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五年(1407年)九月二日,鄭和船隊迴到南京。
參與第一次下西洋遠洋任務的大明官兵都很高興,因為他們終於能夠迴家與家人團聚了。
而鄭和、鄭海、王景弘與一眾指揮使卻愁眉不展。
他們聽到一個壞消息——
俆皇後逝世,皇帝宣布為皇後輟視朝一年,白衣素服一年。
這意味著,皇帝罷朝一年,隻在皇宮的西角門聽政議事。
皇帝對皇後的喪禮極為重視,像俆皇後這般隆重的喪禮極少。
皇太子及諸王為皇後服斬衰三年,群臣為皇後服斬衰二十七日、白衣素服一年。
京師中各大寺院為皇後舉行大齋,舉辦祭祀法事。
這一年,朝廷中都不會舉辦隆重的慶祝活動。
下西洋任務圓滿結束,但所有參與下西洋的官員都對皇帝的獎賞降低了期待值。
鄭海更是心事重重。
下西洋前,他向徐妙錦做出承諾:從南洋迴來就娶她。
可如今,俆皇後逝世了,這個承諾又無法兌現了。
換了素服,鄭海、鄭和等人帶著南洋各國的使者,一同前往西角門,向皇帝匯報下西洋的情況。
施若綺是舊港使者,換上了舊港國的傳統服飾——“可巴雅”,上衣下裙,與明朝普通女子的服飾類似。
這種服飾的上衣有花草圖案的刺繡,下裙是由長布圍成的筒裙。
不過,作為使者,施若綺的服飾更為精致和華貴,布料是絲綢,刺繡圖案做工講究。
她的發飾與大明女子也有很大的區別,是椎髻,像單個高高翹起的丸子頭。
聽說朱棣為皇後罷朝一年,施若綺很好奇。
她低聲問鄭海:“慎之,俆皇後是不是很美?你們的皇帝怎麽這麽癡情?”
私底下談論帝後,那可是大不敬。
一眾使者在旁邊,鄭海並不做迴答。
見鄭海不會迴應,施若綺沒有再說話,跟著眾人一起走進皇宮。
穿過一扇扇宮門,過了內五龍橋,鄭海、鄭和與一眾南洋使者來到奉天門西邊的西角門。
與奉天門一樣,西角門不是單純的一座門。
除了是宮門,它還有相配套的城樓。
西角門殿中,朱棣身穿素服,接受鄭和、鄭海及一南洋各國的使者。
作為下西洋的正使,鄭和向朱棣匯報此行的收獲:“稟陛下,臣鄭和率使團下西洋,今不辱使命,返迴大明,特向陛下複命……”
從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公元1405年7月11日)到永樂五年九月二日(公元1407年10月2日),曆時兩年多。
此次下西洋,鄭和船隊主要訪問了占城、爪哇、蘇門答剌、滿剌加、舊港、錫蘭山、小葛蘭、柯枝、古裏等國家和地區。
除了錫蘭山國國王亞烈苦奈兒蠻橫無禮,與使團不友好外,其他各國都派遣使臣跟隨鄭和船隊迴訪大明。
鄭和使團基本上圓滿完成了朱棣交給的任務。
鄭和使團宣揚了大明國威,加強了大明與南洋諸國的政治、商貿等關係。
朱棣交給鄭和的另一項任務是設法前往中亞,從海上威脅帖木兒帝國,讓帖木兒放棄東征大明的計劃。
而鄭和船隊抵達印度時,得知“瘸子”帖木兒在東征途中病逝,帖木兒帝國撤軍了,這個任務也就算完成了。
鄭和介紹了此行中遭遇到的困難:“陛下,使團在途經爪哇時,發生了爪哇西王手下誤殺我使團170餘名官兵之事。”
“嗯,此事朕已知曉。”朱棣正襟危坐,點點頭。
“朕令他悔過,並罰他六萬兩黃金,爪哇西王表現如何?”
