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閔帝被殺
亂世烽煙:大石山房正說五代十國 作者:大石山房主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79章 閔帝被殺
李從厚手下的文臣武將紛紛搶著向潞王李從珂投降,上演了一場場無恥的鬧劇。最後李從厚離開了京師,逃往魏州去了。
此時的李從珂還在陝中呢,康義誠跑來向他投降,李從珂就跟他說:“先帝駕崩,立新君的是你們,新君居喪期間,處理朝中事務的也是你們,為什麽你們不能有始有終呢,把我兄弟可害慘了。”
康義誠一聽,這話風不對呀,嚇得叩頭不已,李從珂冷笑一聲,說:“你先別磕頭了,後邊再說吧。”
馬步都虞侯萇從簡和左龍武統軍王景戡都被李從珂的部隊給抓住了,萇從簡是個了不得的猛將,這倆人被俘以後,都跪地乞降,李從珂讓人把他們都關起來,一麵派人去奏明皇太後,一麵出發前往洛陽。他們走到澠池以西,在這遇到了孟漢瓊,孟漢瓊趴在地上大哭,好像是有什麽話想說。李從珂怒道:“你什麽也不用說,我早就知道了。”吩咐左右:“快殺了這個閹奴”。孟漢瓊嚇得魂不附體,連求饒的話都說不出來了,隻見刀光一閃,就已經身首分離了。
李從珂隨後帶兵到了蔣橋,宰相馮道等人已經在此恭迎了。李從珂傳令,說是自己還沒有去謁見大行皇帝的梓宮,所以不便相見。馮道等人於是再次勸進,李從珂看也不看,隻是讓左右收下他們的勸進書,然後自己昂然進城,先去謁見了太後太妃,又到西宮,跪在明宗靈柩前,把自己為什麽要來洛陽的緣故哭著說了一遍。
這時馮道等人都跟了進來,等李從珂說完了站起身來,大家一起列班拜謁,李從珂也答了禮。百官再次勸進,李從珂說:“我可不是來奪取皇位的,實在是不得已啊,等到皇帝迴來,大行皇帝葬禮之後,我還是要迴去鎮守地方的,你們現在讓我當皇帝,似乎不懂我這一片苦心啊”。
過了兩天,太後傳下教令,廢李從厚為鄂王,命李從珂處理軍國事務,又過了一天,太後再次頒布教令,說潞王李從珂應該繼位為帝。李從珂也就不再推辭了,居然就在明宗的靈柩前舉行了繼位禮,接受百官朝賀,登基了。
再說李從厚,那天他帶著50名騎兵,出了宣武門,迴頭一看,城門已經關了,心裏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慕容進變卦了,不由得自怨自艾,躑躅前行。他們走到河南衛州東邊的時候,忽然見到有一簇人馬,擁著一位金盔鐵甲的大將,遠遠地吆喝著來了。到了麵前,那個人滾鞍下馬,倒身下拜,李從厚仔細一看,來人原來是河東節度使石敬瑭。
石敬瑭行完了禮,就問皇帝怎麽來到了這裏,李從厚說李從珂造反,氣焰囂張,京城恐怕是保不住了,我之所以匆匆忙忙地離開京城,是打算號召各鎮,鎮壓叛亂,你來了正好幫我。
石敬瑭說:“我聽說康義誠帶兵去討伐了,不知結果如何。”
李從厚說:“還說他幹嘛,他已經投降了潞王。”
石敬瑭聽了以後,低頭不語,隻是歎氣。
李從厚說:“你是國戚,現在事情到了這一步,全靠你一力扶持了。”
石敬瑭說:“我奉您的命令調職,所以正要入朝,手下不過才一二百人,如何能夠抵禦敵人?聽說衛州刺史王弘贄是朝廷宿將,練達老成,我想去跟他共謀國事,再來稟告陛下!”
