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平鞭策
亂世烽煙:大石山房正說五代十國 作者:大石山房主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69章 平鞭策
後周皇帝柴榮撤軍迴去,然後開始整頓隊伍,調整各地的將領,處理國家政務,夏州節度使李彝興鬧情緒,被柴榮派人去教訓了一頓,也認了錯道了歉。
柴榮一看,你們都不鬧了,於是就下詔,請大臣們都多多為國家獻言獻策。邊疆的一位守將,名字叫張藏英,他就上書給皇帝,說是深州、冀州二州交界的那個地方有一條葫蘆河,有好幾百裏長,應該把它挖深一點,這樣就可以阻擋胡人南下,這種以人力改造環境,利用天險進行防守,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事半而功倍。
葫蘆河以北,直到河北省雄縣的瓦橋關,那都是一馬平川,遼國人的輕裝騎兵隻要渡過了葫蘆河,周朝這邊就沒什麽天險可守了,所以葫蘆河就成了後周北邊的第一道防線。這個情況主要是石敬瑭造成的,就是因為他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人。後來的史學家對此很有爭議,很多人都不願意把後晉稱為一個正式中原政權,他們認為這是個偽政權,大家心裏有恨嘛。就因為石敬瑭,多少北方的老百姓都死在了契丹人的屠刀之下。所以啊,這石敬瑭背負了千載罵名,
柴榮看了張藏英的奏表,就派許州節度使王彥超和曹州節度使韓通征調民夫士兵,去挖掘葫蘆河的河道。同時又讓出主意的這個張藏英畫張圖,再寫上文字說明,詳細匯報一下情況。張藏英接到聖旨,就把地形要害都畫的清清楚楚,然後申請入朝,好當麵向皇帝說明,他還說,等到葫蘆河的工程結束以後,應該在河岸大堰的口上,修築一座城池,設置壁壘,然後在這駐軍,平時沒事的時候大夥可以種種地,自給自足,有事了拿起武器立刻就可以參戰,他自己願意作為這裏的統帥,率領這支部隊。柴榮聽了以後非常高興,說:“你對那一帶的地形地勢如此熟悉,又經過了細心的設計規劃,一定能為朕控禦邊疆。朕答應你的請求了,你可以立刻去調度,別辜負了我對你的期望!”
張藏英拜辭了皇帝,就迴去了,用了一個多月時間,招募了一千多人,一個個都是年輕力壯、身手矯健的小夥子。
遼國皇帝耶律璟聽說後周在堰口修建城池,他就派兵來搶。王彥超和韓通立刻帶兵分頭抵禦,遼軍始終難以得手。但是那些遼兵忽來忽去的,行止無常。每次周軍一出動,他們就跑了,周軍撤走以後,他們就又來了,害得王彥超和韓通這倆人日夜防備,寢食不安。那些挖河修城的民夫也都驚惶得很,一會開工,一會停工。
這時候張藏英也已經招募齊了兵丁,來到了大堰口,和王彥超、韓通會和,他們在一起商量,說這些遼軍老是來騷擾,讓你幹不了活,討厭的很,你想跟他好好打一仗吧,他又老跟你兜圈子,這可如何是好呢?幾個人商量來商量去,最後張藏英說,他打算自己作為前鋒,讓王彥超和韓通作為他的後應,去跟遼軍殺個痛快,讓這些遼兵以後不敢再來。
張藏英就帶著這些士卒們前去攻擊遼軍,他招募的這些周軍士卒個個都驍勇異常,遼兵不是對手,就潰散了。張藏英自己挺著長矛,左旋右舞,勇猛異常,遼兵是當者立斃,王彥超和韓通從後邊追上來,也殺死了無數的遼兵,剩下幾個跑得快的,抱頭鼠竄,不知跑到哪去了。張藏英追了二十裏地,已經看不見遼兵了,這才退迴去。
這下遼兵再也不敢來了,於是葫蘆河工程得以順利進行,很快就挖好了,大堰口的城池也竣工了。王彥超和韓通就都迴到了各自的鎮所,隻留下張藏英在這鎮守城寨,就足以抵製遼兵了。後周朝廷把原來大堰口的“堰”字改成了宴席的“宴”字,把在那駐守的這支部隊命名為靜安軍,就任命張藏英為靜安軍節度使。
