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是世子殿下的來信嗎?”
見朱棣盯著書信沉默不語,張玉忍不住詢問。
前一段時間,燕王世子朱高熾曾經來信,向朱棣稟告朝廷派平安率二十萬大軍北上河間,在單家橋駐兵。
朱棣分析,平安北上的目的是為了截斷燕軍的糧道,進攻德州,以便解濟南之圍。
在給朱高熾迴信裏,朱棣要求朱高熾使用疑兵之計,出彰義門,在盧溝橋西與良鄉之間調動兵力,使平安生疑,不敢輕易北進。
事情確實如朱棣所料,朱高熾與道衍擺出疑兵之後,平安的二十萬大軍沒有再北進。
朱棣歎了一口氣,將書信遞給馬和:“不是高熾,是道衍和尚。”
“殿下,道衍和尚有何良策?”張玉再次詢問。
營帳中,除了張玉敢問,其他見朱棣臉色陰沉,誰都不敢吭聲。
朱棣對馬和揮揮手,示意將書信拿給張玉看。
接過信紙,張玉一眼就看到寫在前麵的幾個字:“師老矣,請班師。”
鄭海寫信叫朱棣退兵,朱棣並沒有采納。
張玉也想勸朱棣撤兵,然而,他一人之力沒法說服諸將,也說服不了朱棣。
看到道衍的這封信,張玉知道,朱棣要拿下濟南的決心已經動搖了。
朱棣的許多決策都有道衍參與,道衍和尚實際上是朱棣的軍師,能謀善斷。
別人的話,朱棣可以不聽,但道衍的話,朱棣多少都會認真思量。
張玉大致瀏覽了信上的內容,道衍和尚對眼下的局勢做了一番分析。
燕軍圍攻濟南,三月不下,士氣不振;朝廷分兵三路,有卷土重來之勢。
平安的二十萬大軍駐紮河間,胡虎視眈眈,北上可威脅北平城,東出則截斷運河,阻斷燕軍糧道,南下可進攻德州,是一個重大的威脅。
朱棣在營帳裏來迴踱步,過了一會兒,忽然問道:“世美,你怎麽看?”
張玉迴答:“殿下,末將覺得,道衍大師分析得很有道理。末將,認同大師的看法。”
道衍的信在諸將手裏來迴傳遞,有不少將領都讚同張玉與道衍的看法。
圍攻濟南,燕軍久攻不下,將士思歸,這是不爭的事實。
朱棣背過身,說道:“你們都下去吧,本王再考慮考慮。”
諸位將軍走出燕王的大帳,營帳裏隻剩下朱棣與馬和。
盯著桌台上的燭火,朱棣陷入了沉思。
……
房間裏的燈火依舊明亮,鄭海與施若綺卻陷入了沉默。
“鄭海,你能答應我嗎?”
“這可能是我這一生中,最後的願望了。”
施若綺倚靠在床上,閉上了眼睛,眼水從眼角滲出。
“不,你不會有事的,我們都不會有事。”鄭海安慰道,“用不了多久,燕軍就會撤兵,我已經給燕王寫信了……”
“你能確定,燕王一定會撤兵嗎?”
“我相信,燕王一定會撤兵的!”
“你不是說,最多三個月,燕軍就會撤兵嗎?現在都三個月了,可他們為何還包圍著濟南?”
“這,或許再過一兩天,他們就撤兵了……”
“嗬嗬,或許?”施若綺苦笑道,“或許,沒等他們撤兵,我們就都餓死了。”
鄭海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解釋。
三個月,很長也很短,等待讓人覺得時間變得漫長。尤其是在看不到希望的時候,等待就是煎熬。
“你能不能滿足我這最後的願望?”施若綺再次深情地看向鄭海。
鄭海猶豫了一下,輕聲問道:“你說吧,是什麽願望?”
“我要做你的女人。”
“我,我,不能答應你!”
“為什麽?”
