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唿唿的刮著,時不時在雪地上吹起一個小旋風,形成一個微型的白色小龍卷,雪沫子被帶到兩三米多高的天上。
下了幾天的小雪,這一天終於放晴了。
天空瓦藍瓦藍的,十分澄淨。
萬裏無雲的藍天看著令人心情舒暢,白雪皚皚的大地猶如少女的肌膚一樣純淨。
然而,清爽的藍天與純淨的雪地之間有一排排黑灰色的林木很是礙眼。這仿佛是心儀的姑娘露出了白皙肚皮上的妊娠紋,突兀而令人猝不及防,一下子使人失去了所有美好的幻想。
光禿禿的樹幹沒有一絲精神,亂糟糟的樹枝相互交錯,沒有一點秩序,就像乞丐的頭發,令人厭煩。
“大人,你在看什麽呢?”
馮致遠撥開馬車的簾子,正看到鄭海依靠著馬車小窗旁,眼睛瞅著窗外。
“我在看外麵的景物,”鄭海頭也不迴地迴了一句,隨即又問,“我們快到北平了吧?”
“快到了,前麵就到城門了。大人再堅持一下,入城後我就去請大夫,給大人開些止痛的藥……”
“嗯。”鄭海隻是應了一聲,沒有拒絕馮致遠的好意。
馮致遠盯著鄭海左肩看了一會兒,又瞄了瞄鄭海伸直的腿。
看到鄭海右腿上依舊綁著布帶,他的眼神中不免流露出一絲不忍,同時,他心中也充滿了對鄭海的感激。
鄭海的本事,馮致遠是了解的。連鄭海都負傷了,可見這場仗確實打得很艱難。
況且,他還聽說,連燕王的左膀右臂——張玉老將軍都陣亡了!
要不是鄭海堅持不讓他參加這次作戰,或許,他現在也是非死即傷……
在東昌之戰之前,鄭海就派馮致遠和幾個親近的飛龍衛將領去執行了一些外圍的偵察與潛伏任務,沒有讓他們直接參與戰場作戰。
當時,馮致遠還覺得有些不理解。他甚至懷疑鄭海這麽做的目的,是不是怕他們在朱棣麵前表現過於搶眼,怕他們搶了功勞。
可如今,他忽然覺得,是自己誤會鄭海了。
除了他和鄭海親點的幾名飛龍衛將領,跟著李遠代指揮一起作戰的許多飛龍衛將士都戰死在東昌了。
馮致遠迴想著自己跟隨鄭海的經曆,從應天府到北平,再從北平到濟南,他們經曆許多困難。
他將一家老小從應天府帶到了北平,將自己與鄭海捆綁在一起,一直以來都過得不錯。
可看著鄭海的身份地位像火箭一樣飛快地提升,他卻隻是鄭海的副手,心中不免有些羨慕,甚至嫉妒。
他也想像鄭海一樣,靠自己的努力拚出一番天地。
然而,他現在明白了,這功名並不好掙。
馮致遠的眼睛裏慢慢就濕潤了,既有愧疚,又有感激。
“大人,我有一個問題,”馮致遠想了好久,還是忍不住問道,“大人,此前並不看好這場仗,所以才會派我們幾個出去,是不是這樣?”
鄭海並不知道馮致遠方才想什麽,他剛才一直看著窗外,一直想著自己的事,想著今後的計劃。
直到馮致遠提問,鄭海這才迴過神,“我之前確實不看好這場仗……”
“大人,你是提前算出來的嗎?”
“啊——?”
愣了一下,鄭海看向馮致遠,有些詫異:“你怎麽會這麽想呢?”
“難道大人不是算卦算出來的嗎?”馮致遠好奇地盯著鄭海。
一時間沒想好該怎麽迴答,鄭海沉默了片刻,看向馮致遠。
鄭海心中微微警惕:馮致遠今天的問題有點多,不似往日。難道他也和朱能一樣,聽了金忠的話,以為我和袁珙、金忠一樣能掐會算?
