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鄭海參見陛下。”
“民女徐妙錦拜見陛下。”
鄭海與徐妙錦向朱棣行禮。
“都免禮吧。”朱棣掃了一眼兩人,最終目光落在徐妙錦身上。
徐妙錦披著黑色披風,頭上的鬥篷已經摘下,露出一頂淺藍色的僧帽,麵色白皙,神色如常。
轉臉看向鄭海,一下子注意到鄭海身上那鮮紅色的血跡,朱棣盯著鄭海問道:“你身上的血跡是怎麽迴事?”
紀綱也盯著鄭海衣袍上的血跡,臉上的驚訝轉瞬而逝,關切道:“輔國公,您這是受傷了嗎?來人,扶一下輔國公。”
瞥了紀綱一眼,鄭海微笑著對朱棣道:“多謝陛下的關心,不過,陛下放心,這不是臣的血跡,臣並未受傷。”
聽鄭海這麽一說,錦衣衛指揮使紀綱伸出手,對剛要上前的錦衣衛擺了擺手,示意他們退下。
“你們怎麽會出現在這裏?”朱棣盯著鄭海,臉色陰沉。
“陛下,您不要怪慎之,是我求他帶我來探望解大學士的。”徐妙錦搶先一步向朱棣解釋。
掃了一眼徐妙錦,朱棣又瞪向鄭海,怒問:“鄭海,你可知罪?”
“臣知罪,”鄭海抱拳請罪,又補充道,“但臣有難言之隱。”
“難言之隱?”朱棣打量著鄭海,冷冷笑道,“那你說說,你有什麽難言之隱?”
鄭海認真道:“陛下,臣無意中發現,有人計劃今夜潛入北鎮撫司大牢意圖劫獄。故而,臣這才以探望解縉之名,帶徐妙錦進入大牢……”
“那你為何不向朕通稟?”
朱棣一雙小眼睛依舊冷峻,顯然並不太相信鄭海的話。
鄭海解釋道:“陛下,情況緊急,臣無法趕在宮門關閉前入宮,隻得先行進入大牢……”
“輔國公,那你為何不事先通知我錦衣衛?”紀綱根本就不相信鄭海的說法。
“紀指揮使,不是我不想通知你們,我是不能通知你們,”鄭海一臉無奈道,“既然他們能進入鎮撫司大牢,那他們在錦衣衛中必有內應,你說是不是?”
紀綱盯著鄭海,隻是冷冷一笑,沒有接話。
掃了一眼四周的錦衣衛,鄭海笑道:“出動這麽多錦衣衛,看來紀指揮使早有布置,是我多心了。”
“妄圖劫獄的賊人呢?”朱棣問了一句。
“稟陛下,賊人皆是死士,臣與牢頭聯手隻擒獲一人,其他已伏誅。”
“賊人是什麽身份?”朱棣目光灼灼。
鄭海迴答:“臣不知,如今尚在審問。”
紀綱微微皺眉,扭頭看向一旁的鎮撫使龐瑛,暗暗使了一個眼神。
龐瑛微微點頭,悄悄退到一旁。
“朕倒要看看他身後是什麽人,”朱棣一揮長袖,“走!朕要親自審一審。”
“陛下且慢!”
紀綱突然站出來,伸手攔在朱棣身前:“陛下,獄中情況不明,若是賊人還潛在暗處,恐對陛下不利。臣請陛下暫緩進入大牢,等臣派人肅清獄中匪徒,陛下方可進入。”
“紀綱,”朱棣瞪著紀綱,“區區幾名賊人,朕還怕他?”
鄭海幫腔道:“陛下,紀指揮使是為陛下著想,臣也覺得,陛下可先緩緩……”
“都讓開!”朱棣不顧紀綱與鄭海的勸說,大步走進大牢。
錦衣衛魚貫而入,一部分人在前方為皇帝開路,另一部分守護在朱棣四周。
在北鎮撫司大牢中,朱棣從始至終都沒有遇到賊人的行刺,但朱棣也未能如願地親自審問抓獲的犯人。
在朱棣抵達牢房審訊室之前,牢頭白鴻飛審問的一名犯人被弩箭射殺,射弩者自刎而亡。
射弩刺客的身份是一名獄卒。
就在白鴻飛與其他獄卒查看刺客屍體時,朱棣、鄭海與紀綱等人來到了審訊室。
“這怎麽迴事?!”看到獄卒的屍體與死去的犯人,朱棣一臉怒氣。
白鴻飛與一眾獄卒見到皇帝駕臨,齊齊叩拜行禮。
白鴻飛低著頭,向朱棣簡要講述犯人被獄卒射殺的經曆。
“來人,將白無常給我拿下!”紀綱不說二話,下令抓拿白鴻飛。
“慢著!”