李從厚答應了,石敬瑭於是前往衛州,王弘贄出來迎接,雙方坐下聊了聊。石敬瑭說:“天子蒙塵,已經到了你的境內,你怎麽不去接駕呢。”
王弘贄歎了口氣,說:“以前的皇帝,也有不少逃離京城的,但是總歸有大臣們隨駕左右,而且隨行都帶著府庫法物,就是傳國玉璽啊什麽的,這才能讓臣子們有所依仗,現在聽說皇帝身邊僅僅有50人跟隨,空著手,就算是有忠臣義士,一片丹心,想要報答皇帝,恐怕到了這時候,也是無能為力了。”
石敬瑭聽他這麽一說,也沒有辯駁,隻是支支吾吾地說:“你說的也對,但是現在皇帝住在驛館之中,我必須得去迴報,聽候皇帝裁奪。”
他告別了王弘贄,迴去向李從厚報告,李從厚聽他說完,就忍不住哭了起來,旁邊一下子惹惱了弓箭使沙守榮和奔洪進,這倆二杆子就衝到石敬瑭麵前,說:“你是明宗的女婿,理應跟國家休戚與共,主憂臣辱,何況現在天子蒙塵,所依靠的就是你了,現在你卻誤聽別人胡說八道,不為陛下想辦法,反而想要去投奔逆賊,出賣皇帝。”說完拔出佩刀,就要砍了石敬瑭。
石敬瑭趕忙退開,他手下的部將陳暉拔劍上前,就跟沙守榮打在了一起,約有三五個迴合,石敬瑭手下的牙將指揮使劉知遠,帶兵闖進了驛館,來接應陳暉,陳暉一看,越戰越勇,一劍劈死了沙守榮,奔洪進一看,知道自己也頂不住,就自刎死了。
劉知遠看二人已死,索性指揮手下,把李從厚的手下全部殺了個幹淨,李從厚嚇得縮在一邊,不敢出聲,劉知遠他們隨後擁著石敬瑭,直接出了驛館,奔洛陽而去。
此時的李從厚,已經是形單影隻,舉目無親了,而且也無處可去,隻好就在這待著,任人發落。
此時的王弘贄對李從厚連問都不問一聲,就當他不存在,一直到太後下令,廢李從厚為鄂王,他才派人去把李從厚接來,讓他就住在政府衙門裏,一連幾天,也沒人過來打個招唿。倒是磁州刺史宋令詢派了個人來看望李從厚,李從厚麵對來人,隻是流淚,也不敢多說話。
不久以後,洛陽來了個使者,進來見了王弘贄,王弘贄一看,來人不是別人,原來是自己的兒子王巒,在京城擔任殿前宿衛。王弘贄就問兒子,你這是幹嘛來了,出差還是探親?王巒在他爹耳朵邊低聲說了幾句,王弘贄頻頻點頭,於是準備了鴆酒,帶著兒子去見李從厚。
李從厚認識王巒,就向他打聽洛陽的情況,王巒一言不發,拿出酒來,就勸李從厚喝酒,李從厚看著王弘贄說:“你這是何意?”王弘贄說:“殿下已經被封為鄂王了,朝廷派王巒來給您敬酒,給殿下踐行。”
李從厚知道他說的不是真話,就不肯喝,王弘贄父子倆怎麽勸都沒用,王巒性起,直接拿來布帛把李從厚給勒死了。李從厚死的時候僅僅20歲。
.............
李從厚這個人,雖然不算是壞人,擔確實是個無能之輩,他要是不當皇帝,應該還能好好活著。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這句話出自《朱子治家格言》,字麵意思就是身居高位的人,如果沒有相應的德行,就會招致災禍。所以你的權力越大,地位越高,你的德行就應該越好。這種例子太多了,光咱們這部書裏,隨便就能拎出幾十個來,這例子咱們就不舉了。
我們一說到德,老覺得都是些大事,是一些大道德。實際上這個德啊,就像莊周說的道,就在糞尿裏頭。德其實是滲透在生活各個方麵的,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德的問題。
