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今天這個日子,竟讓我這個百戶進宮當值!難道,傅友德的悲劇下場與我也有關係?”
聽完宮中太監的傳召,鄭海的腦海中波瀾起伏。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潁國公傅友德將在這一天畫上人生的驚歎號!
今天,朱元璋要在宮中舉辦一個大型宮廷宴會,邀請了朝中的文武大臣,而鄭海負責宴會的安保工作。
今天他要入宮,負責禦前護衛,就是給朱元璋當貼身保鏢。保護朱元璋的安全,並且隨時應付突發情況,比如,攔阻和擊殺刺客、替朱元璋擋刀等等。
當然,如果是朱元璋想殺人,那麽,鄭海等幾名禦前侍衛就是負責拿下要殺之人並負責行刑的狠角色。
鄭海穿上最華麗的錦衣衛飛魚服,穿上黑色皮靴,佩戴上禦賜的繡春刀。
他既激動又困惑,既興奮又好奇:“這場宴會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傅友德的死是突發事件導致的,還是老朱計劃中的?會不會,這就是一場鴻門宴呢?”
三年前,在大草原上,他就知道潁國公傅友德會有這麽一天。
他敢跟傅友德立下三年之約,是因為他知道,傅友德的人生會在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這一天結束。
但他沒想到,他會見證這一天的到來,更沒想到自己會直接參與其中。
今日,朝臣不上早朝,宮裏宮外都忙著籌備下午的宴會。
為了將禦前護衛的任務完成好,鄭海按照朝臣的路線,將進宮的線路走了一遍。
這是他第一次以朝臣進宮的角度觀察皇宮。以前他都是以錦衣衛的身份和令牌從偏門進,今天他走正門。
從皇宮的午門進,走過五龍橋,穿過奉天門,踏上空曠的石板廣場,麵前三層台基之上就是雄偉的奉天殿。
走上三層台基,一座寬約十一間房間的大型宮殿矗立身前。重疊的屋簷,金色的琉璃瓦,雙簷重脊很是氣派!
這是鄭海第一次從正麵認真地打量這座宮殿:雕梁畫棟,朱漆大門威嚴肅穆,描金雕花格窗精巧豪華。
走過幾道門才跨入殿中,寬敞的大廳,高大的立柱,最引人矚目的還是中間高台上的那把金色的龍椅。
這奉天殿就是所謂的金鑾殿,朱元璋即將在這裏宴請群臣。
太監和宮女們正在奉天殿的大廳中擺放座椅,布置宴會的各種擺設。
在奉天殿中溜達了一圈,四處查看了一下,時間便到下午了。
從奉天殿出來,鄭海走向西邊的武樓。
還沒走到武樓,就在奉天殿與武樓之間的走廊裏,鄭海遇到了一個熟人。
“鄭海,又是你!”
傅讓身著一身錦衣衛總旗服飾,一臉鬱悶地看著鄭海,臉上的表情仿佛在說一個詞:冤家路窄。
“參見鄭百戶!”
幾名錦衣衛侍衛向鄭海打招唿。
鄭海對於傅讓的無禮並不介意,反而是一臉笑容,客客氣氣道:“傅總旗,今日宴會,你是不是負責奉天殿大門的值守?”
“鄭海,你想咋樣?是我值守,又怎麽樣?”
“沒什麽,挺好的!”鄭海依舊是一臉笑容,笑得比平時更加燦爛。
“好狗不擋道,沒事你快把路讓開!”
傅讓對鄭海一點也不客氣,半點沒把官大兩級的鄭海當成上級,鼻孔朝天,眉毛上揚,很囂張!
鄭海往側麵走了一步,竟然真的給傅讓讓出了路。
這個舉動令傅讓與其他錦衣衛很驚訝,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他們都沒想到,百戶鄭海會給一個總旗讓路!
傅讓迴過神,臉上的驚訝隨即換成了得意,哈哈笑道:“鄭海,算你識趣!我們走!”
傅讓得意地瞟了鄭海一眼,大搖大擺地從鄭海身旁走過,一臉春風得意。
“等等!”
傅讓輕快地步伐還沒走遠,聽到鄭海的話,不由得一愣,迴頭瞪著鄭海:“我就知道,你沒安好心!鄭海,你到底想咋樣?”
