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五月已是盛夏,夜晚倒還不算太悶熱。
十幾名壯士光著膀子,滿臉卻全是汗水。
他們手裏握著一個纖繩,使勁拽著繩子。
繩子的另一頭綁著一塊大鐵板,又寬又重。
大鐵板正慢慢往上升起來,一直升到城門洞上的牌匾處。
大鐵板的下緣經過打磨,像鍘刀一樣鋒利,令人想起古代斬首的大鍘刀。
“鐵大人,這可是一個毒計啊!搞不好,會背上一世罵名!”
盯著門洞上方的大鐵板,盛庸仿佛感受到一股陰寒,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盛大人,燕賊連水淹濟南的歹計都敢用!他要殺的可是濟南成千上萬的百姓,我用計殺一個賊人,為何不可!”鐵鉉眼神堅定。
盛庸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唿出,歎了一口氣,重重地點了點頭。
鐵鉉微微一笑,解釋道:“盛大人,你放心。我這大鐵板,有兩手準備,可確保萬無一失。”
“隻要燕賊朱棣從門洞下經過,鐵板一下,即可斬殺此賊。”
“即便不被這鐵板砸中,隻要鐵板一下,即可擋住他的退路。將軍隻要在甕城中埋伏上刀斧手與弓箭手,那燕賊朱棣同樣是插翅難逃!”
盛庸點點頭。
鐵鉉的這個計策確實想得很周到。
這麽一塊大鐵板,隻要斬中朱棣,不死也跑不了。
就算斬不中朱棣,也斷朱棣的退路,朱棣將沒法騎馬跳出城去。
隻要他留在翁成中,那就是甕中之鱉。
“可如果,朱棣不上當,他不入城怎麽辦?”盛庸再次提出自己的疑慮。
鐵鉉嗬嗬笑道:“燕賊朱棣豈能不上當,這濟南可是他眼中的肥肉!拿下濟南,他進可攻,退可畫疆自守。相信我,隻要他們按照我的話說,朱棣一定會上鉤。”
盛庸看向鐵鉉,眼中充滿了敬佩。
已經過了十五,濟南的天上月亮沒有那麽圓。
濟南城裏城外抬頭看得是同一輪明月,但心情卻是不一樣的。
城裏的人希望戰爭早點結束,早點迴歸往日的生活。
城外駐紮的燕軍將士看著月亮,想起了故鄉的家人。
夜幕之下,一片安靜,隻有燕王朱棣的大帳依舊是燈火通明。
“殿下,這會不會是鐵鉉的詭計?”
“詐降?本王諒他不敢!我大軍四麵包圍濟南,即便他有這個想法,他也不敢。”朱棣一臉自信,“他們難道真不怕,本王一怒之下,真的水淹濟南?”
朱能依舊不放心,上前道:“殿下,這降軍投降哪有不出城的道理?屬下以為,張將軍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丘福道:“張玉將軍與住將軍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但殿下說的也沒錯!若是他鐵鉉敢詐降,那就不怕我軍破城後屠城嗎?連他們沒有這個膽!”
張玉道:“就算這樣,末將以為殿下還是不要親自犯險為好,屬下願替殿下入城受降。但城中一切穩定,殿下再入城也不遲!”
“對啊,父王,張玉將軍這個辦法好!”朱高煦平時不怎麽參與決策,但在這件事上,他也同意張玉的主張。
朱棣搖頭道:“本王必須親自主持受降。”
“殿下……”
朱棣伸出一隻手,示意張玉不要再說了。
“這不僅僅是本王的意思,剛才本王與他們的談判,你們都聽到了。”
“他們提出了兩個條件,一是我大軍後退十裏,暫緩入城;二是本王帶少量侍衛入城,接受他們的投降。其他人入城,隻怕難以使他們信服。”
朱高煦、朱能等人沉默了。
他們都知道濟南很重要,拿下濟南可以打開燕軍南下的通道,可以扭轉戰場上一味防守的態勢,但他們對於朱棣入城受降依舊很擔心。
朱棣是他們的主心骨,是燕軍的旗幟與靈魂。
沒了朱棣,他們就什麽都不是了。
濟南雖然很重要,但在燕軍諸將心中,朱棣才是最最重要的。
張玉再次勸說道:“殿下,這太冒險了,再考慮一下吧,萬一這是鐵鉉等人的陰謀……”
“本王心意已決,世美,你就別再說了。”朱棣再次伸手示意張玉不要再勸了。
朱能嚷嚷道:“殿下,大可不必孤身犯險,大不了我們硬打下來便是!將德州的那些鑄銅火銃都運來,我就不信打不濟南!”
“嗬嗬嗬!本王打敗耿炳文,打敗李九江,有哪一次不是冒險?”
朱棣安撫諸將道:“自北平起兵,我們無時無刻不再冒險。如果能夠兵不血刃地拿下濟南,那將大大減少將士們的傷亡,還可以豎起義旗。今後投降的城池,隻會越來越多!”
