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支羽箭,唿嘯著飛向朱棣的戰馬。
戰馬的哀鳴聲再次傳來。
在擊退對手的瞬間,鄭海用餘光掃了一眼朱棣的戰馬。
隻見朱棣胯下的戰馬胸口正前方紮著羽箭,鮮血橫流,血肉模糊。
它已經跪倒在地,奄奄一息。
這已經是朱棣倒下的第三匹戰馬了!
朱棣帶領著鄭海等飛龍衛精騎兵,阻撓了瞿能與平安的偷襲,但寡不敵眾,傷亡很嚴重。
朱棣掩護了燕軍的後翼,幾千人牽製了瞿能的三萬騎兵,可謂獨當一麵,以少敵多。
可朱棣等人也麵臨著身陷重圍的危險,包圍他們的敵人騎兵越來越多。
他身上背的三個箭囊都已經射光了羽箭,手中的腰刀已經換了兩把。
朱棣帶領鄭海等人,且戰且退,退到河堤的陡坡旁。
瞿能舉刀,大聲喊道:“朱棣疲矣!瞿家軍,聽我號令,全力衝擊朱棣的護衛。”
“燕王疲矣,此時不擒拿燕賊,更待何時!兒郎們,隨我來,殺!”
瞿能見朱棣戰馬戰死,持刀帶人就往前衝,朝著朱棣殺過來。
南軍都督平安更狡猾,趁朱棣的親兵阻截瞿能之際,親自衝殺過來,直奔朱棣,直刺朱棣右手。
“看刀!”馬和大喝一聲,飛馬砍向平安。
平安見勢不妙,隻能半路收手,用鐵槍長矛格擋住馬和的一刀。
鐺!鐺鐺!
馬和上前纏住平安,連砍數刀,將平安避開。
“瞿鬱、瞿陶,你攔住他,為父這就將朱棣拿下!”
瞿能對身旁的兩個兒子一指,指向朱棣不遠處的鄭海。
咻——咻!
兩支羽箭一前一後,與鄭海擦身而過,其中一支羽箭幾乎射中鄭海的腦袋。
尾羽射過引起的氣流擾動,貼著鄭海的耳邊擦過,嚇得鄭海縮了縮脖子。
鄭海的三個箭囊也已經射光了,隻能持藤盾與腰刀被動防守。
羽箭過後,瞿鬱與瞿陶一前一後與鄭海對衝。
接著,三人短對兵相接,開始了馬上的近身搏殺。
鄭海以一敵二,瞿鬱和瞿陶都是瞿能的兒子,身上的功法很不錯。
鄭海無瑕分身,隻能與兩人來迴周旋。
燕王朱棣這時重新換了一匹戰馬,剛剛騎上馬背。
“朱棣,別跑!吃我一刀!”瞿能連砍幾名朱棣身邊的親兵,直接殺向朱棣。
瞿家軍在瞿能的帶領下,士氣正盛,連續斬殺河堤下的百餘名燕軍騎兵。
見勢不妙,朱棣調轉馬頭,驅趕著戰馬登上了較為陡峭的河堤。
策馬繞著河堤走,朱棣走走停停,不時迴頭查看瞿能的位置。
見瞿能來到河堤下,朱棣急中生智,立即調轉馬頭,重新朝向瞿能。
他高高揚起馬鞭,假裝向身後的河岸招手。
跟隨在瞿能身後的一名參將大聲提醒道:“瞿將軍,小心有詐!”
瞿能心中一驚,連忙拉住韁繩,停在河堤下,小心翼翼地查看朱棣的動靜。
不遠處的南軍都督平安也喊道:“瞿將軍,燕庶人素來狡詐,小心為妙!”
朱棣駐馬而立,右手持刀垂於一側,左手拿著馬鞭,高高舉起,似乎在向河岸邊某處示意。
他靜靜地坐在馬上,左手就這麽高高地舉著,遲遲沒有放下。
“將軍,他身後是不是有伏兵?”追隨瞿能左右的瞿家軍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瞿能猶豫了一下,收取腰刀,拿出弓箭,準備射朱棣一箭。
一名參將連忙勸說道:“將軍,別忘了陛下和大將軍的告誡,朱棣可不能死!否則,就算打敗燕軍,迴去我們也沒法交代!”