鄭海看都不看傅讓的嘴臉,卻盯著傅讓腰間佩刀旁的一個紅色錦囊。
那個紅色錦囊上繡著一個“妙”字,隨著身體擺動,隱約可看到另一麵繡著的鴛鴦荷花圖案。
“你可以離開,但把錦囊留下!”
鄭海語氣平和,但臉上的笑容消失了,眼神犀利。
“這又不是你的錦囊,你憑什麽叫我留下?”傅讓一臉囂張,並不理會鄭海。
“憑什麽?就憑這個!”
鄭海動了。
隻見寒光一閃,刺啦一聲響。
傅讓與一眾侍衛都愣在原地。
誰都沒想到,鄭海說翻臉就翻臉,更沒想到,鄭海會在皇宮中公然拔刀。
哐當!
傅讓的腰間的佩刀掉落在石板上,與佩刀一起躺在地板上的,還有一隻錦囊。
刺啦又一聲響,鄭海的刀已經歸鞘。
傅讓默不作聲,眼睛狠狠瞪著鄭海。
眾錦衣衛張大了嘴巴,愣愣地看著鄭海。
鄭海伸出右手,手掌心朝上,輕輕往前一放。
見傅讓站在原地怒視鄭海,一名錦衣衛連忙上前,撿起地上的錦囊,送到鄭海手中。
“鄭百戶,您收好!”那錦衣衛小心翼翼地說了一聲,連忙退下。
鄭海收起錦囊,又恢複了笑臉,對傅讓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傅讓,好走,不送!希望下輩子,你別再遇到我。”
傅讓的臉紅紅的,兩腮氣得鼓鼓的。他硬是憋著,沒有再對鄭海發狠話。
撿起地上的腰刀,他想要掛迴腰間,這才發現係著腰刀的扣子已經被鄭海割掉,沒法再掛迴腰刀。
身邊的其他錦衣衛提醒道:“傅總旗,我們快走吧,宴會馬上快開始了。待會兒,陛下和大臣們就要前來了。”
“哼!”傅讓冷哼一聲,拿著腰刀,轉身離開。
還沒走幾步,他又迴頭瞪向鄭海,咬牙切齒道:“鄭海,你等著!總有一天,我會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給我等著!”
鄭海笑了笑,沒有迴答。
待傅讓走遠,鄭海自言自語道:“你怕是沒有機會了,下輩子,如果你還記得我,那再說吧。”
聽完宮中太監的傳召,鄭海的腦海中波瀾起伏。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潁國公傅友德將在這一天畫上人生的驚歎號!
今天,朱元璋要在宮中舉辦一個大型宮廷宴會,邀請了朝中的文武大臣,而鄭海負責宴會的安保工作。
今天他要入宮,負責禦前護衛,就是給朱元璋當貼身保鏢。保護朱元璋的安全,並且隨時應付突發情況,比如,攔阻和擊殺刺客、替朱元璋擋刀等等。
當然,如果是朱元璋想殺人,那麽,鄭海等幾名禦前侍衛就是負責拿下要殺之人並負責行刑的狠角色。
鄭海穿上最華麗的錦衣衛飛魚服,穿上黑色皮靴,佩戴上禦賜的繡春刀。
他既激動又困惑,既興奮又好奇:“這場宴會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傅友德的死是突發事件導致的,還是老朱計劃中的?會不會,這就是一場鴻門宴呢?”
三年前,在大草原上,他就知道潁國公傅友德會有這麽一天。
他敢跟傅友德立下三年之約,是因為他知道,傅友德的人生會在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這一天結束。
但他沒想到,他會見證這一天的到來,更沒想到自己會直接參與其中。
今日,朝臣不上早朝,宮裏宮外都忙著籌備下午的宴會。
為了將禦前護衛的任務完成好,鄭海按照朝臣的路線,將進宮的線路走了一遍。
這是他第一次以朝臣進宮的角度觀察皇宮。以前他都是以錦衣衛的身份和令牌從偏門進,今天他走正門。
從皇宮的午門進,走過五龍橋,穿過奉天門,踏上空曠的石板廣場,麵前三層台基之上就是雄偉的奉天殿。
走上三層台基,一座寬約十一間房間的大型宮殿矗立身前。重疊的屋簷,金色的琉璃瓦,雙簷重脊很是氣派!
