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割地
我,廢太子,亂殺一切! 作者:葵花明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人能說出來的話?
果然是“非我族者,其心必異”!
不過高其倬雖然心中暗自吐槽,但還是選擇再次向雍正上奏道:
“臣國渭川州向與雲南開化府接壤,以賭咒河為界。河之西歸開化府,河之東歸渭川州聚龍社,忽接雲貴總督移諮臣國:‘聚龍、斜路村等六寨皆係開化府,屬內地,向為都龍土目占侵,至今四十餘年,合行清立疆界。’臣已具文迴複。隨有開化總鎮親來斜路村之馬鞍山,去賭咒河一百二十裏就立界碑,設立房屋,分兵防守。臣備錄情由,謹具奏聞。”
可當他再次打開雍正的朱批,高其倬本就炸裂的三觀再次雪上加霜:
“覽王奏雲南省官員於斜路村等處立界碑、造兵防等語,此事王未奏之先雲南貴州總督高其倬方差員勘界之時即已折奏矣!朕念安南累世恭順,王能恪繼職守,可嘉。且此地乃棄自明朝,安南之民住居既久,安土重遷,恐有流離之苦。朕心存柔遠,中外一視,甚不忍之,已視。批令其將斜路村等處人員撤迴,別議立界之地,務期允當。諒茲時所批已到,必另有料理矣。王但自共厥職以綏爾民,靜候可也,這所奏懇恩情節知道了。”
高其倬的憤怒猶如那驟然噴發的火山,在心底肆意翻騰,而深深的困惑又似那彌漫的煙塵,交織其中,讓他的內心陷入了一片混沌之中。他實在無法理解雍正的思維方式,簡直就是……明明大清朝是堂堂正正的宗主國,而安南不過是依附於宗主國的一個小小附屬國罷了!可如今這附屬國竟然敢侵占宗主國的土地,而宗主國卻居然毫無作為!
6!
不過接下來這件事也不歸他管了,下一個倒黴蛋——雲南巡撫鄂爾泰上場了,由他負責與安南商討勘界事宜:
“若複待其差員然後定界,伊必不能決斷,反於事無益。臣已遵旨飭文武各員速於鉛廠山下立界設關,不許少施淩辱,不許帶兵丁,使彼得托詞借口。而規模務須壯麗以屬觀瞻,工程務須堅固以垂久遠。”
說迴胤礽那裏,他饒有興致地看完了耿雪慷慨激昂的演講之後,便打道迴府了。當他迴到營帳時,副將匆匆忙忙跑來向他報告一個重要消息:安南國君決定撤軍!
“什麽?為什麽要撤軍?” 胤礽驚訝地問道。
“據說大清已經在都竜鉛廠山下設立了邊界。\"”副將迴答道。
胤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哦,原來如此。”
一路上,胤礽不斷地思考著一個問題:“安南都已經這麽慫,老四他......究竟是怎麽會把土地割讓出去的呢?”
這時,933插嘴道:“他腦子有泡唄!你就隻管看熱鬧好了。”
聽到這話,胤礽不禁苦笑一聲:“也是!”
安南國君雖然很慫,但他內心深處仍然不願意將自己占有的土地歸還給大清。於是,他不斷上書清廷反對以此立界,並命令土官黃文綏拒絕接受雍正皇帝的詔書:“我國王行文,凡天朝公文不許擅接,奏過國王方敢迎接。且總督發迴我國文章,又行文申飭,所以我國王行文,凡雲南公文一概不接。”
鄂爾泰當即上書表示要要剿討安南,可雍正卻說:“備其不虞之逆則可,若進滅其國以複漢唐舊製,朕不忍也。朕縱不為天下先,此事原發在我,當日高其倬舉行此事,若先請而舉早無事矣,不應一麵舉行原未奏聞,該國表文到來,朕方知也。又因初次安南國所奏進呈甚覺無禮,又便高其倬結此事實,因無奈曲從四十裏鉛廠河立界請,便卿接任,亦不得已之事。朕當日一見該國王奏章,即知其此事必生釁端,接後卿數次之奏,所以有‘出朕之望外’之諭。朕再四籌畫,不如特遣天使申明事情大義,伊便少有不恭處,朕意當隱忍,再加詳悉開導,若必執迷戀此尺寸疆土,況係伊國數百年盤踞之地,論理論情皆不應為之事,便將此數十裏地界賜他,無損於國體,更表朕之仁政也,何妨乎?”
