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沐風返迴營中,宇文虎說道:“陛下,我們答應呂雄不去追擊暴龍軍團,但末將請命帶人將青陽郡先圍起來,以防他趁夜逃走。”
“不用,他若逃就讓他逃走也好,看現在的情況,他也不可能逃迴神都。”冷沐風說道。
“也是。”宇文虎想了想說道。
這時,雲飛揚說道:“明日攻下青陽郡後,我們是不是就暫時駐守在這裏,要不要去接應李長龍、黃飛龍他們。”
“末將請命前去接應兩位將軍。”宇文虎一聽便說道。
冷沐風似乎早有計劃,說道:“神都以西的所有城池都要攻下,在攻下一線天之前,先讓周哺占據著神都至一線天之間的城池。你和師父一起去,但是既要做好接收城池的準備,也注意不要打過了界。”
“是,陛下,希望能碰到幾個硬骨頭。”宇文虎有些無奈的說道。
“不要隻想著打得過癮,要以最快的速度與歐陽前輩、黃飛龍他們會合。”冷沐風看了宇文虎一眼,叮囑他道。
“是,陛下。”宇文虎不敢再說什麽。
“陛下放心,有我在呢,他倒是想亂打,怕也是不能。”這時雲飛揚說道。
“正是,正是,我一定全聽雲前輩吩咐。”宇文虎急忙說道。
再說呂雄,迴到城中,十多名戰將都圍了上來:“呂將軍,冷沐風什麽意思?”
“是啊將軍,他願不願意接受我們的條件?”
“條件放鬆一下也可,我們也能接受。”
“……”
原來,青陽郡的守軍還以為呂雄去和冷沐風談投降的條件,此時將自己的心裏話都說了出來。
“周哺也太不仁義,我們為了他們周家死了多少兄弟,他奶奶的,最後關頭竟然讓我們當替死鬼。”
“就是,還要將我們的家屬接到神都去,這擺明了不信任我們。”
“幸虧呂將軍當機立斷,阻止了幽冥將兄弟們的家人帶走,不然現在我們可是一個腦袋兩個大了。”
呂雄歎了一口氣,一揮手示意眾將安靜:“如果我們投降,冷沐風仍讓我們守青陽郡,軍餉也會提高,和其他城池的守軍一視同仁。”
“太好了,我們獻城吧!”
“對啊老大,你答應冷沐風陛下了吧?”
眾人七口八舌的問了起來,呂雄見狀,知道周家大勢已去,眾將根本沒有一戰之心,隻好說道:“冷沐風給我們一天的時間考慮,大家各自迴去考慮一下,願意降的,明日來找我。不願意降的,大家同袍多年,我也不難為大家,趁夜出城吧,找個地方當個富家翁也不錯。”
一番話說完,十多人都沉默了,他們嚷嚷著要投降,無非是被周哺寒了心,要保住家人和自己的性命。但現在又多了一個選擇,他們可以離開,躲開萬一冷沐風秋後算賬的危險。
呂雄見狀,如何不知道大家的心思,又說道:“你們迴去也和麾下的兄弟們說一下,是走是留,各憑自願。”
“是,大哥。”十多人彎腰告退。
是夜,青陽郡陷入不安之中,十萬守軍議論紛紛,不時有人攜帶著家眷逃離青陽郡。
冷沐風就命宇文虎在一旁看著,放任那些人離開。直到天亮,城中才穩定下來,粗略估計,十成中大約逃走了兩成多。
呂雄帶領十名將領來見冷沐風,剛一見麵便跪倒在地:“罪臣拜見陛下,但憑陛下處置,絕無怨言。”
冷沐風連忙上前,將他們一一扶起:“哈哈,諸位請起,昔日之事,不要再提。”
“多謝陛下!”呂雄等人感激涕零的說道。
“諸位能夠留下,讓朕非常欣慰,說明你們還是信任朕。朕也絕不會讓諸位失望,呂雄聽封。”
呂雄慌忙又跪倒在地:“罪臣聽封!”