上前去,怕中了朱棣的伏兵;
不上前,想射朱棣一箭,一探究竟,又怕真射中了朱棣……
“哼!怕這怕那的,這算什麽打仗!”瞿能氣得不行,心中很窩火。
就在瞿能猶豫不決之時,朱棣側後真的出現了一支騎兵。
朱棣的兒子朱高煦發現朱棣被圍,繞道迴到燕軍後翼,前來營救。
轟隆隆,轟隆隆。
朱高煦趕來,為朱棣解了圍,雙方再次混戰在一起。
燕王朱棣再次脫離危險,受到燕軍的重重保護。
李景隆見瞿能與平安圍住朱棣,便派人前來支援。
兩軍依舊平分秋色,都沒有要後撤或者互相脫離的跡象。
朱棣將李景隆的重兵再次壓上來,十分氣憤。
“我軍若不進攻,敵人就不可能撤退。必須要狠狠地打擊敵人,讓他們感受到威脅,他們才會後撤!”
“燕軍的弟兄們,跟我一起偷襲李景隆,抄他的中軍!”朱棣大喊一聲,再次率軍出擊。
這次,朱棣也使用瞿能相同的戰術,攻擊敵人後翼,突擊敵人的主將。
李景隆大軍兵力眾多,朱棣的燕軍都陷在戰場上,被瞿能與平安等人分割,以少打多的陣地戰,燕軍明顯處於劣勢。
以快打慢的策略被平安破解後,朱棣率領的燕軍就顯露了困境,被李景隆的大軍分割包圍。
如果李景隆大軍不後撤,與燕軍打消耗戰,最終戰敗的一定是燕軍。
朱棣明白這一點,因而為了不輸掉老本,他隻能兵行險招,一部人馬繞道偷襲李景隆的主陣。
他的目的是逼瞿能、平安後撤,迴援李景隆中軍,以便燕軍能夠擺脫與南軍的糾纏,重新獲得主動。
就在此時,正巧刮起了一股旋風,從燕軍的方向刮向李景隆的中軍方陣。
這個旋風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刮得漫天塵土,令人睜不開眼睛。
兩軍交戰的士兵不得不停下來,暫時拉開一些距離,放棄了近身搏殺。
嘎查一聲響,旋風好像吹斷了什麽東西。
旋風漸漸減弱,塵土漸漸少了,眾人再次睜開眼睛。
鄭海指向李景隆的中軍,大喊道:“李景隆敗了,他們的大旗倒了!”
朱棣也順著鄭海的手指看去,李景隆大軍中帥旗竟然倒地了。
“李景隆大軍敗了,他們的帥旗倒了!”鄭海再次大聲高唿。
反應過來的飛龍衛士兵也跟著高唿:“李景隆大軍敗了,他們的帥旗倒了!”
前來迎擊朱棣的南軍也發現帥旗倒了,南軍中的將士以為李景隆真的又偷偷撤兵了,頓時軍心大亂,不少士兵調轉馬頭就往迴跑。
“殺——!”朱棣大喊一聲,率領燕軍趁勢殺向李景隆的大營。
鄭海發現身邊的一些士兵羽箭還是滿的,有一些人還帶著火箭,急忙喊道:“快拿火箭射他們的大營與糧草!”
李景隆軍中的大火一起,火焰迎風而漲,大火不斷蔓延,黑煙彌漫。
前方的瞿能等人還在混戰,後軍的李景隆營帳卻火焰滔天,黑煙直上,南軍頓時大亂,向後撤退。
張玉、朱能、丘福等人發現南軍潰退,立即展開反撲,一路追殺南軍潰退的軍隊。
朱高煦在亂軍中斬殺了瞿能父子,郭英向西潰退。
李景隆再次帶著潰敗不成軍的殘兵南逃,退至德州。
戰馬的哀鳴聲再次傳來。
在擊退對手的瞬間,鄭海用餘光掃了一眼朱棣的戰馬。
隻見朱棣胯下的戰馬胸口正前方紮著羽箭,鮮血橫流,血肉模糊。
它已經跪倒在地,奄奄一息。
這已經是朱棣倒下的第三匹戰馬了!