鄂爾泰:……???!!!???……
沿邊文武官員:……???!!!???……
盡管如此,他們依然不死心,再次上書請求出兵征討安南。安南國君得知此事後,頓時驚恐萬分,立刻又派工部右侍郎阮仲意等人恭恭敬敬地前去迎接敕書,並再次向雍正皇帝上奏,表示自己願意俯首稱臣,絕對不敢有任何忤逆之心:
“臣竭誠累世,向化聖朝,蒙聖祖仁皇帝柔懷六十餘年,今恭逢皇帝陛下新膺景命,如日方升,且薄海敷天莫非臣土,此四十裏地臣何敢介意有所觖望也?茲荷綸音曉諭誠切,臣感戴聖恩欣躍歡忭惟願萬方拱命,聖壽無疆,聖朝千萬年太平,臣國千萬年奉貢。”
雍正見安南國君如此悔過,當即決定將將高其倬查出的四十裏地賞賜該安南:“朕覽閱之餘甚為嘉悅。在王既知盡禮,在朕便可加恩。況此四十裏之地,在雲南為朕之內地,在安南仍為朕之外藩,一毫無所分別,著將此地仍賞賜該國王世守之。”
看完了全程的胤礽直接傻眼了:“哈?”
“這啥啊!”
“有病吧!”
“原本都已經立界設關了,安南都滑跪了,然後你……”
“6!”
“你不會覺得你很仁慈吧?你不會覺得你很大度吧?”
“這不整個一s*b*嗎?”
“還賜地?這和打了敗仗割讓領土有什麽區別?”
933也表示很無語:“嗬嗬!這下你知道了大清為什麽會亡了吧!從根上就爛了。”
“嗯!我太知道了!”
“就這大清不亡都見鬼了。”
此時大冤種鄂爾泰再次上書,堅決反對雍正賜地:“安南屢行劫奪,曾不數世,故貪頑性成、狡獪習慣,示以恩則逞心,懾以威則伏膽。今明侵占內地,妄意年遠難稽,一奉詰問反據為外地,自稱屈抑,至趕妄誕放肆,並謂天朝之誌書不足憑,試思雲南現有誌書猶不足憑,該國所據何以為憑者曾有何事?雖屢柬申訴,並不能明辯一語,則其情偽可知。況既已設關立界,附近小國誰不聞知?今忽四十裏之地仍複還給,是既設之關尚且可退,其並無關隘之處,又誰能理論?臣竊恐附近酋長相率效尤,數十年後必將起釁端,實不敢不慮。”
果然是“非我族者,其心必異”!
不過高其倬雖然心中暗自吐槽,但還是選擇再次向雍正上奏道:
“臣國渭川州向與雲南開化府接壤,以賭咒河為界。河之西歸開化府,河之東歸渭川州聚龍社,忽接雲貴總督移諮臣國:‘聚龍、斜路村等六寨皆係開化府,屬內地,向為都龍土目占侵,至今四十餘年,合行清立疆界。’臣已具文迴複。隨有開化總鎮親來斜路村之馬鞍山,去賭咒河一百二十裏就立界碑,設立房屋,分兵防守。臣備錄情由,謹具奏聞。”
可當他再次打開雍正的朱批,高其倬本就炸裂的三觀再次雪上加霜:
“覽王奏雲南省官員於斜路村等處立界碑、造兵防等語,此事王未奏之先雲南貴州總督高其倬方差員勘界之時即已折奏矣!朕念安南累世恭順,王能恪繼職守,可嘉。且此地乃棄自明朝,安南之民住居既久,安土重遷,恐有流離之苦。朕心存柔遠,中外一視,甚不忍之,已視。批令其將斜路村等處人員撤迴,別議立界之地,務期允當。諒茲時所批已到,必另有料理矣。王但自共厥職以綏爾民,靜候可也,這所奏懇恩情節知道了。”
高其倬的憤怒猶如那驟然噴發的火山,在心底肆意翻騰,而深深的困惑又似那彌漫的煙塵,交織其中,讓他的內心陷入了一片混沌之中。他實在無法理解雍正的思維方式,簡直就是……明明大清朝是堂堂正正的宗主國,而安南不過是依附於宗主國的一個小小附屬國罷了!可如今這附屬國竟然敢侵占宗主國的土地,而宗主國卻居然毫無作為!
6!
不過接下來這件事也不歸他管了,下一個倒黴蛋——雲南巡撫鄂爾泰上場了,由他負責與安南商討勘界事宜:
“若複待其差員然後定界,伊必不能決斷,反於事無益。臣已遵旨飭文武各員速於鉛廠山下立界設關,不許少施淩辱,不許帶兵丁,使彼得托詞借口。而規模務須壯麗以屬觀瞻,工程務須堅固以垂久遠。”
說迴胤礽那裏,他饒有興致地看完了耿雪慷慨激昂的演講之後,便打道迴府了。當他迴到營帳時,副將匆匆忙忙跑來向他報告一個重要消息:安南國君決定撤軍!
