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武英殿中,朱元璋正批閱奏折,神情嚴肅。
殿中一片安靜,隻見香薰嫋嫋,一縷縷白煙在香爐中升起。
兩名錦衣衛站在殿內不敢吭聲,殿中的太監也靜靜地候著。
“蔣瓛、鄭海,你們這次辦的不錯!”
朱元璋將手中的奏折往桌子上一丟,抬眼看向殿中的兩名錦衣衛。
“朕,想要你們想一個萬全之策。好讓朕能夠一鍋端了藍黨,除掉這個禍端。”
蔣瓛叩首:“陛下,藍玉府上有免死鐵券,我們錦衣衛不能無故將他緝拿。除非是他造反作亂......”
“朕當初賜予他們免死鐵卷,是為了獎勵他們為大明做出的貢獻。可他們呢,一個個作惡多端,違反亂紀,成了大明的大蛀蟲!朕對他們一忍再忍,結果呢,他們變本加厲,真是寒了朕的心......”
朱元璋說得頭頭是道,慷慨激昂。
鄭海瞄了一眼老朱,心中戚戚:這真是伴君如伴虎,老朱怎麽說他自己都是對的!真是應了那句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假如太子朱標沒有病逝,那麽老朱肯定不會動藍玉。
藍玉是太子的舅父,又是太子的忠臣。藍玉等武將是太子朱標組建武人集團的重要班底,是軍事力量的中堅。
然而,太子朱標病逝了,皇太孫朱允炆比朱標更文弱,更無法彈壓這些老臣、權臣。
老朱深知皇太孫年幼,在朝中沒有自己的勢力,沒有威信,難以彈壓朝中的舊臣。
因此,他想方設法為朱允炆鋪路。
老朱分別加封馮勝、傅友德和藍玉為皇太孫太師、太保、太傅,目的就是為了將他們團結在朱允炆的周圍,為朱允炆日後繼承皇位打下基礎。
可是,藍玉偏偏不識趣,竟敢在私下裏表達不滿。
老朱這下就更不放心了。
他老人家還在世,這些舊臣、權臣就開始蠢蠢欲動了。
假如他駕崩了呢,那文弱仁慈的皇太孫,又如何鎮得住這些老臣。
老朱對一些人早就有不滿了,比如暴虐的秦王朱樉。要不是為了太子朱標,他早就對這些人動手了。
而藍玉也是老朱很不滿的人之一。
藍玉屢屢出言不遜,好幾次在皇宮宴會上就口出狂言,不把老朱的話放在心裏,一次次觸碰老朱的逆鱗。
沒有了太子朱標的枷鎖,朱元璋這頭老虎會毫無顧忌的殺人。第一個拿來祭刀的就是藍玉。
“鄭海,你說該怎麽辦吧?朕想聽聽你的見解,你有什麽新奇的看法?”
朱元璋見鄭海站在發愣,轉向鄭海詢問鄭海的看法。
鄭海轉臉去看蔣瓛,蔣瓛沒有任何表示,似乎與他無關一般。
“臣同意蔣指揮使的看法,臣別無他法。”鄭海抱拳答複。
朱元璋盯著鄭海看了一會,生氣道:“如果,朕一定要治他的罪呢?”
蔣瓛單膝跪地,抱拳道:“臣,一切聽陛下安排!”
鄭海見蔣瓛如此,也跟著單膝跪地,附和著。
“鄭海,你說,朕該如何處置這種逆臣?”
朱元璋揪著鄭海不放。或許,前幾次鄭海表現出來的非同凡響的思維與想法,讓朱元璋對鄭海抱有不一樣的期待。
“臣......”
“朕要你,給朕想辦法,朕可不希望,聽到任何推脫之詞!你可想好了?”
還沒等鄭海迴答,朱元璋就將鄭海的後路給堵死了。
在朱元璋麵前說大實話還容易撞刀刃上,但又不能說謊話,老朱的暴脾氣一上來那就麻煩了。
鄭海有些頭大,硬著頭皮道:“臣,臣以為,想要他滅亡,必先讓其瘋狂。”
朱元璋眉毛一動,眼睛上揚,摸著花白的胡須,陷入了沉思。
見到朱元璋沉默,鄭海沒有繼續說,等待朱元璋的下一步指示。
鄭海瞟了一眼一旁的蔣瓛,蔣瓛對鄭海微微一笑,並不做其他表示。
武英殿內,靜悄悄。
“朕,下個月初,要籍田,你們知道該怎麽做了嗎?”