朱棣帶領著鄭海等飛龍衛精騎兵,阻撓了瞿能與平安的偷襲,但寡不敵眾,傷亡很嚴重。
朱棣掩護了燕軍的後翼,幾千人牽製了瞿能的三萬騎兵,可謂獨當一麵,以少敵多。
可朱棣等人也麵臨著身陷重圍的危險,包圍他們的敵人騎兵越來越多。
他身上背的三個箭囊都已經射光了羽箭,手中的腰刀已經換了兩把。
朱棣帶領鄭海等人,且戰且退,退到河堤的陡坡旁。
瞿能舉刀,大聲喊道:“朱棣疲矣!瞿家軍,聽我號令,全力衝擊朱棣的護衛。”
“燕王疲矣,此時不擒拿燕賊,更待何時!兒郎們,隨我來,殺!”
瞿能見朱棣戰馬戰死,持刀帶人就往前衝,朝著朱棣殺過來。
南軍都督平安更狡猾,趁朱棣的親兵阻截瞿能之際,親自衝殺過來,直奔朱棣,直刺朱棣右手。
“看刀!”馬和大喝一聲,飛馬砍向平安。
平安見勢不妙,隻能半路收手,用鐵槍長矛格擋住馬和的一刀。
鐺!鐺鐺!
馬和上前纏住平安,連砍數刀,將平安避開。
“瞿鬱、瞿陶,你攔住他,為父這就將朱棣拿下!”
瞿能對身旁的兩個兒子一指,指向朱棣不遠處的鄭海。
咻——咻!
兩支羽箭一前一後,與鄭海擦身而過,其中一支羽箭幾乎射中鄭海的腦袋。
尾羽射過引起的氣流擾動,貼著鄭海的耳邊擦過,嚇得鄭海縮了縮脖子。
鄭海的三個箭囊也已經射光了,隻能持藤盾與腰刀被動防守。
羽箭過後,瞿鬱與瞿陶一前一後與鄭海對衝。
接著,三人短對兵相接,開始了馬上的近身搏殺。
鄭海以一敵二,瞿鬱和瞿陶都是瞿能的兒子,身上的功法很不錯。
鄭海無瑕分身,隻能與兩人來迴周旋。
燕王朱棣這時重新換了一匹戰馬,剛剛騎上馬背。
“朱棣,別跑!吃我一刀!”瞿能連砍幾名朱棣身邊的親兵,直接殺向朱棣。
瞿家軍在瞿能的帶領下,士氣正盛,連續斬殺河堤下的百餘名燕軍騎兵。
見勢不妙,朱棣調轉馬頭,驅趕著戰馬登上了較為陡峭的河堤。
策馬繞著河堤走,朱棣走走停停,不時迴頭查看瞿能的位置。
見瞿能來到河堤下,朱棣急中生智,立即調轉馬頭,重新朝向瞿能。
他高高揚起馬鞭,假裝向身後的河岸招手。
跟隨在瞿能身後的一名參將大聲提醒道:“瞿將軍,小心有詐!”
瞿能心中一驚,連忙拉住韁繩,停在河堤下,小心翼翼地查看朱棣的動靜。
不遠處的南軍都督平安也喊道:“瞿將軍,燕庶人素來狡詐,小心為妙!”
朱棣駐馬而立,右手持刀垂於一側,左手拿著馬鞭,高高舉起,似乎在向河岸邊某處示意。
他靜靜地坐在馬上,左手就這麽高高地舉著,遲遲沒有放下。
“將軍,他身後是不是有伏兵?”追隨瞿能左右的瞿家軍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瞿能猶豫了一下,收取腰刀,拿出弓箭,準備射朱棣一箭。
一名參將連忙勸說道:“將軍,別忘了陛下和大將軍的告誡,朱棣可不能死!否則,就算打敗燕軍,迴去我們也沒法交代!”
