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這是約定俗成的規矩。


    可皇帝朱允炆壞了規矩,他聽從了方孝孺的建議,斬殺了朱棣的信使武勝。


    收到燕王的上書,又聽了燕王信使指揮使武勝有理有據地陳述,當時,朱允炆同意了武勝的請求,想要罷兵和解。


    當武勝退下後,方孝儒在一旁勸說道:“陛下,如果現在朝廷收兵,那再想重新集結軍隊就難了。如果朱棣趁朝廷收兵之時,揮師南下,陛下又會怎麽樣?”


    朱允炆忽然一愣,不知道如何迴答。


    朱棣的上書確實說的情真意切,燕王使者武勝的質問也是合情合理。


    單純從事情的是非對錯來說,朱棣那一方確是存在道義的一方。


    朱允炆承認己方的錯誤,答應武勝與朱棣的請求,罷兵言和。從是非對錯的道理上來講,朱允炆的做法是正確的。


    可是,戰爭是不講道理的,隻講勝負,不講仁義。


    朱允炆被方孝儒問得啞口無言。


    “方愛卿,可朕應該答應他了。”


    方孝儒據理力爭道:“陛下,如今我軍兵馬集結,已經圍困住敵人,再過幾日必將有捷報傳來,不要聽信燕賊的話。”


    “那朕該怎麽辦?”朱允炆還是有些猶豫,“朕都已經答應他了,這再反悔,那朕不是又食言了嗎?”


    方孝儒拱手請求道:“臣有辦法,請陛下將這件事交給臣,讓臣全權處理。”


    “好,那朕就讓他處理這件事。”


    當晚,燕王信使指揮使武勝被錦衣衛秘密逮捕,關進了北鎮撫司大牢。


    北鎮撫司的大牢是錦衣衛裏享有惡名的監獄,進入北鎮撫司大牢的幾乎都是九死一生。


    進北鎮撫司大牢的人,能豎著進去又豎著出來的,真是鳳毛麟角,鄭海屬於其中之一。


    畢竟,那時鄭海有錦衣衛指揮使蔣瓛護著。蔣瓛想重振錦衣衛,需要像鄭海這樣有身手又有頭腦的新人加入。


    武勝對朱棣忠心耿耿,北鎮撫司大牢又得到了方孝儒的授意。除非他願意反水,投靠朝廷,否則,他能夠活著出大牢,真的隻能看運氣了。


    而武勝的運氣確實不好。


    自從朱棣起兵以後,朱允炆很少動用錦衣衛抓人,北鎮撫司大牢的那“黑白無常”好久沒折磨人了,正想練手。


    結果,武勝撞在這個節骨眼上,就被這黑白無常給折騰死了。


    這“黑白無常”是北鎮撫司大佬的兩個牢頭。


    那白無常,名字叫白鴻飛,是個高大的白臉胖子;另一個綽號“黑無常”,名叫馬常,是黑黑的矮個子。


    這兩人牢頭曾經和鄭海在牢房裏吃過燒烤,與鄭海的交情非常好。


    要是鄭海知道,這兩人整死了燕王的信使,他肯定很生氣。


    不過,此時鄭海已經不是錦衣衛的指揮使,也不在應天府。他並不知道武勝是死於這兩貨手裏。


    最先知道武勝死訊的馮致遠。


    馮致遠與白鴻飛、馬常以前在錦衣衛就是好朋友,隻是馮致遠跟了鄭海,去了北平,這兩人脫不開身,依舊在北鎮撫司。


    更巧地是,馮致遠就是向黑白無常這兩屠夫打聽的消息。


    收到馮致遠要打聽的消息,黑白無常兩人也傻眼了。


    他們自然沒有坦白,是他們倆“玩”死了燕王信使,隻是告訴馮致遠,武勝確實被關進大牢,死了。


    至於怎麽死的,他們閉口不提。


    就這樣,六月份時,馮致遠知道了武勝的死訊,燕王朱棣也知道這個消息。


    隨即,朱棣命令李遠進行報複,同樣襲擊朝廷的後勤補給線。


    在飛龍衛的情報支持下,燕軍將領李淵偷襲了沛縣,一舉燒毀朝廷的數千艘運糧船。


    盛庸、吳傑與平安襲擊燕王朱棣的後勤補給線,朱棣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同樣襲擊盛庸的後勤補給。


    雙方都各有損失,戰場形勢進入相持階段,都沒法打敗對方。


    “方愛卿,如今又該怎麽辦?”


