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巴公原之戰


    北漢皇帝劉崇勾結了遼軍,來進犯澤州和潞州,柴榮力排眾議,自己帶兵親征,和劉崇的部隊在巴公原上對陣,雙方刀出鞘、箭上弦,準備交鋒,一場大戰已經不可避免了。


    其實從人數上來說,後周的部隊是處於劣勢的,它的總兵力大概隻有對方的三分有二。所以劉崇一看,就覺得勝利沒跑了,居然現在就有點後悔叫遼兵來了,自己一個人就能搞定嘛,勝利果實不用跟別人分享嘛,他跟手下的眾將說:“我看敵人的人數和我本部兵也相差不多,早知如此,何必招外人來幫忙!今天如果我們就靠自己打敗周軍,那就更能讓外人心服,那不是一舉兩得嘛。”這個劉崇居然能說出這樣的蠢話來,人數差不多?那能一樣嗎?那太極雷雷和張偉麗能一樣嗎?


    眾將聽了以後,趕緊拍馬屁,都紛紛上前道賀,祝賀您旗開得勝,你太厲害了,贏的幹淨利索,敵人狼狽逃竄,這仗還沒開始打呢,感覺已經開始慶功了。


    那個遼將楊袞心裏可不太有底,他也不像那些北漢將領那麽樂觀。他一個人策馬上前,觀察敵情,在那看了好一會,然後迴來去見劉崇,說:“對麵的周軍軍陣嚴整,不可輕敵啊!”


    劉崇說:“機不可失,你不必多說了!你就在這看著,看看我和周軍決戰,今天我要為我兒子報仇。”


    楊袞一看劉崇這態度,太自信了,沒辦法,隻好退下,不再勸了。


    正在這時候,戰場上忽然東北風大起,吹得兩軍將士毛發聳立,人人都感到有點驚慌,過了一會,風向轉為了南風,風勢也稍微小了點。北漢的副樞密使王延嗣和司天監李義進賬對劉崇說:“風勢已小,正好可以出戰了。”劉崇拍案而起,當即下令:進兵。


    北漢的樞密直學士王得中攔住劉崇的馬頭,勸阻他說:“現在風勢逆吹,對我軍很不利,李義一向掌管天文,連風勢順逆都不懂,這個人如此昏昧,罪當斬首!”


    劉崇大怒,叫王得中走開,說:“我意已決,你一個老書生,不要胡說!你要再多嘴,我先斬了你!”


    王得中一看劉崇衝著他瞪眼睛,嚇得趕緊退到了一旁。劉崇指揮部隊前進,讓張元徽在前麵開路。


    張元徽率領著一隊騎兵首先去進攻周軍的右路,正好跟樊愛能、何徽遇上,雙方交鋒不過幾個迴合,樊愛能和何徽忽然率軍後撤,他們手下有一千多人紛紛解了鎧甲、放下兵器,向北漢軍投降,而且還對著北漢軍高唿萬歲。


    這個太恐怖了,樊愛能和何徽什麽職務,一個是侍衛親軍馬軍指揮使,一個是侍衛親軍步軍指揮使,他們的手下是什麽人,皇帝的衛隊,別人沒投降,皇帝的衛隊先投降了,皇帝的衛隊長擅離職守,擅自退兵,扔下皇帝不管了。真是難以想象。


    劉崇一看周軍軍陣動搖,機不可失啊,於是親自率領各軍向前衝鋒,但見雙方箭如飛蝗,石如雨點,周軍也不免有些驚亂起來。


    後周皇帝柴榮自己帶領著一部分親兵,冒著矢石,親自催馬向前督戰。這一下,可激怒了後周一位大將,他大聲喊道:“皇帝冒著如此危險,我等怎能不效死力!”說著扭過臉,對旁邊的張永德說:“現在賊氣已驕,隻需力戰就可破敵,您的麾下弓弩手多,請你趁勢向西,鎮住左翼,末將擔任右翼,冒險夾擊,不怕不勝。國家安危,正在此一舉了!”