“我說過,我已經有心上人了。”
“那又如何?”施若綺並不介意,反問道:“你們大明的男人,不是都喜歡三妻四妾嗎?”
鄭海一愣。
一直以來,他都秉持著現代的婚戀觀——一夫一妻。
可是,這是古代,是大明。
鄭海的內心有些矛盾:“我,我和他們不同……”
“你是覺得,我不夠漂亮?”
施若綺從床上下來,雖然麵容稍顯消瘦,但身才依舊前凸後翹。
與徐妙錦相比,施若綺更豐滿,更成熟,更潑辣。
如果徐妙錦是偏可愛的大家閨秀,那麽施若綺就是禦姐。
“不是。”鄭海不敢看施若綺。
“那你是嫌棄我,是南洋人?”
施若綺盯著鄭海,又自己解釋道:“可我祖上也是大明的,與漢人的女子並沒有任何不同……”
“不是,我並不是嫌棄你……”
“那是為什麽?”
鄭海有些頭大了,努力解釋道:“我,我不能對不起妙錦。”
施若綺並不明白,鄭海心中有一種超越時代的執念——一夫一妻,一個人隻能愛一個人。
施若綺心中很困惑:“父親說,在大明,男人可以娶三妻四妾,皇帝可以坐擁後宮眾妃。為何鄭海不能接受我?難道是因為他還沒娶妻,要把名分留給正妻?”
她抽泣著道:“我並不是要和徐姑娘掙名分,我隻是,我隻是想做你的女人……”
她走向鄭海,不小心摔了一跤,倒在地板上。
鄭海也沒想到施若綺會這麽虛弱。
他連忙走過來,將施若綺抱起來,放迴床上。
“鄭海,別走,我怕!”
“我怕,睡著睡著就死了,你留下來,陪陪我好麽?”
鄭海心裏一軟,點點頭。
兩人靠在床上,和衣而睡。
長夜漫漫,兩人都無心睡眠。
施若綺問了鄭海許多問題,大部分是他與徐妙錦的故事。
施若綺還談了南洋的生活,談了與鄭海的往事以及這兩年山海盟的發展。
兩人一直談到深夜,越聊越覺得彼此有許多共同的話語,一直聊到燭火熄滅。
鄭海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不知道何時天已經亮了,窗外的陽光照進窗戶,一片亮堂堂。
一天隻吃一頓飯,客棧裏的人早就習慣了晚起,甚至大白天都躺著床上休息。
因為睡覺,可以省一些體力,睡覺了他們就不覺得餓得那麽厲害了。
整個客棧都是靜悄悄的。
平時鄭海與施若綺輪流為客棧的夥計們煮飯、煮湯,如今連存糧都耗盡了,就沒有操心這些了。
鄭海迷迷糊糊地睡著,忽然感覺到嘴唇有些濕潤,似乎有物體壓在他身上。
他睜開眼,把趴在他身上的施若綺嚇了一跳。
施若綺紅著臉,微微低下頭:“我發現你的嘴唇,有點幹,我想幫你潤一潤……”
鄭海眨了眨眼,微微一笑。
眼睛稍微清明,視線漸漸清晰,他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
八月的天氣有點熱,兩人都穿上輕薄的衣衫。
不知何時,施若綺的外衫敞開了,露出一件吊帶粉紅繡花肚兜。
看到鄭海熾熱的眼神盯著自己的肚兜,施若綺紅著臉:“我……我……我不跟徐姑娘爭寵,我可以說做小……”
鄭海一把抱住施若綺,將她放倒,熱烈地吻著她的紅唇。
“你的嘴唇也幹了,我也幫你潤一潤。”
鄭海支起身,脫掉上衣。
“掌櫃!”
“掌櫃!燕軍退兵了!”
咚咚咚!敲門聲響起。
“掌櫃,快開門!好消息!我們得救了!”
鄭海與施若綺同時臉紅。
鄭海連忙起身,快速穿上衣服。
施若綺又羞又惱。
她一臉怨恨,衝門口吼道:“好了!我知道了!”
