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母後,皇爺爺怎麽出宮去了?”
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走進房間,詢問房中正準備用膳的兩人。
房間正中,一張圓木桌上擺放著十幾個菜,有葷有素,有湯有菜,十分豐盛。
坐在正中間一張寬大的椅子上,太子朱高熾寬大的身體不動如山,旁邊坐著的太子妃張氏身材豐腴,臉蛋圓胖,但被太子朱高熾一襯托就顯得玲瓏可愛了。
“皇兒,你說什麽?父皇出宮去了?”太子朱高熾有些詫異地盯著自己的兒子朱瞻基,不敢確定剛聽到的話。
扭頭看向兒子朱瞻基,太子妃張氏也有些懷疑,詢問道:“瞻基,你皇爺爺不是在武英殿批閱奏折嗎?”
“稟父王、母後,孩兒方才想去叫皇爺爺與我們一起用膳,可剛到半路就瞧見皇爺爺的鑾駕已經往宮外去了。”
聽了兒子的話,太子朱高熾與太子妃都是一臉驚訝,相互看了一眼,一臉的疑惑。
這個時辰是用膳的時間,宮門都下鎖了,皇帝為什麽出宮呢?
朱高熾靜靜思索著,卻是太子妃率先詢問朱瞻基:“瞻基,陪你皇爺爺出宮的都有些什麽人?”
朱瞻基迴想了一下,迴答道:“迴母後,皇爺爺隻帶錦衣衛與一些公公,沒有其他大臣,隻有那個紀綱。”
太子妃又與太子朱高熾對視了一眼,兩人更疑惑了。
宮裏的菜肴是由禦廚親自烹煮,絕對稱得上人間美味。
太子朱高熾與太子妃兩人卻沒有吃多少,便放下了碗筷。
待兒子朱瞻基用完晚膳離開後,太子朱高熾與太子妃張氏再次聊起了剛才的話題。
“父皇突然出宮,你覺得會是什麽事?”太子朱高熾問太子妃。
太子妃張氏輕輕搖頭,雖然她時常協助太子處理各種事務,對朝堂之事多有了解,可對皇帝並不算了解。
想了想,朱高熾又問:“今日朝堂內外有沒有什麽特別的事情?”
“臣妾沒有聽說有什麽特別的事,那錫蘭國國王的事,陛下已經暫時擱置了,看樣子應該不會處死他。”太子妃說了自己的看法。
“此事我知道,父皇大概會等那下西洋的副使王景弘迴來,再決定如何處置那錫蘭國國王。”
朱高熾附和了一句,又搖搖頭:“應該不是此事,這個時候緊急出宮,父皇肯定是有什麽急事。今日到底還發生了什麽事情?”
“殿下,臣妾忽然想起一件事。”
“快說,到底是什麽事?”朱高熾看向太子妃,一臉期待。
太子妃微微皺眉道:“今日午後,殿下的姨娘徐妙錦姑娘入宮找臣妾……”
“是不是鄭海同意幫我們救出解縉?”朱高熾有些期待。
太子妃搖搖頭:“妙錦說,輔國公沒有同意,所以臣妾就沒有告訴殿下。不過,妙錦說,輔國公同意今日帶妙錦去牢裏探視一下解縉。妙錦問我,有沒有什麽話要帶給解縉……”
“那你怎麽說?”朱高熾有些惴惴不安。
“臣妾隻讓她代為安撫解縉,說殿下一定會想方設法保他,叫他寬心。”
朱高熾慢慢從座位上站起身,眉毛擠在一起,似乎有些擔心。
太子妃連忙走到朱高熾身旁,伸手扶著他的手臂,以免太子殿下不小心摔著。這殿中隻有他們兩人,平時服侍的太監被他們支到殿外,這時候隻能是她扶著太子。
慢慢踱了幾步,朱高熾便停了下來,輕輕歎了一口氣:“唉!這下壞事了!”
“殿下是說,陛下出宮,是為了此事?”太子妃有些驚訝。
朱高熾重重地點頭,解釋道:“解縉被捕入獄,那是父皇懷疑他與我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如今,輔國公若是去探望解縉,你覺得父皇會如何想?”
“那該怎麽辦?要秘密派人出宮,通知妙錦嗎?”
太子妃也有些慌了。
如果陛下出宮,真是為了此事,那徐妙錦也在大牢裏,豈不是也要連累到她?
如果陛下懷疑輔國公、解縉與太子三人有什麽密謀,那可就更麻煩了!
正當太子妃張氏胡思亂想時,朱高熾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寬慰道:“你別瞎操心了。或許,父皇出宮並不是為此事呢,我們就別胡思亂想了。”
太子妃輕輕“嗯”了一聲,抬頭看了一眼自己的丈夫,卻依舊有些不放心,喃喃道:“殿下,說的是真的嗎?”
