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後晉代唐


    後唐皇帝李從珂命令都指揮使宋審虔、符彥饒、節度使張彥琪、宣徽使劉延朗率領著一千騎兵到白馬阪巡視戰場,準備在那駐守。他們正在那研究呢,忽然就看見石敬瑭手下的晉軍已經渡河而來,大約有五千多人正在登岸,符彥饒等人相顧駭然,對宋審虔說:“什麽地方不能紮營,何必非要在這兒,首當其衝。”說著就迴馬走了,宋審虔獨木難支,也隻好退了迴去。李從珂見他們四個人迴來,還在癡心妄想,和他們商議如何恢複河陽呢,這四個人心知肚明,局麵恐怕已經很難挽迴了,所以一個個的隻是麵麵相覷,一言不發。


    李從珂實在是沒有讓手下為他拚命的資本,他自己的皇位就是搶來的,得位就不正,自己工作又不是多出眾,也談不上德高望重,你讓手下誓死保衛你,總得給人家一個理由嘛,他統統沒有。


    這個時候的警報,就像雪片一般不停地飛來,不是說敵人到了什麽地方,就是說什麽地方的將領已經投降了敵人,最後的報告說,已經有胡兵千騎扼守住了澠池,截斷了西行的要道。李從珂一聽,仰天長歎,說:“這是絕了我的生機了。”於是返迴宮中去見曹太後和王太妃,一見到這兩位,李從珂就忍不住潸然淚下,又哭上啦。王太妃不等他說話,就知道情況不妙,於是就跟曹太後說:“事情已經迫在眉睫了,不如先行躲避,聽候姑父裁奪吧。”


    曹太後也是太難了,一個是自己的養子,一個是自己的女婿,這倆掐起來了,還非得分個你死我活,她這當娘的也是毫無辦法,就說:“我們這些女人到了這一步,還有何顏麵求生。妹妹你早做打算吧。”王太妃一聽,就帶著許王李從益逃到球場去了。


    李從珂帶著曹太後,還有自己的劉皇後、二兒子雍王李重美,和都指揮使宋審虔等人,拿著傳國玉璽登上玄武樓,堆了起柴草準備自焚。劉皇後舉抬頭看著皇宮裏的殿宇,就對李從珂說:“我們就要葬身火海了,還留著這些宮殿何用,不如一起燒了,免得落入敵人手中。”


    李重美在旁邊勸阻,說:“新的皇帝進了京,肯定不會露天而居的,他迴頭肯定是要重建殿宇,還要再費民力,咱們死了還要讓老百姓埋怨,這又何苦呢。”


    於是李從珂沒有聽皇後的話,就在玄武樓下放了火,霎時間,火烈樓塌,樓上這些人全都葬身火中。


    李從珂這一死,都城的文武官員群龍無首了,於是立馬開城投降。晉朝皇帝石敬瑭率兵進京,暫時就住在自己原來的府裏,讓劉知遠去安撫百姓,維護京城的秩序,禁止劫掠,讓各軍都一律迴營,讓契丹的兵將們暫時住在天宮寺裏。於是全城整肅,秩序井然。以前逃走的老百姓也都迴到了洛陽,恢複生活照舊。幸虧契丹兵來的不多,石敬瑭和又讓劉知遠把他們牢牢控製住,否則這幫貨手癢,老百姓又該倒黴了。


    石敬瑭下詔,讓百官前來朝見。這些文武官員都在宮門外謝恩。石敬瑭來到大內,登上文明殿,接受文武群臣朝賀,這就是後世所稱的晉高祖。他建立的這個王朝也叫晉朝,後世同樣為了區別他這個晉朝和前麵司馬氏建立的那個晉朝,把他這個晉朝稱為石晉,或者叫後晉。


    晉高祖石敬瑭隨後下詔,大赦天下。但是他認為李從珂的舊臣張延朗、劉延浩、劉延朗這三個人罪大,所以不予赦免,賜劉延浩上吊自盡,把張延朗和劉延朗砍了腦袋,又給鄂王李從厚上了個諡號,叫唐閔帝,然後重新安葬,追封閔帝的妃子孔氏為皇後,也和閔帝葬在了一起,又為自己的丈母娘曹太後舉哀,輟朝三日,撿出曹太後的遺骨,妥為安葬,還派人去找到了王太妃和許王李從益,把他們接迴宮中居住。王太妃想要出家為尼,石敬瑭不許,讓她就住在至德宮,讓自己的皇後隨時前去看望,像伺候自己母親一般侍奉她,封李從益為郇國公,貶李從珂為庶人。


    李從珂生於公元885年,死於公元936年,享年五十一歲,史稱唐廢帝。後堂自莊宗李存勖建國,到廢帝李從珂滅國,一共換了四位皇帝。僅僅延續了十三年。


    現在後唐已經亡國,變成了後晉,這就是五代的第三個王朝,石敬瑭仍然任命馮道同平章事,盧文紀為吏部尚書,周瓌為大將軍,兼任三司使。任命符彥饒為滑州節度使,萇從簡為許州節度使,劉凝為華州節度使,張希崇為朔方節度使,皇甫遇為定州節度使,其他各鎮大多也都沿用舊帥。石敬瑭還任命自己的兒子石重甡為河南尹,追贈自己已經去世的兄弟石敬德、石敬殷為太傅,皇子石重英、石重裔為太保。改興唐府為廣晉府,唐莊宗的晉陵改名為伊陵。又追封李讚華為燕王。