上前去,怕中了朱棣的伏兵;
不上前,想射朱棣一箭,一探究竟,又怕真射中了朱棣……
“哼!怕這怕那的,這算什麽打仗!”瞿能氣得不行,心中很窩火。
就在瞿能猶豫不決之時,朱棣側後真的出現了一支騎兵。
朱棣的兒子朱高煦發現朱棣被圍,繞道迴到燕軍後翼,前來營救。
轟隆隆,轟隆隆。
朱高煦趕來,為朱棣解了圍,雙方再次混戰在一起。
燕王朱棣再次脫離危險,受到燕軍的重重保護。
李景隆見瞿能與平安圍住朱棣,便派人前來支援。
兩軍依舊平分秋色,都沒有要後撤或者互相脫離的跡象。
朱棣將李景隆的重兵再次壓上來,十分氣憤。
“我軍若不進攻,敵人就不可能撤退。必須要狠狠地打擊敵人,讓他們感受到威脅,他們才會後撤!”
“燕軍的弟兄們,跟我一起偷襲李景隆,抄他的中軍!”朱棣大喊一聲,再次率軍出擊。
這次,朱棣也使用瞿能相同的戰術,攻擊敵人後翼,突擊敵人的主將。
李景隆大軍兵力眾多,朱棣的燕軍都陷在戰場上,被瞿能與平安等人分割,以少打多的陣地戰,燕軍明顯處於劣勢。
以快打慢的策略被平安破解後,朱棣率領的燕軍就顯露了困境,被李景隆的大軍分割包圍。
如果李景隆大軍不後撤,與燕軍打消耗戰,最終戰敗的一定是燕軍。
朱棣明白這一點,因而為了不輸掉老本,他隻能兵行險招,一部人馬繞道偷襲李景隆的主陣。
他的目的是逼瞿能、平安後撤,迴援李景隆中軍,以便燕軍能夠擺脫與南軍的糾纏,重新獲得主動。
就在此時,正巧刮起了一股旋風,從燕軍的方向刮向李景隆的中軍方陣。
這個旋風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刮得漫天塵土,令人睜不開眼睛。
兩軍交戰的士兵不得不停下來,暫時拉開一些距離,放棄了近身搏殺。
嘎查一聲響,旋風好像吹斷了什麽東西。
旋風漸漸減弱,塵土漸漸少了,眾人再次睜開眼睛。
鄭海指向李景隆的中軍,大喊道:“李景隆敗了,他們的大旗倒了!”
朱棣也順著鄭海的手指看去,李景隆大軍中帥旗竟然倒地了。
“李景隆大軍敗了,他們的帥旗倒了!”鄭海再次大聲高唿。
反應過來的飛龍衛士兵也跟著高唿:“李景隆大軍敗了,他們的帥旗倒了!”
前來迎擊朱棣的南軍也發現帥旗倒了,南軍中的將士以為李景隆真的又偷偷撤兵了,頓時軍心大亂,不少士兵調轉馬頭就往迴跑。
“殺——!”朱棣大喊一聲,率領燕軍趁勢殺向李景隆的大營。
鄭海發現身邊的一些士兵羽箭還是滿的,有一些人還帶著火箭,急忙喊道:“快拿火箭射他們的大營與糧草!”
李景隆軍中的大火一起,火焰迎風而漲,大火不斷蔓延,黑煙彌漫。
前方的瞿能等人還在混戰,後軍的李景隆營帳卻火焰滔天,黑煙直上,南軍頓時大亂,向後撤退。
張玉、朱能、丘福等人發現南軍潰退,立即展開反撲,一路追殺南軍潰退的軍隊。
朱高煦在亂軍中斬殺了瞿能父子,郭英向西潰退。
李景隆再次帶著潰敗不成軍的殘兵南逃,退至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