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東昌戰敗,末將有罪,請殿下責罰!”


    燕王府承運殿中,大將朱能向朱棣跪下請罪。


    “末將有罪,請殿下責罰!”丘福、譚淵、李遠等幾十名大小將校齊齊附和,一同跪下請罪。


    他們跪在地上,帽子也脫了,放在地上,神情極為肅穆。


    東昌慘敗,是燕軍靖難起兵以來最大的失敗,折損的兵力達到數萬人,連大將張玉都戰死了。許多將領身上和鄭海一樣,身上帶著傷。


    這一仗都燕軍上下的打擊非常大,尤其是誌氣和都之上,即便舉得了威縣和深州兩次小勝,都無法真正地恢複燕軍將士們的鬥誌。


    “大家請起,”朱棣十分感到,從座位上起身,“都起來!這次戰敗不是你們的錯,是我的錯!”


    朱棣淚眼瑩瑩,扶起前排的朱能,對眾人道:“都起來!”


    這次戰敗的原因有很多,朱棣並沒有分析指揮方麵的失誤,隻是歸結與督責不嚴,驕縱過甚。他要是認真追究將領們的指揮上的失誤,那第一個應該追究的是他朱棣的責任。


    東昌之戰的慘敗很重要的一方麵是他朱棣輕敵了,若果不是他衝陣被圍,導致燕軍上下指揮失策也不至於損失如此慘重。


    當然,朱棣並沒有分析具體的原因,他沒有歸因於盛庸大軍中突然冒出的火器營。他們的慘敗的最直接原因是盛庸的火器太出人意料了。


    燕軍騎兵第一次遇到這種成建製的火器作戰,燕軍上下都沒有應對的經驗。更何況,當時的主帥朱棣還被困在陣中。


    可這個火器給他們的教訓太大了。朱棣不願意他,眾人也不願意去迴憶。


    “勝敗乃兵家常事,這次兩軍損失相當,並沒有打敗,”朱棣寬慰眾人,頓了頓,感傷道,“隻是,沒了張玉實在是令我心痛!”


    朱棣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哽咽道:“在此艱難之際,本王失去了一位好幫手,一位好兄弟!本王……”


    朱棣淚流滿麵,諸將站在殿中也是泣不成聲,低著頭擦著眼淚。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


    朱棣是真的很傷心,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啊!


    張玉和朱能是朱棣的左右手。張玉善謀,朱能善戰,兩人輔助朱棣使朱棣如虎添翼,幾乎所向無敵。


    可如今,失去了張玉,朱棣有如斷了一臂。


    “好了!大家都先迴去吧!好好安撫你們手下的士兵,”朱棣背過身去,抹了一把眼淚,哽咽道,“本王要靜一靜,你們都退下吧。”


    朱能和諸將紛紛退出大殿,殿中隻剩下朱棣一人。


    在親兵的攙扶下,鄭海一瘸一拐地向王府門口走去。


    還沒走多遠,馬和從後麵追來,衝著鄭海喊道:“小海,你留一下!王爺要見師父,叫你作陪。”