朱元璋眼神深邃,看向錦衣衛指揮使蔣瓛。
鄭海有些困惑,看向蔣瓛。隻見蔣瓛一臉了然,抱拳道:“臣,明白,請陛下放心!”
蔣瓛看了鄭海一眼,眼神中有些興奮,再次對朱元璋抱拳道:“臣,這就著手準備,若陛下無事,臣告退!”
正當鄭海要跟著下去,朱元璋卻看向鄭海,說道:“鄭海,朕聽說你與潁國公之子傅讓不和......”
“臣,臣......”
鄭海額頭上冒汗,還沒等鄭海解釋,朱元璋又道:“朕知道,傅讓的官階比你高。但你不必擔心,隻要這次你好好表現。下次,朕便升你為總旗!”
鄭海還以為朱元璋要為潁國公與傅讓出頭,要訓斥他,結果卻是要給他站台。這令鄭海有些受寵若驚,更確切地說是驚訝。
鄭海連忙抱拳道:“謝陛下,臣一定盡心竭力,為陛下分憂解難。”
朱元璋滿意地笑了笑,對蔣瓛和鄭海揮了揮手,示意兩人可以退下了。
錦衣衛北鎮撫司內,總旗馮致遠再次來到大牢裏,兩名牢頭正在悠閑地喝茶。
馮致遠提著一壺酒和兩個油紙包,走向牢頭白鴻飛與馬常。
“兩位兄弟,上次多謝二位替兄弟我解圍,幫我解開與鄭海的矛盾。今天,兄弟特地為你們買了酒肉。”
馮致遠說著,將酒壺放在桌上,解開油紙包,裏麵包裹得是兩隻切好的火燒鴨。
“你這鴨子是不是一品鴨?”白鴻飛指著桌上的鴨肉問道。
“當然了!小弟當然知道,白兄的喜歡,特意跑到白氏一品鴨買的。”馮致遠看向不說話的瘦子馬常,又道:“馬兄弟,這份是你的。”
白鴻飛抓起一個醬紅色的火燒鴨鴨腿,在鼻子前聞了聞:“嗯,是這味道,很正宗!不過,我更懷念上次與鄭兄弟烤的那頓烤肉。我都沒想到,鄭兄弟對吃的也那麽有研究,他確實是多才多藝!”
“對了,兩位兄弟是怎麽知道鄭兄弟的身份的?你們見過他身上的令牌嗎?”馮致遠一邊給兩人倒酒,一邊詢問。
馬常瞪了馮致遠一眼:“你沒注意到他身上的佩刀嗎?那可是繡春刀!”
“啊?這個我真沒注意!”馮致遠將一碗酒遞給馬常。
白鴻飛放下鴨腿骨頭,擦了擦嘴角的油水,說道:“你有所不知,之前我們就認識他了。上一次是宋千戶將他關進牢裏的......”
“啊?這又是怎麽一迴事?”馮致遠又是一驚,顯然不知道這件事。
較少說話的馬常,喝了一口酒,透露道:“告訴你吧,他是蔣大人的人。據說,早在兩年前,蔣大人就有意招納他了。”
“真的?”馮致遠又是一驚,同時暗暗慶幸道:“還好我沒有把他怎麽樣......”
“嗬嗬!就你還想把他怎麽樣?”大胖子白鴻飛笑著道:“我告訴你,你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我見過他殺人的手法,老辣,兇狠!那小子要是到牢裏來,老子一定將行刑的拿到本事傳給他......”
“得了吧,你別做夢了!”喝了酒的瘦子馬常,話變得多了起來:“他可是蔣大人看中的人,這才入錦衣衛幾天,就已經升了小旗官了。他非池中之物,更不可能待在牢房裏......”
胖子白鴻飛搖著頭,說道:“可惜了!這錦衣衛少了一個刑訊高手,實在可惜!”
一旁的馮致遠一臉驚訝,嘴巴張得大大的,一直往碗裏倒酒,竟忘了酒已經滿了,溢了出來。
“馮耳朵,你怎麽倒酒的!還不停下來......”