朱棣微微抬頭,仿佛看到不久的將來,一座座城池像濟南一樣紛紛獻城投降。
“富貴險中求,諸位和本王一樣,無時無刻不在兇險之中。本王願意冒這個險,也必須冒這個險!”
聽了朱棣的話,諸將都很感動。
他們明白燕王這次冒險入城,更多地是為了他們能少一些傷亡,能占據更有利的局麵。
“那末將提最後一個要求,”張玉單膝跪下,咬牙道,“請殿下披掛厚甲,以防不測!”
朱棣咧嘴一笑,還想說什麽。
唰!
大帳中,燕軍諸將齊刷刷跪下,抱拳懇請道:“請殿下披掛厚甲,以防不測!”
看著諸位將領,朱棣很感動地點點頭:“好!本王聽你們的!”
這個夜晚,許多人都睡不著。
有人興奮得睡不著,有人忐忑不安,還有人冥思苦想……
鄭海在床榻上輾轉反側,始終睡不著。
他沒能選上出城談判的代表,沒能向朱棣等人通風報信。
明明知道鐵鉉是設計要害燕王,他卻沒法告訴燕王,也沒法阻止鐵鉉的計謀。
他在房中來迴走動,越走越煩躁。
他該怎麽阻止鐵鉉的陰謀呢?
鄭海與馮致遠都被困在濟南城中,沒法與城外的飛龍衛聯係。
入城時,為了隱瞞身份,他們沒有帶也任何的兵器。
城中,鐵鉉與盛庸的搜查極為嚴密,施若綺他們把兵器都藏起來了。
鄭海走下樓梯,走進廚房。
咿呀——
“誰?!”
鄭海與馮致遠同時大喝了一聲。
“你怎麽跑到廚房來了?”鄭海盯著馮致遠。
馮致遠苦笑道:“這不是肚子餓嘛!一天就吃一頓,我的肚子都餓癟了。就想看看,廚房裏還有沒有什麽吃的。”
鄭海點點頭,沒有再說其他的。
“大人,你也是來找吃的嗎?”
“不!我不是找吃的,我找刀。”
馮致遠一臉疑惑,問道:“大人,明天有行動?”
鄭海輕輕點頭,眼睛卻盯著廚房灶台附近的幾把菜刀。
“大人,是要殺人嗎?要殺誰,讓我來。”
“我不殺人。”
馮致遠愣愣地盯著鄭海:“不殺人,拿刀來做什麽?”
十幾名壯士光著膀子,滿臉卻全是汗水。
他們手裏握著一個纖繩,使勁拽著繩子。
繩子的另一頭綁著一塊大鐵板,又寬又重。
大鐵板正慢慢往上升起來,一直升到城門洞上的牌匾處。
大鐵板的下緣經過打磨,像鍘刀一樣鋒利,令人想起古代斬首的大鍘刀。
“鐵大人,這可是一個毒計啊!搞不好,會背上一世罵名!”
盯著門洞上方的大鐵板,盛庸仿佛感受到一股陰寒,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盛大人,燕賊連水淹濟南的歹計都敢用!他要殺的可是濟南成千上萬的百姓,我用計殺一個賊人,為何不可!”鐵鉉眼神堅定。
盛庸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唿出,歎了一口氣,重重地點了點頭。
鐵鉉微微一笑,解釋道:“盛大人,你放心。我這大鐵板,有兩手準備,可確保萬無一失。”
“隻要燕賊朱棣從門洞下經過,鐵板一下,即可斬殺此賊。”
“即便不被這鐵板砸中,隻要鐵板一下,即可擋住他的退路。將軍隻要在甕城中埋伏上刀斧手與弓箭手,那燕賊朱棣同樣是插翅難逃!”
盛庸點點頭。
鐵鉉的這個計策確實想得很周到。
這麽一塊大鐵板,隻要斬中朱棣,不死也跑不了。
就算斬不中朱棣,也斷朱棣的退路,朱棣將沒法騎馬跳出城去。
隻要他留在翁成中,那就是甕中之鱉。
“可如果,朱棣不上當,他不入城怎麽辦?”盛庸再次提出自己的疑慮。
鐵鉉嗬嗬笑道:“燕賊朱棣豈能不上當,這濟南可是他眼中的肥肉!拿下濟南,他進可攻,退可畫疆自守。相信我,隻要他們按照我的話說,朱棣一定會上鉤。”
盛庸看向鐵鉉,眼中充滿了敬佩。
已經過了十五,濟南的天上月亮沒有那麽圓。
濟南城裏城外抬頭看得是同一輪明月,但心情卻是不一樣的。
城裏的人希望戰爭早點結束,早點迴歸往日的生活。
城外駐紮的燕軍將士看著月亮,想起了故鄉的家人。
夜幕之下,一片安靜,隻有燕王朱棣的大帳依舊是燈火通明。
“殿下,這會不會是鐵鉉的詭計?”