    朱允炆從小熟讀百經,喜好與擅長儒學,對軍事根本就不擅長。


    尤其是,遇到諸王中最會打仗的燕王朱棣時,他隻能向身邊的謀臣諮詢對策。


    方孝孺分析道:“如今,河北的戰事未停,德州的糧餉補給已經被燕軍燒掉。軍中缺乏糧草,出現了士兵逃逸的現象,形勢堪憂啊!”


    “方愛卿,先前不是都按照你的策略部署的嗎?不是說我軍已經圍困住敵人了嗎?隻需要幾天,朕就能收到捷報的嗎?”朱允炆一連三問。


    他實在搞不明白,明明不是都說布置妥當,勝利在望了嗎?


    如今,怎麽戰場上又出現了這種戰事膠著的局麵呢?


    他眉頭緊皺,有些苦惱。


    方孝孺捋了捋胡須,解釋道:“臣先前建議假意與燕賊和談罷兵,是用來拖延時間,牽製燕賊。臣沒想到,諸將出擊的時機太早了,導致燕賊警覺,這才使計策沒能成功。”


    方孝孺隻是一個謀士,隻懂得出謀劃策,並不懂帶兵打仗。


    就算他有諸葛亮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本事,他也沒有像諸葛亮那樣懂得行軍打仗。


    說到底,他隻是一個儒生,隻會動動腦,動動嘴皮子。


    真正要統帥三軍,協調千裏之外的將領,方孝孺還是差得挺遠的。


    “方愛卿,如今你還有什麽良策?快幫朕想想辦法。”


    朱允炆有些頭大了,隻能寄希望於方孝孺。


    “陛下,臣有一計。”方孝孺拱手道,“此計若成,燕軍必定返迴北平。”


    “什麽計策?方愛卿快說!”


    方孝孺繼續道:“陛下,可以使用離間計,派人給北平的燕世子送去一封密信。隻要朱棣得知這個消息,他一定會生疑,勢必會撤迴北平。這樣德州的糧草可以解決,我軍還可以繼續向北平推進,定能打敗朱棣。”


    “好!這個計策好,就按照愛卿說的辦!”


    方孝孺寫下離間燕王父子的書信,內容是隻要朱高熾同意歸順朝廷,那燕王的位子就是他的,朝廷不會追究他的任何罪責等等。


    朱允炆命令錦衣衛千戶張安等人帶著書信,秘密前往北平,求見燕世子朱高熾。


    身處北平的朱高熾,最近一直纏著鄭海,平平安安,並沒有發生任何流血事件。


    這一天,他還偷偷安排徐妙錦與鄭海秘密見麵。


    迴到住處,朱高熾忽然變得有些惶恐不安,因為他的右眼皮一直在跳。


    一名侍從跑進來,向朱高熾稟告:“世子殿下,門外有人求見。說是京師來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求見殿下。”


    “京師來的?莫非是增壽舅舅?”


    朱高熾思考了一下,隨即,迴複道:“請他進來。”


    【注】


    《明史.本紀第五.成祖》:“王遣指揮武勝上書,詰其故。天子怒,下勝獄。王遂遣李遠略沛縣,焚糧舟萬計。”


    《明史.本紀第四.恭閔帝》:“棣複遣使上書,下其使於獄。”


    《明史.列傳第二十九.方孝孺》:“燕王複遣指揮武勝上書,伸前請。帝許之。孝孺曰:‘兵罷,不為複聚,願毋為所惑。’帝乃誅勝以絕燕。


    ……孝孺深以為憂……謀以計間之,使內亂。乃建議白帝:遣錦衣衛千戶張安齎(ji)璽書往北平,賜世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第一航海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人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人鬼並收藏明朝第一航海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