我平時是不是表現得太引人遐想了?
要是他們都認為我能預知戰爭的結果,會不會惹出更大的麻煩?倒不如,就應承下來……
旋即,鄭海微微點頭:“沒錯,我是算出一些,但沒想到結果迴事這樣……要是早知道結果會如此,那我怎麽可能受傷呢?”
馮致遠點點頭:“也是。”
“我確實跟袁珙道士和我師父道衍學過一下推演之術,不過,隻得其皮毛,否則也不至於如此狼狽。”
“嗯,不過,多謝大人。要不是他人堅持不讓屬下參加這場仗,說不定屬下……”
“好了,你不必謝我,這也是碰巧嘛。”
馮致遠微微點頭,識趣的要退出馬車,走到一半又迴頭道:“對了,大人迴北平的事,要不要通知一下徐姑娘?”
“不!先不要告訴她,我不想她為我擔心。”
馮致遠眨了眨眼睛,應了一聲是,退出了馬車。
鄭海吩咐了手下,封鎖了他迴北平的消息。即便是燕世子朱高熾在北平城門口迎接入城的燕軍,朱高熾也不知道鄭海就在運送輜重的馬車隊裏。
鄭海迴到北平的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節。
北平城中,街市上掛著喜氣洋洋的花燈。
元宵節的晚上,北平城燈火璀璨,各式花燈將街市裝點得十分喜慶。
北平城中各家年輕的公子和姑娘一起看花燈,逛夜市,街上很熱鬧。
然而,住在燕王府的徐妙錦沒有出門。
從徐王妃那裏得到了燕軍在東昌戰敗的消息,她的心情十分低落。
聽說燕軍近日或將抵達北平,她便閉門不出,生怕錯過了其他重要的消息。
“小主,往年你不是最喜歡看花燈嗎?今晚怎麽呆在府裏,不出去呢?”
手裏提著一盞繪著荷花圖的花燈,丫鬟小蘭走進徐妙錦的房間。
徐妙錦雙手出著下巴,撐在桌子上,目光呆滯地盯著窗外:“我沒心情,不想去。”
“小主,有人給你送來一盞花燈,奴婢看著挺好看的,就收下了……”
“哦,你喜歡,那就拿去吧。”
“小主,這麽漂亮的花燈,你就不瞧一眼?”小蘭又詢問了一聲。
徐妙錦扭頭看了一眼,頓時眼睛一亮。
這盞花燈是四麵體宮燈的形製,木質框架,四麵蒙著上好的錦布,錦布上畫著荷花圖案。
宮燈上有可以提的繩子,宮燈下麵四角吊著紅色的吊穗。木質的框架材料上層,做工很精致,還有浮雕紋飾。
吸引徐妙錦的不是宮燈的精致造型,而是荷花圖案旁邊的字。
花燈的每一個麵都有一個字,分別是:錦、囊、妙、計。對著徐妙錦的那兩個麵,上麵分別是“妙”、“計”。
花燈一轉,“錦囊妙計”四個字就映入徐妙錦的眼中。
“這燈是誰送的?”
一下子從凳子上竄了起來,徐妙錦滿臉期待地盯著小蘭。
“是不是鄭海迴來了?”
徐妙錦上前,一把抓住小蘭的胳膊。
“小主,這,這花燈不是鄭公子送的……”
“不是他又會是誰?”
“小主,是小乞丐……”
“小乞丐?”
“就是那個狄雲。”
“怎麽會是他?”徐妙錦一臉失落。
放開小蘭,接過小蘭手中的花燈,她重新打量著花燈,凝視著燈上荷花與字,神情專注。
“小主,這個小乞丐,不會是喜歡上你了吧?”小蘭沒頭沒腦地嘀咕了一句。
徐妙錦旋轉著花燈,隨口道:“小蘭,沒準他是喜歡上你……”
“小主,你又拿我開玩笑,我才不會喜歡一個乞丐呢!”