鄭和迴複道:“稟陛下,爪哇西王為誤殺事件道歉並誠心已悔過,目前已上繳一萬兩黃金贖罪,正在湊齊餘下罰金。”
掃了一眼殿中的各國使臣,朱棣一臉堅毅,肅然道: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安南之事,可鑒矣!”
安南滅國的事情各國使臣都有耳聞,他們都點頭認可。
安南擅殺大明使者,被大明軍隊討伐,國主被俘,安南被從地圖上抹去,這就是前車之鑒。
爪哇西王跟著鄭和船隊迴訪的使臣連忙跪下行禮,向朱棣表明爪哇西王對誠心悔過,一定想方設法湊夠用於贖罪的剩餘五萬兩黃金。
朱棣很開明地迴複道:“既然爪哇西王誠心悔過,那朕就不予追究。”
爪哇使者感激涕零,南洋諸國使者都稱讚朱棣開明。
鄭和繼續講述下西洋遇到的事情與收獲,向朱棣稟報擒獲海盜陳祖義的經過。
“好!鄭和,你們做得好!”
朱棣對鄭和等人擒獲陳祖義、剿滅南洋海盜大為讚賞。
“陛下,該如何處置陳祖義?”鄭和詢問朱棣。
朱棣正色道:“此等逆賊,劫掠我大明與南洋諸國商船與平民,罪大惡極,當斬!”
當著南洋諸國使者的麵,朱棣下令斬了擒獲的海盜陳祖義等三名匪首。
“使團官軍擒賊有功,有益於我大明與南洋諸國,當賞!”
朱棣龍顏大悅,下詔對參與舊港剿滅海盜之戰的官兵進行獎賞。
一聽到皇帝要對眾官兵大肆封賞,鄭海、鄭和等使團官吏十分高興。
鄭和上前補充道:“陛下,舊港之戰,我等能夠大獲全勝,最大的功臣是施進卿父女。臣請陛下,給予施進卿父女進行獎賞。”
“哦?施進卿父女?”
“正是!”鄭和進一步說道,“稟陛下,施進卿的女兒施若綺就在殿中。”
“是嗎?請上迴話。”朱棣一臉好奇。
施若綺大大方方地走上前來,向朱棣行禮:“舊港施若綺,見過陛下。”
“你?你是施進卿的女兒?”
打量著施若綺,朱棣有些好奇道:“朕怎麽覺得,好像在哪裏見過你?莫非你來過大明?”
“陛下好記性!陛下確實見過若綺。”
“哦?”朱棣更好奇了,“可朕怎麽想不起來?”
施若綺笑著解釋道:“稟陛下,若綺曾跟隨父親一同見過陛下。隻不過,若綺之前穿著的是男裝,自稱是家兄施濟孫……”
“難怪朕覺得這麽眼熟!”朱棣哈哈一笑,“巾幗不讓須眉啊!”
“陛下,除了若綺,此行若綺是夫君一同前來的。”
“哦?”朱棣問道,“你的夫婿是何人?”
施若綺一臉幸福地看向鄭海。
順著施若綺的眼睛看向鄭海,朱棣有些不敢相信。
鄭海走上前,迴稟道:“陛下,臣就是施若綺的夫君。”
“鄭海,你與施若綺何時走到一起的?”朱棣又驚又喜。
鄭海拱手道:“陛下,此事說來話長,請陛下先論功行賞……”
這麽一提醒,朱棣連忙宣布了對眾人的封賞。
他接受了各國使節朝貢,又迴賜豐厚的禮物。
正使鄭和賜蟒袍玉帶,獎金銀綢緞若幹,升官兩級,仍掌司禮監。
其餘,大明官兵晉升兩三級不等,按功勞大小賞賜金銀綢緞若幹……
鄭海已經是輔國公,隻是象征性賞賜了官階與財物,但封他的嶽父施進卿為舊港宣慰使,令他管理舊港國,成為實際上的舊港國國王。
見過鄭和使團與南洋來使後,朱棣心情大好。
……
魏國公府徐家,丫鬟小蘭急急忙忙跑進徐妙錦的房間。
“小主,不好了,宮裏來人了!”
“小蘭,怎麽迴事?”