    張永德一看,說話的乃是他手下大將趙匡胤,當下答應一聲,兩個人各自統領著二千人,一左一右,分別出戰。這兩位都是青年將軍,趙匡胤當時二十七歲,張永德二十六。他們的皇帝柴榮三十三歲。


    趙匡胤從小習武,個人戰鬥力很強,他的武器是一根混鐵大棍,古代用棍的武將相對較少,都是力氣很大的人,而且他這個棍是連枷棍,那是專門破重甲的。我們看到的畫像上的趙匡胤是個胖胖的老頭,實際上應該不是那樣的,趙匡胤死的時候才四十九歲,人家從小身體素質又好,又整天練武,估計衣服一脫,應該是滿身的疙瘩肉。此刻他身先士卒,首先帶頭衝鋒,他手下的士卒們緊隨其後,殺入敵陣,這幫人彪悍異常,無不是以一當百的勇士,個個都是李小龍,沒有一個馬保國,北漢兵根本抵擋不住,紛紛倒退。


    趙匡胤的父親名叫趙弘殷,最初是趙王王鎔的手下,後來跟了後唐莊宗李存勖。所以趙匡胤也是將門之後,現在他在皇帝身邊擔任侍衛,這次也是隨駕出征,此刻他一看,皇帝身入危境,不由的激動起來,帶著手下勇往直前,把北漢兵殺得大敗。


    趙匡胤的同事,內殿直馬仁瑀,也對大家喊道:“如果皇帝的乘輿受到敵人攻擊,還要我輩有何用!”說完躍馬而出,一串連珠箭,接連射殺了幾十名敵軍。馬仁瑀是個神箭手,你看人家這配置,有近戰肉搏的,有遠程狙擊的。


    這一下,周軍士氣更加振奮。殿前右番行首馬全義來到皇帝前麵請命,說:“敵軍已經潰敗,請陛下按兵不動,看我們為陛下破賊!”您最好別亂動,您一動我們還得分散精力保護您,您就在這看著就行了。說完,帶領著幾百名騎兵衝進敵陣,迎麵正碰上敵將張元徽,馬全義撥馬舞刀,和張元徽大戰了幾十個迴合,馬仁瑀暗中相助,對著張元徽的馬頭一箭射去,正中馬眼。那匹馬疼的亂跳,把張元徽掀落在地,馬全義趁勢一刀把張元徽揮作了兩段。


    張元徽可是北漢的一員勇將,他突然被殺,北漢兵登時氣為之奪。這時候天空中的南風越吹越猛了,周軍順風衝殺,勢不可擋。劉崇眼看支持不住了,急忙揮動紅旗,鳴金收軍。但是現在軍士們已經開始潰散,一時之間根本無法收拾。遼將楊袞一看,周軍已經占了上風,而且士氣如虹,他也不敢上前支援,又恨這個劉崇妄自尊大,不知進退,也樂得袖手旁觀,然後他帶著自己的手下安然撤退。這一仗北漢先勝後敗,而且是大敗,周軍是大勝。


    後周那兩位吃了敗仗的將軍樊愛能和何徽領著殘兵,竟然脫離了大部隊,也不請示,就擅自南歸了,這幫人沿途遇到了給部隊運送給養的車隊,竟然還亮出武器,公然搶奪。運糧的民夫嚇得紛紛逃走,還有很多受了傷。柴榮派軍校去追他們迴來,二人竟然不奉詔命,甚至還殺了來使。這就是在作死了。


    這時候,巧了,他們在路上遇到了河陽節度使劉詞,劉詞是帶著部隊來支援柴榮的,樊愛能對他搖著手說:“遼軍來了很多,我軍都已經退了,你何必前去尋死呢!”


    劉詞說:“天子現在安全嗎?”


    何徽說:“幸虧我們跑的快,才保住了性命,主上還不肯退,大概已經跑到澤州去了。”


    劉詞聽了非常生氣,說:“主辱臣死,怎能不去救呢?”隨後引兵向北,趕赴戰場。劉詞是不知道這倆擅離職守、臨陣脫逃,他要是知道,估計能直接把這倆給砍了。


    北漢的部隊已經逃的差不多了,但是還有一萬多殘兵在一個山澗裏屯守,攔截周軍,這是殿後的。這時候天色已經晚了,但是南風還刮得很猛,劉詞帶著一支生力軍,一聲呐喊,殺入敵陣。此時的北漢兵已經氣餒,哪裏還有心思對仗?死的死,逃的逃。劉詞率軍追擊,那個山澗以南有一些周軍士卒正在休息,他們遠遠看見劉詞的部隊得勝,也重新振作起勇氣,跟劉詞的部隊一起追擊。北漢兵無處逃生,或死或降,劉詞等人一直追到高平,這才收兵。但見屍橫遍野,血流成渠,敵軍遺棄的輜重器械不可勝計。周軍把這些物資都陸續搬迴到自己營中。皇帝柴榮此時還在荒野之中,隨便找了個地方安營,準備過夜,各軍整夜巡邏,很快抓到了樊愛能和何徽手下那些臨陣投降敵人的士兵,立刻把他們全部處死了。