“什麽?為什麽要撤軍?” 胤礽驚訝地問道。
“據說大清已經在都竜鉛廠山下設立了邊界。\"”副將迴答道。
胤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哦,原來如此。”
一路上,胤礽不斷地思考著一個問題:“安南都已經這麽慫,老四他......究竟是怎麽會把土地割讓出去的呢?”
這時,933插嘴道:“他腦子有泡唄!你就隻管看熱鬧好了。”
聽到這話,胤礽不禁苦笑一聲:“也是!”
安南國君雖然很慫,但他內心深處仍然不願意將自己占有的土地歸還給大清。於是,他不斷上書清廷反對以此立界,並命令土官黃文綏拒絕接受雍正皇帝的詔書:“我國王行文,凡天朝公文不許擅接,奏過國王方敢迎接。且總督發迴我國文章,又行文申飭,所以我國王行文,凡雲南公文一概不接。”
鄂爾泰當即上書表示要要剿討安南,可雍正卻說:“備其不虞之逆則可,若進滅其國以複漢唐舊製,朕不忍也。朕縱不為天下先,此事原發在我,當日高其倬舉行此事,若先請而舉早無事矣,不應一麵舉行原未奏聞,該國表文到來,朕方知也。又因初次安南國所奏進呈甚覺無禮,又便高其倬結此事實,因無奈曲從四十裏鉛廠河立界請,便卿接任,亦不得已之事。朕當日一見該國王奏章,即知其此事必生釁端,接後卿數次之奏,所以有‘出朕之望外’之諭。朕再四籌畫,不如特遣天使申明事情大義,伊便少有不恭處,朕意當隱忍,再加詳悉開導,若必執迷戀此尺寸疆土,況係伊國數百年盤踞之地,論理論情皆不應為之事,便將此數十裏地界賜他,無損於國體,更表朕之仁政也,何妨乎?”
鄂爾泰:……???!!!???……
沿邊文武官員:……???!!!???……
盡管如此,他們依然不死心,再次上書請求出兵征討安南。安南國君得知此事後,頓時驚恐萬分,立刻又派工部右侍郎阮仲意等人恭恭敬敬地前去迎接敕書,並再次向雍正皇帝上奏,表示自己願意俯首稱臣,絕對不敢有任何忤逆之心:
“臣竭誠累世,向化聖朝,蒙聖祖仁皇帝柔懷六十餘年,今恭逢皇帝陛下新膺景命,如日方升,且薄海敷天莫非臣土,此四十裏地臣何敢介意有所觖望也?茲荷綸音曉諭誠切,臣感戴聖恩欣躍歡忭惟願萬方拱命,聖壽無疆,聖朝千萬年太平,臣國千萬年奉貢。”
雍正見安南國君如此悔過,當即決定將將高其倬查出的四十裏地賞賜該安南:“朕覽閱之餘甚為嘉悅。在王既知盡禮,在朕便可加恩。況此四十裏之地,在雲南為朕之內地,在安南仍為朕之外藩,一毫無所分別,著將此地仍賞賜該國王世守之。”
看完了全程的胤礽直接傻眼了:“哈?”
“這啥啊!”
“有病吧!”
“原本都已經立界設關了,安南都滑跪了,然後你……”
“6!”
“你不會覺得你很仁慈吧?你不會覺得你很大度吧?”
“這不整個一s*b*嗎?”
“還賜地?這和打了敗仗割讓領土有什麽區別?”
933也表示很無語:“嗬嗬!這下你知道了大清為什麽會亡了吧!從根上就爛了。”
“嗯!我太知道了!”
“就這大清不亡都見鬼了。”
此時大冤種鄂爾泰再次上書,堅決反對雍正賜地:“安南屢行劫奪,曾不數世,故貪頑性成、狡獪習慣,示以恩則逞心,懾以威則伏膽。今明侵占內地,妄意年遠難稽,一奉詰問反據為外地,自稱屈抑,至趕妄誕放肆,並謂天朝之誌書不足憑,試思雲南現有誌書猶不足憑,該國所據何以為憑者曾有何事?雖屢柬申訴,並不能明辯一語,則其情偽可知。況既已設關立界,附近小國誰不聞知?今忽四十裏之地仍複還給,是既設之關尚且可退,其並無關隘之處,又誰能理論?臣竊恐附近酋長相率效尤,數十年後必將起釁端,實不敢不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