柴榮的改革給很多年輕人打開了一條上升渠道,像這個張藏英就是。其中也包括趙匡胤。一個國家政治不發生變化,持續的越久,就越像一個老人,顯得暮氣沉沉,比如像唐朝,剛開始的時候生機勃發。這個世界從人到國家,都蘊含著同樣的道理,這就是天道。
張藏英這個人也是相當的傳奇。他是涿州人,自稱是唐朝宰相張嘉貞的後人,張藏英十七歲的時候,他全族人被一個叫孫居道的強盜給殺光了,隻有張藏英一個人僥幸活了下來,從那以後,他就一直在尋找機會,要給死去的親人報仇,後來他在幽州遇到了孫居道,就拿刀去殺孫居道,結果孫居道沒死,張藏英自己倒被官府給抓了。
當時的幽州節度使是趙德鈞,他覺得張藏英這個人是條漢子,不但沒殺他,還讓他在自己手下當了親隨。後來張藏英逐步當了軍官。同時他還一直在打聽孫居道的下落。
還別說,孫居道的行蹤還真讓他給打聽到了,說那家夥現在逃到了關南,於是張藏英就請求去做關南都巡檢使,他到任以後,就找到孫居道,偷偷把他打昏,弄到了自己家裏,安放好父母的靈位,把孫居道給剮了,然後去自首。官府上報以後,把他釋放了,所以當地人都叫他“報仇張孝子”。
後周皇帝柴榮打敗了後漢,又趕走了遼兵,就開始想要西征南討,統一中國了。他招來了範質、王溥、李穀各位宰相,還有樞密使鄭仁誨等人,對他們說:“我看曆代君臣,想要天下太平,實在是很不容易的。唐、晉兩朝失德,天下就更亂了。”他說的這個唐晉兩朝,當然指的是李存勖建立的後唐和石敬瑭建立的後晉了。他還說:那些悍臣叛將,仍然還割據四方。我太祖皇帝平定了中原和兩河地區,算是穩定下來了,現在吳、蜀、幽、並還沒有平複。我日夜籌思,也沒什麽良策。我想大臣們應該是很有智慧的,我想請大家獻計獻策,暢所欲言,如果有好的辦法,我一定會采納施行,你們各位覺得怎麽樣?”
範質、王溥等人都說好,於是詔翰林學士承旨徐台符以下二十多人,讓他們每個人各寫兩篇文章,一篇是《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就是說說該如何做一個好的皇帝,和一個好的國家幹部;另一篇是《平邊策》,就是讓大夥都說說,怎麽樣才能平定四方。徐台符等人得了這兩個題目,就開始寫了。大夥一個個有的皺著眉頭,煞費苦心,有的下筆成文,才思敏捷。從辰時到未時,陸續都寫成了,先後繳了卷。柴榮一篇篇地認真研讀,發現多半都是說些大道理,喊些空洞的口號,把孔子“修文德,來遠人”這兩句話,發揮一番,敷衍成一片文章,根本就不實用。隻有給事中竇儀和中書舍人楊昭儉說應該出兵江淮,這一點很符合柴榮的心意。還有一篇雄文,乃是刑部郎中王樸所作。
王樸在文章中寫道:
據我所知,唐朝失道,所以丟掉了吳蜀,晉朝失道,因此丟掉了幽州和並州,總結他們丟掉這些地方的原因,就能知道平定這些地方的辦法。那時候君主昏聵,政治混亂,士兵驕橫,百姓困頓,朝中有很多奸臣,外鎮紛紛叛亂,那些犯了小錯的,不去製止就會發展成大錯,犯了大錯的不懲罰,他們就敢叛亂,所以天下離心,也沒人願意為國家效力。吳、蜀、幽州、並州都是乘著朝廷混亂,紛紛獨立分裂出去的,要平定它們,就要反思唐晉兩朝的過失。要用賢臣用能臣,賞罰分明,才能讓大家同心同德,盡心盡力。除此之外,還要節儉開支,減免租稅,讓國家人民都富裕起來。等倉庫裏的糧食滿了,武器都準備好了,人才也選拔培訓好了,其他國家的老百姓知道了我們的國家如此富強,人民如此安定,那麽那些人民就願意向我們報告他們那邊的情況,甚至願意做我們的向導,那的人民和我們這的人民心念相同,那就是與天意相同了。