鄭海伸手阻攔道:“紀指揮使,這白無常是有功之人,你為何要拿他?”
“輔國公,這犯人死在白無常手中,是他失職;這行刺之人又是他的手下,是他識人不明,禦下不嚴。難道不該治他的罪?”紀綱質問鄭海。
“紀指揮使,照你這麽說,那陛下也應該治鎮撫使與你的罪,”鄭海針鋒相對道,“你錦衣衛大牢竟讓賊人潛入,這是你們的失職;你們錦衣衛中竟藏有賊人的細作,同樣是你們識人不明,禦下不嚴。”
鎮撫使龐瑛聞言單膝下跪,對朱棣抱拳道:“陛下,是臣失職,臣禦下不嚴,這才導致獄卒中出了叛徒。請陛下治臣之罪。”
朱棣隻是冷哼了一聲,沒有理會龐瑛,看向白鴻飛,問道:“那賊人可有承認是何人指使?”
“陛下,賊人嘴硬,小的還未撬開他的嘴巴。”白鴻飛跪在地上迴答。
朱棣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站著。
紀綱看向鄭海,笑問道:“輔國公這般袒護白無常,莫非白無常是你的人?”
“沒錯!他確實是我的人,”鄭海並沒有否認,直言道,“若不是他,我就沒法進入大牢,更沒法緝拿這些賊人。”
“既然白無常是輔國公的人,那麽,黑無常也應該是輔國公的人吧?怎麽不見黑無常?”紀綱左右看了看眾人,似乎在尋找黑無常馬常。
鄭海再次承認道:“沒錯,黑無常也是我的人。他們倆與我是故交,十多年前我們就認識。”
不管鄭海承不承認,黑白無常兩人與鄭海的關係很密切。這一點不僅紀綱知道,朱棣也知道。
聽到鄭海的迴答,紀綱嘴角微微一翹,眼中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
“來人,去把黑無常叫來,”紀綱一副鐵麵無私的模樣,“既然他們私自帶人進入大牢,那就一起處罰……”
“慢著!”鄭海打斷紀綱的話,“紀大人,黑無常他來不了了。”
紀綱微微一愣:“這是為何?”
鄭海平靜地解釋道:“在我們與賊人的搏殺時,黑無常為白無常擋了一刀,受了傷,不方便走動。”
聽到這話,白無常微微抬頭看向鄭海,臉上有些驚訝。
紀綱嗤笑一聲:“不便走動,那便將他抬過來。”
紀綱看向身旁的錦衣衛,使了個眼神。
“陛下,是臣求著黑白無常放我進來的,您若要治罪,就治微臣治罪吧!”鄭海單膝跪地,抱拳請罪道,“臣願承當所有罪責,請陛下念在昔日的情分上,免除他倆的罪責。”
“鄭海,你當朕不敢治你的罪嗎?”朱棣勃然大怒。
徐妙錦見勢不妙,連忙上前,跪地道:“姐夫,如果您一定要治鄭海的罪,那你就連我一並治罪吧!”
剮了鄭海一眼,朱棣扭頭看向跪在地上的徐妙錦,看到徐妙錦臉上掛著淚水,仿佛看到昔日的俆皇後,心中的怒火莫名地消散了。
冷哼了一聲,朱棣一甩袖子,轉身便向審訊室之外走去。
走到一半,他又停了下來,頭也不迴地說了一句:“鄭海,你得給朕一個交代。”
說完,朱棣頭也不迴走了,紀綱也跟著離開牢房。
錦衣衛與獄卒們都離開了審訊室,隻剩下鄭海、徐妙錦與白鴻飛三人。
白鴻飛輕聲問道:“鄭兄弟,為何你要謊稱黑無常受傷了呢?”
“白兄,我並沒有說謊,黑無常確實受了傷。”
白鴻飛一愣,忙問道:“怎麽迴事?他怎麽受傷的?”
鄭海答非所問道:“如果剛才黑無常被帶過來,白鴻飛,你知道咱們會是什麽結局嗎?”
白鴻飛輕輕搖頭。
鄭海冷聲道:“死的人,不光是黑無常和你,我也免不了一死。”
白鴻飛一臉驚駭,張著嘴卻說不出話。
徐妙錦也嚇了一跳,小心翼翼地詢問道:“慎之,這是為何?”