這是鄭海第一次從正麵認真地打量這座宮殿:雕梁畫棟,朱漆大門威嚴肅穆,描金雕花格窗精巧豪華。
走過幾道門才跨入殿中,寬敞的大廳,高大的立柱,最引人矚目的還是中間高台上的那把金色的龍椅。
這奉天殿就是所謂的金鑾殿,朱元璋即將在這裏宴請群臣。
太監和宮女們正在奉天殿的大廳中擺放座椅,布置宴會的各種擺設。
在奉天殿中溜達了一圈,四處查看了一下,時間便到下午了。
從奉天殿出來,鄭海走向西邊的武樓。
還沒走到武樓,就在奉天殿與武樓之間的走廊裏,鄭海遇到了一個熟人。
“鄭海,又是你!”
傅讓身著一身錦衣衛總旗服飾,一臉鬱悶地看著鄭海,臉上的表情仿佛在說一個詞:冤家路窄。
“參見鄭百戶!”
幾名錦衣衛侍衛向鄭海打招唿。
鄭海對於傅讓的無禮並不介意,反而是一臉笑容,客客氣氣道:“傅總旗,今日宴會,你是不是負責奉天殿大門的值守?”
“鄭海,你想咋樣?是我值守,又怎麽樣?”
“沒什麽,挺好的!”鄭海依舊是一臉笑容,笑得比平時更加燦爛。
“好狗不擋道,沒事你快把路讓開!”
傅讓對鄭海一點也不客氣,半點沒把官大兩級的鄭海當成上級,鼻孔朝天,眉毛上揚,很囂張!
鄭海往側麵走了一步,竟然真的給傅讓讓出了路。
這個舉動令傅讓與其他錦衣衛很驚訝,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他們都沒想到,百戶鄭海會給一個總旗讓路!
傅讓迴過神,臉上的驚訝隨即換成了得意,哈哈笑道:“鄭海,算你識趣!我們走!”
傅讓得意地瞟了鄭海一眼,大搖大擺地從鄭海身旁走過,一臉春風得意。
“等等!”
傅讓輕快地步伐還沒走遠,聽到鄭海的話,不由得一愣,迴頭瞪著鄭海:“我就知道,你沒安好心!鄭海,你到底想咋樣?”
鄭海看都不看傅讓的嘴臉,卻盯著傅讓腰間佩刀旁的一個紅色錦囊。
那個紅色錦囊上繡著一個“妙”字,隨著身體擺動,隱約可看到另一麵繡著的鴛鴦荷花圖案。
“你可以離開,但把錦囊留下!”
鄭海語氣平和,但臉上的笑容消失了,眼神犀利。
“這又不是你的錦囊,你憑什麽叫我留下?”傅讓一臉囂張,並不理會鄭海。
“憑什麽?就憑這個!”
鄭海動了。
隻見寒光一閃,刺啦一聲響。
傅讓與一眾侍衛都愣在原地。
誰都沒想到,鄭海說翻臉就翻臉,更沒想到,鄭海會在皇宮中公然拔刀。
哐當!
傅讓的腰間的佩刀掉落在石板上,與佩刀一起躺在地板上的,還有一隻錦囊。
刺啦又一聲響,鄭海的刀已經歸鞘。
傅讓默不作聲,眼睛狠狠瞪著鄭海。
眾錦衣衛張大了嘴巴,愣愣地看著鄭海。
鄭海伸出右手,手掌心朝上,輕輕往前一放。
見傅讓站在原地怒視鄭海,一名錦衣衛連忙上前,撿起地上的錦囊,送到鄭海手中。
“鄭百戶,您收好!”那錦衣衛小心翼翼地說了一聲,連忙退下。
鄭海收起錦囊,又恢複了笑臉,對傅讓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傅讓,好走,不送!希望下輩子,你別再遇到我。”
傅讓的臉紅紅的,兩腮氣得鼓鼓的。他硬是憋著,沒有再對鄭海發狠話。
撿起地上的腰刀,他想要掛迴腰間,這才發現係著腰刀的扣子已經被鄭海割掉,沒法再掛迴腰刀。
身邊的其他錦衣衛提醒道:“傅總旗,我們快走吧,宴會馬上快開始了。待會兒,陛下和大臣們就要前來了。”
“哼!”傅讓冷哼一聲,拿著腰刀,轉身離開。
還沒走幾步,他又迴頭瞪向鄭海,咬牙切齒道:“鄭海,你等著!總有一天,我會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給我等著!”
鄭海笑了笑,沒有迴答。
待傅讓走遠,鄭海自言自語道:“你怕是沒有機會了,下輩子,如果你還記得我,那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