜀漢大將薑維自然不會擺一個空營在這裏,想必有其用意。王頎思索片刻,命斥候再去打探。想了又想,再傳令各軍戒備,防敵突襲。斥候圍著蜀營查探了一番二次迴稟,這營盤確是空城。


    王頎心中驚疑不定,於是命百餘魏卒進入蜀營查探。這百餘魏卒到了蜀營中都是提心吊膽,若是對方有所埋伏自己便成了替死鬼。所幸並沒有蜀兵的埋伏,大家放下了心,迴報給王頎。


    “原來是疑兵之計,未免小覷本將了。”王頎自言自語道,於是帶著人馬穿過蜀營繼續前進。行不到數裏斥候又是來報,前方發現蜀軍的營盤。王頎冷哼一聲,命手下依照順序查探,不可冒失。不久消息傳來,又是一座空營。王頎臉有不悅之色,帶著大軍繼續趕路。


    如此這般過了三個蜀兵紮下的空營,王頎猛然醒悟道:“快快命人探聽左右兩路人馬的消息。”副將連忙傳令,吩咐人手查探。過了片刻有斥候傳來消息,左路的金城人馬沒有動靜,右側的隴西人馬似乎遇到了蜀軍。


    (感謝各位大大長久以來的支持!歡迎各位大大***,收藏,留評。這是不動最大的寫作動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驚雷入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乾坤不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乾坤不動並收藏驚雷入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