……
下了幾天的小雪,這一天終於放晴了。
天空瓦藍瓦藍的,十分澄淨。
萬裏無雲的藍天看著令人心情舒暢,白雪皚皚的大地猶如少女的肌膚一樣純淨。
然而,清爽的藍天與純淨的雪地之間有一排排黑灰色的林木很是礙眼。這仿佛是心儀的姑娘露出了白皙肚皮上的妊娠紋,突兀而令人猝不及防,一下子使人失去了所有美好的幻想。
光禿禿的樹幹沒有一絲精神,亂糟糟的樹枝相互交錯,沒有一點秩序,就像乞丐的頭發,令人厭煩。
“大人,你在看什麽呢?”
馮致遠撥開馬車的簾子,正看到鄭海依靠著馬車小窗旁,眼睛瞅著窗外。
“我在看外麵的景物,”鄭海頭也不迴地迴了一句,隨即又問,“我們快到北平了吧?”
“快到了,前麵就到城門了。大人再堅持一下,入城後我就去請大夫,給大人開些止痛的藥……”
“嗯。”鄭海隻是應了一聲,沒有拒絕馮致遠的好意。
馮致遠盯著鄭海左肩看了一會兒,又瞄了瞄鄭海伸直的腿。
看到鄭海右腿上依舊綁著布帶,他的眼神中不免流露出一絲不忍,同時,他心中也充滿了對鄭海的感激。
鄭海的本事,馮致遠是了解的。連鄭海都負傷了,可見這場仗確實打得很艱難。
況且,他還聽說,連燕王的左膀右臂——張玉老將軍都陣亡了!
要不是鄭海堅持不讓他參加這次作戰,或許,他現在也是非死即傷……
在東昌之戰之前,鄭海就派馮致遠和幾個親近的飛龍衛將領去執行了一些外圍的偵察與潛伏任務,沒有讓他們直接參與戰場作戰。
當時,馮致遠還覺得有些不理解。他甚至懷疑鄭海這麽做的目的,是不是怕他們在朱棣麵前表現過於搶眼,怕他們搶了功勞。
可如今,他忽然覺得,是自己誤會鄭海了。
除了他和鄭海親點的幾名飛龍衛將領,跟著李遠代指揮一起作戰的許多飛龍衛將士都戰死在東昌了。
馮致遠迴想著自己跟隨鄭海的經曆,從應天府到北平,再從北平到濟南,他們經曆許多困難。
他將一家老小從應天府帶到了北平,將自己與鄭海捆綁在一起,一直以來都過得不錯。
可看著鄭海的身份地位像火箭一樣飛快地提升,他卻隻是鄭海的副手,心中不免有些羨慕,甚至嫉妒。
他也想像鄭海一樣,靠自己的努力拚出一番天地。
然而,他現在明白了,這功名並不好掙。
馮致遠的眼睛裏慢慢就濕潤了,既有愧疚,又有感激。
“大人,我有一個問題,”馮致遠想了好久,還是忍不住問道,“大人,此前並不看好這場仗,所以才會派我們幾個出去,是不是這樣?”
鄭海並不知道馮致遠方才想什麽,他剛才一直看著窗外,一直想著自己的事,想著今後的計劃。
直到馮致遠提問,鄭海這才迴過神,“我之前確實不看好這場仗……”
“大人,你是提前算出來的嗎?”
“啊——?”
愣了一下,鄭海看向馮致遠,有些詫異:“你怎麽會這麽想呢?”
“難道大人不是算卦算出來的嗎?”馮致遠好奇地盯著鄭海。
一時間沒想好該怎麽迴答,鄭海沉默了片刻,看向馮致遠。
鄭海心中微微警惕:馮致遠今天的問題有點多,不似往日。難道他也和朱能一樣,聽了金忠的話,以為我和袁珙、金忠一樣能掐會算?