見朱棣盯著書信沉默不語,張玉忍不住詢問。
前一段時間,燕王世子朱高熾曾經來信,向朱棣稟告朝廷派平安率二十萬大軍北上河間,在單家橋駐兵。
朱棣分析,平安北上的目的是為了截斷燕軍的糧道,進攻德州,以便解濟南之圍。
在給朱高熾迴信裏,朱棣要求朱高熾使用疑兵之計,出彰義門,在盧溝橋西與良鄉之間調動兵力,使平安生疑,不敢輕易北進。
事情確實如朱棣所料,朱高熾與道衍擺出疑兵之後,平安的二十萬大軍沒有再北進。
朱棣歎了一口氣,將書信遞給馬和:“不是高熾,是道衍和尚。”
“殿下,道衍和尚有何良策?”張玉再次詢問。
營帳中,除了張玉敢問,其他見朱棣臉色陰沉,誰都不敢吭聲。
朱棣對馬和揮揮手,示意將書信拿給張玉看。
接過信紙,張玉一眼就看到寫在前麵的幾個字:“師老矣,請班師。”
鄭海寫信叫朱棣退兵,朱棣並沒有采納。
張玉也想勸朱棣撤兵,然而,他一人之力沒法說服諸將,也說服不了朱棣。
看到道衍的這封信,張玉知道,朱棣要拿下濟南的決心已經動搖了。
朱棣的許多決策都有道衍參與,道衍和尚實際上是朱棣的軍師,能謀善斷。
別人的話,朱棣可以不聽,但道衍的話,朱棣多少都會認真思量。
張玉大致瀏覽了信上的內容,道衍和尚對眼下的局勢做了一番分析。
燕軍圍攻濟南,三月不下,士氣不振;朝廷分兵三路,有卷土重來之勢。
平安的二十萬大軍駐紮河間,胡虎視眈眈,北上可威脅北平城,東出則截斷運河,阻斷燕軍糧道,南下可進攻德州,是一個重大的威脅。
朱棣在營帳裏來迴踱步,過了一會兒,忽然問道:“世美,你怎麽看?”
張玉迴答:“殿下,末將覺得,道衍大師分析得很有道理。末將,認同大師的看法。”
道衍的信在諸將手裏來迴傳遞,有不少將領都讚同張玉與道衍的看法。
圍攻濟南,燕軍久攻不下,將士思歸,這是不爭的事實。
朱棣背過身,說道:“你們都下去吧,本王再考慮考慮。”
諸位將軍走出燕王的大帳,營帳裏隻剩下朱棣與馬和。
盯著桌台上的燭火,朱棣陷入了沉思。
……
房間裏的燈火依舊明亮,鄭海與施若綺卻陷入了沉默。
“鄭海,你能答應我嗎?”
“這可能是我這一生中,最後的願望了。”
施若綺倚靠在床上,閉上了眼睛,眼水從眼角滲出。
“不,你不會有事的,我們都不會有事。”鄭海安慰道,“用不了多久,燕軍就會撤兵,我已經給燕王寫信了……”
“你能確定,燕王一定會撤兵嗎?”
“我相信,燕王一定會撤兵的!”
“你不是說,最多三個月,燕軍就會撤兵嗎?現在都三個月了,可他們為何還包圍著濟南?”
“這,或許再過一兩天,他們就撤兵了……”
“嗬嗬,或許?”施若綺苦笑道,“或許,沒等他們撤兵,我們就都餓死了。”
鄭海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解釋。
三個月,很長也很短,等待讓人覺得時間變得漫長。尤其是在看不到希望的時候,等待就是煎熬。
“你能不能滿足我這最後的願望?”施若綺再次深情地看向鄭海。
鄭海猶豫了一下,輕聲問道:“你說吧,是什麽願望?”
“我要做你的女人。”
“我,我,不能答應你!”
“為什麽?”