    馬和嘴中的師父自然是道衍和尚。


    當年鄭海初入燕王府,救下了徐王妃的妹妹小徐妙錦,就曾提出拜師道衍和尚。他當時的想法同時抱上燕王朱棣和道衍這兩條大腿。


    可是,道衍和尚賊精明,雖收鄭海為徒,卻隻讓鄭海跟著馬和旁聽,很少單獨指點鄭海。


    直到鄭海要跟著朱棣前往南京祭拜太子朱標,道衍和尚才承認鄭海是他徒弟,給鄭海取了個字。除了給鄭海去了一個“慎之”的字,道衍和尚幾乎沒有主動教過鄭海。


    除了能旁聽道衍和尚與馬和探討諸事,作為道衍的徒弟,鄭海抱道衍大腿最明顯的好處就是可以在慶壽寺免費吃住。


    此外,跟著道衍和尚一起參加燕王朱棣的謀劃,這應該算是最大的好處。


    燕王府一間房間裏,隻有燕王朱棣、道衍和尚、鄭海與馬和,其餘宮女及侍從都退出了房間。


    這間房間的布局別具一格,不像王府各大殿的恢弘與豪華,卻是低調而素雅,隻有一扇繡花屏風將內外間隔開,像是一間客房。


    朱棣、道衍等人都在外間就坐,除了幾張古樸的桌椅,幾個插花梅瓶及幾個盆栽,再沒有多餘的擺設。


    這簡單、素雅的裝修風格與慶壽寺的禪房很相似,鄭海都懷疑朱棣是不是為了迎合道衍而布置的這間房間。


    鄭海在道衍旁邊的下座坐著,靜靜地聽著朱棣與道衍的聊天。


    “道衍,本王兵敗東昌的事,你應該知道了。”


    “貧僧已有耳聞。”


    “此戰,我軍損失慘重,本王麾下愛將張玉也戰死了……本王身心俱疲……”


    “殿下,莫非想學西楚霸王?項羽或許還能迴江東,殿下的江東在哪裏?”道衍和尚一雙病虎三角眼注視著朱棣,語氣一點不客氣。


    “本王豈會學他!”朱棣有些氣憤,道衍和尚竟將他與慘敗的項羽相提並論。


    “殿下,想退守北平,那與項羽以鴻溝為界偏安一地有何區別?”


    “並非本王想退守北平,實在是將士久戰,人困馬乏。若不進行適當的休整,本王擔心……”


    “殿下就不擔心垓下之圍?”


    “道衍!”朱棣怒喝一聲,瞪著道衍,怒氣未消,“本王不是項羽,絕不會重蹈他的覆轍……”


    道衍和尚並不生氣,確實微笑著看向朱棣,反問道:“那殿下覺得,貧僧是張良、陳平,還是範增?”


    朱棣被道衍這一問給噎住了。


    張良和陳平是漢高祖劉邦的謀士,範增是西楚霸王項羽的謀士。


    張良與陳平為劉邦出謀劃策,幫助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朝。


    而範增被項羽懷疑,未能重用,最終項羽垓下被圍,烏江自刎。


    若是因為生氣而不聽道衍,將道衍視同範增,那他朱棣豈不就是另一個項羽?


    可若是他承認道衍是像張良、陳平那樣謀士,那他朱棣就應該聽道衍的,可是這……這不是給本王設套嗎?


    不管選啥同時他道衍有理,朱棣沉默不語,沒得選,隻好不迴答。


    道衍依舊微笑著,這個笑容和善而自信,卻令朱棣很不自在。


    在朱棣眼中,這道衍和尚的笑容簡直就是狐狸一般的奸笑。


    可爭辯嘛,他爭辯不過道衍,生氣也沒用,又不能真拿道衍怎樣。真發怒,那就顯得不大度,有失燕王身份……


    朱棣對道衍這個謀士又愛又恨,他想到了唐太宗罵魏征的話。


    此刻,他真的能理解唐太宗對魏征的那個心情了……


    朱棣不知該如何應對道衍,卻見鄭海坐在道衍旁邊。像抓到救命稻草一般,朱棣眼睛一亮:


    “鄭海,你身處軍中,了解將士的想法,你說,本王說的對不對?我軍是不是該休整一段時間。”


    鄭海雙眉一挑,暗叫坑爹。


    他瞅了瞅了燕王,又瞅了瞅道衍,心中叫苦不迭。


    一個是頂頭老板,一個是授業師父,又都是大人物!偏向著誰都不是,這又是兩難的選擇……


    【注】


    《明史·姚廣孝傳》:“成祖意欲稍休,道衍力趣之。益募勇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第一航海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人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人鬼並收藏明朝第一航海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