“呂雄之前雖依附叛逆周家,但良心未泯,助朕救出司衣坊眾人,今日又獻城有功。今日,朕特赦呂雄及麾下眾將謀逆之罪,封呂雄為帝國將軍,率部鎮守青陽郡,麾下眾將一一有賞。”
“臣謝陛下!”呂雄叩首謝恩。
他身後十名將領也連忙跪倒在地,齊聲高唿道:“臣等謝過陛下!”他們心中總算鬆了一口氣。無論怎樣,冷沐風以口諭的形式特赦了他們,總不會再對他們秋後算賬。
冷沐風進入青陽郡,董武、司徒平還在附近接收城池,便命宇文虎跟隨雲飛揚出發,帶領三萬騎兵,一路往南去接應歐陽千尋、黃飛龍。
呂雄及麾下舊部,還是駐守青陽郡,原來的十萬守軍,現在不足八萬。冷沐風又命呂雄自行招募,將人數補滿十萬。
呂雄帶領青陽郡守軍歸降冷沐風的消息,很快傳到了神都,周哺頓時火冒三丈,忍不住罵道:“呂雄這個逆賊,當時我就應該讓幽冥斬了他。”
“陛下息怒。”歐陽倩兒勸慰周哺道:“暴龍軍團和百萬各城的守軍,也總算安全進入神都,我們現在牆高兵多,即便冷沐風和雲飛揚親臨,也是無法攻克。”
“嗯,這點要多謝歐陽前輩,若非你想出這個主意,朕恐怕早將那些不戰而逃的逃兵斬殺幹淨了。”
歐陽倩兒聽到這裏暗歎一口氣,若周哺聽自己的建議,不讓幽冥接呂雄等人的家屬來神都,怕呂雄等人也不會輕易投降冷沐風。畢竟他們當初都是背叛了冷沐風,如今再投靠迴去,冒的風險也是極大的。
“陛下,如今之計,是盡快加固城牆,同時將城中的糧食全部控製起來,優先供應守軍。”歐陽倩兒建議道。
周哺點點頭:“是,前輩言之有理,我這就命人將城中的糧食全部集中起來。”
“那個陳喚禮現在不知招募到多少人,陛下還需催促他一下。雄霸天已經答應全力助我們守住神都,我看幹脆讓陳喚禮向雄霸天多要些人過來,此時不用天譴還待何時。”
“嗯,我這就派人去催促陳喚禮。”周哺聞言說道。
歐陽倩兒這時麵色平靜的說道:“我看不如讓花蕊兒去,她整日留在後宮,難免有些流言蜚語傳出。”
“不用,他若逃就讓他逃走也好,看現在的情況,他也不可能逃迴神都。”冷沐風說道。
“也是。”宇文虎想了想說道。
這時,雲飛揚說道:“明日攻下青陽郡後,我們是不是就暫時駐守在這裏,要不要去接應李長龍、黃飛龍他們。”
“末將請命前去接應兩位將軍。”宇文虎一聽便說道。
冷沐風似乎早有計劃,說道:“神都以西的所有城池都要攻下,在攻下一線天之前,先讓周哺占據著神都至一線天之間的城池。你和師父一起去,但是既要做好接收城池的準備,也注意不要打過了界。”
“是,陛下,希望能碰到幾個硬骨頭。”宇文虎有些無奈的說道。
“不要隻想著打得過癮,要以最快的速度與歐陽前輩、黃飛龍他們會合。”冷沐風看了宇文虎一眼,叮囑他道。
“是,陛下。”宇文虎不敢再說什麽。
“陛下放心,有我在呢,他倒是想亂打,怕也是不能。”這時雲飛揚說道。
“正是,正是,我一定全聽雲前輩吩咐。”宇文虎急忙說道。
再說呂雄,迴到城中,十多名戰將都圍了上來:“呂將軍,冷沐風什麽意思?”
“是啊將軍,他願不願意接受我們的條件?”
“條件放鬆一下也可,我們也能接受。”
“……”
原來,青陽郡的守軍還以為呂雄去和冷沐風談投降的條件,此時將自己的心裏話都說了出來。
“周哺也太不仁義,我們為了他們周家死了多少兄弟,他奶奶的,最後關頭竟然讓我們當替死鬼。”
“就是,還要將我們的家屬接到神都去,這擺明了不信任我們。”
“幸虧呂將軍當機立斷,阻止了幽冥將兄弟們的家人帶走,不然現在我們可是一個腦袋兩個大了。”
呂雄歎了一口氣,一揮手示意眾將安靜:“如果我們投降,冷沐風仍讓我們守青陽郡,軍餉也會提高,和其他城池的守軍一視同仁。”
“太好了,我們獻城吧!”