“小主,宮裏來了一名女官,說是來宣旨……”
參與第一次下西洋遠洋任務的大明官兵都很高興,因為他們終於能夠迴家與家人團聚了。
而鄭和、鄭海、王景弘與一眾指揮使卻愁眉不展。
他們聽到一個壞消息——
俆皇後逝世,皇帝宣布為皇後輟視朝一年,白衣素服一年。
這意味著,皇帝罷朝一年,隻在皇宮的西角門聽政議事。
皇帝對皇後的喪禮極為重視,像俆皇後這般隆重的喪禮極少。
皇太子及諸王為皇後服斬衰三年,群臣為皇後服斬衰二十七日、白衣素服一年。
京師中各大寺院為皇後舉行大齋,舉辦祭祀法事。
這一年,朝廷中都不會舉辦隆重的慶祝活動。
下西洋任務圓滿結束,但所有參與下西洋的官員都對皇帝的獎賞降低了期待值。
鄭海更是心事重重。
下西洋前,他向徐妙錦做出承諾:從南洋迴來就娶她。
可如今,俆皇後逝世了,這個承諾又無法兌現了。
換了素服,鄭海、鄭和等人帶著南洋各國的使者,一同前往西角門,向皇帝匯報下西洋的情況。
施若綺是舊港使者,換上了舊港國的傳統服飾——“可巴雅”,上衣下裙,與明朝普通女子的服飾類似。
這種服飾的上衣有花草圖案的刺繡,下裙是由長布圍成的筒裙。
不過,作為使者,施若綺的服飾更為精致和華貴,布料是絲綢,刺繡圖案做工講究。
她的發飾與大明女子也有很大的區別,是椎髻,像單個高高翹起的丸子頭。
聽說朱棣為皇後罷朝一年,施若綺很好奇。
她低聲問鄭海:“慎之,俆皇後是不是很美?你們的皇帝怎麽這麽癡情?”
私底下談論帝後,那可是大不敬。
一眾使者在旁邊,鄭海並不做迴答。
見鄭海不會迴應,施若綺沒有再說話,跟著眾人一起走進皇宮。
穿過一扇扇宮門,過了內五龍橋,鄭海、鄭和與一眾南洋使者來到奉天門西邊的西角門。
與奉天門一樣,西角門不是單純的一座門。
除了是宮門,它還有相配套的城樓。
西角門殿中,朱棣身穿素服,接受鄭和、鄭海及一南洋各國的使者。
作為下西洋的正使,鄭和向朱棣匯報此行的收獲:“稟陛下,臣鄭和率使團下西洋,今不辱使命,返迴大明,特向陛下複命……”
從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公元1405年7月11日)到永樂五年九月二日(公元1407年10月2日),曆時兩年多。
此次下西洋,鄭和船隊主要訪問了占城、爪哇、蘇門答剌、滿剌加、舊港、錫蘭山、小葛蘭、柯枝、古裏等國家和地區。
除了錫蘭山國國王亞烈苦奈兒蠻橫無禮,與使團不友好外,其他各國都派遣使臣跟隨鄭和船隊迴訪大明。
鄭和使團基本上圓滿完成了朱棣交給的任務。
鄭和使團宣揚了大明國威,加強了大明與南洋諸國的政治、商貿等關係。
朱棣交給鄭和的另一項任務是設法前往中亞,從海上威脅帖木兒帝國,讓帖木兒放棄東征大明的計劃。
而鄭和船隊抵達印度時,得知“瘸子”帖木兒在東征途中病逝,帖木兒帝國撤軍了,這個任務也就算完成了。
鄭和介紹了此行中遭遇到的困難:“陛下,使團在途經爪哇時,發生了爪哇西王手下誤殺我使團170餘名官兵之事。”
“嗯,此事朕已知曉。”朱棣正襟危坐,點點頭。
“朕令他悔過,並罰他六萬兩黃金,爪哇西王表現如何?”
鄭和迴複道:“稟陛下,爪哇西王為誤殺事件道歉並誠心已悔過,目前已上繳一萬兩黃金贖罪,正在湊齊餘下罰金。”
掃了一眼殿中的各國使臣,朱棣一臉堅毅,肅然道: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安南之事,可鑒矣!”