“民女徐妙錦拜見陛下。”
鄭海與徐妙錦向朱棣行禮。
“都免禮吧。”朱棣掃了一眼兩人,最終目光落在徐妙錦身上。
徐妙錦披著黑色披風,頭上的鬥篷已經摘下,露出一頂淺藍色的僧帽,麵色白皙,神色如常。
轉臉看向鄭海,一下子注意到鄭海身上那鮮紅色的血跡,朱棣盯著鄭海問道:“你身上的血跡是怎麽迴事?”
紀綱也盯著鄭海衣袍上的血跡,臉上的驚訝轉瞬而逝,關切道:“輔國公,您這是受傷了嗎?來人,扶一下輔國公。”
瞥了紀綱一眼,鄭海微笑著對朱棣道:“多謝陛下的關心,不過,陛下放心,這不是臣的血跡,臣並未受傷。”
聽鄭海這麽一說,錦衣衛指揮使紀綱伸出手,對剛要上前的錦衣衛擺了擺手,示意他們退下。
“你們怎麽會出現在這裏?”朱棣盯著鄭海,臉色陰沉。
“陛下,您不要怪慎之,是我求他帶我來探望解大學士的。”徐妙錦搶先一步向朱棣解釋。
掃了一眼徐妙錦,朱棣又瞪向鄭海,怒問:“鄭海,你可知罪?”
“臣知罪,”鄭海抱拳請罪,又補充道,“但臣有難言之隱。”
“難言之隱?”朱棣打量著鄭海,冷冷笑道,“那你說說,你有什麽難言之隱?”
鄭海認真道:“陛下,臣無意中發現,有人計劃今夜潛入北鎮撫司大牢意圖劫獄。故而,臣這才以探望解縉之名,帶徐妙錦進入大牢……”
“那你為何不向朕通稟?”
朱棣一雙小眼睛依舊冷峻,顯然並不太相信鄭海的話。
鄭海解釋道:“陛下,情況緊急,臣無法趕在宮門關閉前入宮,隻得先行進入大牢……”
“輔國公,那你為何不事先通知我錦衣衛?”紀綱根本就不相信鄭海的說法。
“紀指揮使,不是我不想通知你們,我是不能通知你們,”鄭海一臉無奈道,“既然他們能進入鎮撫司大牢,那他們在錦衣衛中必有內應,你說是不是?”
紀綱盯著鄭海,隻是冷冷一笑,沒有接話。
掃了一眼四周的錦衣衛,鄭海笑道:“出動這麽多錦衣衛,看來紀指揮使早有布置,是我多心了。”
“妄圖劫獄的賊人呢?”朱棣問了一句。
“稟陛下,賊人皆是死士,臣與牢頭聯手隻擒獲一人,其他已伏誅。”
“賊人是什麽身份?”朱棣目光灼灼。
鄭海迴答:“臣不知,如今尚在審問。”
紀綱微微皺眉,扭頭看向一旁的鎮撫使龐瑛,暗暗使了一個眼神。
龐瑛微微點頭,悄悄退到一旁。
“朕倒要看看他身後是什麽人,”朱棣一揮長袖,“走!朕要親自審一審。”
“陛下且慢!”
紀綱突然站出來,伸手攔在朱棣身前:“陛下,獄中情況不明,若是賊人還潛在暗處,恐對陛下不利。臣請陛下暫緩進入大牢,等臣派人肅清獄中匪徒,陛下方可進入。”
“紀綱,”朱棣瞪著紀綱,“區區幾名賊人,朕還怕他?”
鄭海幫腔道:“陛下,紀指揮使是為陛下著想,臣也覺得,陛下可先緩緩……”
“都讓開!”朱棣不顧紀綱與鄭海的勸說,大步走進大牢。
錦衣衛魚貫而入,一部分人在前方為皇帝開路,另一部分守護在朱棣四周。
在北鎮撫司大牢中,朱棣從始至終都沒有遇到賊人的行刺,但朱棣也未能如願地親自審問抓獲的犯人。
在朱棣抵達牢房審訊室之前,牢頭白鴻飛審問的一名犯人被弩箭射殺,射弩者自刎而亡。
射弩刺客的身份是一名獄卒。
就在白鴻飛與其他獄卒查看刺客屍體時,朱棣、鄭海與紀綱等人來到了審訊室。
“這怎麽迴事?!”看到獄卒的屍體與死去的犯人,朱棣一臉怒氣。
白鴻飛與一眾獄卒見到皇帝駕臨,齊齊叩拜行禮。
白鴻飛低著頭,向朱棣簡要講述犯人被獄卒射殺的經曆。
“來人,將白無常給我拿下!”紀綱不說二話,下令抓拿白鴻飛。
“慢著!”