與天意相同了,就沒有什麽事是做不成的,至於攻取之道嘛,應該從容易簡單的開始。如今容易對付的就是吳地,這指的就是南唐了。吳地東至大海,南至長江,橫跨兩千裏。咱們就從它防守薄弱的地方下手,他防守西邊,咱們就進攻東邊,他防守東邊,咱們馬上迴頭進攻西邊,讓他疲於奔命。他們這麽一奔走起來,弱點就會暴露出來,然後咱們攻虛擊弱,就能所向無前。南人怯懦,知道我們的部隊前來進攻,必然會派大部隊來迎戰,征兵征得多了,軍費開支就大,國庫就會空虛,老百姓就會跟著吃苦。他征兵少了,那我軍就可以趁虛而入,那樣一來,江北各州就是我們的了。拿下了江北,這裏的老百姓也可以加入我軍,那麽江南也就不難平定了。這樣花的力氣又小,收效又大。
拿下了吳地,廣西廣東就是我們的臣子了,四川嘛,一封信就可以把他召來,如果他不來,那咱們四麵進兵,席卷而至,蜀地就可以平定了。平定了吳、蜀,幽州也會望風而降。隻有並州,都是些必死之寇,必須以強兵攻之。其實他們從高平戰敗之後,已經無力再戰了,所以也不足為患,可以最後再動它。
如今我朝兵力精練,武器裝備充足,臣子知法,眾將用命,一年之後就可以平定邊疆了。臣一介書生,不足以談論國家大事,至於不識大體,不合機變之處,請陛下原諒。
這位王樸跟隨柴榮多年了,以前柴榮做節度使的時候,他就是柴榮的長書記,現在柴榮看了他這篇文章,大加讚賞,就召他入宮,跟他談論國事。王樸談論風生,柴榮聽得擊節叫好,立刻任命王樸為左諫議大夫。不久又讓他管理開封府,等於是做了首都市長了。
另外兩篇文章的作者竇儀、楊昭儉也都升了官,竇儀擔任禮部侍郎,楊昭儉擔任禦史中丞。然後,柴榮就準備采用聲西擊東的策略,先用小部隊去進攻蜀地,再派大部隊進攻南唐。
著名學者金綱對王樸的評價很高,稱他為上輔之器,劉承佑大開殺戒,楊邠被滅族,他門下的人基本都遭到不同程度的處罰,而王樸例外。王樸在關鍵時候能明哲保身,這是一種智慧。在國家無道之時,儒學主張是“卷而懷之”“獨善其身”。但是在國家興起之時,儒學主張“行道、擔道,生死以之。”王樸是具有這樣智慧的人。
...........
知識卡片:
公元955年,後周的大將劉詞去世了,享年六十五歲。
劉詞是一員猛將,北宋的時候有一本書,叫《十七史百將傳》,五代十國時期被收錄其中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劉郇,還有一個就是劉詞。由於曆史變遷,我們現在慢慢的把他給忘了。
劉詞在後梁的時候是楊師厚的部將,楊師厚組建了銀槍效節都,當時劉詞就在這支部隊裏,我們也可以說他是兵王。他在後唐的時候命運不濟,一直在底層軍官裏麵混。一直到了後晉,劉詞才得到了重用,在一次次的戰爭中嶄露頭角,在討伐杜重威叛亂中立了大功,從那以後他就被提升到了重要的位置。在郭威平叛的時候,他攻打李守貞,衝鋒在前,勢不可擋,那真是一員悍將。柴榮討伐北漢,劉詞作為最後一支援軍,雖然來的晚了一些,但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劉詞特別值得稱讚的一點,是他身上沒有軍閥個性,他當節度使的時候不實行苛政,不擾民,任用賢士,後來北宋的開國功臣趙普和楚昭輔都是他過去給招來的。
劉詞還有個優點,就是不忘本。我們有一個成語叫“被甲枕戈”,形容時刻不放鬆警惕,這個成語就出自於劉詞。他不管什麽時候都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名武將。他在當地方官期間,經常睡覺的時候還穿著鎧甲,頭枕著武器。他這個行為很奇怪,這樣睡覺肯定不舒服,有人就問他為什麽要這麽做,他迴答說:“我以此取富貴,豈可一日輒忘之?且人情易習,若一墮其筋力,有事何以報國!”我們聽聽,這話說的多好,我因為打仗勇敢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我不能忘了我是個戰士。後麵這個“人情易習”說的更好,意思就是說,我們很容易受環境影響,改變自己的初衷。如果我不時時警惕,經常訓練自己,國家出事了拿什麽報國。這就讓我想起了一個電視劇,許三多,雖然固執,雖然憨,但是非常感人。現在的人身上就缺乏這種最質樸的東西。