殿中一片安靜,隻見香薰嫋嫋,一縷縷白煙在香爐中升起。
兩名錦衣衛站在殿內不敢吭聲,殿中的太監也靜靜地候著。
“蔣瓛、鄭海,你們這次辦的不錯!”
朱元璋將手中的奏折往桌子上一丟,抬眼看向殿中的兩名錦衣衛。
“朕,想要你們想一個萬全之策。好讓朕能夠一鍋端了藍黨,除掉這個禍端。”
蔣瓛叩首:“陛下,藍玉府上有免死鐵券,我們錦衣衛不能無故將他緝拿。除非是他造反作亂......”
“朕當初賜予他們免死鐵卷,是為了獎勵他們為大明做出的貢獻。可他們呢,一個個作惡多端,違反亂紀,成了大明的大蛀蟲!朕對他們一忍再忍,結果呢,他們變本加厲,真是寒了朕的心......”
朱元璋說得頭頭是道,慷慨激昂。
鄭海瞄了一眼老朱,心中戚戚:這真是伴君如伴虎,老朱怎麽說他自己都是對的!真是應了那句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假如太子朱標沒有病逝,那麽老朱肯定不會動藍玉。
藍玉是太子的舅父,又是太子的忠臣。藍玉等武將是太子朱標組建武人集團的重要班底,是軍事力量的中堅。
然而,太子朱標病逝了,皇太孫朱允炆比朱標更文弱,更無法彈壓這些老臣、權臣。
老朱深知皇太孫年幼,在朝中沒有自己的勢力,沒有威信,難以彈壓朝中的舊臣。
因此,他想方設法為朱允炆鋪路。
老朱分別加封馮勝、傅友德和藍玉為皇太孫太師、太保、太傅,目的就是為了將他們團結在朱允炆的周圍,為朱允炆日後繼承皇位打下基礎。
可是,藍玉偏偏不識趣,竟敢在私下裏表達不滿。
老朱這下就更不放心了。
他老人家還在世,這些舊臣、權臣就開始蠢蠢欲動了。
假如他駕崩了呢,那文弱仁慈的皇太孫,又如何鎮得住這些老臣。
老朱對一些人早就有不滿了,比如暴虐的秦王朱樉。要不是為了太子朱標,他早就對這些人動手了。
而藍玉也是老朱很不滿的人之一。
藍玉屢屢出言不遜,好幾次在皇宮宴會上就口出狂言,不把老朱的話放在心裏,一次次觸碰老朱的逆鱗。
沒有了太子朱標的枷鎖,朱元璋這頭老虎會毫無顧忌的殺人。第一個拿來祭刀的就是藍玉。
“鄭海,你說該怎麽辦吧?朕想聽聽你的見解,你有什麽新奇的看法?”
朱元璋見鄭海站在發愣,轉向鄭海詢問鄭海的看法。
鄭海轉臉去看蔣瓛,蔣瓛沒有任何表示,似乎與他無關一般。
“臣同意蔣指揮使的看法,臣別無他法。”鄭海抱拳答複。
朱元璋盯著鄭海看了一會,生氣道:“如果,朕一定要治他的罪呢?”
蔣瓛單膝跪地,抱拳道:“臣,一切聽陛下安排!”
鄭海見蔣瓛如此,也跟著單膝跪地,附和著。
“鄭海,你說,朕該如何處置這種逆臣?”
朱元璋揪著鄭海不放。或許,前幾次鄭海表現出來的非同凡響的思維與想法,讓朱元璋對鄭海抱有不一樣的期待。
“臣......”
“朕要你,給朕想辦法,朕可不希望,聽到任何推脫之詞!你可想好了?”
還沒等鄭海迴答,朱元璋就將鄭海的後路給堵死了。
在朱元璋麵前說大實話還容易撞刀刃上,但又不能說謊話,老朱的暴脾氣一上來那就麻煩了。
鄭海有些頭大,硬著頭皮道:“臣,臣以為,想要他滅亡,必先讓其瘋狂。”
朱元璋眉毛一動,眼睛上揚,摸著花白的胡須,陷入了沉思。
見到朱元璋沉默,鄭海沒有繼續說,等待朱元璋的下一步指示。
鄭海瞟了一眼一旁的蔣瓛,蔣瓛對鄭海微微一笑,並不做其他表示。
武英殿內,靜悄悄。
“朕,下個月初,要籍田,你們知道該怎麽做了嗎?”