一個人的一生會扮演很多的角色,處在不同的位置,每個位置上都有一種人格要求,如果做的不好,就是德不配位。這個位置不光是職位,也包括了很多其他的位置,比如去商店買東西,我們的位置就是一個顧客,走在路上,我們的位置就是一個行人。在子女麵前就是父母,在學生麵前就是老師。作為一個顧客,要對營業員有起碼的尊重,要感謝人家為你提供服務,不要以為顧客是上帝,如果顧客做的過分,保安就來了,把你趕出去,甚至報警把你抓起來,這就是災殃。走在路上就要遵守交通規則,這就是德,如果缺德了就有可能被車撞,這就是災殃。在子女麵前做父母的行為不檢點,那麽以後子女就會跟著學,最後家裏出個敗家子兒,這就是災殃。
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智慧,我們要把這些智慧用在自己身上,不能因為我們是個草根,是個平常人,就覺得啥都無所謂,我隨便怎麽樣都可以,如果這樣的話,恐怕我們連個草根都做不好,那是一個爛草根,所以我們要把古人的智慧實實在在的落實下來。
李從厚手下的文臣武將紛紛搶著向潞王李從珂投降,上演了一場場無恥的鬧劇。最後李從厚離開了京師,逃往魏州去了。
此時的李從珂還在陝中呢,康義誠跑來向他投降,李從珂就跟他說:“先帝駕崩,立新君的是你們,新君居喪期間,處理朝中事務的也是你們,為什麽你們不能有始有終呢,把我兄弟可害慘了。”
康義誠一聽,這話風不對呀,嚇得叩頭不已,李從珂冷笑一聲,說:“你先別磕頭了,後邊再說吧。”
馬步都虞侯萇從簡和左龍武統軍王景戡都被李從珂的部隊給抓住了,萇從簡是個了不得的猛將,這倆人被俘以後,都跪地乞降,李從珂讓人把他們都關起來,一麵派人去奏明皇太後,一麵出發前往洛陽。他們走到澠池以西,在這遇到了孟漢瓊,孟漢瓊趴在地上大哭,好像是有什麽話想說。李從珂怒道:“你什麽也不用說,我早就知道了。”吩咐左右:“快殺了這個閹奴”。孟漢瓊嚇得魂不附體,連求饒的話都說不出來了,隻見刀光一閃,就已經身首分離了。
李從珂隨後帶兵到了蔣橋,宰相馮道等人已經在此恭迎了。李從珂傳令,說是自己還沒有去謁見大行皇帝的梓宮,所以不便相見。馮道等人於是再次勸進,李從珂看也不看,隻是讓左右收下他們的勸進書,然後自己昂然進城,先去謁見了太後太妃,又到西宮,跪在明宗靈柩前,把自己為什麽要來洛陽的緣故哭著說了一遍。
這時馮道等人都跟了進來,等李從珂說完了站起身來,大家一起列班拜謁,李從珂也答了禮。百官再次勸進,李從珂說:“我可不是來奪取皇位的,實在是不得已啊,等到皇帝迴來,大行皇帝葬禮之後,我還是要迴去鎮守地方的,你們現在讓我當皇帝,似乎不懂我這一片苦心啊”。
過了兩天,太後傳下教令,廢李從厚為鄂王,命李從珂處理軍國事務,又過了一天,太後再次頒布教令,說潞王李從珂應該繼位為帝。李從珂也就不再推辭了,居然就在明宗的靈柩前舉行了繼位禮,接受百官朝賀,登基了。
再說李從厚,那天他帶著50名騎兵,出了宣武門,迴頭一看,城門已經關了,心裏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慕容進變卦了,不由得自怨自艾,躑躅前行。他們走到河南衛州東邊的時候,忽然見到有一簇人馬,擁著一位金盔鐵甲的大將,遠遠地吆喝著來了。到了麵前,那個人滾鞍下馬,倒身下拜,李從厚仔細一看,來人原來是河東節度使石敬瑭。
石敬瑭行完了禮,就問皇帝怎麽來到了這裏,李從厚說李從珂造反,氣焰囂張,京城恐怕是保不住了,我之所以匆匆忙忙地離開京城,是打算號召各鎮,鎮壓叛亂,你來了正好幫我。
石敬瑭說:“我聽說康義誠帶兵去討伐了,不知結果如何。”
李從厚說:“還說他幹嘛,他已經投降了潞王。”
石敬瑭聽了以後,低頭不語,隻是歎氣。
李從厚說:“你是國戚,現在事情到了這一步,全靠你一力扶持了。”
石敬瑭說:“我奉您的命令調職,所以正要入朝,手下不過才一二百人,如何能夠抵禦敵人?聽說衛州刺史王弘贄是朝廷宿將,練達老成,我想去跟他共謀國事,再來稟告陛下!”