後周皇帝柴榮撤軍迴去,然後開始整頓隊伍,調整各地的將領,處理國家政務,夏州節度使李彝興鬧情緒,被柴榮派人去教訓了一頓,也認了錯道了歉。
柴榮一看,你們都不鬧了,於是就下詔,請大臣們都多多為國家獻言獻策。邊疆的一位守將,名字叫張藏英,他就上書給皇帝,說是深州、冀州二州交界的那個地方有一條葫蘆河,有好幾百裏長,應該把它挖深一點,這樣就可以阻擋胡人南下,這種以人力改造環境,利用天險進行防守,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事半而功倍。
葫蘆河以北,直到河北省雄縣的瓦橋關,那都是一馬平川,遼國人的輕裝騎兵隻要渡過了葫蘆河,周朝這邊就沒什麽天險可守了,所以葫蘆河就成了後周北邊的第一道防線。這個情況主要是石敬瑭造成的,就是因為他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人。後來的史學家對此很有爭議,很多人都不願意把後晉稱為一個正式中原政權,他們認為這是個偽政權,大家心裏有恨嘛。就因為石敬瑭,多少北方的老百姓都死在了契丹人的屠刀之下。所以啊,這石敬瑭背負了千載罵名,
柴榮看了張藏英的奏表,就派許州節度使王彥超和曹州節度使韓通征調民夫士兵,去挖掘葫蘆河的河道。同時又讓出主意的這個張藏英畫張圖,再寫上文字說明,詳細匯報一下情況。張藏英接到聖旨,就把地形要害都畫的清清楚楚,然後申請入朝,好當麵向皇帝說明,他還說,等到葫蘆河的工程結束以後,應該在河岸大堰的口上,修築一座城池,設置壁壘,然後在這駐軍,平時沒事的時候大夥可以種種地,自給自足,有事了拿起武器立刻就可以參戰,他自己願意作為這裏的統帥,率領這支部隊。柴榮聽了以後非常高興,說:“你對那一帶的地形地勢如此熟悉,又經過了細心的設計規劃,一定能為朕控禦邊疆。朕答應你的請求了,你可以立刻去調度,別辜負了我對你的期望!”
張藏英拜辭了皇帝,就迴去了,用了一個多月時間,招募了一千多人,一個個都是年輕力壯、身手矯健的小夥子。
遼國皇帝耶律璟聽說後周在堰口修建城池,他就派兵來搶。王彥超和韓通立刻帶兵分頭抵禦,遼軍始終難以得手。但是那些遼兵忽來忽去的,行止無常。每次周軍一出動,他們就跑了,周軍撤走以後,他們就又來了,害得王彥超和韓通這倆人日夜防備,寢食不安。那些挖河修城的民夫也都驚惶得很,一會開工,一會停工。
這時候張藏英也已經招募齊了兵丁,來到了大堰口,和王彥超、韓通會和,他們在一起商量,說這些遼軍老是來騷擾,讓你幹不了活,討厭的很,你想跟他好好打一仗吧,他又老跟你兜圈子,這可如何是好呢?幾個人商量來商量去,最後張藏英說,他打算自己作為前鋒,讓王彥超和韓通作為他的後應,去跟遼軍殺個痛快,讓這些遼兵以後不敢再來。
張藏英就帶著這些士卒們前去攻擊遼軍,他招募的這些周軍士卒個個都驍勇異常,遼兵不是對手,就潰散了。張藏英自己挺著長矛,左旋右舞,勇猛異常,遼兵是當者立斃,王彥超和韓通從後邊追上來,也殺死了無數的遼兵,剩下幾個跑得快的,抱頭鼠竄,不知跑到哪去了。張藏英追了二十裏地,已經看不見遼兵了,這才退迴去。
這下遼兵再也不敢來了,於是葫蘆河工程得以順利進行,很快就挖好了,大堰口的城池也竣工了。王彥超和韓通就都迴到了各自的鎮所,隻留下張藏英在這鎮守城寨,就足以抵製遼兵了。後周朝廷把原來大堰口的“堰”字改成了宴席的“宴”字,把在那駐守的這支部隊命名為靜安軍,就任命張藏英為靜安軍節度使。
柴榮的改革給很多年輕人打開了一條上升渠道,像這個張藏英就是。其中也包括趙匡胤。一個國家政治不發生變化,持續的越久,就越像一個老人,顯得暮氣沉沉,比如像唐朝,剛開始的時候生機勃發。這個世界從人到國家,都蘊含著同樣的道理,這就是天道。
