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鄭海與鄭和率領大明使團再次拜見暹(xiān)羅國國王。


    得大脖子病的病人並非一人,與鄭海料想的一樣,不少暹羅國百姓都得了大脖子病。


    得這種病的暹羅國病人大多是靠近山區的百姓,而且,以女性居多。


    在暹羅國國王的陪同下,鄭海、鄭和與使團的一眾醫官前往大脖子病發生的主要地區進行調查與走訪。


    “國王陛下,這個怪病的分布有一個特點,您是否發現?”


    鄭海問暹羅王昭祿群膺(ying)。


    “聖使,這個病的分布有什麽特點?”昭祿群膺一臉茫然。


    他並未注意到病區的地理分布,隻好虛心向鄭海請教:“還請聖使,明言。”


    “這個病大多分布在內陸與山區,而沿海地區極少出現。”


    聽了鄭海的話,昭祿群膺又查看大臣呈報的得病地區與人數,發現確實是這樣。


    大脖子病的地理分布呈現北多南少,北邊的陸地與山區是主要病區,而南邊近海很少有相關病例報告。


    昭祿群膺一臉詫異,忙問道:“聖使,這是為何?你可找到病因?”


    鄭海微微點頭,看向一旁的老醫官,示意老醫官來解釋。


    老醫官向暹羅王行禮道:“啟稟大王,此等怪病在我們大明也有記載,我們稱之為癭(ying)病。”


    “哦?那天朝可曾找到病因,能否醫治?”


    “稟大王,此病我國古書早有記載,”老醫官一臉自信,娓娓道來,“三國《養生論》曰:‘頸處險而癭,水土之使然也’。”


    “水土使然?”昭祿群膺輕聲念叨著,“這病因源自水土?”


    鄭海微笑著卻沒有迴答,而是看向大明使團的正使、他的義兄鄭和。


    他並不想將醫治大脖子病的功勞歸於自己,而是希望將這個功勞歸功於大明使團。


    因此,他讓鄭和出麵解釋,以大明使團的名義醫治暹羅國的病人。


    鄭和點點頭,迴答道:“稟國王陛下,癭病確實與水土有關,但更與貴國的使用的鹽有關。”


    “鹽?”昭祿群膺有些困惑,“聖使,這與鹽有什麽關係?”


    “敢問國王陛下,貴國百姓食用的是不是以井鹽為主?”鄭和詢問暹羅王。


    昭祿群膺點頭稱是,又問:“聖使,難道這與癭病有什麽關係?”


    鄭和解釋道:“我國先賢有一人名為酈道元,他著有一本《水經注》,其中有一段記載說:‘鹽井,食之令人癭疾’。食用井鹽與癭病有關聯……”


    井鹽,通過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鹵水,通過蒸煮製成的鹽,因此稱為井鹽。


    與海鹽相比,井鹽受地質條件與地下水影響,可能缺乏碘元素。


    長期食用缺乏碘元素的食鹽,從食物中的攝取的碘元素不足,便有可能得大脖子病。


    聽著鄭和的解釋,昭祿群膺滿臉欽佩:“中國聖賢無數,古書浩如煙海,文化源遠流長,中國醫術更是高超卓絕,著實令我暹羅羨慕。聖使,不知古書中可有醫治之法?”


    “有!”


    鄭和點頭微笑道:“《神農本草經》有曰:主癭瘤氣,頸下核,破散結氣,癰(yong )腫症瘕( jiǎ )堅氣,腹中上下鳴,下水十二腫……”


    聽到鄭和引經據典,暹羅王昭祿群膺再次露出欽佩之色。


    鄭和令老醫官拿出使團研究出來的中藥藥方,交給暹羅王。


    “這實在是太好了!聖使,你們是暹羅人民的恩人啊!”


    拿著藥方,暹羅王激動萬分。


    他甚至要向鄭和跪下行禮,以表達心中的激動與感謝之情。


    扶著暹羅王的手臂,鄭和並沒有令暹羅王跪下。


    鄭和深情道:“國王陛下,暹羅乃我大明之宗藩,我們實為兄弟之邦。暹羅人民亦是我等兄弟,治病救人,是我們義不容辭之事……”


    聽著鄭和的慷慨之詞,鄭海不禁暗歎:


    “三寶真是天生的外交家,這外交辭令,無師自通啊!”