安南滅國的事情各國使臣都有耳聞,他們都點頭認可。
安南擅殺大明使者,被大明軍隊討伐,國主被俘,安南被從地圖上抹去,這就是前車之鑒。
爪哇西王跟著鄭和船隊迴訪的使臣連忙跪下行禮,向朱棣表明爪哇西王對誠心悔過,一定想方設法湊夠用於贖罪的剩餘五萬兩黃金。
朱棣很開明地迴複道:“既然爪哇西王誠心悔過,那朕就不予追究。”
爪哇使者感激涕零,南洋諸國使者都稱讚朱棣開明。
鄭和繼續講述下西洋遇到的事情與收獲,向朱棣稟報擒獲海盜陳祖義的經過。
“好!鄭和,你們做得好!”
朱棣對鄭和等人擒獲陳祖義、剿滅南洋海盜大為讚賞。
“陛下,該如何處置陳祖義?”鄭和詢問朱棣。
朱棣正色道:“此等逆賊,劫掠我大明與南洋諸國商船與平民,罪大惡極,當斬!”
當著南洋諸國使者的麵,朱棣下令斬了擒獲的海盜陳祖義等三名匪首。
“使團官軍擒賊有功,有益於我大明與南洋諸國,當賞!”
朱棣龍顏大悅,下詔對參與舊港剿滅海盜之戰的官兵進行獎賞。
一聽到皇帝要對眾官兵大肆封賞,鄭海、鄭和等使團官吏十分高興。
鄭和上前補充道:“陛下,舊港之戰,我等能夠大獲全勝,最大的功臣是施進卿父女。臣請陛下,給予施進卿父女進行獎賞。”
“哦?施進卿父女?”
“正是!”鄭和進一步說道,“稟陛下,施進卿的女兒施若綺就在殿中。”
“是嗎?請上迴話。”朱棣一臉好奇。
施若綺大大方方地走上前來,向朱棣行禮:“舊港施若綺,見過陛下。”
“你?你是施進卿的女兒?”
打量著施若綺,朱棣有些好奇道:“朕怎麽覺得,好像在哪裏見過你?莫非你來過大明?”
“陛下好記性!陛下確實見過若綺。”
“哦?”朱棣更好奇了,“可朕怎麽想不起來?”
施若綺笑著解釋道:“稟陛下,若綺曾跟隨父親一同見過陛下。隻不過,若綺之前穿著的是男裝,自稱是家兄施濟孫……”
“難怪朕覺得這麽眼熟!”朱棣哈哈一笑,“巾幗不讓須眉啊!”
“陛下,除了若綺,此行若綺是夫君一同前來的。”
“哦?”朱棣問道,“你的夫婿是何人?”
施若綺一臉幸福地看向鄭海。
順著施若綺的眼睛看向鄭海,朱棣有些不敢相信。
鄭海走上前,迴稟道:“陛下,臣就是施若綺的夫君。”
“鄭海,你與施若綺何時走到一起的?”朱棣又驚又喜。
鄭海拱手道:“陛下,此事說來話長,請陛下先論功行賞……”
這麽一提醒,朱棣連忙宣布了對眾人的封賞。
他接受了各國使節朝貢,又迴賜豐厚的禮物。
正使鄭和賜蟒袍玉帶,獎金銀綢緞若幹,升官兩級,仍掌司禮監。
其餘,大明官兵晉升兩三級不等,按功勞大小賞賜金銀綢緞若幹……
鄭海已經是輔國公,隻是象征性賞賜了官階與財物,但封他的嶽父施進卿為舊港宣慰使,令他管理舊港國,成為實際上的舊港國國王。
見過鄭和使團與南洋來使後,朱棣心情大好。
……
魏國公府徐家,丫鬟小蘭急急忙忙跑進徐妙錦的房間。
“小主,不好了,宮裏來人了!”
“小蘭,怎麽迴事?”
“小主,宮裏來了一名女官,說是來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