張藏英這個人也是相當的傳奇。他是涿州人,自稱是唐朝宰相張嘉貞的後人,張藏英十七歲的時候,他全族人被一個叫孫居道的強盜給殺光了,隻有張藏英一個人僥幸活了下來,從那以後,他就一直在尋找機會,要給死去的親人報仇,後來他在幽州遇到了孫居道,就拿刀去殺孫居道,結果孫居道沒死,張藏英自己倒被官府給抓了。
當時的幽州節度使是趙德鈞,他覺得張藏英這個人是條漢子,不但沒殺他,還讓他在自己手下當了親隨。後來張藏英逐步當了軍官。同時他還一直在打聽孫居道的下落。
還別說,孫居道的行蹤還真讓他給打聽到了,說那家夥現在逃到了關南,於是張藏英就請求去做關南都巡檢使,他到任以後,就找到孫居道,偷偷把他打昏,弄到了自己家裏,安放好父母的靈位,把孫居道給剮了,然後去自首。官府上報以後,把他釋放了,所以當地人都叫他“報仇張孝子”。
後周皇帝柴榮打敗了後漢,又趕走了遼兵,就開始想要西征南討,統一中國了。他招來了範質、王溥、李穀各位宰相,還有樞密使鄭仁誨等人,對他們說:“我看曆代君臣,想要天下太平,實在是很不容易的。唐、晉兩朝失德,天下就更亂了。”他說的這個唐晉兩朝,當然指的是李存勖建立的後唐和石敬瑭建立的後晉了。他還說:那些悍臣叛將,仍然還割據四方。我太祖皇帝平定了中原和兩河地區,算是穩定下來了,現在吳、蜀、幽、並還沒有平複。我日夜籌思,也沒什麽良策。我想大臣們應該是很有智慧的,我想請大家獻計獻策,暢所欲言,如果有好的辦法,我一定會采納施行,你們各位覺得怎麽樣?”
範質、王溥等人都說好,於是詔翰林學士承旨徐台符以下二十多人,讓他們每個人各寫兩篇文章,一篇是《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就是說說該如何做一個好的皇帝,和一個好的國家幹部;另一篇是《平邊策》,就是讓大夥都說說,怎麽樣才能平定四方。徐台符等人得了這兩個題目,就開始寫了。大夥一個個有的皺著眉頭,煞費苦心,有的下筆成文,才思敏捷。從辰時到未時,陸續都寫成了,先後繳了卷。柴榮一篇篇地認真研讀,發現多半都是說些大道理,喊些空洞的口號,把孔子“修文德,來遠人”這兩句話,發揮一番,敷衍成一片文章,根本就不實用。隻有給事中竇儀和中書舍人楊昭儉說應該出兵江淮,這一點很符合柴榮的心意。還有一篇雄文,乃是刑部郎中王樸所作。
王樸在文章中寫道:
據我所知,唐朝失道,所以丟掉了吳蜀,晉朝失道,因此丟掉了幽州和並州,總結他們丟掉這些地方的原因,就能知道平定這些地方的辦法。那時候君主昏聵,政治混亂,士兵驕橫,百姓困頓,朝中有很多奸臣,外鎮紛紛叛亂,那些犯了小錯的,不去製止就會發展成大錯,犯了大錯的不懲罰,他們就敢叛亂,所以天下離心,也沒人願意為國家效力。吳、蜀、幽州、並州都是乘著朝廷混亂,紛紛獨立分裂出去的,要平定它們,就要反思唐晉兩朝的過失。要用賢臣用能臣,賞罰分明,才能讓大家同心同德,盡心盡力。除此之外,還要節儉開支,減免租稅,讓國家人民都富裕起來。等倉庫裏的糧食滿了,武器都準備好了,人才也選拔培訓好了,其他國家的老百姓知道了我們的國家如此富強,人民如此安定,那麽那些人民就願意向我們報告他們那邊的情況,甚至願意做我們的向導,那的人民和我們這的人民心念相同,那就是與天意相同了。
與天意相同了,就沒有什麽事是做不成的,至於攻取之道嘛,應該從容易簡單的開始。如今容易對付的就是吳地,這指的就是南唐了。吳地東至大海,南至長江,橫跨兩千裏。咱們就從它防守薄弱的地方下手,他防守西邊,咱們就進攻東邊,他防守東邊,咱們馬上迴頭進攻西邊,讓他疲於奔命。他們這麽一奔走起來,弱點就會暴露出來,然後咱們攻虛擊弱,就能所向無前。南人怯懦,知道我們的部隊前來進攻,必然會派大部隊來迎戰,征兵征得多了,軍費開支就大,國庫就會空虛,老百姓就會跟著吃苦。他征兵少了,那我軍就可以趁虛而入,那樣一來,江北各州就是我們的了。拿下了江北,這裏的老百姓也可以加入我軍,那麽江南也就不難平定了。這樣花的力氣又小,收效又大。