“嗯,”朱高熾輕輕應了一聲,望向殿外的夜色,再次寬慰道,“愛妃放心,輔國公那麽聰明,他怎麽會犯這種錯誤呢……”
“殿下,要是陛下真的……”
“即便父皇出宮真是為了此事,輔國公他那麽聰明,也不會有事的,我們要相信他。”
雖然朱高熾這麽安慰著自己的妻子,可他心裏一點都不放心。
若是平時,他相信鄭海肯定不會犯這麽低級的錯誤。可要是攤上他的小姨娘徐妙錦,那就難說了。
他知道鄭海與小姨娘的關係非同一般。
也正以為如此,他才讓太子妃與徐妙錦接觸,試圖通過徐妙錦拉攏鄭海。
他父皇隻帶著錦衣衛出宮,那就更令朱高熾不放心了。
錦衣衛抓了解縉,如今又是錦衣衛,而且,還是那個狡詐的紀綱……
在前往錦衣衛北鎮撫司大牢的路上,稍稍拽了拽坐騎的韁繩,紀綱驅馬到一旁,讓皇帝的鑾駕車隊先行。
他揮揮手,千戶李春騎馬上前。
“李春,你去傳我密令,要龐瑛按計劃行事。”紀綱遞給李春一個玉牌。
收下玉牌,李春調轉馬頭將要離開,又突然迴頭,問了一句:“大人,如果那鄭海沒有從後門出來,怎麽辦?”
嘴角微微翹起,紀綱狡黠一笑:“放心吧,我不隻一計。這次,鄭海必死無疑!”
千戶李春縱馬疾馳而去,抄了小道,直奔北鎮撫司大牢。
到大牢門口時,北鎮撫司鎮撫使龐瑛已經在門口等候。旁邊的一眾錦衣衛都佩刀持弓,一副大戰在即的模樣,個個精神抖擻。
收到紀綱的信物,龐瑛並不多問,衝著一名身穿獄卒服飾的手下點點頭,那人便進了大牢。
千戶李春帶著錦衣衛的一隊弓箭手直奔大牢後門,隱匿在黑暗中。
北鎮撫司大牢裏,兩名獄卒倒在血泊裏,已經斷了氣。
六名黑衣人出現在大牢廊道的一頭。
“什麽人?!”
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走進房間,詢問房中正準備用膳的兩人。
房間正中,一張圓木桌上擺放著十幾個菜,有葷有素,有湯有菜,十分豐盛。
坐在正中間一張寬大的椅子上,太子朱高熾寬大的身體不動如山,旁邊坐著的太子妃張氏身材豐腴,臉蛋圓胖,但被太子朱高熾一襯托就顯得玲瓏可愛了。
“皇兒,你說什麽?父皇出宮去了?”太子朱高熾有些詫異地盯著自己的兒子朱瞻基,不敢確定剛聽到的話。
扭頭看向兒子朱瞻基,太子妃張氏也有些懷疑,詢問道:“瞻基,你皇爺爺不是在武英殿批閱奏折嗎?”
“稟父王、母後,孩兒方才想去叫皇爺爺與我們一起用膳,可剛到半路就瞧見皇爺爺的鑾駕已經往宮外去了。”
聽了兒子的話,太子朱高熾與太子妃都是一臉驚訝,相互看了一眼,一臉的疑惑。
這個時辰是用膳的時間,宮門都下鎖了,皇帝為什麽出宮呢?
朱高熾靜靜思索著,卻是太子妃率先詢問朱瞻基:“瞻基,陪你皇爺爺出宮的都有些什麽人?”
朱瞻基迴想了一下,迴答道:“迴母後,皇爺爺隻帶錦衣衛與一些公公,沒有其他大臣,隻有那個紀綱。”
太子妃又與太子朱高熾對視了一眼,兩人更疑惑了。
宮裏的菜肴是由禦廚親自烹煮,絕對稱得上人間美味。
太子朱高熾與太子妃兩人卻沒有吃多少,便放下了碗筷。
待兒子朱瞻基用完晚膳離開後,太子朱高熾與太子妃張氏再次聊起了剛才的話題。
“父皇突然出宮,你覺得會是什麽事?”太子朱高熾問太子妃。
太子妃張氏輕輕搖頭,雖然她時常協助太子處理各種事務,對朝堂之事多有了解,可對皇帝並不算了解。
想了想,朱高熾又問:“今日朝堂內外有沒有什麽特別的事情?”