李從厚答應了,石敬瑭於是前往衛州,王弘贄出來迎接,雙方坐下聊了聊。石敬瑭說:“天子蒙塵,已經到了你的境內,你怎麽不去接駕呢。”
王弘贄歎了口氣,說:“以前的皇帝,也有不少逃離京城的,但是總歸有大臣們隨駕左右,而且隨行都帶著府庫法物,就是傳國玉璽啊什麽的,這才能讓臣子們有所依仗,現在聽說皇帝身邊僅僅有50人跟隨,空著手,就算是有忠臣義士,一片丹心,想要報答皇帝,恐怕到了這時候,也是無能為力了。”
石敬瑭聽他這麽一說,也沒有辯駁,隻是支支吾吾地說:“你說的也對,但是現在皇帝住在驛館之中,我必須得去迴報,聽候皇帝裁奪。”
他告別了王弘贄,迴去向李從厚報告,李從厚聽他說完,就忍不住哭了起來,旁邊一下子惹惱了弓箭使沙守榮和奔洪進,這倆二杆子就衝到石敬瑭麵前,說:“你是明宗的女婿,理應跟國家休戚與共,主憂臣辱,何況現在天子蒙塵,所依靠的就是你了,現在你卻誤聽別人胡說八道,不為陛下想辦法,反而想要去投奔逆賊,出賣皇帝。”說完拔出佩刀,就要砍了石敬瑭。
石敬瑭趕忙退開,他手下的部將陳暉拔劍上前,就跟沙守榮打在了一起,約有三五個迴合,石敬瑭手下的牙將指揮使劉知遠,帶兵闖進了驛館,來接應陳暉,陳暉一看,越戰越勇,一劍劈死了沙守榮,奔洪進一看,知道自己也頂不住,就自刎死了。
劉知遠看二人已死,索性指揮手下,把李從厚的手下全部殺了個幹淨,李從厚嚇得縮在一邊,不敢出聲,劉知遠他們隨後擁著石敬瑭,直接出了驛館,奔洛陽而去。
此時的李從厚,已經是形單影隻,舉目無親了,而且也無處可去,隻好就在這待著,任人發落。
此時的王弘贄對李從厚連問都不問一聲,就當他不存在,一直到太後下令,廢李從厚為鄂王,他才派人去把李從厚接來,讓他就住在政府衙門裏,一連幾天,也沒人過來打個招唿。倒是磁州刺史宋令詢派了個人來看望李從厚,李從厚麵對來人,隻是流淚,也不敢多說話。
不久以後,洛陽來了個使者,進來見了王弘贄,王弘贄一看,來人不是別人,原來是自己的兒子王巒,在京城擔任殿前宿衛。王弘贄就問兒子,你這是幹嘛來了,出差還是探親?王巒在他爹耳朵邊低聲說了幾句,王弘贄頻頻點頭,於是準備了鴆酒,帶著兒子去見李從厚。
李從厚認識王巒,就向他打聽洛陽的情況,王巒一言不發,拿出酒來,就勸李從厚喝酒,李從厚看著王弘贄說:“你這是何意?”王弘贄說:“殿下已經被封為鄂王了,朝廷派王巒來給您敬酒,給殿下踐行。”
李從厚知道他說的不是真話,就不肯喝,王弘贄父子倆怎麽勸都沒用,王巒性起,直接拿來布帛把李從厚給勒死了。李從厚死的時候僅僅20歲。
.............
李從厚這個人,雖然不算是壞人,擔確實是個無能之輩,他要是不當皇帝,應該還能好好活著。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這句話出自《朱子治家格言》,字麵意思就是身居高位的人,如果沒有相應的德行,就會招致災禍。所以你的權力越大,地位越高,你的德行就應該越好。這種例子太多了,光咱們這部書裏,隨便就能拎出幾十個來,這例子咱們就不舉了。
我們一說到德,老覺得都是些大事,是一些大道德。實際上這個德啊,就像莊周說的道,就在糞尿裏頭。德其實是滲透在生活各個方麵的,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德的問題。
一個人的一生會扮演很多的角色,處在不同的位置,每個位置上都有一種人格要求,如果做的不好,就是德不配位。這個位置不光是職位,也包括了很多其他的位置,比如去商店買東西,我們的位置就是一個顧客,走在路上,我們的位置就是一個行人。在子女麵前就是父母,在學生麵前就是老師。作為一個顧客,要對營業員有起碼的尊重,要感謝人家為你提供服務,不要以為顧客是上帝,如果顧客做的過分,保安就來了,把你趕出去,甚至報警把你抓起來,這就是災殃。走在路上就要遵守交通規則,這就是德,如果缺德了就有可能被車撞,這就是災殃。在子女麵前做父母的行為不檢點,那麽以後子女就會跟著學,最後家裏出個敗家子兒,這就是災殃。
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智慧,我們要把這些智慧用在自己身上,不能因為我們是個草根,是個平常人,就覺得啥都無所謂,我隨便怎麽樣都可以,如果這樣的話,恐怕我們連個草根都做不好,那是一個爛草根,所以我們要把古人的智慧實實在在的落實下來。