鄭海伸手阻攔道:“紀指揮使,這白無常是有功之人,你為何要拿他?”
“輔國公,這犯人死在白無常手中,是他失職;這行刺之人又是他的手下,是他識人不明,禦下不嚴。難道不該治他的罪?”紀綱質問鄭海。
“紀指揮使,照你這麽說,那陛下也應該治鎮撫使與你的罪,”鄭海針鋒相對道,“你錦衣衛大牢竟讓賊人潛入,這是你們的失職;你們錦衣衛中竟藏有賊人的細作,同樣是你們識人不明,禦下不嚴。”
鎮撫使龐瑛聞言單膝下跪,對朱棣抱拳道:“陛下,是臣失職,臣禦下不嚴,這才導致獄卒中出了叛徒。請陛下治臣之罪。”
朱棣隻是冷哼了一聲,沒有理會龐瑛,看向白鴻飛,問道:“那賊人可有承認是何人指使?”
“陛下,賊人嘴硬,小的還未撬開他的嘴巴。”白鴻飛跪在地上迴答。
朱棣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站著。
紀綱看向鄭海,笑問道:“輔國公這般袒護白無常,莫非白無常是你的人?”
“沒錯!他確實是我的人,”鄭海並沒有否認,直言道,“若不是他,我就沒法進入大牢,更沒法緝拿這些賊人。”
“既然白無常是輔國公的人,那麽,黑無常也應該是輔國公的人吧?怎麽不見黑無常?”紀綱左右看了看眾人,似乎在尋找黑無常馬常。
鄭海再次承認道:“沒錯,黑無常也是我的人。他們倆與我是故交,十多年前我們就認識。”
不管鄭海承不承認,黑白無常兩人與鄭海的關係很密切。這一點不僅紀綱知道,朱棣也知道。
聽到鄭海的迴答,紀綱嘴角微微一翹,眼中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
“來人,去把黑無常叫來,”紀綱一副鐵麵無私的模樣,“既然他們私自帶人進入大牢,那就一起處罰……”
“慢著!”鄭海打斷紀綱的話,“紀大人,黑無常他來不了了。”
紀綱微微一愣:“這是為何?”
鄭海平靜地解釋道:“在我們與賊人的搏殺時,黑無常為白無常擋了一刀,受了傷,不方便走動。”
聽到這話,白無常微微抬頭看向鄭海,臉上有些驚訝。
紀綱嗤笑一聲:“不便走動,那便將他抬過來。”
紀綱看向身旁的錦衣衛,使了個眼神。
“陛下,是臣求著黑白無常放我進來的,您若要治罪,就治微臣治罪吧!”鄭海單膝跪地,抱拳請罪道,“臣願承當所有罪責,請陛下念在昔日的情分上,免除他倆的罪責。”
“鄭海,你當朕不敢治你的罪嗎?”朱棣勃然大怒。
徐妙錦見勢不妙,連忙上前,跪地道:“姐夫,如果您一定要治鄭海的罪,那你就連我一並治罪吧!”
剮了鄭海一眼,朱棣扭頭看向跪在地上的徐妙錦,看到徐妙錦臉上掛著淚水,仿佛看到昔日的俆皇後,心中的怒火莫名地消散了。
冷哼了一聲,朱棣一甩袖子,轉身便向審訊室之外走去。
走到一半,他又停了下來,頭也不迴地說了一句:“鄭海,你得給朕一個交代。”
說完,朱棣頭也不迴走了,紀綱也跟著離開牢房。
錦衣衛與獄卒們都離開了審訊室,隻剩下鄭海、徐妙錦與白鴻飛三人。
白鴻飛輕聲問道:“鄭兄弟,為何你要謊稱黑無常受傷了呢?”
“白兄,我並沒有說謊,黑無常確實受了傷。”
白鴻飛一愣,忙問道:“怎麽迴事?他怎麽受傷的?”
鄭海答非所問道:“如果剛才黑無常被帶過來,白鴻飛,你知道咱們會是什麽結局嗎?”
白鴻飛輕輕搖頭。
鄭海冷聲道:“死的人,不光是黑無常和你,我也免不了一死。”
白鴻飛一臉驚駭,張著嘴卻說不出話。
徐妙錦也嚇了一跳,小心翼翼地詢問道:“慎之,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