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位於京師南京的西北。


    燕軍圍困京師時,朱棣曾在此駐軍。


    龍江船廠西接長江,東臨秦淮河,地理位置極佳,適合造船。


    龍江船廠始建於洪武年間,是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官營造船廠。


    早在南朝時,這裏便是最負盛名的造船之地。


    南宋時期,南京(建康)的造船業就十分發達。


    如今的龍江船廠,在南宋時期被稱為“龍灣都船廠”。


    鄭海與鄭和騎著馬,來到龍江船廠的大門前。


    工部都水司的官員站在大門口,已恭候多時。


    “輔國公,裏麵請。”


    一名工部都水司的官員迎上來,給鄭海引路。


    “請前麵帶路。”鄭海也不客氣跟著都水司的官員,走進造船廠。


    說是造船廠,但鄭海見到的卻全是衙門的建築。


    闊氣的大門,高聳的圍牆,巍峨的房屋,還有漫長的台階。


    走了十來分鍾,鄭海依舊沒有看到一艘船,全是各種建築物。


    這府衙給鄭海的第一感覺就是大,像皇宮一般,各種房屋錯落有致。


    “怎麽看不見一艘船呢?”鄭海忍不住問了一句。


    都水司的官員笑著道:“輔國公,這裏是都水司的衙門與各作坊工匠的居住地。大人想看在建的船隻,那要到作塘去。”


    “作塘?”鄭海一愣,很是不解。


    跟著鄭海前來的施進卿低聲道:“大人,作塘就是船塢。”


    工部都水司的官員有些驚訝地看向施進卿:“你是行家?作塘是本地的說法,你說的沒錯,就是船塢。”


    施進卿微微一笑,並不迴答。


    鄭海正色道:“施先生是我請來的行家,免得你們欺負本國公不懂船,忽悠本國公。”


    都水司的官員陪著笑道:“輔國公說笑了,您是陛下派來的,我等怎麽敢欺騙國公。”


    鄭海與鄭和是來督查船廠造船的,他們兩人都不懂造船。


    因此,鄭海特意叫上施進卿父女倆。


    施進卿父女擁有一支遠洋商隊,負責山海盟的雙嶼港基地。


    他們了解海船,還參與了山海盟戰船的建造與改造。


    鄭海帶著他們一同進入龍江造船廠,有兩個目的:


    一是讓他們幫忙督查,畢竟是行家,船廠的官員蒙騙不了他們;


    二是讓他們學習皇家的官船建造技術與工藝,算是偷師,為以後己方造船積累技術。


    來到正廳門口,都水司的官員詢問道:“輔國公,是想看船塢,還是先看圖紙與工藝資料?”


    “那先看圖紙與工藝資料吧。”


    鄭海、鄭和與施進卿父女一起跟著都水司的官員,進入文書房。


    房間裏,各種船隻的圖紙與建造資料已經擺在桌上。


    都水司的官員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檢查。


    鄭海對於圖紙與資料不感興趣,把這項任務交給施進卿父女以及隨從。


    他拉住鄭和一同走出文書房,叫上都水司的官員,去查看各式作坊。


    大明的造船技術是繼承和發展了唐宋造船技術。


    雖然比不上現代的造船廠,但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領先世界了。


    這裏的造船工作分工明確,幾乎與現代造船有些類似。


    雖然不是流水線生產,但與模塊化生產有些類似。


    按照船隻建造的工序與部件,分別設有篷廠、篷作坊、細木作坊、油漆作坊、撚作坊、鐵作坊、索作坊、纜作坊等,還有專門存放材料的看料鋪舍。


    船廠的官員分工很明確,除了像鄭海這樣的督造官員,還有工部的郎中、員外郎、主事、提舉等。


    就連工人也按照不同的工種分類,有船木匠、櫓匠、索匠、鐵匠等等。


    靠近作坊時,鄭海遠遠就能聽到各種敲打與鋸木頭的聲音。


    走進一間寬敞的作坊,映入眼簾的是一根又粗又長的烏黑色木頭。


    這個烏黑木頭實在太醒目了。


    它長達七八米,幾乎與作坊的長度相當。


    叮叮叮!


    幾名光著膀子的壯漢滿身是汗,正掄著大鐵錘與鑿子在烏木上打眼。


    鄭海指著烏木問道:“這烏木是做什麽用的?”


    “稟大人,這是舵杆。”


    鄭海衝工人點點頭。


    舵杆顧名思義就是控製船隻方向舵的連接與控製的杆子。


    舵杆的一頭連接船隻的方向舵,另一頭連接船身,安裝舵葉。


    從舵杆的長度可以大概估算船的長度。


    鄭海記得,前世他參觀南京寶船廠遺址時,就見過長達十一米的舵杆。


    曾有專家估計,這種長度的舵杆可能是造大號寶船用的。


    據史料記載,一號寶船的長度達到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即長約150米,寬約60米。


    一號寶船的尺寸,比鄭海曾經服役的054a護衛艦還要長一些。


    光舵杆就有七八米長,這艘船也不小了。


    木工拿著鐵錘敲著鐵鑿子,發出叮叮叮的聲音。


    這聲音,聽著像金屬撞擊的聲音。


    “聽這聲音,這木頭是不是很硬?”鄭海又問了一句。


    幾名木工停了下來,陪同的官員迴答道:“稟大人,這種木頭確實很硬。”


    “小海,這不是鐵木嗎?小的時候,我們見過的。”


    鄭和提出自己的看法。


    陪同的官員很欽佩地看向鄭和,誇讚道:“您眼力不錯,這種木頭叫鐵力木,質地堅硬,是做舵杆的好材料。”


    “三寶,你這麽說,我還真有些印象,確實有點像我們那的鐵木。”


    “不知二位大人,是哪裏人?你們怎麽會認識這種木頭的?”陪同的官員不知是好奇,還是想湊近乎,連問了兩個問題。


    鄭海瞥了一眼陪同的官員:“你猜?”


    那名官員一臉尷尬。


    鄭和解圍道:“我們是雲南人。”


    “哦,難怪呢!”官員陪著笑臉道,“這鐵力木南方才有,這是南洋的。”


    鄭海與鄭和參觀完各式作坊,又前往造船廠的船塢。


    船塢分為幹船塢和濕船塢,這一點與現代船塢類似。


    幹船塢與濕船塢的唯一區別是裏麵是否有水。


    通常建造船隻是在幹船塢進行,船隻建造完成後,打開船塢一頭的水閘,放水進幹船塢,使造好的船隻浮起來,然後船隻就能順利駛出。


    ……


    皇宮,文淵殿。


    淇國公說道:“陛下,高陽王屢立戰功,請陛下立他為太子。”


    “陛下,不可!陛下應立皇長子。”內閣首輔解縉大聲反對。


    盯著解縉看了一會兒,朱棣問道:“你為何反對朕立高陽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第一航海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人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人鬼並收藏明朝第一航海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