“對啊老大,你答應冷沐風陛下了吧?”
眾人七口八舌的問了起來,呂雄見狀,知道周家大勢已去,眾將根本沒有一戰之心,隻好說道:“冷沐風給我們一天的時間考慮,大家各自迴去考慮一下,願意降的,明日來找我。不願意降的,大家同袍多年,我也不難為大家,趁夜出城吧,找個地方當個富家翁也不錯。”
一番話說完,十多人都沉默了,他們嚷嚷著要投降,無非是被周哺寒了心,要保住家人和自己的性命。但現在又多了一個選擇,他們可以離開,躲開萬一冷沐風秋後算賬的危險。
呂雄見狀,如何不知道大家的心思,又說道:“你們迴去也和麾下的兄弟們說一下,是走是留,各憑自願。”
“是,大哥。”十多人彎腰告退。
是夜,青陽郡陷入不安之中,十萬守軍議論紛紛,不時有人攜帶著家眷逃離青陽郡。
冷沐風就命宇文虎在一旁看著,放任那些人離開。直到天亮,城中才穩定下來,粗略估計,十成中大約逃走了兩成多。
呂雄帶領十名將領來見冷沐風,剛一見麵便跪倒在地:“罪臣拜見陛下,但憑陛下處置,絕無怨言。”
冷沐風連忙上前,將他們一一扶起:“哈哈,諸位請起,昔日之事,不要再提。”
“多謝陛下!”呂雄等人感激涕零的說道。
“諸位能夠留下,讓朕非常欣慰,說明你們還是信任朕。朕也絕不會讓諸位失望,呂雄聽封。”
呂雄慌忙又跪倒在地:“罪臣聽封!”
“呂雄之前雖依附叛逆周家,但良心未泯,助朕救出司衣坊眾人,今日又獻城有功。今日,朕特赦呂雄及麾下眾將謀逆之罪,封呂雄為帝國將軍,率部鎮守青陽郡,麾下眾將一一有賞。”
“臣謝陛下!”呂雄叩首謝恩。
他身後十名將領也連忙跪倒在地,齊聲高唿道:“臣等謝過陛下!”他們心中總算鬆了一口氣。無論怎樣,冷沐風以口諭的形式特赦了他們,總不會再對他們秋後算賬。
冷沐風進入青陽郡,董武、司徒平還在附近接收城池,便命宇文虎跟隨雲飛揚出發,帶領三萬騎兵,一路往南去接應歐陽千尋、黃飛龍。
呂雄及麾下舊部,還是駐守青陽郡,原來的十萬守軍,現在不足八萬。冷沐風又命呂雄自行招募,將人數補滿十萬。
呂雄帶領青陽郡守軍歸降冷沐風的消息,很快傳到了神都,周哺頓時火冒三丈,忍不住罵道:“呂雄這個逆賊,當時我就應該讓幽冥斬了他。”
“陛下息怒。”歐陽倩兒勸慰周哺道:“暴龍軍團和百萬各城的守軍,也總算安全進入神都,我們現在牆高兵多,即便冷沐風和雲飛揚親臨,也是無法攻克。”
“嗯,這點要多謝歐陽前輩,若非你想出這個主意,朕恐怕早將那些不戰而逃的逃兵斬殺幹淨了。”
歐陽倩兒聽到這裏暗歎一口氣,若周哺聽自己的建議,不讓幽冥接呂雄等人的家屬來神都,怕呂雄等人也不會輕易投降冷沐風。畢竟他們當初都是背叛了冷沐風,如今再投靠迴去,冒的風險也是極大的。
“陛下,如今之計,是盡快加固城牆,同時將城中的糧食全部控製起來,優先供應守軍。”歐陽倩兒建議道。
周哺點點頭:“是,前輩言之有理,我這就命人將城中的糧食全部集中起來。”
“那個陳喚禮現在不知招募到多少人,陛下還需催促他一下。雄霸天已經答應全力助我們守住神都,我看幹脆讓陳喚禮向雄霸天多要些人過來,此時不用天譴還待何時。”
“嗯,我這就派人去催促陳喚禮。”周哺聞言說道。
歐陽倩兒這時麵色平靜的說道:“我看不如讓花蕊兒去,她整日留在後宮,難免有些流言蜚語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