“我說過,我已經有心上人了。”
“那又如何?”施若綺並不介意,反問道:“你們大明的男人,不是都喜歡三妻四妾嗎?”
鄭海一愣。
一直以來,他都秉持著現代的婚戀觀——一夫一妻。
可是,這是古代,是大明。
鄭海的內心有些矛盾:“我,我和他們不同……”
“你是覺得,我不夠漂亮?”
施若綺從床上下來,雖然麵容稍顯消瘦,但身才依舊前凸後翹。
與徐妙錦相比,施若綺更豐滿,更成熟,更潑辣。
如果徐妙錦是偏可愛的大家閨秀,那麽施若綺就是禦姐。
“不是。”鄭海不敢看施若綺。
“那你是嫌棄我,是南洋人?”
施若綺盯著鄭海,又自己解釋道:“可我祖上也是大明的,與漢人的女子並沒有任何不同……”
“不是,我並不是嫌棄你……”
“那是為什麽?”
鄭海有些頭大了,努力解釋道:“我,我不能對不起妙錦。”
施若綺並不明白,鄭海心中有一種超越時代的執念——一夫一妻,一個人隻能愛一個人。
施若綺心中很困惑:“父親說,在大明,男人可以娶三妻四妾,皇帝可以坐擁後宮眾妃。為何鄭海不能接受我?難道是因為他還沒娶妻,要把名分留給正妻?”
她抽泣著道:“我並不是要和徐姑娘掙名分,我隻是,我隻是想做你的女人……”
她走向鄭海,不小心摔了一跤,倒在地板上。
鄭海也沒想到施若綺會這麽虛弱。
他連忙走過來,將施若綺抱起來,放迴床上。
“鄭海,別走,我怕!”
“我怕,睡著睡著就死了,你留下來,陪陪我好麽?”
鄭海心裏一軟,點點頭。
兩人靠在床上,和衣而睡。
長夜漫漫,兩人都無心睡眠。
施若綺問了鄭海許多問題,大部分是他與徐妙錦的故事。
施若綺還談了南洋的生活,談了與鄭海的往事以及這兩年山海盟的發展。
兩人一直談到深夜,越聊越覺得彼此有許多共同的話語,一直聊到燭火熄滅。
鄭海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不知道何時天已經亮了,窗外的陽光照進窗戶,一片亮堂堂。
一天隻吃一頓飯,客棧裏的人早就習慣了晚起,甚至大白天都躺著床上休息。
因為睡覺,可以省一些體力,睡覺了他們就不覺得餓得那麽厲害了。
整個客棧都是靜悄悄的。
平時鄭海與施若綺輪流為客棧的夥計們煮飯、煮湯,如今連存糧都耗盡了,就沒有操心這些了。
鄭海迷迷糊糊地睡著,忽然感覺到嘴唇有些濕潤,似乎有物體壓在他身上。
他睜開眼,把趴在他身上的施若綺嚇了一跳。
施若綺紅著臉,微微低下頭:“我發現你的嘴唇,有點幹,我想幫你潤一潤……”
鄭海眨了眨眼,微微一笑。
眼睛稍微清明,視線漸漸清晰,他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
八月的天氣有點熱,兩人都穿上輕薄的衣衫。
不知何時,施若綺的外衫敞開了,露出一件吊帶粉紅繡花肚兜。
看到鄭海熾熱的眼神盯著自己的肚兜,施若綺紅著臉:“我……我……我不跟徐姑娘爭寵,我可以說做小……”
鄭海一把抱住施若綺,將她放倒,熱烈地吻著她的紅唇。
“你的嘴唇也幹了,我也幫你潤一潤。”
鄭海支起身,脫掉上衣。
“掌櫃!”
“掌櫃!燕軍退兵了!”
咚咚咚!敲門聲響起。
“掌櫃,快開門!好消息!我們得救了!”
鄭海與施若綺同時臉紅。
鄭海連忙起身,快速穿上衣服。
施若綺又羞又惱。
她一臉怨恨,衝門口吼道:“好了!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