    石敬瑭隨後設酒宴送契丹將士歸國,前學士李崧和呂琦都逃到伊闕(就是今天的龍門)藏了起來,石敬瑭知道這倆人很有才幹,就赦免了他們,把他們召迴來,封呂琦為秘書監,封李崧為兵部侍郎,兼管戶部,不久又讓李崧做了樞密使,桑維翰也兼任樞密使。


    此時,石敬瑭得了天下,但是各個藩鎮未必都心裏服氣,就算是已經上表稱賀了,石敬瑭也未免心裏不踏實。再加上自己百戰餘生,瘡痍未複,現在又是國庫空虛,公私兩困,契丹又不斷地跟他要錢,搞得後晉左支右拙。桑維翰勸石敬瑭安撫藩鎮,推誠以待,對待契丹更是恭恭敬敬,要啥給啥。然後訓練士卒,整頓兵甲,勤修武備,勸課農桑,充實府庫,漸漸的國家才算安定下來了。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聽說石敬瑭已經做了皇帝,當即率兵北還,途經雲州,節度使沙彥珣出城相迎,也被耶律德光留在了身邊。


    雲州城裏的將士們一看,節度使出城不迴來了,於是就推舉判官吳巒暫時代管州事,閉城拒敵。耶律德光親自來到城下,對著城上的吳巒說:“現在雲州已經讓給我了,你們為何抗拒?”


    他話沒說完,忽然城上一隻冷箭射下來,差點射中耶律德光,幸虧耶律德光閃避的快,才躲開了這一箭。耶律德光大怒,立刻命令手下攻城。城牆上箭如雨下,傷了很多的番兵,一連十幾天,遼兵竟然攻不下來。耶律德光急著迴國,於是留下部將繼續圍攻,自己帶著親兵走了。


    吳巒守城守了半年,毫不鬆懈,但是城裏漸漸糧草消耗殆盡,不得已,隻好派了使者到洛陽請求救兵。石敬瑭已經答應了耶律德光,把幽雲十六州都割給人家了,不便食言,一麵寫信給契丹,請他解圍,一麵召吳巒進京,免得他從中做梗。契丹兵收到石敬瑭的書信,果然解圍而去,吳巒也奉召來到洛陽,石敬瑭任命他擔任寧武軍節度使。還有應州指揮使郭崇威,也恥於向契丹稱臣,挺身南歸,於是幽雲十六州的土地人民全部給了契丹。中原北部門戶洞開,從此外患頻發,差不多有三百年。這都是後晉釀成的大禍。


    .........


    知識卡片:


    五代這個亂世的開創者是後梁,第二個朝代就是後唐。朱溫可以說是真正的中原地區軍閥篡位,從精神文化角度上來講,是中原漢文化的傳承。而後唐則是比較特殊的,他是少數民族政權,我們也可以叫它沙陀人政權,因為他們的權力中心一直就在沙坨貴族手裏。


    後唐的創始者是李克用,曆經四代,隻維持了短短的十四年,經過李存勖、李嗣源、李從厚、李從柯,最後被石敬瑭滅了。但是他在五代十國中疆域是最大的。


    沙陀李家雖然是少數民族,但是他們一直以唐朝為正朔,這就說明了他們在積極主動的向唐朝中原文化靠攏。但是其中最大的阻礙就是製度問題,沙陀人的內部仍然奉行的是主仆製,有點接近奴隸製。有不少將領都曾經是李家的家奴,因為建功立業,後來才翻了身,翻身的標誌之一就是被賜姓賜名。在教育方麵,沙陀隻有貴族才能接受高級的漢化教育,連李嗣源都不認識漢字兒,文化程度不高,所以他們對李唐王朝的文化是非常渴望的。


    在後唐的帝王中,李存勖可謂是獨樹一幟,算得上是半個文學家文化人,會寫詩會作曲,但是他也因此而廢掉了帝王基業。他們把唐朝的東西囫圇吞棗式的拿來就用,也不分好壞。


    比如宦官當政,這一點就沒學好,後宮幹政這個弊端也被學去了,就像李存勖的夫人劉皇後,貪財貪的沒有節操。後唐畢竟對中原文化沒有吃透,很多重要的環節還是有很多胡人的習慣,比如官吏的選拔,沙陀人以武為尊,誰能打誰就是老大。比如有個叫李存賢的,他想要當官,李存勖就說,咱倆摔一跤,你要是贏了我,節度使就是你的。我想這在唐朝是不可能的。


    還有就是對於外放文職官員政績的評估,後唐主要是看上供的多少,給朝廷納稅多的就是好官,對於民生民計基本上不太在乎。而我們中原文化考評的項目比較多,地方官吏的德政和仁政以及民心所向,是當一個好官的重要的標準。


    如果再多給後唐百十年,他們或許會學的更像,可是曆史沒有給他們機會,沙坨貴族石敬瑭為了活命,隻好舉兵造反,還引來了契丹人,從此中原地區就難以安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烽煙:大石山房正說五代十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石山房主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石山房主人並收藏亂世烽煙:大石山房正說五代十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