朱元璋眼神深邃,看向錦衣衛指揮使蔣瓛。
鄭海有些困惑,看向蔣瓛。隻見蔣瓛一臉了然,抱拳道:“臣,明白,請陛下放心!”
蔣瓛看了鄭海一眼,眼神中有些興奮,再次對朱元璋抱拳道:“臣,這就著手準備,若陛下無事,臣告退!”
正當鄭海要跟著下去,朱元璋卻看向鄭海,說道:“鄭海,朕聽說你與潁國公之子傅讓不和......”
“臣,臣......”
鄭海額頭上冒汗,還沒等鄭海解釋,朱元璋又道:“朕知道,傅讓的官階比你高。但你不必擔心,隻要這次你好好表現。下次,朕便升你為總旗!”
鄭海還以為朱元璋要為潁國公與傅讓出頭,要訓斥他,結果卻是要給他站台。這令鄭海有些受寵若驚,更確切地說是驚訝。
鄭海連忙抱拳道:“謝陛下,臣一定盡心竭力,為陛下分憂解難。”
朱元璋滿意地笑了笑,對蔣瓛和鄭海揮了揮手,示意兩人可以退下了。
錦衣衛北鎮撫司內,總旗馮致遠再次來到大牢裏,兩名牢頭正在悠閑地喝茶。
馮致遠提著一壺酒和兩個油紙包,走向牢頭白鴻飛與馬常。
“兩位兄弟,上次多謝二位替兄弟我解圍,幫我解開與鄭海的矛盾。今天,兄弟特地為你們買了酒肉。”
馮致遠說著,將酒壺放在桌上,解開油紙包,裏麵包裹得是兩隻切好的火燒鴨。
“你這鴨子是不是一品鴨?”白鴻飛指著桌上的鴨肉問道。
“當然了!小弟當然知道,白兄的喜歡,特意跑到白氏一品鴨買的。”馮致遠看向不說話的瘦子馬常,又道:“馬兄弟,這份是你的。”
白鴻飛抓起一個醬紅色的火燒鴨鴨腿,在鼻子前聞了聞:“嗯,是這味道,很正宗!不過,我更懷念上次與鄭兄弟烤的那頓烤肉。我都沒想到,鄭兄弟對吃的也那麽有研究,他確實是多才多藝!”
“對了,兩位兄弟是怎麽知道鄭兄弟的身份的?你們見過他身上的令牌嗎?”馮致遠一邊給兩人倒酒,一邊詢問。
馬常瞪了馮致遠一眼:“你沒注意到他身上的佩刀嗎?那可是繡春刀!”
“啊?這個我真沒注意!”馮致遠將一碗酒遞給馬常。
白鴻飛放下鴨腿骨頭,擦了擦嘴角的油水,說道:“你有所不知,之前我們就認識他了。上一次是宋千戶將他關進牢裏的......”
“啊?這又是怎麽一迴事?”馮致遠又是一驚,顯然不知道這件事。
較少說話的馬常,喝了一口酒,透露道:“告訴你吧,他是蔣大人的人。據說,早在兩年前,蔣大人就有意招納他了。”
“真的?”馮致遠又是一驚,同時暗暗慶幸道:“還好我沒有把他怎麽樣......”
“嗬嗬!就你還想把他怎麽樣?”大胖子白鴻飛笑著道:“我告訴你,你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我見過他殺人的手法,老辣,兇狠!那小子要是到牢裏來,老子一定將行刑的拿到本事傳給他......”
“得了吧,你別做夢了!”喝了酒的瘦子馬常,話變得多了起來:“他可是蔣大人看中的人,這才入錦衣衛幾天,就已經升了小旗官了。他非池中之物,更不可能待在牢房裏......”
胖子白鴻飛搖著頭,說道:“可惜了!這錦衣衛少了一個刑訊高手,實在可惜!”
一旁的馮致遠一臉驚訝,嘴巴張得大大的,一直往碗裏倒酒,竟忘了酒已經滿了,溢了出來。
“馮耳朵,你怎麽倒酒的!還不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