    暹羅國王與一眾暹羅國的大臣對鄭和使團的態度悄然轉變。


    從一開始的畏懼到心有怨氣,再到如今的心服口服,他們已經徹底轉變對大明使團的態度。


    暹羅國王昭祿群膺握著鄭和的手,與鄭和稱兄道弟,完全沒有了國王高高在上的姿態。


    鄭和並自吹自擂,邀功請賞,反而提醒道:“國王陛下,這藥方雖可醫治癭病,但需要長期服藥,治愈此病並非一日之功。”


    昭祿群膺微微一愣,隨即又道:“隻要能治就好,聖使放心,本王並不急於一時。”


    “國王陛下,此病要治愈,需長期用藥,可普通百姓貧困,這並非根本之計。”


    聽著鄭和的話,昭祿群膺重重地點頭,這也是他擔心的問題。


    富人長期買藥治病都可能因病致貧,而窮人又如何能夠長期買藥治病呢?


    鄭和坦誠道:“國王陛下,比起治療,應對此病,更應關注的另一個方麵是預防……”


    “預防?”昭祿群膺有些不解。


    預防一詞,是鄭海使用的新詞,鄭和、狄雲等人容易理解,可別人卻一知半解。


    即便昭祿群膺是中國通,曾經學習過漢語,但對於此類新詞,他還是很懵。


    鄭和解釋道:“預防就是事先防止,如果不長期食用用井鹽,癭病可能就不會發病……”


    “不食井鹽?”


    昭祿群膺驚訝地看著鄭和,搖搖頭道,“敝國以井鹽為主,不食井鹽,那敝國百姓該如何生存?”


    “可以海鹽。”鄭海插了一句話。


    “海鹽?”昭祿群膺搖搖頭,“敝國並不產海鹽,這如何是好?”


    鄭海好奇地問道:“貴國有海,為何不產海鹽?”


    “敝國無人知曉如何煉製海鹽。”昭祿群膺坦言。


    愣了一下,鄭海心中隻想發笑:這煉製海鹽是很高超的技藝嗎?我們中國煉製海鹽不已經有上千年的曆史了嗎?


    轉頭看向義兄鄭和,鄭海悄悄使了一個眼神。


    鄭和衝著他眨了眨,表示明白。


    鄭海單膝跪地,對鄭和抱拳行禮,鄭重其事道:“為了兄弟之國百姓免受癭病之苦,懇請正使大人,將我天朝煉製海鹽之秘術,授予暹羅國。”


    鄭和心領神會,扭頭看向身邊的一眾大明隨從官員,一臉為難道:“我大明煉製海鹽之秘術,乃祖宗之法,千百年來未曾外傳,這……這,本使一人不能決之,需向天子奏請……”


    “正使大人,這奏明天子需要很長的時間,”鄭海再次懇請道,“屬下懇請大人,為暹羅百姓著想,破格傳授海鹽煉製秘術!”


    鄭海與鄭和突然來了這麽一出,陪同視察病區的一眾使團醫官與官員都有些懵。


    他們並不知道這兩人這是什麽個情況,一時間根本就沒有反應過來。


    狄雲也是一愣。


    他跟鄭海來此,是為了尋找榴蓮果,對什麽癭病根本就不關心。


    見到鄭海對他使眼色,狄雲連忙跟著單膝跪地,高聲唿喊道:“請正使大人為暹羅百姓著想,破格傳授海鹽煉製秘術!”


    副使王景弘迴過神,立即附和道:“懇請正使大人,為暹羅百姓著想,破格傳授海鹽煉製秘術!”


    一眾大明使者反應過來都單膝跪下,附和著。


    一眾暹羅國的臣民雖不懂漢語,但從翻譯那裏得知緣由,紛紛跟著跪下。


    “好!”鄭和慷慨激昂道,“那本使就破例一迴,將海鹽煉製秘術授予暹羅,願暹羅百姓免受怪病折磨!”


    暹羅國王昭祿群膺激動得落淚。


    一眾暹羅臣民得知結果後,大聲歡唿。


    暹羅王命人將鄭和抬上白象背上的寶座,大明使團每名醫官都坐上了大象,在王城裏遊行,供暹羅人夾道歡迎。


    狄雲與鄭海同坐一頭大象,看著歡唿的人群,露出了笑容。


    湊到鄭海身邊,狄雲低聲道:“哥,你又騙人了。”


    鄭海笑了笑:“這是善意的謊言……”


    “哥,那你有沒有對我使用善意的謊言?”


    “沒有,絕對沒有!”鄭海一本正經。


    “哥,那我的榴蓮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第一航海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人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人鬼並收藏明朝第一航海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