“臣妾沒有聽說有什麽特別的事,那錫蘭國國王的事,陛下已經暫時擱置了,看樣子應該不會處死他。”太子妃說了自己的看法。
“此事我知道,父皇大概會等那下西洋的副使王景弘迴來,再決定如何處置那錫蘭國國王。”
朱高熾附和了一句,又搖搖頭:“應該不是此事,這個時候緊急出宮,父皇肯定是有什麽急事。今日到底還發生了什麽事情?”
“殿下,臣妾忽然想起一件事。”
“快說,到底是什麽事?”朱高熾看向太子妃,一臉期待。
太子妃微微皺眉道:“今日午後,殿下的姨娘徐妙錦姑娘入宮找臣妾……”
“是不是鄭海同意幫我們救出解縉?”朱高熾有些期待。
太子妃搖搖頭:“妙錦說,輔國公沒有同意,所以臣妾就沒有告訴殿下。不過,妙錦說,輔國公同意今日帶妙錦去牢裏探視一下解縉。妙錦問我,有沒有什麽話要帶給解縉……”
“那你怎麽說?”朱高熾有些惴惴不安。
“臣妾隻讓她代為安撫解縉,說殿下一定會想方設法保他,叫他寬心。”
朱高熾慢慢從座位上站起身,眉毛擠在一起,似乎有些擔心。
太子妃連忙走到朱高熾身旁,伸手扶著他的手臂,以免太子殿下不小心摔著。這殿中隻有他們兩人,平時服侍的太監被他們支到殿外,這時候隻能是她扶著太子。
慢慢踱了幾步,朱高熾便停了下來,輕輕歎了一口氣:“唉!這下壞事了!”
“殿下是說,陛下出宮,是為了此事?”太子妃有些驚訝。
朱高熾重重地點頭,解釋道:“解縉被捕入獄,那是父皇懷疑他與我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如今,輔國公若是去探望解縉,你覺得父皇會如何想?”
“那該怎麽辦?要秘密派人出宮,通知妙錦嗎?”
太子妃也有些慌了。
如果陛下出宮,真是為了此事,那徐妙錦也在大牢裏,豈不是也要連累到她?
如果陛下懷疑輔國公、解縉與太子三人有什麽密謀,那可就更麻煩了!
正當太子妃張氏胡思亂想時,朱高熾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寬慰道:“你別瞎操心了。或許,父皇出宮並不是為此事呢,我們就別胡思亂想了。”
太子妃輕輕“嗯”了一聲,抬頭看了一眼自己的丈夫,卻依舊有些不放心,喃喃道:“殿下,說的是真的嗎?”
“嗯,”朱高熾輕輕應了一聲,望向殿外的夜色,再次寬慰道,“愛妃放心,輔國公那麽聰明,他怎麽會犯這種錯誤呢……”
“殿下,要是陛下真的……”
“即便父皇出宮真是為了此事,輔國公他那麽聰明,也不會有事的,我們要相信他。”
雖然朱高熾這麽安慰著自己的妻子,可他心裏一點都不放心。
若是平時,他相信鄭海肯定不會犯這麽低級的錯誤。可要是攤上他的小姨娘徐妙錦,那就難說了。
他知道鄭海與小姨娘的關係非同一般。
也正以為如此,他才讓太子妃與徐妙錦接觸,試圖通過徐妙錦拉攏鄭海。
他父皇隻帶著錦衣衛出宮,那就更令朱高熾不放心了。
錦衣衛抓了解縉,如今又是錦衣衛,而且,還是那個狡詐的紀綱……
在前往錦衣衛北鎮撫司大牢的路上,稍稍拽了拽坐騎的韁繩,紀綱驅馬到一旁,讓皇帝的鑾駕車隊先行。
他揮揮手,千戶李春騎馬上前。
“李春,你去傳我密令,要龐瑛按計劃行事。”紀綱遞給李春一個玉牌。
收下玉牌,李春調轉馬頭將要離開,又突然迴頭,問了一句:“大人,如果那鄭海沒有從後門出來,怎麽辦?”
嘴角微微翹起,紀綱狡黠一笑:“放心吧,我不隻一計。這次,鄭海必死無疑!”
千戶李春縱馬疾馳而去,抄了小道,直奔北鎮撫司大牢。
到大牢門口時,北鎮撫司鎮撫使龐瑛已經在門口等候。旁邊的一眾錦衣衛都佩刀持弓,一副大戰在即的模樣,個個精神抖擻。
收到紀綱的信物,龐瑛並不多問,衝著一名身穿獄卒服飾的手下點點頭,那人便進了大牢。
千戶李春帶著錦衣衛的一隊弓箭手直奔大牢後門,隱匿在黑暗中。
北鎮撫司大牢裏,兩名獄卒倒在血泊裏,已經斷了氣。
六名黑衣人出現在大牢廊道的一頭。
“什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