我平時是不是表現得太引人遐想了?
要是他們都認為我能預知戰爭的結果,會不會惹出更大的麻煩?倒不如,就應承下來……
旋即,鄭海微微點頭:“沒錯,我是算出一些,但沒想到結果迴事這樣……要是早知道結果會如此,那我怎麽可能受傷呢?”
馮致遠點點頭:“也是。”
“我確實跟袁珙道士和我師父道衍學過一下推演之術,不過,隻得其皮毛,否則也不至於如此狼狽。”
“嗯,不過,多謝大人。要不是他人堅持不讓屬下參加這場仗,說不定屬下……”
“好了,你不必謝我,這也是碰巧嘛。”
馮致遠微微點頭,識趣的要退出馬車,走到一半又迴頭道:“對了,大人迴北平的事,要不要通知一下徐姑娘?”
“不!先不要告訴她,我不想她為我擔心。”
馮致遠眨了眨眼睛,應了一聲是,退出了馬車。
鄭海吩咐了手下,封鎖了他迴北平的消息。即便是燕世子朱高熾在北平城門口迎接入城的燕軍,朱高熾也不知道鄭海就在運送輜重的馬車隊裏。
鄭海迴到北平的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節。
北平城中,街市上掛著喜氣洋洋的花燈。
元宵節的晚上,北平城燈火璀璨,各式花燈將街市裝點得十分喜慶。
北平城中各家年輕的公子和姑娘一起看花燈,逛夜市,街上很熱鬧。
然而,住在燕王府的徐妙錦沒有出門。
從徐王妃那裏得到了燕軍在東昌戰敗的消息,她的心情十分低落。
聽說燕軍近日或將抵達北平,她便閉門不出,生怕錯過了其他重要的消息。
“小主,往年你不是最喜歡看花燈嗎?今晚怎麽呆在府裏,不出去呢?”
手裏提著一盞繪著荷花圖的花燈,丫鬟小蘭走進徐妙錦的房間。
徐妙錦雙手出著下巴,撐在桌子上,目光呆滯地盯著窗外:“我沒心情,不想去。”
“小主,有人給你送來一盞花燈,奴婢看著挺好看的,就收下了……”
“哦,你喜歡,那就拿去吧。”
“小主,這麽漂亮的花燈,你就不瞧一眼?”小蘭又詢問了一聲。
徐妙錦扭頭看了一眼,頓時眼睛一亮。
這盞花燈是四麵體宮燈的形製,木質框架,四麵蒙著上好的錦布,錦布上畫著荷花圖案。
宮燈上有可以提的繩子,宮燈下麵四角吊著紅色的吊穗。木質的框架材料上層,做工很精致,還有浮雕紋飾。
吸引徐妙錦的不是宮燈的精致造型,而是荷花圖案旁邊的字。
花燈的每一個麵都有一個字,分別是:錦、囊、妙、計。對著徐妙錦的那兩個麵,上麵分別是“妙”、“計”。
花燈一轉,“錦囊妙計”四個字就映入徐妙錦的眼中。
“這燈是誰送的?”
一下子從凳子上竄了起來,徐妙錦滿臉期待地盯著小蘭。
“是不是鄭海迴來了?”
徐妙錦上前,一把抓住小蘭的胳膊。
“小主,這,這花燈不是鄭公子送的……”
“不是他又會是誰?”
“小主,是小乞丐……”
“小乞丐?”
“就是那個狄雲。”
“怎麽會是他?”徐妙錦一臉失落。
放開小蘭,接過小蘭手中的花燈,她重新打量著花燈,凝視著燈上荷花與字,神情專注。
“小主,這個小乞丐,不會是喜歡上你了吧?”小蘭沒頭沒腦地嘀咕了一句。
徐妙錦旋轉著花燈,隨口道:“小蘭,沒準他是喜歡上你……”
“小主,你又拿我開玩笑,我才不會喜歡一個乞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