    第二天天亮以後,周軍開始進逼高平。劉崇聽說後周皇帝就要到了,急忙換了一身粗布衣裳、帶了一頂鬥笠,騎馬想從雕窠嶺逃走。等到了晚上,天太黑,他又迷了路,於是就強迫村民給他做向導,這幫村民也夠壞的,把他帶到了晉州。劉崇走了一百多裏,才知道走錯了,氣的殺了村民,又掉頭向北。途中好容易弄了點吃的,正打算吃口飯,就聽說周兵追來了,劉崇趕緊扔下碗筷,上馬急奔。劉崇年紀已經不小了,這一番晝夜奔波,身體都快支持不住了。幸虧他騎的這匹馬是遼國皇帝送給他的一匹難得的好馬,劉崇就趴在馬鞍上,逃迴了晉陽。他騎的這匹馬叫黃騮馬,是一匹紅毛黑棕的戰馬。劉崇給這匹馬專門蓋了間馬舍,用金銀裝飾,享受的是三品官員的待遇,還給封了個自在將軍。


    柴榮見劉崇已經跑了,估計也追不上了,於是下令,讓各軍在高平休整。他選了幾千名北漢的降兵,起了個名字,叫作效順指揮軍,讓前武勝行軍司馬唐景思統領,前往淮上駐守,防禦南唐。另外的二千多降兵,每人賜給絹二匹,還給了他們衣物,就放他們迴去了。這些降兵拜謝而去。


    柴榮隨後轉入潞州,節度使李筠趕緊迎接皇帝進城,柴榮正要論功行賞,忽然手下來報告,說是樊愛能和何徽二人前來請罪。柴榮微笑著說道:“他們還敢來見朕麽?”讓左右把這倆貨抓起來,聽候發落。


    .............


    知識卡片:


    在巴公原一戰中,出現了前後三個皇帝,叫做“三龍聚會”。柴榮、劉崇和後來的趙匡胤。這是趙匡胤第一次高光亮相。趙匡胤在這次戰鬥中表現的非常勇猛,這是一個武將該有的品質。


    不光是勇猛,趙匡胤還在這次戰鬥中把握住了時機,而這個時機是他自己創造的,這才是他和普通武將的不同之處。


    趙匡胤本來是張永德的下屬,他的職責是聽從張永德的命令,保護柴榮的安全,在古代,這種上下級的關係是非常有製約性的,但是趙匡胤在戰場上發現了戰機,立馬就主動的去跟張永德要求,並且讓張永德配合自己,這實際上已經有點越權了,我想張永德可能會有點不高興,但是他也挺大度,立馬采納了趙匡胤的建議,最後,張永德立了大功,他對趙匡胤大加讚賞。極力向柴榮推薦趙匡胤,說:“舉賢不避親,殿前司將領趙匡胤,其智其勇冠群將校!巴公原一役,堪稱首功!”。趙匡胤也因此得到了柴榮的賞識,這才走上了曆史舞台。


    那麽趙匡胤為什麽會出現在禁軍中呢?這就不得不從趙匡胤的父親說起,趙匡胤的父親叫趙弘殷,趙家是官宦世家,在唐朝就是大家族,家裏出了不少官員,在中國古代,能做上將的,家裏一般都有背景,從草根幹上來的不是沒有,但是比較少。


    五代時期趙弘殷投靠了趙王王鎔,王鎔和河東李家結盟,在一次聯合作戰中,趙弘殷率領五百騎兵增援李存勖,立了戰功,李存勖對趙弘殷很欣賞,就把他留在了自己身邊,李存勖稱帝以後,就讓趙弘殷在禁軍中擔任指揮使。從此趙弘殷就一直在後唐的禁軍裏當差,也沒什麽特別的地方,後晉後漢時期,趙弘殷也一直在禁軍中任職。王景崇在鳳翔叛亂的時候,趙弘殷隨部隊去平叛,左眼中箭,他帶傷戰鬥,而且越戰越猛,又立功升了官。趙匡胤嘛,子承父業,長大以後也就自然而然地加入了禁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烽煙:大石山房正說五代十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石山房主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石山房主人並收藏亂世烽煙:大石山房正說五代十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