拿下了吳地,廣西廣東就是我們的臣子了,四川嘛,一封信就可以把他召來,如果他不來,那咱們四麵進兵,席卷而至,蜀地就可以平定了。平定了吳、蜀,幽州也會望風而降。隻有並州,都是些必死之寇,必須以強兵攻之。其實他們從高平戰敗之後,已經無力再戰了,所以也不足為患,可以最後再動它。
如今我朝兵力精練,武器裝備充足,臣子知法,眾將用命,一年之後就可以平定邊疆了。臣一介書生,不足以談論國家大事,至於不識大體,不合機變之處,請陛下原諒。
這位王樸跟隨柴榮多年了,以前柴榮做節度使的時候,他就是柴榮的長書記,現在柴榮看了他這篇文章,大加讚賞,就召他入宮,跟他談論國事。王樸談論風生,柴榮聽得擊節叫好,立刻任命王樸為左諫議大夫。不久又讓他管理開封府,等於是做了首都市長了。
另外兩篇文章的作者竇儀、楊昭儉也都升了官,竇儀擔任禮部侍郎,楊昭儉擔任禦史中丞。然後,柴榮就準備采用聲西擊東的策略,先用小部隊去進攻蜀地,再派大部隊進攻南唐。
著名學者金綱對王樸的評價很高,稱他為上輔之器,劉承佑大開殺戒,楊邠被滅族,他門下的人基本都遭到不同程度的處罰,而王樸例外。王樸在關鍵時候能明哲保身,這是一種智慧。在國家無道之時,儒學主張是“卷而懷之”“獨善其身”。但是在國家興起之時,儒學主張“行道、擔道,生死以之。”王樸是具有這樣智慧的人。
...........
知識卡片:
公元955年,後周的大將劉詞去世了,享年六十五歲。
劉詞是一員猛將,北宋的時候有一本書,叫《十七史百將傳》,五代十國時期被收錄其中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劉郇,還有一個就是劉詞。由於曆史變遷,我們現在慢慢的把他給忘了。
劉詞在後梁的時候是楊師厚的部將,楊師厚組建了銀槍效節都,當時劉詞就在這支部隊裏,我們也可以說他是兵王。他在後唐的時候命運不濟,一直在底層軍官裏麵混。一直到了後晉,劉詞才得到了重用,在一次次的戰爭中嶄露頭角,在討伐杜重威叛亂中立了大功,從那以後他就被提升到了重要的位置。在郭威平叛的時候,他攻打李守貞,衝鋒在前,勢不可擋,那真是一員悍將。柴榮討伐北漢,劉詞作為最後一支援軍,雖然來的晚了一些,但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劉詞特別值得稱讚的一點,是他身上沒有軍閥個性,他當節度使的時候不實行苛政,不擾民,任用賢士,後來北宋的開國功臣趙普和楚昭輔都是他過去給招來的。
劉詞還有個優點,就是不忘本。我們有一個成語叫“被甲枕戈”,形容時刻不放鬆警惕,這個成語就出自於劉詞。他不管什麽時候都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名武將。他在當地方官期間,經常睡覺的時候還穿著鎧甲,頭枕著武器。他這個行為很奇怪,這樣睡覺肯定不舒服,有人就問他為什麽要這麽做,他迴答說:“我以此取富貴,豈可一日輒忘之?且人情易習,若一墮其筋力,有事何以報國!”我們聽聽,這話說的多好,我因為打仗勇敢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我不能忘了我是個戰士。後麵這個“人情易習”說的更好,意思就是說,我們很容易受環境影響,改變自己的初衷。如果我不時時警惕,經常訓練自己,國家出事了拿什麽報國。這就讓我想起了一個電視劇,許三多,雖然固執,雖然憨,但是非常感人。現在的人身上就缺乏這種最質樸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