“詐降?本王諒他不敢!我大軍四麵包圍濟南,即便他有這個想法,他也不敢。”朱棣一臉自信,“他們難道真不怕,本王一怒之下,真的水淹濟南?”
朱能依舊不放心,上前道:“殿下,這降軍投降哪有不出城的道理?屬下以為,張將軍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丘福道:“張玉將軍與住將軍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但殿下說的也沒錯!若是他鐵鉉敢詐降,那就不怕我軍破城後屠城嗎?連他們沒有這個膽!”
張玉道:“就算這樣,末將以為殿下還是不要親自犯險為好,屬下願替殿下入城受降。但城中一切穩定,殿下再入城也不遲!”
“對啊,父王,張玉將軍這個辦法好!”朱高煦平時不怎麽參與決策,但在這件事上,他也同意張玉的主張。
朱棣搖頭道:“本王必須親自主持受降。”
“殿下……”
朱棣伸出一隻手,示意張玉不要再說了。
“這不僅僅是本王的意思,剛才本王與他們的談判,你們都聽到了。”
“他們提出了兩個條件,一是我大軍後退十裏,暫緩入城;二是本王帶少量侍衛入城,接受他們的投降。其他人入城,隻怕難以使他們信服。”
朱高煦、朱能等人沉默了。
他們都知道濟南很重要,拿下濟南可以打開燕軍南下的通道,可以扭轉戰場上一味防守的態勢,但他們對於朱棣入城受降依舊很擔心。
朱棣是他們的主心骨,是燕軍的旗幟與靈魂。
沒了朱棣,他們就什麽都不是了。
濟南雖然很重要,但在燕軍諸將心中,朱棣才是最最重要的。
張玉再次勸說道:“殿下,這太冒險了,再考慮一下吧,萬一這是鐵鉉等人的陰謀……”
“本王心意已決,世美,你就別再說了。”朱棣再次伸手示意張玉不要再勸了。
朱能嚷嚷道:“殿下,大可不必孤身犯險,大不了我們硬打下來便是!將德州的那些鑄銅火銃都運來,我就不信打不濟南!”
“嗬嗬嗬!本王打敗耿炳文,打敗李九江,有哪一次不是冒險?”
朱棣安撫諸將道:“自北平起兵,我們無時無刻不再冒險。如果能夠兵不血刃地拿下濟南,那將大大減少將士們的傷亡,還可以豎起義旗。今後投降的城池,隻會越來越多!”
朱棣微微抬頭,仿佛看到不久的將來,一座座城池像濟南一樣紛紛獻城投降。
“富貴險中求,諸位和本王一樣,無時無刻不在兇險之中。本王願意冒這個險,也必須冒這個險!”
聽了朱棣的話,諸將都很感動。
他們明白燕王這次冒險入城,更多地是為了他們能少一些傷亡,能占據更有利的局麵。
“那末將提最後一個要求,”張玉單膝跪下,咬牙道,“請殿下披掛厚甲,以防不測!”
朱棣咧嘴一笑,還想說什麽。
唰!
大帳中,燕軍諸將齊刷刷跪下,抱拳懇請道:“請殿下披掛厚甲,以防不測!”
看著諸位將領,朱棣很感動地點點頭:“好!本王聽你們的!”
這個夜晚,許多人都睡不著。
有人興奮得睡不著,有人忐忑不安,還有人冥思苦想……
鄭海在床榻上輾轉反側,始終睡不著。
他沒能選上出城談判的代表,沒能向朱棣等人通風報信。
明明知道鐵鉉是設計要害燕王,他卻沒法告訴燕王,也沒法阻止鐵鉉的計謀。
他在房中來迴走動,越走越煩躁。
他該怎麽阻止鐵鉉的陰謀呢?
鄭海與馮致遠都被困在濟南城中,沒法與城外的飛龍衛聯係。
入城時,為了隱瞞身份,他們沒有帶也任何的兵器。
城中,鐵鉉與盛庸的搜查極為嚴密,施若綺他們把兵器都藏起來了。
鄭海走下樓梯,走進廚房。
咿呀——
“誰?!”
鄭海與馮致遠同時大喝了一聲。
“你怎麽跑到廚房來了?”鄭海盯著馮致遠。
馮致遠苦笑道:“這不是肚子餓嘛!一天就吃一頓,我的肚子都餓癟了。就想看看,廚房裏還有沒有什麽吃的。”
鄭海點點頭,沒有再說其他的。
“大人,你也是來找吃的嗎?”
“不!我不是找吃的,我找刀。”
馮致遠一臉疑惑,問道:“大人,明天有行動?”
鄭海輕輕點頭,眼睛卻盯著廚房灶台附近的幾把菜刀。
“大人,是要殺人嗎?要殺誰,讓我來。”
“我不殺人。”
馮致遠愣愣地盯著鄭海:“不殺人,拿刀來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