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確立新君


    郭威和馮道看到劉承勳已經重病在床了,他們就問王峻:“這可如何是好?”


    王峻說:“看來隻好迎立徐州節度使了。”他說的這個徐州節度使,就是劉知遠的養子劉贇。


    郭威沈吟了半晌,才慢慢地說:“咱們先去朝堂上,跟大家再商量商量吧。”他說這句話時候的口氣,好像有點不高興的意思。


    郭威他們幾個人一起出了宮,來到朝堂之上,詢問諸位大臣的意見,大夥看看,立徐州節度使為皇帝,怎麽樣啊。結果大家都挺讚成立劉贇為帝,郭威也就不好反對了,於是就淡淡的說:“時候不早了,咱們不應該再入宮去打擾太後了,看來隻好上表奏明了。”大家都說:“好啊好啊!那就請侍中派人起草表文吧。”於是大夥就散了。


    郭威迴去以後,就讓他的書記官起草奏章,奏章寫好以後,郭威不太滿意,又讓書記官去修改,改來改去,還是不能滿意,沒奈何隻好湊合了。


    第二天入朝,百官都已經排班完畢,郭威就取出表文,推馮道為首,他自己和百官陸續都署上名字,然後命內侍呈給太後。不久李太後召見馮道和郭威,同意立劉贇為帝。命馮道代太後起草教令,選個好日子去迎立劉贇。


    馮道是個著名的圓滑人物,可以說是老奸巨滑,他已經猜到了,這次大夥主張迎立劉贇,不太符合郭威的心意,馮道不願意得罪郭威,所以他也不想去寫這個教令,他就跟太後說:“迎立新主,須要先酌定禮儀,麻煩著呢。還有,太後的教令也須要仔細斟酌,等我和郭威出去商量好了,再報給太後知道。”李太後點頭答應了。


    馮道和郭威告辭退出,他邊走邊對郭威說:“郭侍中幕府當中人才多,所有的教令、禮儀,就請侍中酌情確定吧。”


    郭威笑著說:“太師何必過謙。”


    馮道皺著眉頭說:“我老了,前日的教令,太後命我起草,我搜索枯腸,才勉強寫完,這次你就饒了我罷。”


    郭威說:“我是個武夫,不通文墨,手下也沒什麽優秀人才,我迴想起我去河中討伐李守貞的時候,每次見到朝廷詔書,處分軍事,都很合機宜,恰到好處。當時我問過朝廷使者,說是翰林學士範質的手筆,現在不知道他還在不在京中?”


    馮道說,範質沒有迴老家,估計應該是還在京城。


    郭威大喜,說:“待我前去訪求他好了。”於是這二人分了手,各忙各的去了。


    這時候已經是隆冬時節了,外邊是風雪漫天,郭威冒雪外出,到處打聽,這才打聽到範質的住址。於是就登門造訪,兩個人見麵一聊,真是相見恨晚,互相都挺欽佩。郭威就脫下身上所穿的紫袍披在範質身上,紫那是最高等級官員的官服,往下是紅袍,過去說某某人本來就已經是大官了,現在還升官,就說他紅得發紫。


    範質趕緊拜謝,郭威就請他入朝,去替太後起草教令。範質說,按照過去的規矩,太上皇發布的命令,稱為誥,皇太後的稱為令,現在是不是還繼續遵守這一古製呢?郭威說:“目下,國家無主,凡事都要靠太後裁斷,不妨直接就稱為誥吧。”範質答應了,提筆起草誥文,果然不愧是翰林,三下五除二,一揮而就。其中的內容是說:


    高祖皇帝去世,繼任者年紀太小,被壞人所迷惑,所以很多將相大臣,都無辜被殺,幸好大臣郭威等人,懷著忠義之心,拯救國家社稷,現在,既有大臣們的意見,也參考上天的一些征兆,考察了一番,發現徐州節度使劉贇既有才幹,德行又好,先皇對他就像對親兒子一樣,特別的疼愛,所以他完全有資格即皇帝位,有關部門應該選擇吉日,備好法駕,迎立劉贇繼位。


    劉知遠隻有三個親生兒子,分別是劉承訓、劉承佑、劉承勳。老大劉承訓二十六歲的時候突然去世了,老二劉承佑被他寵信的那個茶酒使郭允明給殺了,老三劉承勳病重在床,都起不來了。看來隻能是立他那個養子劉贇了。


    劉贇的親生父親是劉知遠的弟弟,河東節度使劉崇,也就是說,劉贇本來是劉知遠的侄子,劉知遠特別喜歡劉贇,就把他收養了。這次李太後和大臣們決定奉迎劉贇繼位,有關的禮節都是範質援古證今,倉促間討論確定的,郭威向大臣們一宣布,大家都同聲讚美,說這簡直是太完美了。於是郭威上奏太後,請求派太師馮道、樞密直學士王度和秘書監趙上交一起前往徐州,迎劉贇入朝,太後當即就批準了,把誥令也頒布了,讓他們趕快去,別耽誤時間了。


    馮道看到太後的誥令,有些吃驚,他沉思良久,然後他去見郭威,說:“我已經很老了,怎麽還讓我去徐州呢。”


    郭威微笑著說:“太師的功勳威望,別人可比不了,此次去迎立新君,如果不是由太師來作為領袖,何人能夠勝任?別人資格聲望都不夠。”


    馮道說:“侍中此舉,真的是出自真心麽?”你真的是發自內心,要迎立劉贇繼位嗎,你給我說句實話?


    郭威一聽,不高興了,說:“太師不必懷疑,天日在上,我郭威沒有異心。”


    馮道這才和王度、趙上交離了京城南下。路上馮道還對這倆人說:“我生平不作妄言之人,這次卻是妄言了。”他其實是想說:我認為郭威這次絕對要自己當皇帝,萬萬沒想到,人家郭威還真的沒這麽幹,實在是太意外了。


    郭威送馮道等人離開京城,又率領群臣去稟告太後,大意是說,新君到京還有些日子呢,所以請太後臨朝聽政。李太後答應了,立刻頒下誥命,說:


    先前奸臣當道,亂我國家,功臣們效忠社稷,翦除了這些壞人。而且還順應大家的意見,給國家確立了新的繼承人。現在宗廟社稷都已經轉危為安,國家的法紀綱常也已經重振。皇帝的法駕沒到之前,各種政務頗多,百官奏請,希望我來處理,我就隻好答應大臣們的意見,暫時來處理一下,時間為期十天,然後就交給新君了。


    這位李太後既然答應了先暫時替未來的新皇帝處理國政,當然首先一件事就是要賞賜功臣,於是升王峻為樞密使,兼右神武統軍,這頂的是劉玢的位子。任命王殷為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過去史弘肇擔任過這個職務,任命郭崇威為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曹威為步軍都指揮使。三司事宜就讓陳州刺史李穀充任,這頂的是王章的位子,這些人全都是郭威的左膀右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烽煙:大石山房正說五代十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石山房主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石山房主人並收藏亂世烽煙:大石山房正說五代十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